人物:張曉建
職務:1954年出生于廣東,青年從軍,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父親張勛甫,1921年出生,山東萊蕪人,為深圳1979年建市第一任市委書記,2017年去世,享年97歲。在
摘要:在深圳特區迎來四十周歲的時刻,我們有幸找到張勛甫同志的家人,訪談了他的兒子張曉建和女兒張小玲,聽他們講述特區初創時期的那一段崢嶸歲月,聽他們分享對黨始終忠誠、工作踏實而生活樸實的父親……[詳細]
80%
人物:張曉建
職務:1954年出生于廣東,青年從軍,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父親張勛甫,1921年出生,山東萊蕪人,為深圳1979年建市第一任市委書記,2017年去世,享年97歲。在
摘要:在深圳特區迎來四十周歲的時刻,我們有幸找到張勛甫同志的家人,訪談了他的兒子張曉建和女兒張小玲,聽他們講述特區初創時期的那一段崢嶸歲月,聽他們分享對黨始終忠誠、工作踏實而生活樸實的父親……[詳細]
張曉建 |
王立新 |
王傳啟 |
任吉忠 |
朱禮貴 |
磊落組合 |
劉培超(上) |
劉培超(下) |
王卓 |
來源:大眾網發布時間:2020-09-05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玉升 深圳報道
張曉建 簡介
1954年出生于廣東,青年從軍,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父親張勛甫,1921年出生,山東萊蕪人,為深圳1979年建市第一任市委書記,2017年去世,享年97歲。在他去世后,習遠平先生在《深圳特區報》撰文《遠去的歲月,不會遠去的背影》悼念,文章如此評價張勛甫:深圳經濟特區初創年代一位重要的領導者和見證者。
前言
背影·初心·動力
剛剛過去的8月26日,是深圳特區的40周歲生日。
這一天,我們跟這座城市,跟這座城市的人民,真誠地道過一聲:生日快樂!
四十不惑,深圳不惑。
四十年滄桑巨變,四十年激情歲月,四十年重新出發。
2017年1月初,深圳建市第一任市委書記張勛甫去世,享年97歲,習遠平先生在《深圳特區報》上撰文悼念——“遠去的歲月,不會遠去的背影”。
摘錄文章的最后一段:
創建深圳經濟特區的那段崢嶸歲月已經遠去,張勛甫叔叔這一代開拓者們的背影卻不會遠去,深南大道旁那尊拓荒牛,就是他們的精神寫照。今天的年輕人在享受著特區建設成就,感受現代化城市生活,用智慧追逐創新驅動的科技夢想時,不應該忘記那些披荊斬棘、篳路藍縷的開拓者和先行者。他們的背影并沒有遠去,他們閃光的足跡已經深深印刻在我們這片美麗的土地上。
值得一提的是,張勛甫,1921年出生,山東萊蕪人,當年是習老(習仲勛)提議,任命他為深圳第一任市委書記,同時繼續兼任廣東省計委副主任,成為“深圳經濟特區初創年代一位重要的領導者和見證者”。
在深圳特區迎來四十周歲的時刻,我們有幸找到張勛甫同志的家人,訪談了他的兒子張曉建和女兒張小玲,聽他們講述特區初創時期的那一段崢嶸歲月,聽他們分享對黨始終忠誠、工作踏實而生活樸實的父親……
“記住曾經走過的道路,銘記張勛甫同志在內的那些開拓者和建設者們為深圳崛起所作的貢獻,就是不忘初心,也是我們今天繼續奮進的動力!
2020年5月29日,深圳,張曉建(左一)、張小玲(中)接受大眾網·海報新聞廣州新聞中心主任張玉升(右)訪談。
萊蕪。
在深圳第一次見到張曉建的時候,添加微信,我驚訝于他的微信名字:萊蕪。
對于故鄉、老家的情結,由此可見一斑。
張曉建出生于廣東,他的父親張勛甫,是地地道道的山東萊蕪人,97歲的老人家,到老還是一口萊蕪話。
時間拉回到1978年,在廣州說著萊蕪話的張勛甫,遇到復出南下、主政廣東的習仲勛,他們之間有著怎樣的第一次相遇?
“1978年,我父親剛主政廣東時,張勛甫同志是廣東省計劃委員會副主任。初到廣東,聽取各部門的工作匯報時,我父親就注意到了這個說話挺實在的老同志!
這是習遠平先生在《遠去的歲月,不會遠去的背影》一文中給出的描述。
彼時,張勛甫57歲,在地方上的確算是“老同志”。
年齡雖大,但貴在“說話挺實在”,值得信任,重擔壓肩。
在習仲勛的直接領導下,張勛甫領命出發,被委任為深圳建市后第一任市委書記,成為“深圳經濟特區初創年代一位重要的領導者和見證者”。
人生際遇,得遇伯樂,何其幸甚。
值得一提的是,在訪談過程中,說起父親在文革中的遭遇,對黨、對黨的事業始終忠誠,沒有絲毫怨言,66歲的張曉建潸然淚下……
張曉建的妹妹張小玲告訴我,退休后的父親,喜歡養墨蘭,“那一盆墨蘭,只有他養得好……”
墨蘭如人,外在平和,內心堅韌。
這不正是張勛甫一生的寫照嗎?
1.深圳名稱:習老最后拍板,就用深圳市
習遠平文章摘錄:
我父親讓張勛甫同志帶一個工作組,去寶安和珠海進行調查研究。為什么讓他帶隊去呢?張勛甫叔叔曾經回憶說,主要是因為那時候他在計委負責外貿出口工作,而我父親當時想在寶安興辦一批出口加工企業,利用寶安毗鄰香港的優勢,搞來料加工。我父親當時在會議上明確提出,爭取在三五年內,把寶安、珠海兩縣建成具有相當水平的工農業結合的出口商品生產基地,吸引港澳游客的旅游區和新興的邊境城市。
張曉建表示,父親當年帶隊去寶安和珠海調研后,在報告里提出,深圳市和珠海市在三五年內要做到三個建成:一個是外貿出口基地;一個是外商旅游區;第三個,新興的邊防城市,“這個報告,就體現了廣東省委習老的意圖,就是要跟中央要權,先走一步”。
現在回過頭來看,深圳市的設立,實際上就是為深圳市建立經濟特區做了一個鋪墊。如果沒有這個鋪墊,特區不可能一下子就開展工作,一路向縱深推進。
張曉建分享了一個細節。國務院批復設立深圳市的時間是1979年3月5日,“其實習老在1979年的1月份,讓我父親和當時寶安縣的縣委書記方苞一起醞釀深圳市委和市政府的班子搭配”。
撤縣改市,新市名稱,叫什么好?
張曉建說,就市名問題,父親他們做過廣泛的調研,征求了各界人士的意見,最后歸納出來,認為深圳比寶安更合適。
為什么?
“因為深圳在海外華僑里面,知道的人更多,比寶安更有知名度;另外,就像遠平文章里寫的:‘圳’字從字面上解釋為田中溝渠,有水有田,寓意也很吉祥!
張曉建表示,市名問題也報到習老那里,習老最后拍板,就用深圳市。
2.特區面積:圍繞“大特區”做文章
習遠平文章摘錄:
深圳市剛成立,張勛甫、方苞等市委領導就帶領市委、市政府一班人,在一片荒涼的土地上開始描繪未來深圳的藍圖。為了落實省委的指示,盡快把人民群眾的生活搞上去,他們向省委提出在深圳搞一個“先富區”,決定將邊境地區13個社、鎮開辟為“先富區”,這個“先富區”占全市社、鎮總數的47.8%,面積是327平方公里。值得一提的是,后來確定的“深圳經濟特區”基本上就是在這個范圍內。
新市成立,快馬加鞭,開創特區。
迎來首當其沖的一個問題,是確定特區面積,“特區究竟要搞多大,是小搞、中搞還是大搞?當時有不少爭議!
張曉建表示,對于特區面積,由于大家理解不一樣,看問題角度不一樣,對長遠的設想也不一樣,當時出現了很多個版本,很多個方案。父親他們從考察、調研到正式的批準,開展這個工作,有一個比較長的過程。
“從1979年的5月份開始,到1980年任仲夷(1980—1985年任中共廣東省委第一書記)書記過來,這個問題都沒有定下來,一直到1981年6月2日,國務院確定深圳二線的設置走向,到這個時候,應該說大特區的面積才正式定下來。其實就是根據習老的意圖,我父親他們往省里面報的方案!
張勛甫他們向廣東省報送的方案,涉及到一個“先富區”,“先富區”面積有327.5平方公里,是深圳市委早前根據習老的意圖劃出來的,便于沿邊、沿海的大隊和公社,開展小額邊境貿易,過境耕作,增加當地收入。
現成的“先富區”,特區何不用之?
遙想當年,特區初創,沒有任何前路可循,也沒有任何理論指導,摸索上路,各有看法。
對于這段歷史,習遠平先生在文章里如是說:
張勛甫書記和深圳市委一班人希望在“先富區”的基礎上搞,就是在320多平方公里的范圍設立特區,而當時有關部門的領導,卻只同意在很小的范圍內搞。兩邊爭執不下,態度都很激烈。
谷牧同志贊成我父親提出的意見,明確表態,只能大搞、快搞。最后,我父親召開省委常委會研究拍板,支持了張勛甫等深圳市委同志們的意見,決定要搞就要大搞,最后確定了深圳特區的范圍是327.5平方公里。
張曉建表示,現在回過頭看,當年各方爭論特區的面積大與小,實際上是對設立深圳特區的價值和作用,認識不一樣,“究竟是搞成一個加工區,還是搞成中國式的經濟特區?究竟是引進幾個企業,提高一些產值,還是推進綜合性的改革?”
焦點,不辯不清;答案,越辯越明。
如今,歷史已經證明,“大特區”概念的確定和推行,為深圳后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對比同期設立的另外三個經濟特區,珠海、汕頭以及廈門,一開始定的特區面積都不大,唯有深圳,一上路就是“大特區”,圍繞著“大特區”做文章……
張曉建感慨:正是有了當年的“大特區”,方有今天的大深圳。
“時間證明,在這個問題上,我父親他們的堅持是正確的,是值得的!
3.特區規劃:高質量的規劃是中央領導支持、形成的結果
深南大道,如今已是深圳的一道風景,成為城市的象征。
時間拉回到1980年,在深圳,沒有一條像樣的公路,路上跑的汽車都沒有幾輛。
當年的深南大道,是一條鄉間小道。
“為了確定未來城市的發展中心,張勛甫同志帶領市委一班人在一片荔枝園邊選中了當時的深圳市政府辦公地,在當時的鄉間小道上,規劃了60米寬的城市主干道。從一開始就確立了比香港更高的城市建設起點!(摘自習遠平先生文章)
撫今追昔,讓人無限感慨。
60米寬?在當年是個什么概念?!
張曉建分享了深南大道規劃建設之初的一個故事。
有一天,深圳市委收到一封來自美國的信件,寫信人是一位美國華僑,聞聽深圳要搞特區,心潮澎湃,奮筆疾書,表達了自己的心情和建議。
他在信中特別提議,一定要有長遠眼光,把道路規劃得寬一些,否則一旦規劃窄了,以后想改,沒有辦法改……
關鍵時刻,良言入耳。
張曉建說,父親當年接到這封信后,深受觸動,不僅聽從了這位熱心華僑的建議,還提議把信件放到博物館里長久保存。
“當年深南大道這個事,也引來很多的非議,太多人認為如此規劃太過超前,浪費了土地,但是我父親認為這是百年大計,必須這么做……”
由深南大道,到總體規劃,再到啟動建設,當年的深圳,面臨嚴重的人才匱乏。
1979年4月,谷牧副總理來深圳調研,張勛甫提出,深圳缺少人才,也缺少工程力量,希望中央給予支持。谷牧當即表示同意,回到北京,很快調來一個師的工程兵。
“這一個師是早期深圳市建設的基本的主要的力量”,張曉建說,后來又有王震副總理過來深圳,張勛甫繼續求援,希望加強深圳市的規劃力量、設計力量,王震也是當場敲定人數,130個名額,分配給隨行的多個國家部委和國企負責人……
1980年春節前,這批技術骨干、專門人才抵達深圳,主要安排在深圳市規劃院和設計院,隨后,緊鑼密鼓地制定了深圳市的總體規劃。
張曉建感慨,當年深圳特區的規劃,實際上是中央領導支持、形成的一個結果。
“如果沒有谷牧副總理、王震副總理調兵譴將、支援深圳,想要出這樣一個高質量的規劃,是不容易的,也是做不到的!
4.山東印記:喜歡吃煎餅,喜歡吃香椿
1960年代,張勛甫一家人合影,前排右為父親張勛甫,前排中為母親盧佩,前排左為女兒張小玲,后排為四個兒子,后排左一為張曉建。
習遠平文章摘錄:
多年來,我在深圳多次見過張勛甫叔叔,他是那種最不像“官”的老同志,穿著從來十分隨意,一輩子不曾改變的山東萊蕪口音,讓人感覺特別親切。
尤為難能可貴的是,他從不居功自傲,總是保持著謙虛謹慎的本色。有時生病住院也不住高干病房,寧愿和普通病友擠在一間病房。
張曉建妹妹張小玲的手機里,保存有數段父親的珍貴視頻,拍攝于2016年12月中旬,父親住院期間。
視頻里,97歲的老人家,一口萊蕪腔,坐在病床上,端碗拿筷,自己吃飯,頭腦清醒,表達清晰,與家人相談甚歡。
張曉建告訴我們,父親在生活上非常簡樸,很多山東的習慣,他都保留著,喜歡吃煎餅,喜歡吃香椿,還在家里自己攤煎餅,一直到晚年,這個習慣都保留著。
“山珍海味這些,從來不是他的選項,每天吃的東西,就是玉米、胡蘿卜、牛奶、雞蛋,長期堅持吃,從來不吃補藥,去看病就坐子女的車,也不跟組織要車……”
張勛甫的一生,一直跟中國革命緊緊連在一起。年輕時抗日,中間去延安學習,后來到東北土改,最后南下到廣東!霸诿恳粋地方,對黨分配的工作,他都有高度的責任心,要么不干,干就必須干好”。
張曉建由衷地說,父親一輩子,對工作負責,對子女要求嚴格,堅持原則,敢于擔當,尤其是在思想上一直跟黨保持一致,跟中央保持一致,即使遇到再大困難,從未動搖。
“他在文化大革命的時候受到嚴重沖擊,被打成走資派,關到牛棚里,失去人身自由,他也沒有動搖,也沒有絲毫的怨言……”
說到此處,張曉建,潸然淚下……
與哥哥一樣,張小玲說起父母,也是言語哽咽,十分感傷,慨嘆父母留給他們的印記太多、太深,“在父母的墓碑上,我們刻了兩幅對聯,由衷表達我們對他們的緬念和評價”。
這兩幅對聯是:
父親張勛甫:魯陜抗戰,一心跟黨;深圳拓荒,使命擔當。
母親盧佩:立人文,有愛有義有節;奉家國,無倦無悔無我。
5.黨性至上: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應是一種堅定的信仰和信念
1980年,中共廣東省委第一書記習仲勛(左三)與深圳市委書記張勛甫(左一)在深圳。左四為習仲勛夫人齊心。
回首特區初建,“要殺出一條血路”,路在何方?
在中央和習老的領導下,張勛甫帶領深圳市委班子,披荊斬棘,迎難而上,勇于擔當,敢于作為,為特區的創建和發展,下了一手漂亮的開局棋。
上路難,行路更難。
繼張勛甫之后,特區后來的歷任市委書記,全身投入,銳意創新,前赴后繼,繼往開來,帶領特區駛上快車道,一路飛馳一路歌……
時光荏苒,四十光陰,特區大成。
改革先驅,城市英雄,數不勝數。
站在四十年的時間節點上,立于新時代的發展洪流中,深圳,再次被委以重任,前景浩蕩……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對于當下的中國,對于當下的深圳,再出發時,從特區的歷任初創者和領導者們身上,我們該學習什么?發揚什么?
張曉建分享了三點看法。
第一,我們黨和國家的事業,之所以能夠不斷從一個階段走向一個新的歷史階段,不斷地推進,每一代黨員干部,都有鮮明的歷史的烙印,歸根結底,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講: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不是口頭上說說而已,而是一種堅定的信仰和信念。
“需要強調的是,在遇到艱難險阻的時候,是不是還能做到?或者說已經取得很多成績的時候,是不是還能保持清醒,始終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第二,深圳特區起步的時候,特區開創者們堅持從實際出發,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摸索前進!斑@啟發我們,所有的工作,都應該從實際出發,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推進各項事業前進”。
第三,當年為什么堅持“大特區”的概念?為什么堅持深圳市委的一元化領導?“因為他們內心有一個情懷,那就是:所有的工作,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人民的福祉,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ㄔL談時間:2020年5月29日,地點:深圳)
深圳的腳步,中國的腳步
2020年,是深圳特區正式成立四十周年。
四十年來,深圳做對了什么?中國做對了什么?
深圳的四十年,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多的經驗,值得總結和評說。
大眾網·海報新聞廣州新聞中心在2020年走進深圳,推出大型原創全媒體產品:《深圳的腳步——40位深圳人眼中的特區40年》,訪談40位在深圳打拼的行業精英,通過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呈現深圳的四十年。
2019年8月9日,中央公布《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從經濟特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深圳,在新時代被賦予新使命。
2018年,深圳GDP首次超過香港;2019年,深圳GDP突破2.6萬億元,位列上海、北京之后,排名全國第三。亮眼數字、輝煌成就的背后,是開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是千千萬萬的新深圳人,奔來深圳,融入深圳,扎根深圳,奉獻深圳,成就深圳……
深圳有今天,離不開黨和國家的英明決策,離不開千千萬萬深圳人的接力付出和不懈奮斗,深圳的歷史,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揮灑汗水、共同書寫;深圳的輝煌,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共同成就……
深圳的城市文化、特區精神,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像胎記一般,蘊藏在深圳辛苦打拼的每一位普通人身上,蘊藏在深圳飛速發展的產業和行業中。
……
深圳歷史,個人親歷;深圳經驗,個人評說。
深圳的四十年、深圳的經驗,將透過40期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走向山東,走向全國。
來源:大眾網發布時間:2020-12-31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玉升 深圳報道
王立新簡介
1962年生,山東齊河人,中共黨員,1982年7月畢業于山東工學院機制專業,中國科技大學管理學碩士。1992年來到深圳。曾任深圳市東華假日酒店董事長,深圳市東華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
現任深圳市東華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同時,兼任深圳市山東商會會長、深圳市南山區第七屆人大代表等職。
這一期,是《深圳的腳步》第四十期,我們特意安排了一位山東籍企業家,王立新,作為整個專題的“壓大軸”。
王立新,從1992年來到深圳,在深圳已經工作、生活了近三十年,由他來評說深圳的四十年,評說山東的未來發展,再合適不過。
回想《深圳的腳步》第一期,訪談嘉賓李津逵,評說深圳,支招山東,由衷感嘆,山東在變……
腳步走到第四十期,聽王立新再論深圳,建言山東,改變觀念,發揮優勢,看好山東,越來越好……
兩人不謀而合,共識于變,首尾呼應,實為幸事。
1、深圳特有氣質:包容·創新·感恩
訪談王立新,我們先從他眼中的深圳聊起,聊一聊這座城市特有的氣質。
王立新脫口而出,道出了三個關鍵詞:包容,創新,感恩。
“深圳,首先是一個包容的城市,大家都是外地人,不管你來自哪里,不管你以前如何,不管你來的時間,大家在一起的時候,平等相處,就事論事,特別簡單……”
其次,是創新。在王立新看來,深圳的創新體現在方方面面,無論是哪個行業的人,都是不受條條框框的限制,敢于打破舊的觀念,不斷地去突破、去嘗試……
第三點,感恩!霸谏钲,每一個人剛剛來到這座城市的時候,都會得到別人的幫助,等到自己慢慢發展起來,有能力了,很自然地就會去幫助別人”,王立新說,深圳的義工為什么會全國最多,深圳的公益事業為什么會蓬勃發展,公益組織為什么會層出不窮,理念上也非常先進,領先于全國,背后的出發點,都是出于感恩。
“從我日常接觸的很多成功的企業家來看,深圳老一輩的企業家都特別喜歡幫助扶持年輕人,為什么?因為他們從年輕人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當年的影子……”
王立新感慨,深圳特區歷經四十年的發展,城市的優點還有很多很多,體現在每一位深圳人身上,上述三個方面是非常突出的。更為難得的是,這些特質一直在延續、在傳承,未來,還會繼續發揚光大。
2、深圳營商環境:政府與企業之間的加減法
作為一名企業家,對于深圳的營商環境,王立新有著多年切身體會的觀察和認識。他用一句話概括之:“我覺得最突出的一點,就是政府的服務意識!
王立新表示,深圳政府的這種服務意識反映到很多方面,落實到政府與企業之間關系的處理上,就做了一個很好的“加減法”。
先說減法,那就是政府對企業管的少,管大事。
“在深圳,前些年的時候,企業你不去找政府,政府也不會過來找你,除非企業出現違法行為了,政府才會出現。深圳那么多企業,政府也沒有那么多的精力,天天去管你一個個企業,它要忙著去管一些大事。這樣一來,政府、企業各司其職,企業做好自己,只管努力和奮進,把自己做大做強!
再說加法!霸谄髽I發展的過程中,政府不該管的時候,少管,但不意味著完全不管,尤其是一些創投創新企業,該要扶持的時候,政府也會主動現身,主動跟蹤服務”。
對于這一點,王立新感受尤其深刻,他舉了一個例子。
深圳東華集團旗下有一個創投公司,投資了一個企業,從事傳感器業務,從蘇州過來深圳,一開始落腳于寶安。公司注冊之后,當地政府有關部門知曉它的業務范圍,了解到是一個高科技企業之后,經常有政府人員主動聯系企業,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有一次,企業接到寶安區相關部門一個電話,告知深圳有一個大型展會,參展免費,詢問企業要不要參與……
接下來,企業發展到比較好的階段,要申請專利,要申請政策扶持,都有政府人員一路跟蹤,主動聯系企業,告知相關政策,協助辦理相關事項……
“政府這種主動跟蹤、貼身服務的意識和動作,帶給企業的感受太溫暖了!蓖趿⑿赂袊@道。
3、深圳山東商會:一直堅持做好兩個服務
訪談王立新,自然要提到深圳市山東商會。
2016年,王立新首次當選為會長,帶領商會走過了扎實篤行的四年,2020年11月,他再次當選會長,繼續帶領商會闊步前行。
早在四年前,首次當選會長時,王立新就提出,商會作為山東人在深圳的一個家,商會一定要做好兩個服務,一個是為會員企業服好務,一個是為家鄉服好務。
“深圳市山東商會現在有400多家企業會員,這么多企業為什么要加入?一個原因當然是出于家鄉情結,更主要的是,通過商會這個平臺,能夠助力到他的事業發展!
王立新表示,自商會于2012年成立以來,一直貫徹“集思廣益、民主辦會”的辦會理念,讓更多的副會長(執行會長)和理事、會員參與商會的實際管理,通過舉辦專題培訓、交流、聯誼活動,引導會員探討行業發展趨勢,讓其獲得更多的資源,貢獻更多的智慧,收獲實實在在的收益。
在服務好企業會員的同時,商會還承擔著一項更重要的使命,那就是為山東服好務,助力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山東自2018年啟動新舊動能轉換戰略以來,商會圍繞全省的“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工作,配合省內各地的政府、企業來深開展交流合作,做了大量工作。
2020年12月30日,山東省工商聯正式批復,同意在深圳市山東商會掛牌——“山東省雙招雙引聯絡站”,這是對商會過往工作的認可。
訪談中,王立新還特別提到,商會還有一個其他商會所沒有的委員會,叫科學家委員會,全部由工作在深圳的山東籍的科學家組成,至今已接近200人,“這些高學歷的、有著深厚專業基礎的科學家們,很多人是從海外學成歸來,他們身上有著格外濃烈的家鄉情結以及奉獻精神”。
科學家們有眾多的科研成果,成果轉化落地需要通過企業,由此,深圳市山東商會就搭建了一個“科技+企業”直接對接的平臺。
王立新感慨地說:“作為在深圳發展的山東人,能夠為家鄉的蓬勃發展出一份力,做一些工作,這是從骨子里發出來的一份情愿和動力!
4、建言山東:改變觀念,發揮優勢,做強民企
站在深圳看山東,看山東發展的優勢與方向,王立新也有著自己的觀察和思考。
在他看來,山東的產業優勢明顯,“我們的產業比較齊全,工業配套比較完整,資源優勢也非常突出,這是其他很多省份所沒有的,接下來,就看我們如何把這些優勢真正轉化為新一輪的動力,讓山東迎來新一輪的更大的發展”。
與此同時,山東當前面臨的壓力和困難,王立新也看在眼里,“與廣東、深圳比起來,我們的創新意識沒有南方這么強,整個經濟的活躍度也沒有南方好。我們也看到了,過去幾年來,從省委省政府到各地市的黨委政府,都花了很多的精力,尋差距,找問題,補短板……”
王立新說,近兩年,青島、臨沂以及濰坊等地接連派出多批干部,來到深圳體悟實訓,深入企業一線,觸摸深圳經驗,引發的良好效應正在彰顯。
另外,山東省國資委也安排了多批山東省屬企業的主要負責同志來深圳調研、交流、學習。
話說回來,“山東,變不成廣東,也變不成上海,山東就是我們山東”,王立新說,山東人身上有著聞名全國的踏實肯干的精神,吃苦耐勞,執行力強,這些品質和口碑,是山東人寶貴的精神財富。
展望山東未來,王立新表示,“山東只要改變觀念,進一步發揮優勢,壯大民營企業發展,未來一定會越來越好!”
“玉升,謝謝你們對培超的報道,我們山東人在深圳能冒出一位杰出的年輕的創業人,很不簡單,希望以后我們一起努力,給予他更多的關注和支持!
2020年8月20日,《深圳的腳步》推出第三期劉培超報道的當天,晚上接近十一點了,王立新致電給我,我們在電話里聊了半個多小時,話題聚焦在探討商會和媒體如何合作,如何助力更多的像劉培超這樣優秀的山東籍創業者,他的殷殷叮囑,讓我感念至今。
“深圳老一輩的企業家都特別喜歡幫扶年輕人,因為從年輕人的身上,會看到自己當年的影子……”
這就是王立新,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深圳的腳步,中國的腳步
2020年,是深圳特區正式成立四十周年。
四十年來,深圳做對了什么?中國做對了什么?
深圳的四十年,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多的經驗,值得總結和評說。
大眾網·海報新聞廣州新聞中心在2020年走進深圳,推出大型原創全媒體產品:《深圳的腳步——40位深圳人眼中的特區40年》,訪談40位在深圳打拼的行業精英,通過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呈現深圳的四十年。
2019年8月9日,中央公布《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從經濟特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深圳,在新時代被賦予新使命。
2018年,深圳GDP首次超過香港;2019年,深圳GDP突破2.6萬億元,位列上海、北京之后,排名全國第三。亮眼數字、輝煌成就的背后,是開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是千千萬萬的新深圳人,奔來深圳,融入深圳,扎根深圳,奉獻深圳,成就深圳……
深圳有今天,離不開黨和國家的英明決策,離不開千千萬萬深圳人的接力付出和不懈奮斗,深圳的歷史,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揮灑汗水、共同書寫;深圳的輝煌,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共同成就……
深圳的城市文化、特區精神,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像胎記一般,蘊藏在深圳辛苦打拼的每一位普通人身上,蘊藏在深圳飛速發展的產業和行業中。
……
深圳歷史,個人親歷;深圳經驗,個人評說。
深圳的四十年、深圳的經驗,將透過40期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走向山東,走向全國。
來源:大眾網發布時間:2020-10-10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玉升 深圳報道
王傳啟 簡介
1973年出生,山東鄆城人。1996年退伍來到深圳,先進入“面點王”做面食,后承包深圳水務集團大沖水廠食堂,走上創業之路,2006年成立公司,專門為政府、部隊、科技園區、寫字樓宇、學校和醫院等提供餐飲服務,在深圳開有分店90多家,員工2000多人,一天保障10多萬人吃飯,解決了深圳很多大企業、大園區的吃飯難問題。
現任深圳市鑫輝餐飲集團董事長,深圳市南山區人大代表,深圳市山東商會常務副會長。
“在那種情況下,那些一線的醫護人員、防疫人員,他們要吃飯呀,他們在守護我們的健康,比我們辛苦……”
今年年初,武漢緊急封城,疫情席卷全國,大年初二,王傳啟從山東老家趕回深圳,開啟一項重要任務,每天保障6萬多人的一日三餐,這6萬多人,都是堅守在防疫一線的醫護人員、隔離點的人員、街道辦的工作人員以及交警協管員等等……
危難時刻,勇挑重擔,除了大家熟知的“最美逆行者”之外,在我們的身邊,各行各業都有一群默默付出的人們,像王傳啟這樣的餐飲人,鮮為人知,同樣可敬。
第一次聽到“王傳啟”這個名字時,我想當然地以為是“傳奇”,聽他分享來到深圳二十多年的打工、創業經歷后,我由衷感嘆,傳啟與這座城市真是有緣——
想想看,1996年,一個退伍兵,一沒本錢,二無熟人,只會做一些面食;24年過去,變身企業家,創立一個餐飲集團,員工2000多人,每天供餐十幾萬人……
傳啟的深圳人生,是不是很傳奇?
1、疫情襲來:每天為6萬多人緊急供餐
要不是傳啟告訴我們,或許很多人不知道,今年年初,在新冠肺炎疫情襲來的緊急時刻,他帶領鑫輝餐飲的同事們,在深圳默默做了一件讓人點贊的事情,那就是為深圳堅守在一線的各種防疫人員提供一日三餐……
我們的訪談,就從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開始聊起。傳啟告訴我們,武漢緊急封城那天,當時他還在山東老家,接到深圳醫療系統緊急通知,要求鑫輝餐飲關鍵時刻頂上來,為全市的防疫人員、隔離點的人員、交警、協管員,還有各區街道辦的工作人員等等,保障一日三餐。
大年初二,他帶著90多歲的老父親,從山東鄆城老家返回深圳,立即進行防疫部署,要求集團醫院項目點在做好自身防疫工作的前提下,全力保障南山人民醫院、深圳大學總醫院醫護人員就餐;同時響應政府通知,全力組織人力物力,為南山區政府、寶安國際機場、港鐵、交管防疫等奮斗在一線的人員緊急配餐。
“算下來,我們每天解決了6萬多人的吃飯問題”,傳啟表示,為了確保所有同事的人身安全,鑫輝集團制定了嚴格的防疫措施,所有員工,兩點一線,要不食堂,要不宿舍,所有外出送餐人員,采取嚴格的防疫防護,最后成功做到沒有一名員工出現感染。
除了在深圳,傳啟還第一時間聯系老家鄆城,提出為全縣的防疫人員保障一日三餐……
回憶起那段緊張的日子,王傳啟感慨:“為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我們做了一點小小的貢獻,這不算什么,真正辛苦的是那些在一線的醫護人員、防疫人員,我們不做飯,他們吃什么?他們也需要營養呀……”
4月初,鑫輝集團召開表彰會,表彰表現突出的“戰疫”優秀團隊、“戰疫”突出貢獻、“戰疫”優秀經理、“戰疫”優秀個人,傳啟頒獎時,勉勵同事們再接再厲、再立新功。
其實,這不是鑫輝餐飲的第一次“臨危受命”。
早在2014年和2018年,臺風“海馬”和“山竹”殺到深圳,深圳設立了多個緊急避難點,每一個避難點涌來大量人員,一日三餐,迫在眉睫,鑫輝接到通知,連夜組織人力物力,趕制熱騰騰的飯菜,前后解決了4萬多人和6萬多人的吃飯問題……
2、感恩貴人:你那10塊錢,救了我的命
分享完剛剛過去的戰疫經歷,再說回初來深圳的那段時光,傳啟跟我們感慨,當年的他絕對想不到,自己在深圳會有今天這番作為。
傳啟的深圳人生,從踏上深圳的那一刻起,就很傳奇。
1996年9月,從部隊退伍,傳啟和一位戰友商量,去哪里發展好呢?早他們一年退伍的班長,去了深圳,“要不我們也去深圳吧?”
說去就去,上了來深圳的大巴,車抵“二線關”,由于事先并不知道要辦邊防證,兩人只好下車,順著高速路走下來……輾轉來到深圳火車站,想先找一份工作,“那個時候的深圳火車站,人比較多也比較亂,到處都是介紹工作的……”
兩人選了一家,對方開價介紹費1800元,還價到1000元,成交,到手一張字條,算是介紹信,稱工作地點在赤灣,自行去赤灣見工……
赤灣在哪里?從火車站如何去?兩人邊走邊問,餓了,就去撿拾路邊吃剩的盒飯、西瓜皮,墊墊肚子……終于來到赤灣,見到字條上的招工人,對方回復,已經招到人了。
難道被人騙了?傳啟和戰友心有不甘。
搭乘一輛過路大巴到世界之窗,接著步行,走回深圳火車站,找到收錢的介紹人,對方不肯退錢,好說歹說,最后要回500元。
眼見三天時間過去了,活沒找著,錢還少了500,傳啟的戰友此時心灰意冷,“深圳這地方,可不是咱待的地兒……”
戰友踏上返鄉路,剩下傳啟一個人。
舍不得花錢住賓館,晚上在火車站附近找一個橋洞,本想湊合睡一宿,誰知來了一幫“爛仔”,將他的皮鞋、錢包等洗劫一空……
徹底身無分文,傳啟無可奈何。
眼見附近的香格里拉酒店正在招人,女孩子們排著長長的隊伍,傳啟湊上前去,毛遂自薦:我不要工資,給個打雜的工作,管吃管住就行……
正在面試的酒店樓面部長,告訴他:只招女孩,不要男孩。
看著傳啟的可憐模樣,那位樓面部長動了惻隱之心,塞給他10元錢,讓他找個地方吃頓飯……
關鍵時刻,幸遇貴人。這位樓面部長,是傳啟來到深圳遇上的第一位貴人。
一兩個月過后,傳啟領到第一筆工資,剪剪頭發、買套西裝、扎上領帶、捧束鮮花,特意來到酒店,向這位貴人表示感謝:“你那10塊錢,救了我的命,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你……”
3、人生轉機:得名“小籠包”,歷練“面點王”
“小伙子,你做的包子饅頭很好吃,我開了一個‘面點王’,到我這里來吧?”
向王傳啟拋來橄欖枝的,叫張和平,深圳“面點王”的創始人。
補說一句,在部隊服役的時候,傳啟在炊事班里干過,跟著班長練就一手做面食的好技藝。
在遇到張和平之前,著急找工作的王傳啟,來到華強北,當時深圳最為繁華的地方,他自制了一塊紙板,上寫:山東人,當過兵,會做北方面食……
附近有一家餐廳看到了,跟他商量:沒有底薪,只給提成,行不行?傳啟二話不說,當即答應。
接下來,傳啟做出來的饅頭和包子,尤其是小籠包,大受歡迎,買的人天天早上排長隊。當時,在深圳搞建設的工程兵,大都是北方人,吃不習慣南方的面食,傳啟的手藝好,人又長得胖乎乎的,人送外號“小籠包”……
得名“小籠包”,預示著傳啟的人生命運迎來轉機。
此時,張和平出現了,他多次吃過傳啟做的面食后,邀他加入,傳啟答應了。
進入“面點王”以后,傳啟大展身手,建配餐中心,開發新品種,他開發的南瓜餅和胡蘿卜餅,廣受歡迎、銷量很大……
“面點王”事業也快速做大,在深圳開出了17家分店,傳啟的面食師傅之路,看上去一路平坦,但命運又送來一個改變的機會。
深圳水務集團一個中層的親戚,在“面點王”工作,傳啟的勤快看在眼里,他問傳啟,“水務集團大沖水廠的食堂,需要一個做早餐的師傅,給你編制、給你房子,你去不去?”
放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有編制、分房子,算是“鐵飯碗”,如此“誘惑”實在不小,傳啟實地考察一番,決定答應,辭職時,張和平不放人,傳啟坦誠相告:“我來自農村,水務集團連大學生都很難考進去,這也是我的一個機會啊……”
4、有舍有得:賣爆米花沒賺到錢,賺了個老婆
離開“面點王”,來到大沖水廠。
在食堂,包括傳啟在內,9個人負責供應五十多人的早餐,這份工作對于傳啟來說,實在是太輕松了,每天上午10點以后就沒事干了。
沒事做什么?傳啟選擇了忙碌。
一邊學炒菜、學面點、考技師,一邊出去兼職、多打幾份工。
一天,逛家樂福的時候,看見一個老大爺用高壓鍋做爆米花,生意特別好,他買了一包,邊吃邊跟老大爺商量:大爺,我是在水廠做早餐的,我給你200塊錢,你教給我這個技術,等忙完早餐,我也去擺個地攤,也賣爆米花……
上天眷顧上進之人,大爺喜歡好學之人。
于是,每天上午下班后,傳啟推著三輪車,開賣爆米花……
當時他賣爆米花的地方,在華為附近,園區多,年輕人多,買爆米花的女孩子尤其多,其中一個女孩子,買來買去熟絡起來,她告訴傳啟,“我爸就是當兵的,我哥也是當兵的,我老家是聊城莘縣的……”
兩個年輕人,山東老鄉,就此結緣。說到這里,傳啟幸福地感慨:“當時賣爆米花沒賺到多少錢,最后賺了個老婆!”
時間來到2004年,深圳水務集團后勤搞市場化,食堂不再養人,要外包出去。
廠長來找傳啟,“要不你改行,去抄水表吧?”
傳啟舍不得放下做面食的手藝,也不想換行,壯膽提出:“能不能把食堂承包給我?”
廠長一開始不答應,勸他不要輕易選擇下海,但傳啟決心已下:“廠長,你就成全我做一個小老板的小夢想吧……”
承包下食堂,舍不得雇人,夫妻倆上陣,出人意料,兩個人比9個人做得還好,品種比原來更多,滿意度更高……
很快,筆架山水廠、東湖水廠以及污水處理廠的食堂,都承包給了傳啟夫婦。
如今回過頭來看,所謂有舍有得,關鍵時刻,做對選擇。
接下來,帶給王傳啟事業轉機的又一個貴人,出現了。
5、創業深圳:中央廚房 透明廚房 良心飯菜
2006年,正式注冊公司,傳啟的“小老板”夢想正式開啟。
不斷承包食堂,鑫輝漸上規模,與此同時,傳啟也在思索:不能老是靠承包別人的食堂,得有自己的發展模式……
2011年,TCL國際E城招園區餐廳供應商,鑫輝參與其中,“當時他們考察我的時候,我們的實力不如人家”,傳啟回憶,李東生副總裁告訴他,“傳啟,我看中你的人品,你是山東人,我相信你能做得好……”
就此中選,不辱使命。
鑫輝投入資金,將餐廳打造得很是現代化、自動化,飯菜質量更是沒得說。
有了好樣本,生意自然來。很快,環球數碼、騰訊等數家大公司的餐廳,也交由鑫輝,鑫輝迎來事業上的跨越式發展。
2013年,南山科技園建成,進駐企業眾多,園區全是白領,傳啟笑稱園區有三大難:停車難、找對象難以及吃飯難,由于園區大廈不能開明火,做不了飯,鑫輝在特發信息港拿下一棟樓,做了一個約2000平方米的中央廚房,中央廚房一批次能生產15000份飯菜,一中午可以生產三次,那就是4萬多份……
“我把科技園的吃飯難給解決了”,傳啟表示,吃飯無小事,民以食為天,正是基于多年來的發展和沉淀,特別是口碑上的積累和認可,方有上文提到過的臺風來臨的時候,鑫輝緊急供餐避難點;這次遭遇新冠肺炎疫情,鑫輝自然責無旁貸。
隨著供餐人數越來越多,傳啟的壓力也不小,如何保障食品安全,如何做得跟別人不一樣?
有一天,傳啟突發奇想,我何不把后廚公開給顧客觀看呢?
“透明廚房 良心飯菜”就此出籠,那是在2012年,一經推出,贏得廣泛關注和贊譽。
如今,鑫輝旗下的每一家餐廳,都安裝了清晰的攝像設備,消費者對于食品的制作過程,一目了然。
“我是山東人,我是當兵的!
事業越做越大的傳啟,一直謹記軍人本色、一直謹記山東人本色,這兩種身份于他而言,那份脫口而出的自豪,很有感染力。
他受邀回到家鄉,把老家一所高中的食堂打造成全省樣本,“我堅決不賺孩子的錢,5塊錢就能吃飽,我要讓孩子們上了大學以后,懷念高中的食堂,懷念高中的飯菜……”
可以想見,有了這份心思,虧損不會計較,付出長存心底。
回報家鄉,除了把“明廚亮灶”的理念帶回去,傳啟還有一個更大的心愿,那就是把山東各地的好產品好食材帶出來——山東是農產品大省,莘縣的、壽光的、各地的瓜果蔬菜,都已經很有知名度,應該多多推廣到粵港澳大灣區來……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
對于習近平總書記的這句話,王傳啟感受深刻、深得其心:
“看看我在深圳的創業和發展,先苦后甜,就是‘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的最好證明!
傳啟的深圳傳奇,還在繼續……
。ㄔL談時間:2020年7月14日,訪談地點:深圳)
深圳的腳步,中國的腳步
2020年,是深圳特區正式成立四十周年。
四十年來,深圳做對了什么?中國做對了什么?
深圳的四十年,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多的經驗,值得總結和評說。
大眾網·海報新聞廣州新聞中心在2020年走進深圳,推出大型原創全媒體產品:《深圳的腳步——40位深圳人眼中的特區40年》,訪談40位在深圳打拼的行業精英,通過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呈現深圳的四十年。
2019年8月9日,中央公布《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從經濟特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深圳,在新時代被賦予新使命。
2018年,深圳GDP首次超過香港;2019年,深圳GDP突破2.6萬億元,位列上海、北京之后,排名全國第三。亮眼數字、輝煌成就的背后,是開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是千千萬萬的新深圳人,奔來深圳,融入深圳,扎根深圳,奉獻深圳,成就深圳……
深圳有今天,離不開黨和國家的英明決策,離不開千千萬萬深圳人的接力付出和不懈奮斗,深圳的歷史,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揮灑汗水、共同書寫;深圳的輝煌,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共同成就……
深圳的城市文化、特區精神,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像胎記一般,蘊藏在深圳辛苦打拼的每一位普通人身上,蘊藏在深圳飛速發展的產業和行業中。
……
深圳歷史,個人親歷;深圳經驗,個人評說。
深圳的四十年、深圳的經驗,將透過40期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走向山東,走向全國。
來源:大眾網發布時間:2020-10-24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玉升 深圳報道
任吉忠 簡介
1963出生,山東德州平原人,1984年畢業于洛陽理工學院工業會計專業。曾做過國家物資部副處長,1995年在深圳下海,以建材貿易起家,后從事過電子、醫療、證券、國際貿易、餐飲和農業等多個行業和領域,曾當選 CCTV2006年度“三農”人物。2001年,在“神州試管嬰兒之母”張麗珠教授的指導和關懷下,成立深圳生殖醫學中心,創辦愛維艾夫醫療集團,在深圳、天津、湛江、揭陽及昆明等地擁有醫療實體,現已發展成為國內領先的試管嬰兒民營品牌,累計誕生試管嬰兒超6萬名。
現任愛維艾夫醫療集團董事長,深圳市山東商會執行會長,深圳市山東德州商會會長。
訪談任吉忠,是我們用時最長的一次,也是一次難得的學習之旅。
深圳市山東商會王立新會長幫我們約訪,任吉忠爽快地答應,當場發出邀請,“我這里正在開會,歡迎他們過來聽聽吧……”
其時,愛維艾夫集團2020年上半年院長工作會議正在深圳召開,我們隨后趕去會場,認認真真聽了一天的會議。
旁聽會議,讓我們對人類輔助生殖行業有了深入的了解;對“愛維艾夫”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有了深入的了解;對任吉忠個人在深圳的二十余年發展,有了深入的了解……
任吉忠的身上,精準體現了優秀企業家的諸多素養:敏銳的市場嗅覺、適時的貴人相助、長期的專業深耕,以及簡單豁達的人生態度……
1、創業深圳:東方風來滿眼春,春風得意馬蹄疾
任何人想成就一番事業,都離不開天時地利人和。
于任吉忠而言,他在深圳的起步,正趕上好時候,當時“九二小平南方談話”發表,新一輪改革開放熱潮涌動全國,深圳更是首當其沖……
彼時的任吉忠,在國家建材物資部從事財務和行政工作,已是副處級干部,1992年,他從北京來到深圳,出任中華建材總公司深圳分公司副總經理兼財務經理,本想到深圳“歷練”一下,有助于回京仕途上的升遷,結果出人意料,到深圳一番“歷練”,“任副處長”的心給練野了,不僅不想回北京,不再想升遷的事兒,反而直接辭職、下海創業去了。
“那個時候的深圳充滿活力,到處都是工地,到處都是機會……你想想,我們是做建材的,深圳水泥的價格像股票一樣,上午幾個價下午幾個價”,任吉忠意識到,屬于深圳的大舞臺,大幕正在拉開……
東方風來滿眼春,春風得意馬蹄疾。
任吉忠當機立斷,辭職下海。做什么?賣水泥。
從廣西梧州下單,定購水泥,船走水路,運到深圳的一些渡口、碼頭……
“剛開始創業的時候,也有過放不下身段、抹不開面子的時候”,任吉忠告訴我,下海前畢竟做過領導,下海后也曾不適應、也曾痛苦過,但為了個人的發展、為了事業的發展,要想多賺一些錢,必須放下身段、放下面子。
時勢造英雄,英雄靠自己,只有戰勝自己,方能迎來新生。
創業路上,任吉忠策馬狂奔,多元發展,由建材到家電、餐飲,到房地產、律師事務所,再到農業、醫療等等,機會多多,激情滿滿……
2006年當選 CCTV年度“三農”人物,接受央視記者采訪時,任吉忠回憶了創業初期的一個情景,讓人很是感慨。
那個時候,他經常去蛇口碼頭辦事,為了省錢,從深圳老市政府大樓到大鐘樓華聯大廈,本來是有中巴車的,但他常常步行走過去,為什么?“因為每次可以省下五毛錢……”
再舉一個搬家的例子。從創業伊始,到后來買了自己的房子,“中間那幾年,我在深圳光搬家就搬了三十多次,有一次住了一晚就不得不搬走,因為實在太吵了……”
哪有輕松的創業?貴在以苦為樂、迎難而上。
2、貴人相助:深耕試管嬰兒,先做減法后做加法
任吉忠與張麗珠教授(左)在一起。
2001年春天,在“神州試管嬰兒之母”張麗珠教授的親自指導和關懷下,愛維艾夫集團的第一家生殖中心——深圳武警醫院生殖醫學中心正式成立。一年后,集團首例試管嬰兒在深圳平安降生,至此,“愛維艾夫”這顆人類輔助生殖界的新星開始冉冉上升,為無數家庭重新點燃孕育夢想。
這是愛維艾夫醫療集團簡介里的第一段文字。任吉忠對于張麗珠教授的感恩,由此可見一斑。
說起來任與張麗珠教授的相識與合作,猶如戲劇一般。
任吉忠當時正在從事奶牛產業,一個很偶然的機會,經人介紹認識了張麗珠教授,張教授當時已是聞名全國的著名生殖學專家,“我懷著非常敬仰的態度去拜訪,一見面,發現張教授非常和藹,非常平易近人”,兩人相談甚歡,合作的種子就此埋下。
接下來,張麗珠教授還引薦了行業內比較知名的一些人士給任吉忠,經過多次的溝通、協調,于是便有了“愛維艾夫”在深圳的第一家生殖中心。
緣何能取得“貴人”張麗珠教授的信任與支持?
任吉忠總結,原因有兩個:
一是兩個人相識以后,張教授身上的那種敬業精神和人格魅力深深地打動了他,他堅信做輔助生殖是一個“積德”的事業,自己很有必要去做;二是作為一名敏銳的商人,他意識到整個行業蘊藏著巨大的商機,而當時民營資本少有介入……
看準行業,還有貴人相助,關鍵時刻,必須出手。
猶如當年的辭職下海一樣,任吉忠再次當機立斷,做出決定,先做減法,舍棄多業經營,聚焦醫療,又開始做加法……
歷經二十年發展,“愛維艾夫”的行業地位和業績,有目共睹,“別的不敢說,為中國輔助生殖行業的特色化經營,我還算摸索出了一定的經驗,趟出了一條對標國際先進的路子”,任吉忠如是總結。
從某種意義上講,愛維艾夫,宛若張麗珠教授與任吉忠合作孕育出來的一個試管嬰兒,這個嬰兒,歷經二十年的風風雨雨,一路風雨一路歌,如今已然成長為國內輔助生殖行業的一棵大樹,結出累累碩果……
3、發展心得:成功人士都是“鴨子劃水”
旁聽愛維艾夫集團的工作會議,還留給我一個突出的印象,那就是集團的國際化視野和國際化人才。
任吉忠身上還有一個頭銜,叫IVF國際論壇主席,這個IVF國際論壇是由“愛維艾夫”發起并舉辦的,已經連續舉辦了多屆,每一屆都會邀請國際上頂尖的專家,自然也有國內的頂尖專家受邀與會,大家聚在一起,相互交流技術,共商行業發展……
2016年的IVF國際論壇,除了邀請一眾業內專家,任吉忠還邀請了聯合國前副秘書長沙祖康先生,以及中國女籃旗幟性人物鄭海霞女士,一起探討在新的人口政策下,我們國家的輔助生殖事業面臨的新挑戰,如何向年輕一代運動員宣傳健康生育、優生優育,把運動員的優良基因傳承下去……
“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在“愛維艾夫”的工作會議上,任吉忠毫不諱言自己的財務專業出身,毫不諱言“自己并不是什么都懂”,人貴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懂,就去“問”懂的人、就去“找”懂的人、就去“用”懂的人……
因此,在“愛維艾夫”的團隊里,來自全球多個國家的行業精英,經常會被請來,要么分享交流,要么合作共事……
為何能請來那么多國際精英?顯而易見,沒有錢不可能,但只有錢也不可能。
任吉忠跟我一語道破:你看我們請來的這些精英,個個都是水平很高、都不是吃素的,人家為什么跟你干?為什么會合作?這需要你不停地完善自己,要你不停地往前走,別人跟著你才有奔頭、才會認可你、才會有合作……
說到這里,任由衷感慨,做民營企業,要靠真功夫,帶頭人要付出太多太多別人看不見的背后努力,成長自己,感召團隊,方能贏來攜手同行。
“就像鴨子劃水,別看水面上保持平靜,水面下的兩只腳可沒閑著,一直在拼命地劃水呢……”
但凡成功人士,都是“鴨子劃水”。
任吉忠告誡年輕一代的創業者,在當前的形勢下,生存比發展重要,穩健比出名重要,利潤比冒進重要,現金流比什么都重要……
“作為團隊帶頭人,你一定要搞清楚!
創造生命,傳遞幸福。
這既是愛維艾夫集團的愿景,也是任吉忠個人的夢想。
“把‘愛維艾夫’打造成百年品牌,惠及社會及后代”,任吉忠十分推崇日本的眾多長壽企業,歷經百年,傳承著同一個夢想,在很小的行業內或市場內做得非常精細、非常精彩……
這是任吉忠的夢想,夢想不一樣,做事情的態度、方法、過程和結果,就會完全不一樣。
——遵紀守法,敬天愛人,技術過硬,服務規范,收費合理;
——聚焦專注,國際接軌,持續創新;
——愛護員工,人才沃土,公平自由,民主法治,百年品牌。
這是任吉忠總結提煉的“愛維艾夫”健康持續發展要訣,要訣有十三句,層層遞進,清晰明了。
夢想總有一天會開花,夢想總有一天會實現。
祝福任吉忠,祝!皭劬S艾夫”,祝福中國的輔助生殖行業。
。ㄔL談時間:2020年7月24日 訪談地點:深圳)
補記:2020年10月24日,山東德州,第五屆“智匯德州”人才創新創業周啟動,德州市委書記李猛,為6家異地商會授牌“德州市招才引智聯絡站”,任吉忠代表深圳市山東德州商會領取牌匾。
2020年10月24日,德州市委書記李猛為任吉忠授牌。
2020年10月24日,任吉忠與平原縣委書記王洪霞(左)在一起。
深圳的腳步,中國的腳步
2020年,是深圳特區正式成立四十周年。
四十年來,深圳做對了什么?中國做對了什么?
深圳的四十年,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多的經驗,值得總結和評說。
大眾網·海報新聞廣州新聞中心在2020年走進深圳,推出大型原創全媒體產品:《深圳的腳步——40位深圳人眼中的特區40年》,訪談40位在深圳打拼的行業精英,通過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呈現深圳的四十年。
2019年8月9日,中央公布《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從經濟特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深圳,在新時代被賦予新使命。
2018年,深圳GDP首次超過香港;2019年,深圳GDP突破2.6萬億元,位列上海、北京之后,排名全國第三。亮眼數字、輝煌成就的背后,是開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是千千萬萬的新深圳人,奔來深圳,融入深圳,扎根深圳,奉獻深圳,成就深圳……
深圳有今天,離不開黨和國家的英明決策,離不開千千萬萬深圳人的接力付出和不懈奮斗,深圳的歷史,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揮灑汗水、共同書寫;深圳的輝煌,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共同成就……
深圳的城市文化、特區精神,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像胎記一般,蘊藏在深圳辛苦打拼的每一位普通人身上,蘊藏在深圳飛速發展的產業和行業中。
……
深圳歷史,個人親歷;深圳經驗,個人評說。
深圳的四十年、深圳的經驗,將透過40期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走向山東,走向全國。
來源:大眾網發布時間:2020-12-02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玉升 深圳報道
朱禮貴 簡介
1972年出生,山東臨沂莒南人。1995年畢業于山東工業大學,清華大學73期深圳研究院工商管理EMBA。曾就職于臨沂市半導體廠,2002年在深圳開始創業,旗下有深圳市魯光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魯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香港沂光企業有限公司、日照魯光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專業從事半導體分立器件研發、制造、營銷。
現任深圳市魯光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深圳市沂蒙文化發展促進會會長,廣東省沂蒙文化發展促進會深圳辦事處主任,深圳市山東商會副會長等。
“我們都說莒南話吧,平時很少有機會說……”
訪談朱禮貴,于我而言,是一件特別自在和舒服的事兒,我倆都是土生土長的莒南人,都是工作以后南下廣東,至今已有近二十年的光景,所以經歷相似,共同語言特別多。
讓我驚訝并羨慕的,是朱禮貴至今還說一口標準的莒南話,聽起來格外熟悉親切,跟他在一起聊天,我像回到小時候一般,說著耳熟能詳的鄉音……
認識朱禮貴,緣自廣東省沂蒙文化發展促進會2019年年會,我和他在廣州相識,很快,他回到深圳張羅、成立了深圳市沂蒙文化發展促進會,在臨沂市駐粵聯絡處做了一個沂蒙文化展廳,風風火火干起來……
在深圳宣講沂蒙精神,把特區理念引回山東。
這是朱禮貴和一幫老鄉正在深圳做的事情,我相信并祝福他們未來一定會做得更好。
1、追求實干:沂蒙精神和深圳精神讀是相通的
第一次見到朱禮貴時,聞聽他的打算,我是有些吃驚的:在深圳宣講沂蒙精神?
說實在話,沂蒙精神于我聽上去也是有些陌生,只知道個大概,不甚明了其中深意。等我來到深圳,參與了他們組織的幾場活動,我才真切打消了自己的疑問和顧慮。
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到臨沂考察時,對沂蒙精神作出高度評價:“沂蒙精神與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樣,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要不斷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發揚光大”。習近平指出:“軍民水乳交融、生死與共鑄就的沂蒙精神,對我們今天抓黨的建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啟示作用!
確實,沂蒙精神是一種國家精神,它不僅僅屬于臨沂,不僅僅屬于山東,它屬于整個國家,是這個國家的寶貴的精神財富,理應讓更多的人知道并踐行,所以在改革開放最前沿的深圳,宣講沂蒙精神,勢在必行,也大有可為。
作為在深圳創業、發展了二十年的企業家,在朱禮貴看來,沂蒙精神與特區精神其實是相通的,“沂蒙精神過去講的是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現在總書記提煉為水乳交融,生死與共,你看今年特區40周年,深圳精神總結為敢闖敢試、開放包容、務實尚法、追求卓越,實際上說的就是實干精神,咱們沂蒙在過去啥都沒有,也是敢闖敢試,也是實干精神……”
朱禮貴感慨,這種實干精神,無處不在,從他自己在深圳創業,到多年來見識身邊太多深圳人的拼搏和發展,背后都體現著實干精神。
朱禮貴他們設立的沂蒙文化展廳,位于臨沂市人民政府駐廣東聯絡處的走廊里,可謂因陋就簡,也是實干精神的體現。眾多參觀者走過狹長的走廊展廳,紛紛感嘆,原來沂蒙文化那么豐富多彩,源遠流長,名人輩出……
短短兩年時間,通過沂蒙文化發展促進會這個平臺,聯合臨沂市駐粵流動黨委,朱禮貴他們組織開展了多次沂蒙文化宣講,得到深圳多個組織和機構響應,吸引了幾十批次的人員前來交流黨建工作,特別是深圳市文化體育類社會組織聯合黨委,已來過三次……
朱禮貴說,除了做好沂蒙精神的宣講外,他們還與井岡山、延安、西柏坡、遵義等幾處紅色文化在深圳的負責機構取得聯系,并聯合北京大學深圳研究院、廣東省綜合改革發展研究院、粵港澳大灣區招引研究院等,舉辦“中國紅色精神(文教產)融灣發展暨融灣基地規劃”研討會,助力紅色精神閃耀灣區。
2、老家莒南:被譽為“山東的小延安”
訪談中,朱禮貴告訴我,一開始到深圳的時候,他自我介紹是山東臨沂莒南人,很多人不認識“沂”字,更不認識莒南的“莒”字,往往錯念成“呂”音(正確應讀jǔ),讓人忍俊不禁……
由此,他從“沂”和“莒”字講起,講臨沂位于什么地方、臨沂的悠長歷史,講齊魯文化、莒國文化,自豪地告訴人家,老家莒南是個文化大縣——
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八路軍115師司令部、中共中央山東分局曾長期駐扎在莒南,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第一個省政府——山東省政府就誕生在莒南大店,當時的莒南,一度是山東省黨政軍指揮中心,被譽為“山東的小延安”……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沂蒙老區420萬人有140萬參軍支前,支前的工具是小推車、擔架,擁軍的物資是煎餅、軍鞋,沂蒙婦女做軍鞋、烙煎餅擁軍支前的場景,在《紅日》、《沂蒙六姐妹》、《沂蒙》、《南下》、《英雄孟良崮》等影視劇中都可以見到。
電影《紅日》中戰士吃煎餅卷大蔥的經典鏡頭,更是讓人印象深刻;春鹨壑邪偃f支前群眾隨身帶的干糧,都是煎餅,因為煎餅易保存、不變質、便攜帶、耐饑餓……
1957年10月,毛澤東主席對莒南縣厲家寨戰天斗地的模范事跡作了親筆批示,表揚“愚公移山,改造中國,厲家寨是一個好例……”按照周恩來總理“學習厲家寨石頭縫里栽樹”的要求,山西大寨村到厲家寨參觀學習,成就后來的“農業學大寨”……
“可以說厲家寨的精神,造就了大寨的精神,這也是我們莒南人為國家做出的另一個貢獻”,朱禮貴感慨,正是通過跟人分享沂蒙大地這些輝煌的歷史,讓他對故鄉更增添了濃濃的自豪和驕傲。
所以于他而言,在深圳成立沂蒙文化發展促進會,弘揚沂蒙精神,傳承紅色文化,可謂責無旁貸,水到渠成,變成一份沉甸甸的使命與擔當。
在深圳二十年,朱禮貴至今鄉音不改,依舊說一口標準的莒南話,依舊最愛吃莒南煎餅,常掛在他嘴邊的還是莒南人熟知的“蝦皮子”、“豬頭糕”、“識字班”……
3、做好橋梁:發展好自己,就是最好的踐行
“在這十幾年的時間里,不管是在深圳還是在海外,實際上我做的一些事情已經在傳承沂蒙精神,只是還沒上升到那個高度”,回顧自己在深圳的一路發展,朱禮貴如是說。
最初來到深圳創業的時候,朱禮貴身邊只有三個人,全是他同村的老鄉兄弟,他帶領著大家,積極尋找一些山東老鄉的資源、北方人的資源,由深圳到海外,一步一步將公司的事業駛上快車道,合作的客戶遍及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
朱禮貴經常跟公司同事講:“深圳的速度已經非?炝,讓大家感覺效率非常高,我們一定是深圳加魯光的速度,快捷地服務好客戶,把前沿的市場信息第一時間轉化為生產力!
朱禮貴欣慰地告訴我,十幾年過去,魯光的團隊人數并不多,核心層都是山東人,大家都具有沂蒙人身上特有的樸素品質:勤勞,厚道,誠實,能干,“只要客戶需要我們,我們一定要第一時間趕過去,幫助客戶解決問題……”
在做好深圳魯光的同時,朱禮貴不忘回報故鄉,踴躍回到家鄉投資興業。2009年,他在老家附近的日照,投資創辦了日照魯光,一路發展到現在,“日照公司整整十年了,發展得還不錯……”
朱禮貴由衷地說:“我覺得發展好自己,就是最好的踐行沂蒙精神!
確實,在做好自己的同時,也才更有能力在深圳牽線搭橋,為故鄉的發展不吝出力。
進入2020年,臨沂市派出一批年輕干部來深圳學習、實訓,朱禮貴積極聯系相關優秀的企業,做好協調對接,幫助實訓干部融入深圳,切實學習到深圳的一些先進的理念和經驗,轉變他們的思想觀念,回到家鄉,真正落地……
“我給公司同事們講,只要是老家來的老鄉,或者是到深圳這邊出差,只要是知道我們的聯系方式,打電話過來,我們在這邊一定要接待好、服務好!
這就是朱禮貴,一位在深圳發展了二十年的臨沂人,身在深圳,心系沂蒙,做人做事,實實在在。
由衷為這位樸實的老鄉點贊,也祝福他的事業紅紅火火。
。ㄔL談時間:2020年11月16日 訪談地點:深圳)
深圳的腳步,中國的腳步
2020年,是深圳特區正式成立四十周年。
四十年來,深圳做對了什么?中國做對了什么?
深圳的四十年,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多的經驗,值得總結和評說。
大眾網·海報新聞廣州新聞中心在2020年走進深圳,推出大型原創全媒體產品:《深圳的腳步——40位深圳人眼中的特區40年》,訪談40位在深圳打拼的行業精英,通過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呈現深圳的四十年。
2019年8月9日,中央公布《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從經濟特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深圳,在新時代被賦予新使命。
2018年,深圳GDP首次超過香港;2019年,深圳GDP突破2.6萬億元,位列上海、北京之后,排名全國第三。亮眼數字、輝煌成就的背后,是開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是千千萬萬的新深圳人,奔來深圳,融入深圳,扎根深圳,奉獻深圳,成就深圳……
深圳有今天,離不開黨和國家的英明決策,離不開千千萬萬深圳人的接力付出和不懈奮斗,深圳的歷史,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揮灑汗水、共同書寫;深圳的輝煌,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共同成就……
深圳的城市文化、特區精神,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像胎記一般,蘊藏在深圳辛苦打拼的每一位普通人身上,蘊藏在深圳飛速發展的產業和行業中。
……
深圳歷史,個人親歷;深圳經驗,個人評說。
深圳的四十年、深圳的經驗,將透過40期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走向山東,走向全國。
來源:大眾網發布時間:2020-12-29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玉升 深圳報道
磊落組合簡介
磊落是一個扎根于深圳的跨界音樂藝術流行組合,由中國資深音樂人王磊與建筑設計師、鍵盤手樂樂二人組成。
王磊,1973年出生,山東淄博博山人,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從事音樂工作,曾任“蒼蠅”樂隊、“紅桃5”樂隊、“鮑家街43號”樂隊貝斯手。是國內公認的優秀貝斯手及音樂制作人之一。
樂樂,出生于上海,自幼師從上海音樂學院前教授胡天儔,大學畢業于悉尼大學建筑設計系。多年來系統接觸各類音樂類型;在制作中善于綜合對世界音樂、流行音樂、藝術搖滾和迷幻電子的理解。
2013年,王磊與樂樂成立“磊落”聲音藝術工作室,一直持續創作,先后推出《大地上的美好》、《頤和園》、《6600萬年以前》、《不存在的回憶》以及《廠礦子弟》等五張專輯,其中《大地上的美好》榮獲2018深圳十大原創金曲金獎。
這一期,跟大家分享深圳一個音樂組合的故事。
這個音樂組合的名字叫磊落,由前鮑家街43號樂隊貝斯手王磊與建筑設計師、鍵盤手樂樂組成,兩人致力于發展跨界音樂項目,過去七年來推出了五張專輯以及多首單曲,風格遍及世界音樂、電子純音樂、氛圍音樂,藝術搖滾等等,他們一直堅持做自己喜歡的音樂,在當前多元的中國樂壇,風格凸顯,聲名鵲起,正在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
熟悉磊落組合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王磊和樂樂,是一對親密愛人,王磊內斂寡言,樂樂開朗健談,兩個人特別互補,舞臺上下,配合默契,相得益彰。
一個貝斯手,一個建筑設計師,兩人緣何走到一起?組合后為何專注地持續做專輯?為何選擇一站一站奔波的音樂分享會方式?
請隨我們走進磊落的音樂世界,走進他們的幸福之地。
1、別樣分享會:純音樂的受眾比預估多很多
2020年12月12日晚,廣州1200book體育東總店。
趕上周六,堵車嚴重,開演前一刻,王磊和樂樂匆匆從深圳趕來,來到這家24小時不打烊書店,赴約一場別開生面的磊落專場音樂分享會,主題為“相約幸福之地”,在一個半小時的時間里,兩人向書店現場上百位聽眾分享了新近推出的回憶性專輯《廠礦子弟》,以及《遺失的合影》和《不存在的回憶》等專輯創作背后的故事,整場分享會進行得放松又舒適,聽眾們聽得意猶未盡……
當晚,我也在現場全程聆聽,這是我第二次現場聆聽磊落的音樂分享會,感覺一次比一次深刻,一次比一次享受其中。問起坐在我旁邊的兩位年輕聽眾,原來他們早就是磊落的粉絲,當晚特意從外地趕回廣州。
這場分享會是磊落2020下半年全國多地分享會的最后一場。次日,樂樂在分享會微信推文里感慨地說:“感謝所有支持磊落的朋友們,也感謝所有來參加過磊落分享會的朋友們。我們2021年將會繼續這樣的分享會模式,希望更多的人能來現場,來積累那些可以被觸摸的記憶……”
眾所周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國內疫情形勢到下半年趨緩,磊落馬不停蹄地奔赴北京、上海等地,緊鑼密鼓地舉辦了十余場音樂分享會。
為何要不辭辛苦地到各地舉辦分享會?
樂樂解釋說,磊落的分享會跟現在市面上大部分的那種唱片歌迷見面會,是不一樣的,“不一樣的點在哪里呢?就是一般的唱片歌迷見面會,歌迷事先知道組合才會來,而我們呢,基本上沒有太多人聽過我們,看看我們的介紹挺感興趣的,就過來聽聽,所以我們在現場是屬于零基礎開始的一種科普模式”。
另外,磊落創作出來的音樂大多數是純音樂,有別于傳統的那種歌曲化的音樂形式,對于平時很少接觸純音樂的人來說,初次接觸會有些許不適應,會納悶分享會開始好久了,一直在演奏,沒有人唱歌……
反差帶來新奇。其實在每一首曲目的間隙,磊落都會分享音樂背后的故事,有趣的是,王磊不善言辭,樸實真誠,而樂樂聲音溫婉,簡潔明快,觀眾很容易聽著他們的分享,走進他們的音樂世界。
王磊坦稱一開始決定做這種嘗試的時候,他們一度是很忐忑的,“會不會有人喜歡?會不會有人來聽?”
事實打消了他們的顧慮。每一次分享會,現場都會有良好的互動,他們給觀眾帶去了驚喜,觀眾也把驚喜還給了他們。
“這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我們也是搞了那么多場分享會才知道,原來這一類音樂的受眾人群,比我們預估的要多很多!睒窐啡缡强偨Y。
2、專注做專輯:更想真實地表達自己
王磊告訴我,相比于國內傳統的原創音樂人,磊落還有一個很大的不同。
國內音樂人一般都有一個風格的劃分,比如有人是做民謠的,有人是做電子的,有人是做爵士的,風格定位很明確,“我們從一開始就沒有想固化自己,用類型定義自己的作品,我們更想真實地表達自己,更喜歡用音樂去講一個個故事,讓聽眾在一張唱片里可以聽到非常多的不同的音樂風格!
王磊表示,過去幾年來,磊落一直專注于把每一張專輯打造成一個主要風格,像做一個項目一樣,精益求精做好每一張專輯。
“每一張專輯的場景設定是不同的,所以它的音樂風格也是不一樣的,這樣對我們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們對于各種音樂的色彩,要有一個很好的把控能力”。
像專輯《不存在的回憶》,是以樂樂的原生家庭為主導。像2020年新出的《廠礦子弟》專輯,以王磊為背景,融入了王磊的家人、朋友乃至王磊的老家山東淄博的生活背景,每一首歌里都是王磊的童年記憶。比如圍繞父與子之間的沖突、矛盾、分離以及最后審視自我的和解,王磊如此唱給父親——
我所謂的出走
是接近你的方式
你的離去,是我認識你的開始
——《廠礦子弟》
用王磊岳父王鉆的話說,王磊當年作為廠礦子弟,毅然離開博山,其實就是“尋找與父輩不一樣的活法”。在這首歌中,王磊用對白似的演唱,用離散的描寫,沉吟著慵懶的平靜;副歌中“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始終在捶打著人的胸口……
在深圳的分享會上,王磊曾動情地分享這首音樂的創作心路:在外待的時間長了之后 ,感覺回家有點像是回不去的記憶,回到家好多東西都和小時候感覺不一樣了。他的話道出了很多深圳人的心聲,大家都在面臨著這個問題。
“其實每一張專輯的創作過程,實際上都是在尋找自己、表達自己的過程”,王磊進一步解釋,“如何找到一個自己舒服的、適合自己表達的途徑是很重要的。沒有最好,適合的就是最好的”。
《廠礦子弟》專輯中最后一首歌是《利利》,這是王磊獻給妹妹王利利的作品。利利是一名唐氏兒,生于1976年12月,因白血病晚期,卒于2016年8月,享年40歲。王磊用最簡單的吉他伴奏,緩緩唱著——
想帶你,去山上看看
那里有,一片海
靜靜地,你來到,我的身旁
哦——你學會哭,又學會幾句話
慢慢又忘啦
……
每次回到家,歡呼的,總是你
每次再離開,擁抱的,也是你
晚飯之前的世紀廣場
熱熱鬧鬧,熙熙攘攘
讓我們跳個舞吧
跳完再回家
……
3、夫妻好搭檔:一個樂隊+一個公司
上文提到過,在每一場音樂分享會上,王磊和樂樂都會分享每一首樂曲背后的故事,王磊的不善言辭與樂樂的談吐伶俐,相映成趣,也是分享會上一道別樣的風景。
很多人會好奇,一個大學學建筑的建筑設計師,怎么會牽手一名搖滾界的貝斯手?
原來,王磊和樂樂的相識,是在深圳。有一次深圳舉辦音樂節,王磊來演出,正好回國的樂樂隨一個認識王磊的朋友去看音樂節,兩人就此認識,聊起來,兩個人都喜歡國外一個很冷門的貝斯手……
更為重要的是,樂樂雖然學的是建筑,但她從小研修音樂,在國外也組織過樂隊,她在樂隊中的角色,跟王磊一樣,也是貝斯手……
真是緣分天注定。
樂樂回憶,第一次見到王磊彈貝斯,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彈貝斯的那種感覺、那種氣質,還有他彈的東西,都是國內很少見的”。
后來熟絡起來,樂樂驚訝地發現,王磊堪稱是生活在真空狀態中的一個音樂人,“一般人絕對想象不到,像他這樣做了二三十年搖滾樂的人,非常單純,非常純粹,他的生活中沒有別的東西,只有音樂”。
樂樂跟我們感慨,不知不覺,她和王磊在一起已經有十年時間了,讓人欣慰的是,王磊到今天還是那種狀態,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全是音樂,“我覺得這種純粹特別打動我”。
而在王磊看來,遇到樂樂之后,他的人生發生了非常大的轉變,“我以前累積了那么多年的音樂想法,終于找到了一個釋放的出口,我的人一下子就活了……”
對于兩人在音樂上的合作,樂樂打了一個特別貼切的比方:“我找到他,就等于找到了一個樂隊;他找到我,就等于找到了一個公司,所以我們現在是:一個樂隊+一個公司……”
如此珠聯璧合,實是人生之幸。
音樂需要現場聆聽,對話需要在場進行。
在每一場音樂分享會的現場,磊落都會跟聽眾們分享這兩句話。
至于純音樂不是市場的主流,很多人不敢聽純音樂,往往產生一種抗拒感,覺得沒有歌詞聽不懂的現狀,樂樂也給出了自己的分析:
“如果有歌詞的話,歌詞給到你的,其實是寫歌詞的人的感覺,你聽到的是別人的歌詞,用的是理性思維;而純音樂呢,完全是你個人通過耳朵、感性思維去感知的,它是屬于你自己的感覺!
從過去的搖滾到現在的純音樂,王磊轉換軌道,樂在其中,“我們知道,一旦有人喜歡我們的作品,他們的粘性會很強,會聽很久……”
這就是磊落組合的故事,由衷看好并祝福他們的未來。
。ㄔL談時間:2020年11月26日 訪談地點:深圳)
深圳的腳步,中國的腳步
2020年,是深圳特區正式成立四十周年。
四十年來,深圳做對了什么?中國做對了什么?
深圳的四十年,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多的經驗,值得總結和評說。
大眾網·海報新聞廣州新聞中心在2020年走進深圳,推出大型原創全媒體產品:《深圳的腳步——40位深圳人眼中的特區40年》,訪談40位在深圳打拼的行業精英,通過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呈現深圳的四十年。
2019年8月9日,中央公布《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從經濟特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深圳,在新時代被賦予新使命。
2018年,深圳GDP首次超過香港;2019年,深圳GDP突破2.6萬億元,位列上海、北京之后,排名全國第三。亮眼數字、輝煌成就的背后,是開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是千千萬萬的新深圳人,奔來深圳,融入深圳,扎根深圳,奉獻深圳,成就深圳……
深圳有今天,離不開黨和國家的英明決策,離不開千千萬萬深圳人的接力付出和不懈奮斗,深圳的歷史,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揮灑汗水、共同書寫;深圳的輝煌,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共同成就……
深圳的城市文化、特區精神,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像胎記一般,蘊藏在深圳辛苦打拼的每一位普通人身上,蘊藏在深圳飛速發展的產業和行業中。
……
深圳歷史,個人親歷;深圳經驗,個人評說。
深圳的四十年、深圳的經驗,將透過40期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走向山東,走向全國。
來源:大眾網發布時間:2020-08-20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玉升 深圳報道
劉培超 簡介
1986年出生,山東日照莒縣人,山東大學機械工程學院2011級研究生,6年本碩連讀期間,多次獲得各類創新創業獎項和國家獎學金。
2014年4月來到深圳,現任深圳市越疆科技有限公司CEO,公司成立五年,獲得近500項專利,在機械臂行業全國領先。作為全國創新創業代表,曾先后兩次受到李克強總理接見。
“很感謝山大對我個人的培養,也給我們團隊的培養,讓我們有這種相互的信任跟機緣走在一起!
劉培超,是深圳市山東商會推薦的訪談人選,訪談前,會長王立新和執行秘書陳振永告訴我,培超是山東年輕人在深圳創業的杰出代表,畢業于山東大學的他,非常優秀。
跟培超見面,一個小時訪談下來,上述贊語,毫不過譽。
聊起來才知道,我們倆是地道的老鄉,老家相隔十幾公里,小我整整十歲的他,讓我由衷感嘆“后浪”的魅力——
在山東大學本碩連讀的六年歷練,身上煥發出來的“山大氣質”與“山大精神”......
從業余跑者跑起,跑過六個“全馬”,后來又玩滑雪、沖浪、潛水,玩到中高級段位......
站在山東大學的肩膀上,先后攻克小機器人行業三個世界級的“卡脖子”技術......
他“自己選擇的路,跪著也要走”的創業心態和創業追求......
訪談過程中,我由衷地跟培超說,你的這個訪談,將是山東大學最好的宣傳片,是山東年輕人最好的宣傳片,是深圳最好的宣傳片。
看好培超,祝福越疆,祝福山大,祝福深圳。
1.選擇深圳:個人創業的最優路徑
“來深圳的日期我記得非常清楚,是2014年的4月13號,晚上9點多!
劉培超至今清晰記得初到深圳的時間。
為什么記得這么清楚? 因為那一天是無錫馬拉松開跑,劉培超當天跑完全馬,先坐高鐵到上海,從上海又到深圳,抵達深圳是晚上9點多。
為什么來到深圳?
當時,劉培超在山大研二完成畢業論文,研三去了中科院蘇州所,工作了近一年,決定辭職創業。
創業做什么?做一個高精度的、低成本的機械手臂。
“我在大學和蘇州工作期間,在做實驗的過程中,就在想,有沒有可能做一臺小型的機器人,在人的身邊跟人一起協作,做我們的助手,幫人拿點東西什么的......”
念念在茲,劉培超把創業方向瞄向了機械臂,“我想通過小小的機械臂,把設備和設備之間連起來”。
他開始嘗試,嘗試的過程中發現,要加工一個零部件,都要發到深圳來,從深圳加工完再發回蘇州,差不多需要兩周的時間。
“我需要的所有的元器件的加工和生產,都是在深圳、東莞一帶,我說那干脆去深圳吧!
劉培超說,機械臂是硬件創業,硬件創業最需要的是中間的快速的生產配套能力,選擇深圳,果然對路,越疆后來所有的供應鏈都是在珠三一帶。
“對于當時的我來說,目標已經確定,哪條路或哪個地方是最優路徑?這個最優路徑,就是深圳!
現在回過頭看,無錫全馬仿佛是劉培超的告別儀式,跟他原來的學習、工作的狀態來一個告別,來到深圳這樣一個全新的城市。
2.創業五年:取得近500項知識產權
2015年,深圳,越疆科技創業初期,劉培超(后排中)與團隊伙伴們在一起。
來到深圳,劉培超的第一站,落腳在一個山東老鄉企業里,做研發總監。
白天,忙著做醫療器械研發,也是他擅長的方向;到晚上,和幾個小伙伴,開始著手研發樣機,從晚上八九點到凌晨三四點,幾乎天天晚上如此......
和劉培超一起熬夜研發的幾個小伙伴,都是他的山大同級校友,下文再表。
夜里做樣機,做了整整八個月,“中間是特別特別的艱辛”,功夫不負有心人,到2015 年六七月份,終于做出第一代樣機。
讓劉培超想不到的是,他們辛苦做出來的這款樣機,放到美國一個眾籌網站上,結果一炮走紅,紅到什么程度?
一個月的時間,收到1000多臺訂單,還收到5000多封郵件,網友們提出了各種問題......
劉培超感慨,那一款樣機,用今天的話講絕對是爆款,“讓我們發現了一個新的世界, 讓我們知道市場需求在哪里......”
樣機大火,初戰告捷。
劉培超在深圳迅速找投資,擴團隊,再研發,創業駛上快車道。 與此同時,新問題也隨之產生,既要低成本,又要高精度,面臨一系列技術難題......
大的機械臂,全球已經有完整的供應鏈跟技術鏈,而小機械臂的整體技術,需要從零開始,自主研發。
另外,未來面向消費?服務?還是工業?有很多種可能,如果所有都去做的話,可能什么都抓不住......
越疆未來,何去何從?
劉培超說,在機械臂行業,當時有四大“卡脖子”技術:運動控制、伺服驅動、電機和減速機,其中的一項,已經被國內其他公司做完,剩下的三項,越疆有沒有信心?整個團隊開了幾天會,最后確定,越疆還是要做一家專注于機器人的公司,真正帶動國產品牌走向世界,真正能夠從技術上專注打磨一款能夠對得起國人的產品。
“當時下定決心的時候,團隊內部也出現過不同的聲音,那么多上市公司沒做,那么多大公司也沒做,我們一個創業小團隊,有什么底氣可以做到?我們的現金流能不能支撐到做好的那一天?”
問號放一邊,踏實做下去。
五年過去,越疆成功攻克上述三項“卡脖子”技術,在機械臂行業,取得近500項知識產權......
更為重要的是,越疆還實現讓整個供應鏈全部在國內,大大提升了國產機器人廠家的全球競爭力......
說回在美國大火的那款樣機,元老級的旗艦樣機,如今已經升級到第三代,基本實現了劉培超最初的設想,已經廣泛應用到汽車制造、醫療、教育等多個領域,已經賣出了幾萬臺。
我好奇地問:這款產品能做哪些事?
“真的就像一個助手一樣,可以3D打印,可以寫字、畫畫、激光雕刻,可以用語音控制,可以用視覺控制,可以用手勢控制......”
劉培超解釋,他們解決了三個問題。第一個,去編程,之前需要很復雜的編程,現在不需要了,用手教一遍,機器就會了,做到了機器學習;同時降低操作門檻,連普通的消費者都可以使用。
第二個,降成本,把成本從之前的十幾萬降到了幾萬甚至幾千塊錢。
第三個,把之前很復雜的一個主機連一個機械臂的模式,變成了一體機。
現在,在這個基礎之上,越疆全面開花,去定義不同的產品,正在走向全國市場,走向全球市場......
3.山大六年:“開掛”的綜合歷練
上文曾經提到,創業之初,研發第一代爆款樣機時,跟劉培超一起熬夜的幾個小伙伴,是他的山大校友,而且是同一級的。
“我們當時是五個人,都是山大機械學院畢業的,都是同一級,有三個在深圳,一個在青島,一個在蘇州,我們晚上通過網上協同,開始鼓搗......”
劉培超告訴我,那時候大家剛剛畢業,一開始感覺無所不能,原來在大學里想得很簡單,等到真正想做一款產品出來,相差十萬八千里,踩了很多的坑。
即使到一年多以后,上文也曾提到過,在評估是否攻克業內三項“卡脖子”技術時,團隊內部也曾出現過不同聲音,這個時候,給予劉培超最大的底氣和信心,來自于山東大學。
“因為山大在這個領域已經沉淀了二十多年,很多的師兄弟都是做這個的!
劉培超表示,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到現在,山東大學的機械工程學院和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兩個學院在機器人領域的研究,一直非常深入并持續,對比國內的其他多所院校,有著鮮明的山大特色和沉淀。
這種山大特色和沉淀,自然也傳承到劉培超身上。
劉培超笑著說,現在很多人跟他開玩笑,說他身上充滿著典型的山大和山大人的氣質。
說是玩笑,其實實至名歸。
劉培超說:“我的價值觀、創新能力,以及創業思路,都是在山大形成的!
回看在山大的六年時光,劉培超的大學生涯堪稱“開掛”——
大二,提前保研;研二,提前畢業;本科,四年班長;研究生,學生會主席。
大三,輔修管理學雙學位,認識了一幫學管理學、經濟學的同學,同學聯合組隊,參加各種商業計劃競賽,拿到過全球到全國很好的名次......
可以想到,在此過程中,劉培超對公司運作有了難得的模擬復盤機會。
“可以這么說,在山大期間,我已經走完一次創業,出來已經是實踐了!
百年山大,學無止境,氣有浩然。
學子培超,能力突出,風采斐然。
劉培超感慨,正是在山大的這些豐富經歷,讓同學們對他產生一種很深的認同,熟悉他的做事風格、人品能力......
剛畢業三個月,劉培超打電話給幾個小伙伴,“要不要辭職,一起來做這個事兒?”
幾個小伙伴,都是同級學院里最優秀的,當時都已找到非常好的工作,都是同學們非常羨慕的工作,薪資很高,不是上市公司就是很大的平臺......
但奈不住培超一番“忽悠”,毅然選擇陪著培超一起玩。
“我個人非常感謝山大對我的培養,也給我們團隊的培養,讓我們有這種相互的信任跟機緣走在一起!
……
創業,在路上;成功,在路上。
站在山大的肩膀上,成長在深圳的土壤里。
這就是劉培超,一個85后山東年輕人,既是一個幸運兒,也是一個“狠色”,“自己選擇的路,跪著也要走完......”
越疆必載質,歷國將扶危。
這兩句詩,源自唐朝詩人陸龜蒙的詩詞,一語道盡劉培超的抱負與夢想。
中國,在發展;越疆,在發展;
最后分享“我們就是這樣一群越疆人”里的一句話——
“我們用技術和鉆研去突破每一道難題,贏得下一個挑戰,建立民族品牌的自信與自尊!
深圳的腳步,中國的腳步
2020年,是深圳特區正式成立四十周年。
四十年來,深圳做對了什么?中國做對了什么?
深圳的四十年,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多的經驗,值得總結和評說。
大眾網·海報新聞廣州新聞中心在2020年走進深圳,推出大型原創全媒體產品:《深圳的腳步——40位深圳人眼中的特區40年》,訪談40位在深圳打拼的行業精英,通過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呈現深圳的四十年。
2019年8月9日,中央公布《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從經濟特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深圳,在新時代被賦予新使命。
2018年,深圳GDP首次超過香港;2019年,深圳GDP突破2.6萬億元,位列上海、北京之后,排名全國第三。亮眼數字、輝煌成就的背后,是開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是千千萬萬的新深圳人,奔來深圳,融入深圳,扎根深圳,奉獻深圳,成就深圳……
深圳有今天,離不開黨和國家的英明決策,離不開千千萬萬深圳人的接力付出和不懈奮斗,深圳的歷史,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揮灑汗水、共同書寫;深圳的輝煌,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共同成就……
深圳的城市文化、特區精神,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像胎記一般,蘊藏在深圳辛苦打拼的每一位普通人身上,蘊藏在深圳飛速發展的產業和行業中。
……
深圳歷史,個人親歷;深圳經驗,個人評說。
深圳的四十年、深圳的經驗,將透過40期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走向山東,走向全國。
來源:大眾網發布時間:2020-08-21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玉升 深圳報道
4.運動啟示:不斷地歸零,不斷地堅持
感恩于山大對自己和團隊的培養,讓團隊擁有了踏實的技術功底,扎實的技術沉淀,以及來自眾多山大老師、學長的大力支持。但創業何其容易,遠遠不是大學里想得那么簡單。
劉培超告訴我,創業的路上,困難一直伴隨著他們,成長越快,困難越多。
對他個人而言,直面困難的時候,還有一個運動的愛好,一直也在陪伴著他。
早在2010年,劉培超在山大就開始了長跑,先是在學校操場上跑3圈4圈、8圈10圈,直到20圈......
一開始完全不知道馬拉松,后來碰到一些體育特長生,才知道馬拉松是怎么回事。
體育特長生問他:要不要去跑馬拉松?劉培超回復:好呀。
正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劉培超愛上了長跑,之后一直堅持,堅持每年跑一個馬拉松,算下來,他總共跑過六個全馬。
時間來到2016年,創業來到關鍵期,每天晚上12點多回家,躺下就想睡覺,很難再持續地跑下去。
但運動的腳步,怎么可能停得下?
這不,前腳剛“荒廢”長跑,后腳就玩上滑雪、沖浪、潛水、攀巖......
為什么?劉培超自問自答:創業之后特別累,隨時隨刻都在想著工作的事情,好幾個同事告訴他,連他出差睡覺說夢話,說的全是工作的事。
如何從繁忙的工作中抽離出來?
唯有運動。
劉培超發現,只有在做極限運動的時候,自己是可以徹底放松的,因為要特別的專注,“一旦不專注,比如滑雪時還分心想工作,當場會摔的。
繼續以滑雪為例,每次滑完之后,劉培超說,他都會覺得特別的安靜,特別的放松。
放松之時,經常會冒出一些新的思路,“我的很多想法,都是在做完運動的這段時間里,迅速地想清楚的!
但滑雪只能在冬天,到夏天做什么?
劉培超選擇了沖浪,由沖浪而想探知海底的大千世界,又玩起了潛水......
就像當年的長跑一樣,在玩極限運動的道路上,越玩越投入,越玩越專業,越玩越有心得。
劉培超覺得,玩任何一項運動,從入門到入迷,都是一個日漸精進的過程,這個過程,充滿著挑戰,充滿著孤獨,充滿著痛苦。
每一項運動,要想取得一丁點微小的進步,都要付出極大的代價和堅持。
要不斷地放棄舒適區,不斷地獲取新技能,從而帶來愉悅的身體體驗和運動體驗。
這過程,像極了創業。
劉培超說,極限運動帶給他至少兩點啟示:一是不斷地歸零,二是不斷地堅持。
企業成長的過程,無時無刻不面臨著困難和挑戰,當面對困難和挑戰時,選擇繞過去還是堅定地解決掉?
從運動里,劉培超找到了答案。
5.感恩深圳:前輩企業家和政府創造了創新的土壤
回望在深圳的創業發展,劉培超由衷地說,自己是非常幸運的,要感謝的人有很多很多。
首先是山大校友會,有很多人從不同的維度,在不同的階段,都提供過幫助,算起來可能有上百位之多......
初到深圳,像山東大學深圳研究院,深圳市山東商會,王立新會長等一大幫山大校友,“在我們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時,他們一句話或一個建議,就會讓我們豁然開朗!
劉培超說,還有深圳市各級政府的領導、越疆的合作伙伴,以及投資人。目前越疆已經完成四輪融資,“在一些重要的時間節點,在團隊最困難的時候,他們都挺身而出,選擇相信我們,幫助我們”。
劉培超感慨,來到深圳后,深感自己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深圳特區走過四十年,一代又一代的前輩企業家,創造了如今這么好的一個土壤——創新的土壤。
“這個土壤,對于我們這一代創業者來說,是非常幸運的!
深圳之于其他城市,有哪些啟示?
劉培超表示,第一,在深圳,流動的人才特別多!澳憧梢哉业礁鱾領域的人,可以隨時招聘到一個與企業發展階段相匹配的人才!
比如拿財務總監來說,創業前期不需要財務總監,只需要一個會計就好,發展三五年后,需要財務總監時,如果在內地一些城市,能夠匹配、能夠流動的財務總監,根本就沒幾個。
在劉培超看來,事可以將就,人不可以將就。因為人不可能一天兩天就能改變,一旦他在這個位置上不合適,他會長期成為公司的短板,束縛公司的發展。
第二,深圳的創投環境,特別的健全和健康。不管是四五人剛創業,還是要上市,都可以快速找到與企業相匹配的資金。拿創投機構來說,他們會根據你的狀況來判斷,沒有資金,就投想法、投團隊,投你未來的方向,投你這個行業未來的規模。
“相比其他城市,在深圳創業,融資不會那么難,不會占用團隊太多的時間,從而能夠把更多時間放在公司的發展、產品的定義、人才的挖掘等方面!
第三,是深圳的政府角色和政策制定。劉培超以自身為例,“來深圳創業,一開始真的不知道官員在哪里,到第三年的時候都不知道政府在哪里,你問我區長是誰,區委書記是誰,我都不知道,但是我們知道,在這個過程中,從政府拿到了很多的補助!
他回憶,在創業到十幾個人的時候,越疆收到來自政府的第一個100萬元補助,然后陸續又收到各種技術的補助,但真的沒有見過官員,都是直接從網上申報,專家答辯,過了,錢就到了賬上......
“只要你做的是最好的,就可以贏得這一塊的支持,就是這樣子!
劉培超說,近兩年,越疆開始進入政府的視野,才有政府官員主動過來,詢問公司有什么困難,有什么問題,可以隨時通過視頻呼叫......
他特別舉了一個例子,越疆前幾年引進了一個高端人才,按政策政府補助是300萬元,一開始一直沒批,打電話問為什么,回答幾個問題后,從網上補上,就過了。
這就是特區政府的作風。
劉培超表示,深圳的城市政策還有一個特點,“為了城市的發展,并不是為了絕對的公平”。
此話怎講?
還是以人才政策為例,深圳到底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政府在制定政策時,很自然地會往需要的那個方向偏移。
對此,網上也曾有人在吐槽,聲稱所獲的獎項更高,卻不在深圳的補助范圍。在劉培超看來,這就是深圳通過制定人才政策在引導產業的發展。
“即使你在某一方面取得很好的成績,但不符合深圳的產業方向,你來了,短時間內無法形成配套,形成土壤,形成服務,我給你補助,也是白補!
6.支招山東:各地政府需要多一點耐心
跟培超交流,一個不可錯過的話題自然是山東,對于家鄉的現在和未來,他有哪些觀感和建議?
“這兩年回山東的次數比較多,跟濟南還有青島都有很多的互動”,劉培超表示,山東的底子厚,以重工業為主,從上世紀80年代到2000年這段時間,山東的發展在全國算是屈指可數。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動能,從原有的工業到后面的互聯網,到未來的智能制造,包括人工智能、大數據等,不客氣地說,山東錯過了互聯網那一輪的發展,不像浙江杭州那樣,抓住了互聯網電商的機遇!
但是我們也看到,近幾年來,山東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各地“雙招雙引”,做了很多的部署,像青島正在趕學深圳,已派了三批接近500名干部來深圳,“山東目前這種渴望改變、渴望抓住新的機遇的這種心態、這個現狀,是非常好的!
接下來,山東需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是耐心。
培超表示,任何一個新興產業的興起,需要一個長期規劃,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一兩年就能夠形成,短則三五年,長則十年八年,“山東各地的政府,應該需要多一點耐心!
第二點,“在山東,傳統的人才其實一點都不缺,缺的是什么?缺的是流動性人才和創新性的土壤!
培超分析,長期以來,限于各種原因,山東優秀的大學生,從學校出來,爭著考公務員,爭著進央企或國企,不管出于旱澇保收還是面子問題,很少人愿意進民營企業,“這種心態,完全束縛了人的創造性”。
如何鼓勵流動性人才的誕生?如何鼓勵更好的流動性人才愿意走出來?這是值得山東深思的問題。
培超還是以自身在深圳的感受為例,在深圳,為什么創新型的企業、行業,能像韭菜一樣一茬一茬地冒出來?“就是因為深圳的土壤比較豐富,在流動性人才、資金、政策上都非常靈活......”
第三,觀察和發展一個行業或產業,一定要站在全國甚至全球的度去看。
“如果引進一個行業或產業,我們有沒有時間、資源、人才政策與之匹配?能不能讓它參與全球的競爭?最后成長為一個領域的龍頭企業?”
培超以深圳三家企業為例,華為、比亞迪、富士康,這三家企業給深圳的帶動作用,給予深圳工業GDP的整體拉動,超乎想象......
創業,在路上;成長,在路上。
站在山大的肩膀上,成長在深圳的土壤里。
這就是劉培超,一個85后山東年輕人,既是一個幸運兒,也是一個“狠角色”,“自己選擇的路,跪著也要走完!
越疆必載質,歷國將扶危。
這兩句詩,源自唐朝詩人陸龜蒙的詩詞,一語道盡劉培超的抱負與夢想。
中國,在發展;越疆,在發展;
最后分享《我們就是這樣一群越疆人》里的一句話——
“我們用技術和鉆研去突破每一道難題,贏得下一個挑戰,建立民族品牌的自信與自尊!
深圳的腳步,中國的腳步
2020年,是深圳特區正式成立四十周年。
四十年來,深圳做對了什么?中國做對了什么?
深圳的四十年,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多的經驗,值得總結和評說。
大眾網·海報新聞廣州新聞中心在2020年走進深圳,推出大型原創全媒體產品:《深圳的腳步——40位深圳人眼中的特區40年》,訪談40位在深圳打拼的行業精英,通過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呈現深圳的四十年。
2019年8月9日,中央公布《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從經濟特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深圳,在新時代被賦予新使命。
2018年,深圳GDP首次超過香港;2019年,深圳GDP突破2.6萬億元,位列上海、北京之后,排名全國第三。亮眼數字、輝煌成就的背后,是開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是千千萬萬的新深圳人,奔來深圳,融入深圳,扎根深圳,奉獻深圳,成就深圳……
深圳有今天,離不開黨和國家的英明決策,離不開千千萬萬深圳人的接力付出和不懈奮斗,深圳的歷史,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揮灑汗水、共同書寫;深圳的輝煌,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共同成就……
深圳的城市文化、特區精神,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像胎記一般,蘊藏在深圳辛苦打拼的每一位普通人身上,蘊藏在深圳飛速發展的產業和行業中。
……
深圳歷史,個人親歷;深圳經驗,個人評說。
深圳的四十年、深圳的經驗,將透過40期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走向山東,走向全國。
來源:大眾網發布時間:2020-11-29
大眾網·海報新聞 張玉升 深圳報道
王卓 簡介
1982年出生在山東昌樂。2006年碩士畢業于英國倫敦大學。 2010年回歸家族企業,力主“賽菲爾”品牌轉型,由原來的單一生產批發轉型為兼顧生產、零售的珠寶品牌。2014年,王卓帶領賽菲爾榮獲“中國黃金協會科學技術一等獎”,將其父親王義善先生首創的無焊料黃金,叫響全國,2000多家終端店鋪落地生根。
現任深圳賽菲爾珠寶首飾有限公司總經理,并擔任深圳市羅湖區政協常委、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副會長、深圳市海歸協會副會長等職務。
在王卓位于深圳羅湖金展珠寶廣場的辦公室,一見面我們就聊得很開心,說起工作來,王卓語速極快,思維縝密,對于自己的定位和企業的發展,有著清醒的認知與思考,頓顯女強人風采。
作為一名“創二代”,王卓從2010年回歸家族企業至今整整十年,十年時間里,在父母的支持下,一路主導企業實現轉型,走向自主品牌發展之路,讓“賽菲爾”快速成長壯大,從線下零售到線上電商,在競爭激烈的珠寶首飾行業搶占了一席之地。
1、轉型舍與得:關鍵時刻,做對選擇
王卓是在2010年正式回歸自家企業的,此前的四年,從英國倫敦大學畢業后,她先是入職世界五百強匯豐銀行深圳分行,任高級客戶經理、支行副行長等職位。
說起這段經歷,王卓很是感慨,“確實驗證了‘愛拼才會贏’”。
簡單一句話,卻是用實打實的四年“摸爬滾打”練就。她很感謝匯豐的這段經歷,正是在那里,讓她學習到了國際知名企業的品牌運作之道,充分認識到了品牌的重要性。
回歸家族企業后,正趕上企業處于十字路口,是繼續做以珠寶代加工和批發為主的首飾廠,還是轉換賽道,打造自主品牌?
毫無疑問,王卓選擇了后者,當時的她篤信:唯有做品牌,才能有出路。
但打造一個珠寶零售品牌,從零開始,何其艱難。
當機立斷的背后,是實實在在的舍棄。
“砍掉了批發業務,相當于舍棄掉很大一塊的銷售渠道和銷量,但是我父親當時就做了這樣的決定,不遺余力打造‘賽菲爾’,專注品牌之路,并全程為我們保駕護航!
在王卓看來,如今有這樣的成績首先要感謝父母,“多虧他們的決斷和支持,要是沒有他們的引領,這個事是干不成的”。
關鍵時刻,做對選擇。
第一年下來,“賽菲爾”的總體銷售額就遠超批發為主、自主品牌為輔雙線布局戰略下的銷售總額……
當然,銷量提升的背后,還是實實在在的付出。
為了讓新品牌廣而告之,在市場上贏得知名度,2013年底,賽菲爾簽約CoCo李玟擔任品牌形象代言人。2014年初,“賽菲爾”選擇央視、攜手綜藝提高品牌曝光,先后贊助多檔王牌節目、連續六年獨家冠名春晚特別節目《喜到福到好運到》……
正所謂: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2、產品差異化:聚焦發力,深耕市場
王卓回憶,“一開始做品牌的時候,我們也做了很多思考,如何確立新品牌的定位?那個時候,國內珠寶品牌意識正在覺醒,大小品牌層出不窮,我們想要脫穎而出,必須找到差異點……”
經過充分的市場調研,結合自身的企業優勢,“賽菲爾”上下很快形成共識:主打黃金。
“因為我們本來就是靠黃金起家的,從研發到設計,黃金一直是我們的優勢!
說到這里,要提到“賽菲爾”的前身是藍天首飾,位于山東昌樂,昌樂被譽為中國著名的藍寶石之鄉,作為昌樂人的王義善,在1993年進入珠寶黃金加工行業,開啟創業之路。
2006年,王義善帶領“賽菲爾”來到深圳,之所以到深圳,是因為深圳一直是中國珠寶首飾業的領頭羊,要想出人頭地,必須在深圳有所作為……
進軍深圳一年后,2007年,王義善經過近十年的研究,研發成功無焊料焊接技術,將黃金純度從999‰提升到999.9‰,去掉傳統工藝中的焊料,讓黃金更純,價值也成倍提升。
這項無焊料焊接技術,不僅提高了黃金的純度和價值,還將環保健康的理念植入人心。
王卓解釋說,“因為焊料中的鎘鎳等雜質會對皮膚造成輻射,讓一些肌膚敏感人群在佩戴首飾時容易產生皮膚過敏,而賽菲爾的無焊料黃金,恰好解決了這一問題,不僅品質更高,顏色更亮麗,還能對皮膚起保護作用……”
與父親經過反復商討后,企業品牌之路也由此敲定:主打“萬足金”、主打無焊料黃金,這樣一下子讓“賽菲爾”與其他品牌形成了區分,在品牌宣導上,也更直白、更精準。
有了定位,接下來就是深耕市場。
王卓帶領團隊將重點瞄向黃金珠寶消費體量最大的婚慶市場,在婚慶市場持續發力,堅持“時尚+場景”的品牌發展戰略,著力打造婚慶場景文化的新理念。
2014年,賽菲爾集結近百位匠師手工打造“萬足金婚紗”亮相深圳國際珠寶展,并在接下來的六年不斷推陳出新,通過“尋找最美新娘”等活動,將“萬足金婚紗”與“賽菲爾”牢牢捆綁……
聚焦發力,久久為功,必有收獲。
如今的“賽菲爾”,穩居“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零售業十佳品牌”之列,放眼整個行業,這是一個殊為不易的成績。
不過,現在的王卓依然很清醒,“‘賽菲爾’還是一個年輕的品牌,對比國外那些百年珠寶大牌,他們在講故事、品牌推廣、品牌包裝以及品牌的總體營銷方面,確實有他們的過人之處,我們還有差距”。
在王卓看來,只有不斷的學習,并結合實際市場不斷創新,才能縮小這個差距。
“無焊料黃金只是一小步,未來在不斷的創新中會讓越多越多的消費者感知到,中國的黃金行業現在是非常先進的……”
王卓進一步分析,國內擁有獨一無二的龐大的消費市場,國潮文化正在快速興起,國人對于民族品牌、民族產品的認可度越來越高,這種民族自信的背后,給同樣具有深深文化烙印的黃金行業,帶來的影響將是極其深遠的……
3、團隊練內功:迎難而上,搶抓時機
訪談的當天,恰好也是“雙11”的次日,我問王卓:“雙11”戰況如何?有沒有覺得壓力倍增?
王卓笑笑:“數據還在統計中,對于我們來說,參與這種特定的購物節,擁抱直播電商等新的營銷模式,已經是一種常態!
具體到整個珠寶行業來說,目前的現狀是,線上占總體銷售的比例正在逐步提升。
王卓分析,一直以來,相對于其他行業如美妝、服裝等,珠寶行業的線上交易份額還是比較少的,“因為珠寶購買屬于體驗經濟的一種,得看到戴過才知道好不好,并且單件交易的金額也比較大,只靠線上確實不現實……”
不過,時代的快速發展,正推動著整個珠寶行業去變革、去成長,電商、直播、短視頻,新零售方式、新媒體層出不窮,再加上消費者購物習慣的改變,都迫使企業必須做出改變。
線上增長的背后,是變化的客戶群體。
“現在的年輕人,對于黃金珠寶的認知,與老一輩是完全不同的。老一輩人一般逢年過節,會買上一條金鏈送給家人或犒勞一下自己;而現在的年輕人,購買黃金珠寶更多的是展示一種自信,一種美,自己一旦喜歡,就會去購買……”
于珠寶行業而言,誰吸引、抓住了年輕人,誰就會贏得未來。
王卓表示,于他們而言,如何適應年輕人,如何滿足他們的需求,是一門必須做且必須做好的功課。
除了綜合考量產品的款式、工藝、價格等因素之外,賽菲爾目前已經全線布局多個平臺的電商渠道,“現在國內比較大的電商平臺,我們都去參與了,就是要廣泛利用好各個平臺,對接有各種喜好的消費者”。
全線布局,全線作戰,自然對團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回想上一次邀約網紅做抖音直播,王卓直言“雖然直播銷售數據還比較理想,但客服、物流等后續環節也暴露出不同的問題,我們需要改進的空間依然很大!
在王卓看來,“有些坑,你必須親身踩過、趟過才知道”,正是趟過了那該趟的坑,才能鍛煉自己,鍛煉團隊。
市場永遠在不停地變化,很多時候,風口、時機稍縱即逝,“市場快速變化時,我們能不能快速跟上?這是對我們提出的最大挑戰,也是要求!
王卓表示,迎難而上,唯有一直保持對新生事物和新生變化的學習力,才能跟得上時代和市場的發展和變化,“對于企業來說,本質上就是做好管理,練好內功,企業內功強了,什么都不怕,反之,內功弱了,什么都不行……”
身處深圳,身處中國珠寶首飾行業的前沿,王卓正帶領著“賽菲爾”闊步前行。
從1993年到現在,從父輩到自己,兩代人帶領企業,接棒走過近三十年,對于未來,王卓也是非常清晰而自信——
“父輩白手起家,做到現在很不簡單,接力棒如今交到我這里,我肯定有多少本事使多大本事,我堅信未來一定會走得更好!
。ㄔL談時間:2020年11月12日 訪談地點:深圳)
深圳的腳步,中國的腳步
2020年,是深圳特區正式成立四十周年。
四十年來,深圳做對了什么?中國做對了什么?
深圳的四十年,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多的經驗,值得總結和評說。
大眾網·海報新聞廣州新聞中心在2020年走進深圳,推出大型原創全媒體產品:《深圳的腳步——40位深圳人眼中的特區40年》,訪談40位在深圳打拼的行業精英,通過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呈現深圳的四十年。
2019年8月9日,中央公布《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從經濟特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深圳,在新時代被賦予新使命。
2018年,深圳GDP首次超過香港;2019年,深圳GDP突破2.6萬億元,位列上海、北京之后,排名全國第三。亮眼數字、輝煌成就的背后,是開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是千千萬萬的新深圳人,奔來深圳,融入深圳,扎根深圳,奉獻深圳,成就深圳……
深圳有今天,離不開黨和國家的英明決策,離不開千千萬萬深圳人的接力付出和不懈奮斗,深圳的歷史,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揮灑汗水、共同書寫;深圳的輝煌,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共同成就……
深圳的城市文化、特區精神,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像胎記一般,蘊藏在深圳辛苦打拼的每一位普通人身上,蘊藏在深圳飛速發展的產業和行業中。
……
深圳歷史,個人親歷;深圳經驗,個人評說。
深圳的四十年、深圳的經驗,將透過40期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走向山東,走向全國。
人物:李津逵
職務:現任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理事、資深研究員,中國市長協會顧問,北京大學景觀學院客座教授、中國國際城市化戰略研究會副主任。
摘要:與李津逵老師的交流,聚焦于“深圳的四十年做對了什么”;聚焦于華為、任正非;聚焦于深圳的未來;聚焦于山東的發展……[詳細]
李津逵 |
南潔 |
吳文媛 |
南兆旭 |
馬立安 |
周為民 |
楊阡 |
程建 |
陳難先 |
張一兵 |
馬樹華 |
徐景安 |
馮健梅 |
蘇拉 |
韓耀根 |
牛子 |
來源:大眾網發布時間:2020-08-14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玉升 深圳報道
李津逵簡介
1955年出生,祖籍山東,天津出生,北京成長,當過大學老師,1992年來到深圳,2012年被評為深圳市勞動模范,F任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理事、資深研究員,中國市長協會顧問,北京大學景觀學院客座教授、中國國際城市化戰略研究會副主任。曾應邀在世界銀行、美國丹佛大學、華盛頓大學、韓國京畿道研究院等介紹中國和深圳的城市化。
李津逵老師,一口標準地道的京腔,聽口音,我以為他是北京人,他笑著更正:我也是山東人。原來他是“闖關東”的第N代,其父輩從東北回到天津發展,他在天津出生,成長在北京,1992年來到深圳。
對于山東,李津逵老師一點都不陌生,近年來他經常受邀前去濟南、德州、日照、濟寧等地咨詢、講課,結識了不少山東的朋友,所以跟他聊山東,聊山東的歷史,聊山東的文化,聊山東的發展,李老師如數家珍,娓娓道來,讓人忍不住感嘆,他比很多山東人還了解山東。
所謂旁觀者清。
值得一提的是,訪談李津逵老師,地點定在深圳龍華區的一個街心公園里,庚子夏日,中午時分,烈日當頭,我們聊得熱火朝天,汗流浹背,不亦樂乎。
與李津逵老師的交流,聚焦于“深圳的四十年做對了什么”;聚焦于華為、任正非;聚焦于深圳的未來;聚焦于山東的發展……
1.過去40年,中央給了廣東一個機會
過去40年,中國做對了什么?深圳做對了什么?
對于這個話題,李津逵表示:“四十年前,中國把廣東、福建作為排頭兵,讓他們先行先試,這件事實踐證明做對了!
在他看來,四十年前,當時黨和國家可以摸到的石頭并不多,讓廣東、福建先行一步的石頭是摸準了。為什么?
這要從歷史講起。自從秦朝把廣東納入到整個一統天下以來,2000年以來,我們華夏文明一直是重陸輕海,重視中原的農耕,而輕視海洋文化,而以廣東、福建為代表的海洋文化,一直與世界的海洋文化保持著接觸,特別是近代以來,中國的海洋文化地帶通過港澳、南洋、通過全世界各地的唐人街和世界的現代文明圈建立著聯系。而在中國的中原和北方,主要是和另外的一個圈建立聯系,就是以原蘇聯為核心的東歐的經互會組織。
哪條路能夠讓中國殺出一條血路,突出重圍?
毫無疑問,歷史已經告訴我們,加入WTO、與世界接軌是中國經濟起飛的正確道路。李津逵表示,“這在廣東來說是本能,在中央來說是試驗,在其他的地方來說,是學習領會,貫徹落實。這是完全不一樣的,心態不一樣,本能不一樣!
廣東,早已經是全球化的一個地方,很多家庭都有港澳的親戚,很多村里一半以上的人家都有海外親屬,在廣東叫“華僑”和“僑眷”,在內地叫“海外關系”。但是在計劃經濟年代里,廣東和沿海其他省份一樣,在國家幾輪從國際引進重大工業項目的過程中幾乎沒有得到多少投資。因此鄧小平對廣東領導說:中央不給錢,給政策,你們殺出一條血路。
“40年前,中央給了廣東一個機會,叫做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特殊到什么程度?你可以建立特區!
深圳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的一個特區,這個特區所做的事情,拿到世界上來看,常識而已。
比如說企業要經營應該依法納稅;用地要交地租;用工要跟工人簽合同,這都是常識,但是這些常識為什么要寫進《特區條例》?就是因為那個時候在全中國不是這樣做事的,企業經營不要納稅,上交利潤就行了,用地無償無限期使用就好了;工人是國家的主人,用簽協議嗎?國家的企業和國家的主人簽協議,開玩笑?!
李津逵感慨,我們的國家在計劃經濟時代是個特殊國家,在“特殊國家”里要按照世界的常識辦事,負負得正,要建一個“特區”。
“那么深圳做對了什么?就是按照廣東人的本能,與世界接軌的本能,去按常識辦事!
2.老一輩的改革者,他們是真正的共產黨人
開創特區,篳路藍縷,玉汝于成。
在深圳近三十年,李津逵曾接觸過多位特區的創建人,他們身上的那種勇于擔當、那種家國情懷,讓他感念至深,“他們身上體現出一種我只能用這個詞叫做:真正的共產黨人的品質!
什么叫真正的共產黨人?就是說我加入共產黨,是為了建設一個文明進步民主的中國,而不僅僅是因為我吃不飽穿不暖。
這才是真正的共產黨人。這種精神在廣東改革開放之初的深圳特區建設之初的那些老前輩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比如說老市長梁湘(1981年2月至1981年10月任深圳市委第一書記,1981年10月至1985年8月任深圳市委書記、市長;1985年8月至1986年5月任深圳市委書記),離開深圳的時候,他說:“假如能夠再活1000次,我要活在這個地方;假如要死1000次,我要死在這個地方!
比如說老書記李灝(1985年自國務院副秘書長調深圳工作,從1985年到1993年任深圳市市長、市委書記)調任深圳的時候,許多人都說你上那兒干什么?應該平安退休了。但是李灝對國務院領導說:如果是改革我就去,如果深圳不再改革了,那我去還有什么意義?
來,就是為了改革,什么叫改革?李灝說,就是把合理而不合法的事變成合法,這就叫改革。換句話說,深圳當時做的那些事,在計劃經濟條件下是不合法的。
再比如改革開放試驗田“蛇口模式”的探索創立者袁庚老爺子,一生為國家做了那么多的貢獻,在秘密戰線、在外交戰線,做了那么多,最后頂著那么大的壓力,開創了一個蛇口工業區,很多人還不理解給他告狀,很多人都說,你這何苦來呢? 你為了什么?你圖什么?
袁庚說:“為了入黨的初衷!
就是這樣的一些人創建了深圳。
李津逵表示,這些人當年參加革命,他們不是窮到吃不上飯了,才去跟隨共產黨,他們是看到世界潮流浩浩蕩蕩,他們都是有世界眼光的,他們的親人甚至他們自己就是從海外回來的。
比如說袁庚的兩位老領導,一個交通部部長葉飛,他是中國唯一具有雙重國籍的開國上將,“葉飛同志是中國的將軍,也是菲律賓的兒子”,周恩來總理這樣說。
再比如說曾生,交通部副部長、部長,招商局董事長,他也是一個華僑將軍。
就是這些人支持袁庚建蛇口工業區,這些人當年鬧革命不是“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他們是看到了世界文明進步的潮流,看到滿清政府和國民黨的腐敗,看到中國人民還在水深火熱之中……
他們毅然選擇加入中國共產黨。
新中國成立后,前三十年的計劃經濟,讓我們的國民經濟走到快要崩潰的邊緣,與他們入黨時的理想漸行漸遠。這個時候,中央給了廣東一個機會,給了他們一個機會,他們能不挺身而出嗎?他們舍生忘死、挺身而出,創造了深圳這樣一個大舞臺。
李津逵感慨,“四十年來前后有幾千萬人,從全國各地來到深圳,在深圳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我們發自內心地對他們抱有一顆感恩之心!
他進一步闡釋,廣東的這片沃土,海洋文化的沃土,骨子里基因里充盈著自由、冒險、求富、開放的精神動力。來自中國北方的干部,只要是想讓國家好、想讓民族現代化,而且敢做敢當的干部,來到廣東這片熱土,他就會做出正確的判斷。
習仲勛(廣東改革開放的主要開創者和重要奠基人之一,1978年4月,剛剛復出被中央委以重任,南下主持廣東省委日常工作),作為一個北方的干部來到廣東,發現廣東的旁邊就是香港、澳門,發展得這么好,而我們廣東魚米之鄉,還要按票買魚,老百姓常常拿票買不到魚,把票寄給省委書記,習仲勛拿到這種魚票什么感覺?所以他到中央為廣東爭取特殊政策,中央領導問仲勛同志:你們要什么權?他說:我們什么權都沒有,如果廣東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可能幾年就搞上去了。
你看他連這樣的話都可以說。
“所以老一輩的這些改革者,他們是真正的共產黨人!
3.談華為、任正非:優秀的企業家代表城市的文化精神
聊深圳的四十年,聊深圳的發展,有一個企業,有一個名字注定不可錯過,那就是華為,那就是任正非,我問李津逵老師:您怎么評價華為,或者說任正非?特別是現在中美貿易戰的背景下,任正非的所做所為?
李津逵給出了這樣的回答:只要是工業立市的城市,它的優秀企業家一定代表了這個城市的文化精神。
比如說福特對于底特律,卡耐基對于匹茲堡,比爾蓋茨和喬布斯對于硅谷,都是起到了這樣的作用。
今天深圳的精神,依然是企業家精神。
李津逵表示,如果說30年前的深圳就是企業家精神,那個時候企業家英雄輩出,到今天代表深圳文化精神的,他認為就是華為,就是任正非。為什么?
因為今天中國的經濟體量已經非常巨大,并且這個巨大的體量已經嵌套到全世界,今天的深圳已經進入了現代化的人類文明圈,在這個時候,優秀企業家是著眼全球化還是主張民粹主義、民族主義?這直接影響到一個城市對于國家的文化價值。
任正非一直講,我們要向美國學習,最終我們要走到山巔上擁抱,共同為人類做貢獻。
李津逵強調,這就是深圳的文化,深圳的精神,“因為有華為和任正非,這座城市的文化精神達到一個新的高度”,這個高度不僅影響了很多華為系的企業家,影響了很多非華為系的深圳的企業家,甚至也影響了大灣區的很多企業家,影響了眾多的深圳市民。
“我覺得華為和任正非,起到這樣一個文化的引領、精神的引領,功不可沒!
4.論深圳未來:應該把人類的問題放在心中,更好地跟世界對話
深圳的未來,是否還能達到40年前之于中國的價值?未來深圳的可為空間在哪里?
面對這個問題,李津逵給出了他的觀察和思考。
他表示,現在全球確實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進程。歐洲已經老了,美國開始亂了,資本主義根深蒂固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在這樣一個時代,中國作為正在崛起中的大國,他的首發陣容——大灣區,應該把人類的問題放在自己心中。
如果你沒有想到解決人類的問題,你灣區城市群的出息就很有限。僅僅因為人口多,城市聚集到一起?這樣的事兒在世界上太多了,為什么你是一個粵港澳大灣區?為什么讓你作為國家更加開放的一個先行區?是因為國家看到了我們中國的問題和全人類的問題是一致的,需要有人來破解,“這個時候以任正非華為代表的這種企業家精神,可能會讓深圳有一個更好的跟世界對話的方式!
李津逵期許,“未來很清楚,國家要進一步開放,大灣區和深圳就是排頭兵,不僅在市場經濟上,在一個共治共享共建的社會上,在一個與世界的交往上,走出新的水平,我覺得是有可能的!
5.支招山東發展:更高水平更全面的對外開放
我跟李津逵老師探討的最后一個話題,自然是山東。
我問他,基于您對山東過去發展的了解,以及對山東現狀的觀察,您對山東的未來發展或者說方向上有什么建議?
李津逵先從全國知名的山東“酒文化”講起,他笑稱十年前確實不大敢去山東,但說實話,這些年再到山東已經變化很多了,雖然大家還是主陪怎么樣,副陪怎么樣,但是一般的都會手下留情。
“我覺得山東已經在變!
接下來,他以大家熟知的濟南與青島的發展脈絡來舉例。眾所周知,山東發展最好的第一位的城市,不是省會濟南。
那是不是說濟南是一個封閉的城市?
李津逵自問自答:當然不是。
早在1904年,濟南,是晚清中國幾十個自開商埠城市中的一個典型,當時濟南自開商埠,主動招商引資,打了德國人一個措手不及,那個時候濟南可以參照的城市只有三個:三都澳、秦皇島,還有岳州。
“可以說,100年前的商埠區就相當于現在所說的經濟開發區!
但是濟南后來為什么顯得比青島落后一截?
李津逵打了一個比方。
比方說我們的孩子到一個學校上學,學校開什么課,我們孩子就學什么課,語文、數學、外語……這個孩子按照學校的要求,一路成長,成為青島。
假如家長說,孩子去到學校,這語文課你不要教,我們家私塾老師比你們教得好,音樂課你們也別教,我們家是京劇世家……這孩子進了學校以后,他的發展會怎么樣呢?
李津逵繼續提出一個問題:包括濟南在內,當年全國有幾十個自開商埠城市,今天來看,都不如當年的那些租界城市,為什么?
他拿上海的發展來回答:你看上海,中國哪座城市比得了上海?
國內這個城市說自己是共和國長子,那個城市說自己是共和國長子,上海從來不說這個話,但上海對國家的貢獻永遠排名第一,經濟總量永遠排名第一,對不對?
為什么?
“就是因為英國把當年人類文明的創新中心帶到了上海,法國把人類文化的創新中心帶到了上海,我們如果不正視這一點的話,那我們應該說,今天發展最好的應該是曲阜呀,對不對?中華幾千年沒斷的孔孟之道在那兒呢!
歷史已經告訴我們,山東未來應該怎么發展?
“就是要更加高水平的更加全面的對外開放,這就是山東未來要走的路,必須走這一步,舍此無他!
深圳的腳步,中國的腳步
2020年,是深圳特區正式成立四十周年。
四十年來,深圳做對了什么?中國做對了什么?
深圳的四十年,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多的經驗,值得總結和評說。
大眾網·海報新聞廣州新聞中心在2020年走進深圳,推出大型原創全媒體產品:《深圳的腳步——40位深圳人眼中的特區40年》,訪談40位在深圳打拼的行業精英,通過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呈現深圳的四十年。
2019年8月9日,中央公布《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從經濟特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深圳,在新時代被賦予新使命。
2018年,深圳GDP首次超過香港;2019年,深圳GDP突破2.6萬億元,位列上海、北京之后,排名全國第三。亮眼數字、輝煌成就的背后,是開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是千千萬萬的新深圳人,奔來深圳,融入深圳,扎根深圳,奉獻深圳,成就深圳……
深圳有今天,離不開黨和國家的英明決策,離不開千千萬萬深圳人的接力付出和不懈奮斗,深圳的歷史,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揮灑汗水、共同書寫;深圳的輝煌,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共同成就……
深圳的城市文化、特區精神,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像胎記一般,蘊藏在深圳辛苦打拼的每一位普通人身上,蘊藏在深圳飛速發展的產業和行業中。
……
深圳歷史,個人親歷;深圳經驗,個人評說。
深圳的四十年、深圳的經驗,將透過40期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走向山東,走向全國。
來源:大眾網發布時間:2020-10-29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玉升 深圳報道
南潔 簡介
1964年出生于北京,1982年入復旦大學讀法律,1990年來到深圳,1996年訴沃爾瑪銷售非原產地產品、侵犯中國消費者權益,是全國第一個知識產權跨國官司,轟動一時。
律師,證券公司首席法律顧問,上市公司獨立董事。
“銀湖沙龍”主要發起人,當代藝術熱愛者。
CDI資本沙龍秘書長,深圳市綜研軟科學發展基金會監事。
訪談前,南潔在微信上問我,“嗨,我是個雜家,不知道你感興趣什么……”
訪談后,她在微信上補充到,“我看你每個人都要寫主體履歷,我的比較復雜:祖籍吉林、北京出生、西安長大、上海讀書、深圳工作,中國四方文化聚集……”
訪談前,她一度不贊成視頻出鏡,此前她在深圳做過多年電臺嘉賓,曾拒絕過《鳳凰衛視》等媒體的邀約,一直不愿意出鏡……
等我們一見面,寒暄兩句,落座就開聊,像一對久未見面的老朋友。
律師出身的她,表達清晰,邏輯嚴密,語速極快,用她的話說“我可不像文媛老師那樣講話慢悠悠的,溫文爾雅”,我稱贊她的講話風格很像李津逵老師,一下子讓她樂開了花:
“這是我聽到的對我最好的評價!
李津逵與吳文媛,都是南潔在深圳的老朋友,幾十年的交情。此前,我都訪談過他們,李津逵,是《深圳的腳步》的第1期,吳文媛是第12期。
于我而言,訪談南潔,又增添一次省心愉快又收獲滿滿的回憶。
1、一本書:深圳早就有了“自主創新加速器”
跟南潔一見面就開聊,是因為她帶來了一本書,叫《自主創新加速器——來自深圳產業的知識產權實證報告》,她視若寶貝,一再交代,“我就剩下這一本了,千萬要還給我”。
這本書出版于2007年初,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應邀在“眉批”里寫到:
“該報告全面總結了深圳市知識產權的發展問題,對于區域經濟發展與自主創新制度建設之間的互動關系,進行了數據分析,相信在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包括知識產權保護在內的創新制度環境的基礎上,深圳市應該有可能成為我國創新和創業精神的棲息地!”
時間走過十余年,今天回看吳老此言,真是老到精準,深圳完美踐行了他的預言和期望,算起來應是超滿分。
南潔告訴我,這本書由時任深圳知識產權局局長李平先生牽頭,召集在深圳各行各業的知識產權從業者,于2004年組成一個課題組,對深圳當年的高新技術企業,像華為、比亞迪、朗科、中興通訊、康佳、騰訊等,還有多家外資在深企業,進行了一個詳盡訪談式的調查,采用SWOT分析的方法,形成一份關于深圳產業技術自主知識產權的研究報告。
“說起來,我是一個例外,我是參與到課題組里的唯一非從業者,原因呢,我當時提出高科技的產業化有很重要的一個前提,就是資產的資本化”,南潔補充道。
接下來,她跟我分享了一個故事,是一家深圳企業的遭遇。
這家深圳企業往德國出口了一個貨柜的產品,由于不了解知識產權規則,貨柜被德國海關扣下,一年以后,被告知,海關的倉儲費用已經超過了貨值……
無奈之下,選擇棄貨,由此引發這家企業對于知識產權戰略國際化的最深刻的研究。
與此相對應,在當年的調研過程中,南潔對于華為的所作所為,印象深刻。
“華為的知識產權總監跟我們分享后,當時我就意識到,華為未來一定是中國最有潛力和增長率的國際型企業,因為他們認真地對待了國際規則,同時掌握了國際規則,更重要的是在國際規則的約束范圍之內,他們讓知識產權變成保護自己、也保護對方的一個武器……”
由此,南潔感慨,撇開不談華為的技術先進與否,“單單在知識產權的運用方面,華為早已是世界級的水平,不過我很奇怪,為何一直沒有人關注華為的國際化的知識產權體系?”
在深圳,不止有華為,還有比亞迪等一大批企業,他們早早就意識到知識產權規則在全球范圍內的價值和作用,早早就把尊重知識產權當成企業的安身立命之本。
如今再看《自主創新加速器》這本書,與其說是一份實證報告,實際上更像是一份深圳宣告,宣告深圳領先全國、很早就擁有了“自主創新加速器”,這個加速器,就是知識產權。
2、一個啟示:知識產權是一個“運用”的工具
深圳的高新技術企業,也不是一開始就擁有知識產權這個加速器的。
南潔分享了兩個案子,一個是華為的,一個是比亞迪的。
2003年,被稱為“IT第一案”的思科訴華為產權案案發,持續一年半后,雙方和解。南潔評價說,“這一戰,一舉奠定了華為作為國際企業對于知識產權規則的熟悉,而且華為很偉大地聘請了美國律師,花費了600多萬美金的律師費來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
比亞迪這里,2002年至2005年,比亞迪與三洋之間,也是互相提出侵權訴訟,也是以和解收場,也是通過一場國際訴訟,讓知識產權成為比亞迪合法出海的保駕護航利器……
南潔表示,知識產權今天在全球已經變成了一個游戲,但是放在過去,美國人一度把它變成一個極端,什么極端呢?就是用知識產權來壟斷技術、用知識產權來阻礙技術的進步……
“這是很可怕的。好的社會規則和國際規則,一定是促進人類社會的共同進步,而不應該成為技術強國遏制對方發展的一個武器!
南潔感慨,正是有著華為、比亞迪等為代表的一大批深圳企業接力走向國際,接力證明中國的企業不是知識產權的侵犯者,而是國際商業規則、知識產權的堅定的維護者,這一點何其重要……
對于知識產權的認識與價值,南潔指出,過去老是強調保護知識產權,老是強調侵權等等,今天再提“保護”,已經是一個過時的概念,知識產權到今天,更應該是一個“運用”的工具,“我們要更多利用好這個國際規則,創造出更大的社會價值,為人類的科技進步提供一個更重要的武器”。
同樣一個武器,由遏制對方,到合作運用,共同服務于人類進步……
認識不同,價值迥異。
如今放眼深圳、放眼全國,希望自己的企業國際化的絕不僅僅只有華為和比亞迪,還有很多很多加工貿易型的、生產型的企業,都希望自己的產品能夠成為國際化產品,對于這些企業而言,知識產權戰略顯然是必須要掌握的國際戰略。
南潔說,她在研究高新技術企業的產業化路徑時,發現了兩條規律:
第一,凡是對國際知識產權體系掌握得深刻的企業,都具備國際化企業的基本素質,沒有這個基本素質,就不能稱之為國際化企業;
第二,凡是擁有國際知識產權戰略的企業,他們在國際市場上一定會無往而不勝。
3、一個觀察:深圳的創新創投緣何領先?
兩個月前的8月10日,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排名發布,深圳有8家企業上榜。
在短時間里,深圳緣何為世界貢獻8個500強?
南潔自問自答:背后一定有它的技術原因和組織體系的原因……
多年以來,南潔在深圳從事的工作,主要服務于資本市場投融資領域,對于深圳的創業激情、資本市場的活躍程度,感受至深,對比明顯——
“同樣一個創業項目,你要是去上海做一個路演,那一輪一輪的,恨不得扒你三層皮,你那些所謂技術啊、想法啊,被投資人反復拷問得基本死翹翹……”
這么說上海,固然有些不夠尊重,大學畢業于復旦大學的南潔,對于上海并不陌生,對比“北上廣深”,自有一番自己的觀察和感受。
“在北京,講的是政治;在上海,講的是規則;只有在深圳,我們講的是市場,基本上你的技術大概講明白了,就會有人給你投錢……”
她引用李津逵的話說,內地人老是擔心別人來騙他的錢,深圳人是從來不怕被人騙錢,“只要你的技術足夠好,我愿意砸錢,虧了就虧了,愿賭服輸”。
所以說回來,深圳的創新創投為什么一直有那么大的爆發力,這跟深圳人敢于嘗試、敢于承擔風險有著密切的關系。
繼續往深里說,深圳人為什么那么支持創新創業、為什么對投融資有那么高的熱情?
南潔的觀察和總結,讓人耳目一新。
——深圳在城市化的運行過程中,改變了中國傳統文化中一些劣根性的文化基因,比如中國人的保守、封閉,輕易不信任外人、只信任身邊人和家里人等等,這些在深圳的資本界和市場統統被打破……
——深圳是一個移民城市,四面八方的移民涌來深圳,喚起了中國人久違的冒險精神,也喚醒了每一個人對異鄉人的歸屬感的認可,“來了就是深圳人”……
“因此,在深圳這片土地上,在原住民之外,千千萬萬的異鄉人互相幫助、抱團取暖,升華并誕生出一種新的移民文化,這種移民文化,對未來中國文化的影響不可估量!
讓南潔感到遺憾的是,深圳的移民文化,至今從來沒有被總結過,對于中國文化的影響,也從來沒有評估過,太多的人,一說起深圳,就是時間短、沒文化,“文化沙漠”云云……
所以,南潔相當不認同“深圳沒文化”的陳詞濫調,在深圳這座年輕的城市里、特別是一代又一代的年輕深圳人的身上,她看到了新的印證……
4、一個沙龍:眾望所歸的銀湖沙龍
2017年8月18日,銀湖沙龍第145期,沙龍的主題是“紐約當代藝術與城市文化的關聯”,副題是:談談中國當代城市文化的走向。
沙龍的主講人,便是南潔。
主持人李津逵在開場白里如是說——“15年來,作為銀湖沙龍的主要發起人,她為沙龍提供了很多講者,但她竟然沒有作為主講者,今天大家坐在這里是一次暴殄天物……”
雖然自嘲為跨界胡扯,但南潔為這次沙龍做足了功課,一個細節是,沙龍舉辦前,她特意先給別人試講了一次……
在沙龍中,她系統整理、分享了自己與藝術結緣的前前后后,特別是在2010年以后,她多次往返中美之間,多次途經紐約,在90后青年的引領下接觸當代藝術,看得多了,頓悟迸發,明白了當代藝術與古典藝術、現代藝術的差別。
在紐約,她欣賞浸入式舞劇、參觀惠特尼美術館與藝術博物館以及古根海姆博物館、體驗惠特尼雙年展,徜徉在藝術的海洋里,讓她感慨萬千……
“我發現當代藝術給我的另一個啟發是,每一個觀者就是藝術作品的一部分。每個觀者由于經歷的不同,得出對作品不同的概念,這是古典藝術絕對做不到的,也是城市文化為何要有當代藝術的表達,這太重要了……”
南潔感嘆,當代藝術的魅力,就在于此。而更讓她感到欣慰的是,深圳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在關注、參與著當代藝術。
在她看來,作為城市的當代藝術,深圳的承載角度獨特,作為一個移民城市,作為一個沒有歸屬感的年輕人聚集地,作為一個有學術愛好但絕不落于學術俗臼的城市,大家張揚了很多移民城市文化的特點,有著各種創新、各種沒有約束的條款……
在這座城市中,由于孤獨反而有了交流的迫切愿望,由于大家來自五湖四海,由于大家不同的專業背景,在社交中少了北京的圈子文化,少了階層的障礙……
“由此,通過我們的一己之力,把城市文化中年輕人孤獨的需求,引領到一個健康和張揚的表達空間,這空間,表現為多種表達方式、多種存在模樣……”
而已經堅持了十余年的銀湖沙龍,顯然是其中的一個眾望所歸般的存在,“我相信銀湖沙龍給予我們的不僅僅是思想的火花,也給予我們在深圳重商文化城市中反思人類精神層面的機會,這種精神層面,既有靈魂的需要,也有專業表達的空間”,南潔總結道。
“年輕的時候,做了很多現在看來叫‘不打糧食’的事,到了現在這個年齡,都變成我最重要的享受人生的一個基礎,包括我將來要做的事情,都跟既往的這些付出有關!
南潔笑著跟我們感嘆,人生就是這樣,有時候,有些付出看似“不打糧食”,結果卻出人意料,不經意間回饋給你豐厚的收獲,讓人受用無窮。
因此,她經常給年輕人的一個建議是,年輕的時候,要像八爪魚的觸角,你接觸得越廣越遠,你將來收的時候力量就越強大……
訪談的最后,南潔由衷地說:“在深圳能有一幫這樣的好朋友,像津逵老師、文媛老師這樣志同道合、價值觀一致的朋友,實在是人生一大幸!
幸福著他們的幸福,感受著他們的感受,于我而言,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ㄔL談時間:2020年10月23日 訪談地點:深圳)
深圳的腳步,中國的腳步
2020年,是深圳特區正式成立四十周年。
四十年來,深圳做對了什么?中國做對了什么?
深圳的四十年,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多的經驗,值得總結和評說。
大眾網·海報新聞廣州新聞中心在2020年走進深圳,推出大型原創全媒體產品:《深圳的腳步——40位深圳人眼中的特區40年》,訪談40位在深圳打拼的行業精英,通過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呈現深圳的四十年。
2019年8月9日,中央公布《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從經濟特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深圳,在新時代被賦予新使命。
2018年,深圳GDP首次超過香港;2019年,深圳GDP突破2.6萬億元,位列上海、北京之后,排名全國第三。亮眼數字、輝煌成就的背后,是開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是千千萬萬的新深圳人,奔來深圳,融入深圳,扎根深圳,奉獻深圳,成就深圳……
深圳有今天,離不開黨和國家的英明決策,離不開千千萬萬深圳人的接力付出和不懈奮斗,深圳的歷史,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揮灑汗水、共同書寫;深圳的輝煌,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共同成就……
深圳的城市文化、特區精神,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像胎記一般,蘊藏在深圳辛苦打拼的每一位普通人身上,蘊藏在深圳飛速發展的產業和行業中。
……
深圳歷史,個人親歷;深圳經驗,個人評說。
深圳的四十年、深圳的經驗,將透過40期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走向山東,走向全國。
來源:大眾網發布時間:2020-10-17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玉升 深圳報道
吳文媛簡介
1966年出生,祖籍江蘇徐州,貴州出生。1991年底從北京來到深圳,進入招商局蛇口工業區建筑規劃室工作近十年,后下海創業,提出以存在優先為首要原則的規劃理論——消極規劃。獲得2015年中國城市化貢獻力人物獎。2016年合作出版《城鄉一體化發展要義》。
現任深圳雅克蘭德設計公司總經理,資深規劃師。
“吳老師可是一個語不驚人死不休的人,期待看你怎么寫她……”
在我撰寫本文前夕,吳文媛的一位老朋友知道我訪談過她后,在微信上跟我開玩笑如是說。
實際上,我訪談吳文媛是在今年7月初,那是我和她的第一次面對面交流,此前我們并不熟悉。訪談當天,我們來到她的辦公室,拿出攝像器材,她一見我們的陣仗,笑稱“自己上鏡不好看,能否不要攝像”,寒暄之間,盡顯小女生心態……
我第一次見吳文媛,是在今年6月中旬舉行的《袁庚傳奇》新書發布會上,當時她是圓桌交流環節的受邀嘉賓。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她來到蛇口,入職蛇口工業區建筑規劃室,跟袁庚有過數年工作交往。她分享了袁庚退休之前的一些往事,其中特別提到兩人有一次談話,她問了袁庚一個問題之后,袁庚對她有過數秒的“靈魂注視”,讓她記憶猶新……
讓她記憶猶新的那次“靈魂注視”,也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于是互加微信,便有了半月后的訪談。
訪談過程中,吳文媛跟我們講述了她來到蛇口工作的來龍去脈,分享了她的數個規劃設計案例,以及對深圳的現在和未來的個人觀察等等,沒有“語不驚人死不休”,有的是她的人本情懷、她對基層民眾的深切同情……
吳文媛由衷地說:“我來到深圳很幸運的一件事,就是直接到了蛇口,我在蛇口感受到的,重新塑造了我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對于我的職業的影響非常深遠!
1、難忘的“靈魂注視”,理想主義者匯聚的蛇口
初到蛇口時的吳文媛,在蛇口工業區規劃室工作,分管土地,與袁庚偶有工作交集。
有一次,討論蛇口正在建設的一批“微利房”,“微利房”以很便宜的價格賣給蛇口職工,當時的做法是,只要夫妻雙方都在蛇口工作,就可以按照積分排隊獲取購房資格……
眼見袁庚源源不斷地從全國各地招攬人才,吳文媛向袁庚提出了一個問題:
“既然你這么重視這些人才,我們為什么不建一批人才房,分配給這些人,或者以更便宜的價格租給他們?”
問題一出,“靈魂注視”產生。
袁庚沒有當即回答,默默地看著吳文媛,吳文媛感慨道,“袁庚就那么意味深長地看著我,我是印象太深了,那真叫一個‘靈魂注視’!
“靈魂注視”持續了好一會兒,袁庚緩緩地說——
“你們年輕人啊,什么都沒有,所以期待有一個人什么都給予你,但是你想象一下,假如我一個人給你住房、給你工作、給你孩子的幼兒園的就學條件、包你的醫療……你就會對我有人身依附,對我有人身依附,你就不敢質疑我,你就不是一個自由人;你費一點力氣買了這個房子,你就是一個自由人,你就可以離開我,等到你可以離開我的那一天,我們倆都要做得更好,你才肯留下來,我也肯要你……”
好一個“你就不敢質疑我”!好一個“你就是一個自由人”!
見過袁庚本人的人都說,袁庚的口才非常好,有很強的個人魅力,他當年的這一番話,是經過深思熟慮還是隨口而出?我們無從知曉,但放在那個年代,能夠口出此言,確實“很袁庚”。
吳文媛感慨地說,一個自由的人,才是一個有創造力的人,“個人如此,蛇口也是如此”。
接下來,吳跟我們分享了在蛇口買到的第一套房子。那個時候蛇口建的樓房全是六層高,所有房子都是一樣的面積。上文曾提過,蛇口當年的做法是,只要夫妻雙方都在蛇口,就可以積分排隊買房,吳文媛最后買到手的一套房子,位于六樓……
“那個時候,大家都覺得五樓是最好的”,吳文媛回憶,當時,她在規劃室工作,她的先生在房地產公司,兩人都是高學歷,又是干部身份,她和老公都想要五樓,但難以如愿。
住在他們樓下五樓的一對夫妻,男的是碼頭的鋼筋工,女的是西南餐廳的服務員。
原因何在?因為吳文媛的積分沒有他們的高,她和老公來到蛇口稍晚,晚于五樓的這對夫妻。
“什么是公平公正公開?你看蛇口當年就這樣做到了”,在吳文媛看來,當年的蛇口是一個非常有城邦文明精神的地方,匯聚了一大幫理想主義者,“時至今日,蛇口人為什么自信又自豪?與袁庚時的那些做法,息息相關……”
2、難忘的“安置探訪”,好規劃要讓人有尊嚴地活著
作為一名資深規劃師,吳文媛在國內五十多個城市做過項目,足跡遍及全國多個省市,其中絕大多數的項目,會涉及到農村拆遷、農民安置問題。
吳文媛跟我們分享了她去武漢某地探訪村民安置時的一個經歷。
抵達當地時,當地的安置工作已經基本完成,“三棟高樓兀突突地立在荒野里”,經人介紹聯系,吳文媛在某一天的上午,來到位于29樓的一對老夫婦家。
“他們家確實是新房子、新家具,那時候天很熱,我進去的時候,他們空調沒開,有空調也不開,甚至冰箱都沒有插電……”
吳文媛稱,那對老夫婦一開始非常警惕,簡單交流過后,警惕散去,老夫婦告訴她,現在他們的生活壓力很大,“一個月即使一度電都不用,也要交80塊錢”,這80塊錢,是電梯的電費。
目睹這對老夫婦之現狀,吳文媛現場閃過一個念頭,想回去買點水果、買幾斤肉,下午再來一趟。
“大爺大娘,下午我再來看你們,好不好?”
“你千萬別再來了!”
出人意料,異口同聲,一口回絕。
為什么?“你這一天來回兩趟,我們哪有錢交電費!”
聞聽此語,情何以堪。
吳文媛告訴我,“那一瞬間,我的眼淚立馬就下來了……”
聽得我也是十分感慨,作為從山東農村走出來的農家子弟,我從自己的父輩身上,看到農民離開了熟悉的鄉村、熟悉的土地,即便住進城里的高樓大廈,也是那么的不適應……
吳文媛感慨,“他們原來是窮了些,頂多房子破了,可以修一修;吃的菜,都在菜園里,但現在這個坎,他們是邁不過去的”。
由此,讓她更加體會到袁庚所說的“一個自由人”的含義,“你要勞動、你要努力,你才能有尊嚴地活著……”
進一步展開說去,吳文媛感嘆:“我一直覺得,讓人有勞動的權利、讓人有勞動的自由、讓人有通過勞動改變自己生活水平的自由,就是讓他有尊嚴!
如何照顧到農民的實際需求,又滿足拆遷的實際需要?
從規劃層面可以去嘗試。吳文媛跟我們分享了在山東日照陳疃鎮做的一個特色小鎮項目,那是一個由水庫擴容引發的庫區村民異地搬遷項目,吳的團隊給出的規劃方案是,盡量讓一戶農民擁有一棟帶有近一畝土地的獨立建筑,讓農民手里有土地,通過自己的勞動服務城市,從而有尊嚴地成為一個城市化的人口。
“我覺得這些想法,其實都不是我憑空來的,都是受了當年袁庚的那些思想的影響!
3、理想的社區模型,了不起的城中村
2020年9月19日,深圳,“銀湖沙龍”第172期,吳文媛受邀作了一場題為“雅各布斯真的贏了嗎?”的分享,當天高朋滿座,有人甚至從北京專程飛來聆聽。簡·雅各布斯 (JANE JACOBS),被稱為“史上影響最大的城市思想家”,在全球規劃界大名鼎鼎,她對現代城市規劃的批判和對城市價值的論述深入人心,影響了當代幾乎所有的規劃師。
當天的講座中,吳文媛深入淺出、娓娓道來,分享了世界多地的城市規劃案例,以及她個人的規劃理念和個人思考,分享的最后,其實并沒有給出“雅各布斯贏了還是輸了”的具體答案,倒是她的博學和跨界,讓聽眾們掌聲不斷。
留給大家印象最深的是一張照片,那是一張“理想社區的空間肌理模型”。
前一段時間,吳文媛的團隊參與競標深圳的“海洋新城”項目,他們深入一個社區,深入跟蹤一些人的日常路線,然后畫出來,發現他們回家的路,不是我們通常規劃的橫平豎直的路,這條路帶著個人對這個社區的認知和需求,也就是個人的社區邏輯……最后形成了一張理想的社區模型。
“請問,大家能猜得出這個理想的社區模型來自哪里嗎?”
吳文媛賣了一個關子,然后公布答案,答案讓現場所有的人驚訝不已。
這個理想的社區模型,就來自深圳,就來自“海洋新城”附近的沙井城中村。
在我們的訪談過程中,吳文媛進一步闡釋了她對城中村的認識。
在她看來,她并不想贊美城中村,“要是有條件,誰也不愿意住在里面”,但不可否認的是,城中村在深圳是很了不起的一個存在。
她以深圳的崗廈和白石洲為例,據統計,兩處城中村改造以后,超高的新樓建起來了,容積率也翻了幾番,但居住的人口呢,連原來的五分之一都不到……
“這難道不值得思考一下嗎?對于城中村,我們還沒有研究好它,甚至還沒有展開研究、也沒有學習好它,我們就要把它消滅掉,這太可惜了!”
吳文媛意味深長地感嘆,“城中村是時代留給我們的一個啟示錄,城中村可以叫深圳的啟示錄,我們竟然沒有學好它……”
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眾所周知,這是袁庚當年在蛇口提出的口號,曾經傳遍全國,影響深遠。而在吳文媛看來,袁庚還有一個口號不是很出名,但是對她的影響很大。
袁庚說“將蛇口建設成為最適合人類生活的地方”,要把蛇口最好的土地,留給老人、孩子和職工,說這話的時候,蛇口還是一個工業區,就是這樣一個蛇口,當時規劃的足球場數量,按照千人指標,高過國家標準、接近國外標準;蛇口的固定電話(那時沒有手機)的千人指標門數,超過了新加坡……
說到此處,吳文媛隨手指著窗外的樹枝,告訴我,“你看這些樹枝擋住了我看四海公園的視線,要是在袁庚年代,我打一個電話給園林公司,建議去掉這些樹7米以下的散枝,這樣一來,路上的行人和路兩邊的建筑都能看得到公園,公園里的景觀就可以讓大家共享,我的建議如果是合理的,馬上就會有人來落實,這里立刻就會發生改變……”
蛇口人引以為豪的存在感,就體現于此。
。ㄔL談時間:2020年7月3日,訪談地點:深圳蛇口)
深圳的腳步,中國的腳步
2020年,是深圳特區正式成立四十周年。
四十年來,深圳做對了什么?中國做對了什么?
深圳的四十年,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多的經驗,值得總結和評說。
大眾網·海報新聞廣州新聞中心在2020年走進深圳,推出大型原創全媒體產品:《深圳的腳步——40位深圳人眼中的特區40年》,訪談40位在深圳打拼的行業精英,通過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呈現深圳的四十年。
2019年8月9日,中央公布《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從經濟特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深圳,在新時代被賦予新使命。
2018年,深圳GDP首次超過香港;2019年,深圳GDP突破2.6萬億元,位列上海、北京之后,排名全國第三。亮眼數字、輝煌成就的背后,是開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是千千萬萬的新深圳人,奔來深圳,融入深圳,扎根深圳,奉獻深圳,成就深圳……
深圳有今天,離不開黨和國家的英明決策,離不開千千萬萬深圳人的接力付出和不懈奮斗,深圳的歷史,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揮灑汗水、共同書寫;深圳的輝煌,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共同成就……
深圳的城市文化、特區精神,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像胎記一般,蘊藏在深圳辛苦打拼的每一位普通人身上,蘊藏在深圳飛速發展的產業和行業中。
……
深圳歷史,個人親歷;深圳經驗,個人評說。
深圳的四十年、深圳的經驗,將透過40期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走向山東,走向全國。
來源:大眾網發布時間:2020-08-16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玉升 深圳報道
南兆旭簡介
深圳本土自然與歷史研究者、出版人。1961年出生,曾任大學老師,1989年定居深圳。長期研究深圳本地歷史與自然,主張“在地關懷”:記錄、關注、保護居住地的自然生態。發起和組織了系列本土自然保護活動,創立了“中國自然好書獎”和“大鵬自然童書獎”。
圖書作品有《深圳記憶》、《解密深圳檔案》、《深圳自然筆記》、《山水相望》(香港)、《十字水自然筆記》。紀錄片作品有《深圳民間記憶》、《歲月山河》、《夢開始的地方》。
“我把自己的居住地,當做世界的中心來關注!
未見南兆旭之前,先被他的這句話給打動。
一個人,熱愛所在的居住地到什么程度,才會說出這樣的話語?
見到本人,聽他聊與深圳結緣的經過,聽他講在深圳所做的事情,我由衷感嘆:每一個城市,每一個地方,都需要有一個南兆旭;中國,需要有千萬萬萬個南兆旭……
在2013年11月出版的《深圳自然筆記》一書序言里,南兆旭如是說:
沒有語言能表達我對這個城市的喜愛——
我想用圖片和文字,與大家一起發現家園的美麗,分享大自然的恩賜,感恩天地萬物給予我們的一切……
我們的家園就是深圳,就是腳下的土地,頭頂的天空;是四周的江河湖海,身邊的生靈萬物……
家園是多么美好,又是多么脆弱,渴望休養生息的家園等待我們呵護愛惜,等待我們做出改變。
南兆旭為這篇序言起的標題:在“家”與“國”之間,還有一個“家園”。
像一顆子彈,直擊人心。
1、感謝深圳收留,給自己的命運帶來了改變
在來深圳之前,南兆旭在大學里做老師,教西方文學,之所以來到深圳,他毫不諱言:“就是為了賺錢嘛!
大學老師南兆旭,一度想在大學里一直做學問,自己也喜歡寫東西,喜歡讀書,教學生……但到上世紀80年代末,大學老師的境遇,尤其是經濟狀況,對比他的學英語的大學同班同學,有做導游的,有做外貿的,“自己實在是太清貧了”。
清貧到有時候會傷害到自己的尊嚴。
經過權衡,決定南下。
“那個時候幾乎沒有別的更好的選擇,又想改變自己的生活,主要想在經濟上對自己有一個改變!
由此來到深圳。南兆旭感恩深圳,感恩深圳用一種比較包容的、寬廣的胸懷收留了自己,給自己的命運帶來了改變,“在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深圳可能是全中國最具有包容力的一個城市,沒有戶口,沒有糧油關系,可以給你一份工作!
來到深圳以后,南兆旭幾乎把全部身心都壓在賺錢上,到90年代末,終于可以緩口氣了,不用再考慮生計問題,原來做學問的那個念頭又冒出來了。
2、閱讀行走深圳:越研究越覺得它真有魅力,也有內涵
2020年5月,深圳,在做完關于深圳歷史的一個講座后,南兆旭與深圳1979年建市第一任市委書記張勛甫的兒子張曉建(左)交流。
做學問,做什么呢?
南兆旭回憶,當時他的著眼點有兩個:一個,自己要感興趣;一個,還要有價值。
尤其是在做生意的業余時間來做,有一定的局限性,一定要做自己喜歡的,還要填補空白。
他嘗試開始研究這個城市,閱讀這個城市的史料,用了五六年的時間,在檔案館里把1949年到1980年的檔案全部通讀了一遍。
深圳,由一個邊防縣城,在三四十年里,變成一個大都市,容納了上千萬人口,這在世界城市的發展史上是沒有的,“這個城市還是蠻有意思的!
除了閱讀,還有行走。
說到這里,南兆旭特意強調,研究一個地方的歷史和自然,有兩件事情必不可少:第一,一定要閱讀它的檔案,不管這個檔案是否真實虛假;第二,要走出去,不能關在書房里看書,要做田野調查。
本身一直喜歡徒步的南兆旭,開始行走深圳。
整個90年代,他走遍了深圳的山山水水,而且是一遍一遍地走,因為深圳在不斷地變化。比如深圳海岸線有260公里長,聽上去不長,但春夏秋冬,季節不同,景象不同;隨著城市的發展,也在不斷的變化,里面的自然景象和物種,也在發生著變化……
閱讀檔案和田野調查,同步進行。
南兆旭先是從歷史角度入手,寫出了《深圳記憶》這本書,然后寫了《解密深圳檔案》;2008年以后,有了文字的基礎和積累后,又開始拍紀錄片,先后拍過8集的紀錄片《深圳民間記憶》,10集的《深圳檔案》,還有16集的《歲月山河 深圳人》……
“做完這些后,對這個城市,越研究它,越覺得它真的有魅力,也有內涵,特別有意思!
3、提倡“在地關懷”:用自己的影響力,做一些改變和影響
從太空俯瞰深圳河的入?。從衛星圖上看,深圳河和巴黎的塞納河,英國的泰晤士河寬度、流向基本相同,身臨其境卻大相徑庭。摘自南兆旭著《深圳自然筆記》
南兆旭的辦公室,三面是書柜,書柜里滿滿當當全是書,無一例外,全是有關植物、動物的書籍,中文的、外文的,蔚為大觀。
走進他的辦公室,翻看他寫的書,你會忘記他作為出版人的主業,更多認同現在的身份:一個生態學者、環保學者。
南兆旭表示,做研究,做學問,他個人一直在提倡一種“在地關懷”。
比如說做自然生態,一說起來,大都是做藏羚羊、北冰洋等等,但是實際上你生活的這個地方,曾經有過哪些物種;你生活的這個城市、街道,它的空氣有什么變化,它的水,它的河流,30年前是什么樣子,60年前是什么樣子,現在是什么樣子,很多人反而忽略了……
至于長江源怎么保護,母親河如何保護,在南兆旭看來,當然要去倡導和保護,但在關注這些宏大命題的同時,也可以關注身邊的事情,因為它可能跟我們更加息息相關,它可能展示歷史的真相,生活的真相,更加精準一些。
南兆旭笑著自嘲:“走到哪里,我一直都說‘在地關懷’,有點像‘祥林嫂’一樣!
他創辦了“中國自然好書獎”,每年獎勵一些國際、國內寫得特別好的自然好書,其中有一個獎,是“在地關懷獎”,已經頒發出了好多屆。
“這個獎,就是獎給那些在一個城市甚至鄉村里生活,一直在研究和書寫那個鄉村,我記得第一屆給了寧波的一個老師,他一直在研究寧波的鳥!
現在的南兆旭,還給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只局限于寫作,要用自己的影響力,做出一些對現實的改變。
在深圳,他的同道者眾多。在大家的聯手推動下,對深圳一些對環境有影響有沖擊的事情,做出了一些改變和影響。
另外,多年以來,南兆旭和他的團隊一直堅持做深圳的自然普及和教育、觀察和記錄,在他看來,“深圳在自然方面的教育,在整個中國走得還是比較靠前的”。
4、評說深圳人:表面上很忙碌,實際上很豐富
南兆旭說,在深圳,有整個中國研究蜘蛛研究得特別好的,也有人研究叫的蟲子,研究鳥的……深圳集中了中國比較多的研究鳥的專家和學者,很多人還有團隊。
這些人為什么會出現在深圳?這種團隊為什么越來越多?
他分析認為,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個,深圳是移民城市,人口底量比較大,現在將近兩千萬人口,人多了,什么人都有,加上經濟上領先一些,有一些人,有精力、時間、金錢,來選擇自己的愛好,支撐自己的愛好。
再一個,這個城市有它獨特的氣質,價值取向比較多元,沒有一窩蜂地去追逐一個目標,這也是城市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可能會出現的現象。
南兆旭表示,深圳這個城市,表面上看,人很焦躁,很忙碌,很單一,但在這個城市待久了,深入下去,實際上還是比較豐富。
他以自己團隊的一位成員為例,“平時是一個設計師,業余研究蛇,對蛇特別懂,上山我們跟他在一起,大家都看不到蛇,他就能發現蛇,而且一下能看出蛇的種類、特點,拍出來非常漂亮”。
假如把深圳比喻成一個人的話,深圳算什么年齡段?
南兆旭表示,他覺得深圳是一個特別青澀的年輕人——充滿活力,比較生澀,有想法,有活力,朝氣蓬勃;有時候還有點狂妄,不知深淺,可能有點錢,比較躁,有些張狂和招搖……
“我覺得這些都挺好的,我挺喜歡這個城市的氣質!
他補充道,來到這個城市的人,深圳把每個人都逼到一種絕境,就是要把你以前的東西統統拋棄掉,從零開始,從新開始。
5、評說深圳與山東:人不虛心,肯定要出問題
深圳之于全國其他地方,可以提供什么經驗或啟發?
對于這個話題,南兆旭表示,多年來他曾去過山東很多次,也有很多山東朋友。
“山東這兩年,我覺得做的比深圳要好,真的,做得非常好,特別虛心,青島的街上打出很多標語,就是向深圳看齊,向深圳學習!
南兆旭直言,深圳現在如果自大,人不虛心,肯定要出問題。
對于山東派出好多干部來深圳學習,他給予特別贊同。
“我個人覺得,山東這種發奮的精神,這種謙虛的勁兒,非?少F!
他提醒,來深圳學習,要學習它的長處,學習它的優點,但也要留心它的缺點和問題,“我覺得這個城市,現在有好多毛病……”
6、寄語深圳:希望未來對全國有三個示范
深圳未來,可以為全國其他城市帶來哪些示范?
南兆旭表示,假如深圳未來對全國要起到示范作用,他期許有三個:
第一個,希望深圳能繼續保持亞熱帶的這種包容,深圳是亞熱帶氣候,溫帶的物種,可以在這里生長,熱帶的也可以生長,所以它的生態特別豐富;這一點也類似于這個城市的包容,不管你來自天南海北,只要你有能量,在這個城市待下來,朝著自己的方向努力,慢慢就會找到自己的位置……
“我覺得這種包容和多元,一定要保持下來!
第二個,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提醒我們,對自然生態要予以特別的重視,我們和自然萬物的相處方式,真的要反省了。
“我希望深圳在自然生態保護方面能走出一條新的路子,希望深圳可以制定出整個中國乃至世界上最為先進、最為嚴苛的自然保護條例!
第三個,香港連續三年是世界上人均壽命最長的城市,已經超過日本。香港人均壽命之所以這么長,和它對自然生態的保護有很大的關系,香港有170多年的城市發展史,但它只開發了20%的土地,而深圳用40年時間,開發了50%的土地,我們對于土地這種近乎掠奪式的使用,將來可能會造成一些問題……
“我希望深圳未來在這方面能做出一個典范,成為整個中國內地人均壽命最長的城市!
彩蛋:
推薦兩個游覽打卡點:
第一個:山東和全國各地的朋友,若來深圳,推薦到深圳灣看一看,沿著海邊走一走,尤其是冬天來的時候,它和山東的海是不一樣的,可以看看南中國的海,跟中國中部的海,有什么不一樣,它的物種,它的鳥,它呈現的景象,是不一樣的;
第二個,建議去下大鵬半島,在深圳的東部,有300多平方公里,它有和山東相近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可以對比一下兩地的山海風光、物種、景象,有什么不同。
上述這兩個地方,一個在深圳市里面就能看到;一個稍微要遠一點,在深圳的最東面,那是中國最美的海岸線,非常好。
深圳的腳步,中國的腳步
2020年,是深圳特區正式成立四十周年。
四十年來,深圳做對了什么?中國做對了什么?
深圳的四十年,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多的經驗,值得總結和評說。
大眾網·海報新聞廣州新聞中心在2020年走進深圳,推出大型原創全媒體產品:《深圳的腳步——40位深圳人眼中的特區40年》,訪談40位在深圳打拼的行業精英,通過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呈現深圳的四十年。
2019年8月9日,中央公布《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從經濟特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深圳,在新時代被賦予新使命。
2018年,深圳GDP首次超過香港;2019年,深圳GDP突破2.6萬億元,位列上海、北京之后,排名全國第三。亮眼數字、輝煌成就的背后,是開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是千千萬萬的新深圳人,奔來深圳,融入深圳,扎根深圳,奉獻深圳,成就深圳……
深圳有今天,離不開黨和國家的英明決策,離不開千千萬萬深圳人的接力付出和不懈奮斗,深圳的歷史,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揮灑汗水、共同書寫;深圳的輝煌,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共同成就……
深圳的城市文化、特區精神,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像胎記一般,蘊藏在深圳辛苦打拼的每一位普通人身上,蘊藏在深圳飛速發展的產業和行業中。
……
深圳歷史,個人親歷;深圳經驗,個人評說。
深圳的四十年、深圳的經驗,將透過40期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走向山東,走向全國。
來源:大眾網發布時間:2020-09-17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玉升 深圳報道
馬立安(Mary Ann) 簡介
1964年出生于美國加州長島,人類學學者,藝術家,深圳大學《世界建筑導報》編輯。
1995年開始在深圳從事文化人類學研究,持續關注深圳的建筑、城市規劃及人文變遷。曾開設博客“深圳筆記”對改革開放后深圳的城市化發展進行深入探討;曾在深圳白石洲創辦“握手302”藝術空間,旨在以藝術的形式在深圳不同社區探索文化地理的可能性。
2017年合作主編、出版英文版《向深圳學習》,是第一部全景式反映深圳改革開放經驗和成果的西方學者調研報告,在歐美引起較大反響;2020年8月中文版《向深圳學習》在深圳首發。
“從我的年齡來看,我已經把我的青春給了深圳,現在舍不得的,是在這邊的經歷和朋友,我所有的青春的記憶,也都在這兒……”
馬立安,8月26日,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環球資訊”連線訪談時如是說。
連線當天,是深圳特區40歲生日;今年,馬立安已在深圳生活了25年。
我第一次見到馬立安,是在今年的6月份,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漸趨穩定,深圳舉辦《袁庚傳奇》新書發布會,其中兩位受邀嘉賓,是馬立安和李津逵,李津逵特意跟我引薦,說要采訪特區四十年,馬立安絕對不可錯過,她可是一個超級“深圳通”。
當場添加微信。我回去上網搜來馬立安的很多文章,研讀后提出約訪邀請,她痛快地答應。再見面,她直言相告,“我是看你訪談過李津逵、吳文媛以及周為民,我才接受的”。
很中國化的一個解釋。
詢問過我的年齡,又很中國化地脫口而出:“我大你一輪,我們都是屬龍的,哈哈……”
馬立安說,來到深圳,為了研究;留在深圳,為了愛情。
于她而言,愛情的力量,足夠偉大;深圳的經歷,刻骨銘心。
在我看來,與其說她嫁給了天津人楊阡,更確切地說,她嫁給了深圳……
1、神仙眷侶:“嫁了一只回不去的小雞”
訪談馬立安,地點選在其老友吳文媛的規劃設計公司的會議室,因為疫情,兩人已經大半年沒有見面,一見面就來了個大大的擁抱。
馬立安拿出一件毛織衣服送給吳文媛,吳喜出望外,連聲感謝,連稱難得;原來,這件衣服竟然是馬立安一針一線親手編織,花色別致,樣式精美。
“你們看看,一個美國的‘富二代’,被中國同化成什么樣子,疫情幾個月,天天在家里織毛衣……”
吳文媛大笑著向我們展示馬立安的新技能、新成果,關切地詢問她新換的住處位置,繼續逗她,“我看你們家有一張單人床就夠了,你睡上半夜,楊老師睡下半夜……”
哄堂大笑,實情道出。
原來,馬立安與老公楊阡,近年來的作息生物鐘迥異。馬立安,習慣于每天晚上七八點鐘上床,睡到凌晨三四點鐘,晨起打坐;楊阡呢,一直喜歡晚睡,不到下半夜沒有困意……
神仙眷侶,珠聯璧合。
更讓人驚訝的是,兩個人在深圳二十多年,不買房不買車,不要孩子,養著三只貓,一直過著極簡的生活……
極簡到什么程度?兩人租住過很多的城中村,家里連一張床都不要,直接睡在床墊上,馬立安還不吹空調……
常人難以理解,馬立安享受其中。
她跟我們分享了第一次見到楊阡時的情形。她去深圳大學找一位老師交流一些事情,那位老師是楊阡的高中同班同學,交流臨結束,他問馬立安,“晚上有人請客吃飯,要不要一起去?”
彼時的馬立安,初到深圳,很快發現,中國人在飯桌上說的話要有趣很多,和正式采訪時不一樣。
于是當晚赴約,赴來一生之約。
在那個飯局上,兩人首次相識,相談甚歡,馬立安感慨,楊阡是第一個“將我當做一個人而不是外國人”的中國人……
不僅不當外國人,樂善好施的楊阡,帶著她去看大家樂舞臺,帶著她去看城中村,和打工者們一起吃飯,一起聊這座城市的來源和發展……
緣分天注定。
“請問你為什么來深圳?”
很多年以來,馬立安的外國人面孔,經常會招來好奇的詢問,每被問及,她的回答,輕描淡寫:為了做研究。
如此回答,顯然沒有拉直問號,往往讓人更加疑惑。
這個時候的馬立安,立刻流露美國式的幽默:你問我來的原因,并沒有問我留的原因,哈哈……
她告訴我們,來的原因和留的原因,是不一樣的。
“來深圳,是為了做研究;留下來,是因為愛情!
在馬立安看來,楊阡的主業是劇作家,需要在一個說普通話的地方施展才華,而她的主業是研究,可以在一個非母語的環境發揮所長……
……
順理成章,留在深圳,相伴同行。
對此決定,或許有人會理解為犧牲,馬立安又以中國式的幽默一笑置之:
“說的土一點,我這是典型的嫁雞隨雞,楊阡這只小雞,是從天津移到深圳來的一只小雞,只能生活在自己的雞圈里,還是一只回不去的小雞,哈哈……”
樂觀天性,處處可見。
2、愛上深圳:“多么有趣的一個研究對象”
相比小雞,馬立安更愿意把楊阡比喻成一棵樹,是從天津移植到深圳來的一棵樹。
此話怎講?
“雖然楊阡一過來就有深圳戶口,但他一直認自己是天津人,他的根是天津的……”
馬立安感慨地問:你覺得他還能回得去嗎?
沒等我回答,她自問自答:回不去了。
“他這棵樹,現在不僅回不去天津,也不會移到別的地方,因為他已經習慣了這邊的水土……”
不僅習慣,還有改變。
馬立安進一步闡述,深圳這邊的水土,已經讓楊阡這棵樹徹底發生了改變,從這棵樹上掉下來的種子,以及新長出來的那些樹,跟原來是不一樣的。
由楊阡到自己,自己何嘗不是從美國移來的一棵樹?何嘗能回得去?
推而廣之,再到千千萬萬“來了就是深圳人”的深圳人,有多少人還能回得去?
深刻之問,直擊人心。
回到上世紀90年代,深圳,日新月異,一天一個變化;深圳人,人來人往,各自懷揣夢想……
“深圳,是讓每個人過來都要改變自己的一個場所,我要看看各種人,怎么適應這個大環境,怎么改變自己……”
這正是馬立安的專業所在,人類學研究,“深圳,多么有趣的一個研究對象!”
馬立安告訴我們,上世紀90年代的深圳,雖然不像現在這樣,有很多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但當時也已經云集了一大批藝術家,大家都創意無限。
“深圳那個時候的文聯,其實是很龐大的……”
說到這里,馬立安又分享了一個有趣的故事。
有一年,楊阡創作了一個劇本《不倫不類》,主角原型,就是馬立安,邀她出演,結果等她本色出演后,迎來一個反饋,讓人忍俊不禁:
“他們覺得我演得不像外國人,只好換了一個演員……”
3.研究深圳:城中村關系創業的激情和活力
二十多年來,馬立安一直生活在深圳,一直用自己的視角,觀察深圳,感受深圳。
她不停地行走深圳,到處考察了解深圳,跟本地居民、外來打工者交流,尋訪深圳的老村、圍屋,足跡遍及深圳的大街小巷;
她寫過博客“深圳筆記”,系統地在網上分享自己在深圳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應該是深圳外籍人士里的第一人;
她還做過深圳一所國際學校的外籍校長,但只干了一任,就不干了,原因在于,她跟家長們聊教育,完全不在一個頻道上,她分享的學好英文的路數,少有家長能夠理解并接受;
……
馬立安,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深圳的城中村,放在城中村里生活的人身上。
在她看來,深圳是當代中國農村與城市混雜共生的最典型例子,“深圳的每一個城中村,都有著自己的精彩故事”。
時間拉回到1995年,馬立安剛到深圳,那個時候還沒有“城中村”的說法。
當時的深圳,上海賓館以東,是“市里”,上海賓館以西,新房剛剛開建;
福田、南頭基本上是工地;深南大道沒有多少車輛,道路兩旁,零散樓盤;
各地村民們都在加急蓋樓,也就是后來的“握手樓”;
……
曾幾何時,握手樓,城中村,遍地開花,星羅棋布;
時至今日,拆的拆,改的改,升級改造,緊鑼密鼓。
“在深圳,住過城中村和沒有住過城中村的深圳人是不一樣的!
在馬立安看來,深圳的城中村,從一開始,就在容納和吸收外來務工者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來自四面八方的深圳人,初來乍到,第一個安身之所,往往都是落腳城中村”。
眾所周知,深圳的城中村,并非位于城市的邊緣地區,而是遍布整座城市,許多城中村占據黃金地段,這無疑讓深圳成為特別方便的一個城市,在任何一個區,有便宜的房子,有便宜的飲食,有便宜的交通……
“如果你在羅湖打工,在羅湖可以找到房子;如果你在福田打工,福田可以有房子;南山打工,南山有房子……”
追夢的城市,吸引著追夢的人,紛至沓來,數不勝數。
想想看,一個大學畢業的年輕人,來到深圳,假如他想做商業,可以住在蔡屋圍;假如他想做電子,可以去住崗廈……
因為蔡屋圍挨著東門,崗廈不遠處就是華強北。
遺憾的是,那是以前,放在現在,只剩假如。
十多年來,目睹深圳多處城中村的改造和升級,帶來這樣的變化,讓馬立安有些不安:
“繼續這樣下去,會讓深圳更像紐約、更像倫敦、更像東京,就是說市中心是有錢人的天堂,而錢少一點的人,是留不下的……”
話到這里,馬立安長嘆一口氣。
在她看來,深圳的的創業精神和創業激情,一直在城中村,而不在高樓大廈里。
“一個城市,如果選擇創新作為目標,那么最想吸引的人會是誰?”
毫無疑問,一定是年輕人。
“只有年輕人才能創新,才能產生讓人驚嘆的、綿綿不絕的創意和活力”。
4.《向深圳學習》:了解深圳不可多得的參考書
8月23日,深圳,《向深圳學習》中文版(深圳海天出版社出版)舉行新書首發式。
“25年前剛來深圳的時候,我并不了解它的發展潛力,城市多樣化的屬性讓我無法給它下一個定義。這里有我欣賞的地方,也有我不喜歡的地方。寫書的過程是一種‘心理醫療’,反省自己與深圳的關系。通過這本書,我公開了自己對深圳的感受,與大家分享!
活動現場,馬立安如是告訴到場的讀者們。
她在現場還表示,深圳之所以成為現在的樣子,是因為不同群體發揮了相應的作用。深圳不但包容,更愿意、敢于借鑒別人的優點,這一點很可愛。
更多的話語,更多的觀察,寫進了書里。
《向深圳學習》由《鄧小平時代》作者傅高義先生作序,被評價為“國外主流學者第一次全面、正向和系統地介紹和論述深圳經濟特區的歷史、發展與現狀的大型學術性調查報告,是國外讀者了解深圳的一部不可多得的參考書”。
不可多得,不止是針對外國人而言,更多的中國人,也應該讀一讀此書,因為“深圳發展過程中所經歷的種種艱難困苦,要讓世人有所了解”。
在書籍的第二章,馬立安用很長的篇幅,詳細講述了在深圳早期發展過程中發揮過重要作用的三位領導,“他們曾經披荊斬棘開展改革但又飽受爭議”。
馬立安分享的這三位深圳領導分別是:
深圳前市委第一書記和市長梁湘(1981年至1986在職);香港招商局原常務副董事長和招商局蛇口工業區總指揮袁庚(1979年至1993年在職);深圳大學前黨委書記、第二任校長羅征啟(1983年至1989年在職)。
對于梁湘,馬立安在書里表示:梁湘上任以后很快促成一系列法律法規的出臺,以保護從前那些超前的做法以及外商的權益;梁湘的魄力不但表現在創新和吸收先進方法上,他和深圳其他領導為了保護他人甘冒風險。
“1984年鄧小平南方談話肯定了梁湘的改革措施,梁湘的榜樣地位此時達到頂點。鄧小平對于下屬的支持與梁湘在深圳的做法如出一轍”。
對于袁庚,馬立安的評價是,“對于改革,袁庚比梁湘更加大刀闊斧”。
馬立安在書里寫到:在特區,“蛇口精神”有別于“深圳精神”,正是袁庚對民意表達的態度和對“社會變革”的呼吁,才讓全國人民認識到深圳改革開放的特殊意義。
“深圳與蛇口的模式差異不大,但是對于改革非同小可,因為袁庚關注的不僅是提高打工者的素質,還有提高施政者的素質以及政府相關部門的服務質量,其目標是培養態度積極、熱衷參與的中產階級!
對于羅征啟,馬立安詳細還原和講述了深圳大學的初建過程。她強調指出,羅是學建筑學專業的,他將學生們編入不同的施工隊,負責各個建筑的設計,勝出的建設方案由學校組織施工……
可以說,深圳大學是由自己的學生、教職員工和校長共同參與建設起來的,這昭示了特區精神的英雄氣概,并且為全國建設發展樹立了新的榜樣。
“深圳大學的這一知識分子群體形象,同深圳特區和蛇口的建設者一樣,都是在具有魄力的領導帶領之下為實現建設目標付出巨大努力的一群人!
……
這就是美國人馬立安在深圳的故事。
這就是馬立安與楊阡的浪漫史,馬立安與深圳的浪漫史……
這個句式,相信很多深圳人很熟悉,數年前,楊阡寫了一個戲劇,名字就叫:香檳與蠔的浪漫史……
馬立安告訴我們,她在美國的時候,是個小孩,什么都不知道,也不懂,她成年的時間都在深圳度過的。
1995年,深圳特區15歲,初到深圳的馬立安31歲;
2020年,深圳特區40歲,安居深圳的馬立安56歲;
正所謂:
我在最好的時光遇見了你,正是遇見了你,我才擁有了這段更美好的時光……
以此,贈予馬立安,也贈予深圳。
深圳的腳步,中國的腳步
2020年,是深圳特區正式成立四十周年。
四十年來,深圳做對了什么?中國做對了什么?
深圳的四十年,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多的經驗,值得總結和評說。
大眾網·海報新聞廣州新聞中心在2020年走進深圳,推出大型原創全媒體產品:《深圳的腳步——40位深圳人眼中的特區40年》,訪談40位在深圳打拼的行業精英,通過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呈現深圳的四十年。
2019年8月9日,中央公布《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從經濟特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深圳,在新時代被賦予新使命。
2018年,深圳GDP首次超過香港;2019年,深圳GDP突破2.6萬億元,位列上海、北京之后,排名全國第三。亮眼數字、輝煌成就的背后,是開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是千千萬萬的新深圳人,奔來深圳,融入深圳,扎根深圳,奉獻深圳,成就深圳……
深圳有今天,離不開黨和國家的英明決策,離不開千千萬萬深圳人的接力付出和不懈奮斗,深圳的歷史,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揮灑汗水、共同書寫;深圳的輝煌,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共同成就……
深圳的城市文化、特區精神,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像胎記一般,蘊藏在深圳辛苦打拼的每一位普通人身上,蘊藏在深圳飛速發展的產業和行業中。
……
深圳歷史,個人親歷;深圳經驗,個人評說。
深圳的四十年、深圳的經驗,將透過40期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走向山東,走向全國。
來源:大眾網發布時間:2020-09-29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玉升 深圳報道
周為民 簡介
1953年出生,上海嘉定人,1977年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畢業。1982年來到深圳蛇口工業區工作15年,歷任蛇口工業區管委會黨委宣傳處負責人、蛇口工業區房地產公司、招商國旅、招商港務總經理,招商局蛇口工業區副總經理、民選董事等,1997年離開蛇口,先后在光大信托投資公司、光大資產管理公司、德隆投資、聯想弘毅投資(PE)和新奧投資等投資金融企業工作。
2013年退休后回蛇口定居,參與蛇口社區基金會的創建工作,基金會第一、二、三屆理事會理事。
“周為民,60票!”
8月29日,深圳,蛇口社區基金會第二屆捐贈人代表大會現場,當唱票人念出周為民的得票數,全場先是一片驚嘆聲,隨即響起熱烈的掌聲,持續數十秒之久。
掌聲里,周為民坐在座位上雙手合十,雙眼噙著淚水。
早在一個小時前,理事競選演講環節,周為民走上主席臺,站在話筒前,開口即是一句,“今天我很緊張”。一番分享過后,現場61位投票人,他獲得60票,是當天的最高票。
當天,我受邀出席、親歷了會議的整個過程,最打動我的瞬間,就是這一刻,目睹周為民強忍淚水的情形,我有些恍惚,也有些詫異,經歷過無數大場面的他,緣何如此激動?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周為民在蛇口就開始參與競選,先后競選過蛇口工業區管委、民選董事……大半輩子過去,見過的場面,歷經的演講,可謂數不勝數,他早該具備大心臟。
從現場的掌聲里,我聽到了答案,也聽到了期許。
致力于傳承袁庚的精神財富,將蛇口打造成最適于人類文明和文化生長的社區公共空間的蛇口社區基金會,是退休以后回歸蛇口的周為民,與一幫熱心有心的蛇口人,齊心聚力打造的一個新平臺,新平臺探路社區自治、社區建設,可謂從頭摸索,任重而道遠,他的肩上,扛著一份沉甸甸的使命與責任……
“向前走,莫回頭!
袁庚的殷殷叮囑,言猶在耳;周為民,沒齒不忘,一直踐行。
蛇口,向前走;深圳,向前走;中國,向前走……
1、“我要用余年的政治生命,為這個年輕人孤注一擲”
今年6月,深圳舉行《袁庚傳奇》新書發布會,周為民是多位受邀嘉賓之一,上臺致辭時,他的一番話語驚四座,聽起來頗有些不給面子:
“我覺得這本書寫袁庚寫得還不夠生動,袁庚的很多精彩故事還沒有完全寫出來!
《袁庚傳奇》,由深圳報業集團出版社出版,出自作家涂俏之手,這不是涂俏第一次寫袁庚,繼長篇報告文學《袁庚傳·改革現場1978—1984》、6集紀錄片《袁庚傳奇》之后,這本書是涂俏書寫袁庚的又一力作。
發布會過后一段時間,周為民接受我們的訪談,地點定在蛇口的一家酒店,聞聽周為民到來,酒店的總經理拄著拐杖,出來迎接,原來,她是當年周在蛇口工作時的老部下。
訪談開始不久,聽周為民講述他與蛇口的結緣,講述他與袁庚的結緣,因為周的一句話,讓我出現了一個意外狀況。
正在傾聽的我,瞬間眼眶濕潤,言語哽咽,這讓我的同事們都有些措手不及。
說起來,此前二十余年,我曾經訪談過數百人,曾經出現過很多次,受訪人在我面前潸然淚下,但這次,讓我現場差點淚崩,還是第一次。
打動我的那句話,是周為民復述袁庚當年保他時說過的一句話:
“我要用我余年的政治生命,為這個年輕人孤注一擲!
彼時,袁庚66歲,周為民,30歲,剛從北京來到蛇口不久,后來聞名全國的蛇口改革,剛剛起步,宏圖未展。
關鍵時刻,口出此言,原因何在?
這要說回袁庚當年前去清華大學“招賢”往事。
蛇口工業區在1979年創立后,萬事開頭難,急需人才,袁庚去到北京,騎著自行車,在女兒的陪同下,去了清華,先是找到顧立基,顧是老三屆,當時34歲,袁庚之所以找他,主要是看他發起成立了清華大學學生經濟管理愛好者協會。
袁庚語重心長地告訴顧立基:“我們老了,時間不多了,蛇口和中國改革開放的希望寄托在你們年輕人身上——蛇口永遠歡迎一切志同道合者!
顧當即答應,加盟蛇口。在清華,除了顧立基,袁庚還看上了余昌民,余是清華企業管理系首屆研究生,曾被派往日本專門研究企業管理,準備留校任教。
為了讓清華大學放人,袁庚邀請清華大學時任校長劉達到蛇口考察,余昌民調來蛇口之后,袁庚專門致信感謝,“清華失一小余,無妨大局,蛇口得之,如虎添翼……”
袁庚的求賢如渴,可見一斑。
此時的周為民,26歲,擔任清華大學團委副書記,還是清華大學黨委委員。
聞聽袁庚招人,周為民主動找到袁庚,于1982年底也來到蛇口。到1983年中,蛇口工業區成立第一屆黨委會,周擔任黨委宣傳處第一任處長,此前他在清華團委,負責宣傳工作。
周為民的蛇口之路,原本一路平坦,孰料,天有不測風云。
來自國家某部委的一個文件,提出不能讓周為民待在特區,必須盡快遣返回京……
深圳市委組織部和廣東省委組織部先后找袁庚談話,希望他遵從文件批示,結果遭到袁庚一口拒絕:
“這個年輕人在我們這里表現挺好的,還是我們黨委宣傳處的負責人,他過去做過的事情,我們也是知道的,組織上早已有過定論……”
有人悄悄提醒他,“老袁,何必呢,為了一個素味平生的小伙子,硬頂不值得……”
聞聽此言,袁庚當即懟回:“我們不能這樣把一個年輕人的政治生命給毀了!我要用我余年的政治生命,為這個年輕人孤注一擲!”
擲地有聲,聲如洪鐘。
余音宛在,振聾發聵。
就是在聽到這句話時,無緣由的,我立時紅了眼眶……
周為民也提高聲調,激動地說:“這是救命之恩啊,沒有袁庚當年的保護,就沒有我的今天……”
2、“你保他的前面一段,我保他的后面一段”
話說當年,“盡快將周為民遣返回京”,為何會來這樣一個文件?
這要往前追述,說一說周為民到蛇口之前在北京的那段經歷,聽來讓人很是感慨。
1973年,周為民進入清華大學學習無線電專業,1976年4月,北京發生“四五”運動,北京群眾自發涌到天安門廣場悼念周恩來總理,實際上是反對“四人幫”、反對第三次打倒鄧小平,作為工農兵學員的周為民,正是熱血青年,與班上數位同學一起去了天安門廣場……
大家在廣場上獻花籃、送花圈、貼傳單、作詩詞……但是,后果很嚴重。
如歷史課本所寫,該次事件一度被錯誤定性為“反革命”事件,參與者被錯誤定性為“反革命”要案嫌犯,作為清華大學的參與大學生帶頭人,周為民首當其沖,被捕入獄。
半年以后,“四人幫”被粉碎,周為民恢復自由,重返校園,清華大學門口高懸橫幅:歡迎反對“四人幫”的英雄周為民凱旋歸來……
人生,就是這樣變幻莫測,半年前要案嫌犯,歸來成為英雄。
作為青年代表,周為民進入團中央,成為團中央第十屆委員、主席團成員。
由此,續上上文提到過的一個細節,袁庚前去清華招人時,周為民正擔任清華大學團委副書記,政治前途看上去一片光明……
在那個年代,鑒于此前的經歷,周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還被繼續“考察著”……
來到蛇口以后,袁庚愛惜人才,讓周為民出任宣傳處長,培養意圖明顯。世事難料,“周處長”上任沒有多長時間,某部委的“遣返”文件就追到蛇口……
面對多方人士遣返周為民的強烈要求,袁庚始終堅持一個態度:堅決不放人。
人雖不放,位置要動。
袁庚告訴周為民,“宣傳處長還是先別干了,你不是學無線電的嘛,改去通訊公司吧”。
為了保住周為民,袁庚讓蛇口工業區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喬勝利起草了一份報告,上報給胡啟立,胡當時是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政治局委員,1977年至1978年,擔任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對周為民在清華大學期間的經歷,很是熟悉。
恰逢胡啟立來蛇口視察,袁庚帶著周為民去見他,并與他約定:“啟立同志,你保他的前面一段,我保他的后面一段,我們一塊把這個年輕人保下來……”
胡啟立在袁庚喬勝利的報告上作了批示,全文是:
“深圳市委這個調查報告,幫助我們全面了解周為民同志的情況,劃清了政策界限,我看是辦了一件好事,仲勛同志經常說:對于那些立志改革,但因思想偏激,說了錯話,做了錯事的年輕人要著重教育,爭取轉化,必要時還要等待,不可輕易把他們劃到對立面去,據此我贊成袁庚喬勝利同志的報告。妥否,請仲勛同志谷牧同志審批!
隨后,習仲勛、谷牧批示同意胡啟立意見,萬里也圈閱。
。ㄗⅲ涸撆驹斠姟皬V東省委辦公廳電話記錄”,復印件現存蛇口改革開放博物館)
為了一個年輕人,竟然驚動那么多位中央領導,聽起來是否有些不可思議?
“這就是那個特殊的年代,出現的特殊的事情”,周為民感慨萬千。
3、“凡批評工業區領導的文章,都不用審稿”
周為民與袁庚(右)在一起。
周為民終于被保下,繼續留在蛇口。
留在蛇口,做什么?袁庚讓周離開宣傳處,去了通訊公司。
接下來發生的一段故事,繼續像戲劇一般精彩。
那個時候,蛇口工業區有數百個固定電話指標,周為民變身電話安裝工,天天忙著到各處安裝電話。
有一天,房地產公司新搬了辦公室,周為民被叫去安裝電話,一個負責裝修的工程師指揮他,“這里安一個,那里安一個……”
次日一早,房地產公司接到通知,工業區新派來一位副總經理,組織部門的人員專門來到公司宣告,此時,戲劇一般的場景出現了:
得見這位副總經理,房地產公司的人紛紛樂了:這不是昨天安裝電話的那個小伙子嘛!
沒錯,新來的副總經理,正是周為民。
這就是袁庚,讓周避一避風頭,繼續重用。
時間來到1985年2月中旬,春節前夕,創刊半年左右的《蛇口通訊》編輯部接到一個電話:“我準備寫一篇批評袁庚的文章,你們敢登嗎?”
“你敢寫,我們就敢登!
兩天后的大年三十,《蛇口通訊》副總編輯韓耀根收到一篇文章,標題是:該注重管理了——向袁庚先生進一言,寫稿人,署名“甄明!,顯然是化名。
“進一言”文章的大意,列舉了當時的蛇口工業區在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婉轉地批評了袁庚。
當時的《蛇口通訊》沒有總編輯,韓是實際上的編輯部負責人。
看過文章,韓耀根電話告知袁庚:“編輯部收到一篇批評您的稿子,請您審核一下?”
電話那頭,一口回絕:“不要送審,編輯部有權發表!
袁庚告訴韓耀根:有這樣的批評好,我們就是要在這塊地方締造一個讓大家暢所欲言的民主社會,否則要我們1000多名干部干什么?
次日,韓耀根面見袁庚,表示按常規批評稿見報前需要袁本人過目核實,稿子還是看一看為妥,袁庚同意,當晚看過稿子,給出回復:“我認為可以一字不改,照發!
接下來,他告訴韓耀根:“美國總統羅斯福都敢宣告‘要免除恐怖的自由’,難道我們共產黨人還不如資產階級有眼光、有氣度、有魄力?掌權的人呀,就是需要有一幫不怕權勢的老百姓去監督才行哪!
文章正式發出時,只改動了一處,就是對袁庚的稱呼,來稿稱其為“袁庚先生”,袁庚覺得有些疏離,以商榷的口氣說:“明!蓖舅坪跏俏覀冞@里的一位干部,是否征得本人同意改為“同志”?這樣更親切。
刊登“進一言”文章的報紙上街前,袁庚還在會上公開宣布:“在蛇口辦報,除了不能反對共產黨,不能搞人身攻擊之外,凡批評工業區領導的文章,都可以不用審稿。希望在座的干部,都要看看馬上出版的《蛇口通訊》!
如何對待批評,袁庚身先示范。
接下來,“進一言”文章發出后,引發巨大的“新聞沖擊波”,波及全國,凡經歷過上世紀80年代的人,應該不會陌生,《羊城晚報》《光明日報》以及《人民日報》等,都在頭版顯著位置,予以詳盡報道,蛇口新聞改革,舉國皆知……
《蛇口通訊》,一張內部小報,一舉天下揚名,開創了一個先河:同級媒體批評同級黨委一把手。
對于這段過往,在《袁庚傳奇》等系列書籍和紀錄片中,都有過詳細的記載和描述……
在此,選用新聞業界的一個獲獎情況,佐證“進一言”文章產生的驚人影響力。
一年后的1986年6月,上一年度全國好新聞評選,《蛇口通訊》發表的“進一言”稿子,一舉榮獲四個特等獎……
說到這里,公布答案,“進一言”文章作者,“甄明!辈皇莿e人,正是周為民。
4、“蛇口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試管”
周為民(前排中)與蛇口社區基金會的伙伴們在一起。
周為民表示,在上世紀整個80年代,正是由于袁庚的引領,使得蛇口工業區成為“明星”般的存在,堪稱一個小小的“獨立王國”——
這里思想空前開放,“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這里民主氛圍濃厚,工業區管委會成員都是民選,每一個人要現場回答選民提出的問題;
這里沒有干部貪污,因為實行全民監督,一旦誰有不干凈的問題,立馬就會被捅出來……
曾經有人這樣問過袁庚,你這個選舉的方法和方式,好在哪里?
袁庚回答:“我不見得把最好的人選出來,但是我一定把老百姓不滿意的人選出去!
……
先有蛇口,后有深圳;蛇口模式,改革先鋒。
1979年7月,蛇口工業區在蛇口南山腳下進行開山填海建港的第一次大爆破,大爆破使用了10噸炸藥……后來被稱之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一爆”。
這次爆破,猶如一聲春雷,預示著中國改革開放春天的來臨。
對于蛇口,中央領導,高瞻遠矚,高屋建瓴,洞若觀火,察微知著。
鄧小平、習仲勛、李先念、萬里、谷牧等多位國家領導人,先后來到蛇口,現場實地調研,或讓袁庚赴京匯報,大家明確表態,在改革開放的措施方面,讓蛇口先行一步。
對于蛇口的定位,袁庚自己也是心知肚明,清楚得很。
用他自己的話說,“蛇口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試管,有些東西可以在蛇口這個試管里先試,試了以后,失敗了沒有什么,一旦成功,對于全國的影響就很大”。
在多個場合,袁庚一直強調:蛇口不圖在經濟上有多大的發展,你有再大的發展,對整個國家來說也是九牛一毛,無足輕重;但是如果我們在改革開放過程中摸索一些有益的經驗,那對全國意義就很大。
誠哉斯言,歷史已經證明。
在小小的蛇口土地上,短短四十年時間,涌現出招商銀行、平安保險,招商局、中集、南玻等一大批巨無霸級企業,甚至是華為,最早的時候也是在蛇口……
周為民感慨地說,現在回過頭來看,袁庚對蛇口的影響,對深圳甚至中國改革開放的影響都是巨大的。
“袁庚這個人是超前的,他在當年那個時代為我們國家留下來的精神財富,有著超時代的意義,而且現實的意義更大……”
2016年1月31日凌晨,袁庚病逝于蛇口,享年99歲。
多位國家領導人送來花圈,數千民眾自發前往悼念,全國各大媒體紛紛在重要版面或網站重要網頁刊登悼念文章,新華社1月31日刊發《世上再無袁庚 改革仍在進行》,《人民日報》2月1日發表《改革的偉力在于激發人民》,從不同角度闡釋悼念袁庚在當下的重要意義。
2018年12月18日上午,北京人民大會堂,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隆重舉行,黨中央、國務院表彰改革開放杰出貢獻人物,袁庚榮膺“改革先鋒”稱號,獲頒“改革先鋒”獎章。
這就是周為民與袁庚的故事;
這就是周為民與蛇口的故事;
這就是改革開放初期深圳特區的故事。
接受我們訪談的周為民,今年67歲,現已退休,重返蛇口,余熱正酣;遙想當年67歲的袁庚,謀劃蛇口,意氣風發,揮斥方逎……
“我很高興,現在很多人跟我講,看來袁庚當年保你是保對了”,周為民感慨地說,這么多年過去了,自己對國家、對社會不僅沒有什么危害,還做過一些貢獻……
“我算是沒有辜負袁庚當年的救命之恩吧……”
。ㄔL談時間:2020年7月9日;訪談地點:深圳蛇口;特別致謝:《袁庚傳奇》)
深圳的腳步,中國的腳步
2020年,是深圳特區正式成立四十周年。
四十年來,深圳做對了什么?中國做對了什么?
深圳的四十年,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多的經驗,值得總結和評說。
大眾網·海報新聞廣州新聞中心在2020年走進深圳,推出大型原創全媒體產品:《深圳的腳步——40位深圳人眼中的特區40年》,訪談40位在深圳打拼的行業精英,通過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呈現深圳的四十年。
2019年8月9日,中央公布《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從經濟特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深圳,在新時代被賦予新使命。
2018年,深圳GDP首次超過香港;2019年,深圳GDP突破2.6萬億元,位列上海、北京之后,排名全國第三。亮眼數字、輝煌成就的背后,是開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是千千萬萬的新深圳人,奔來深圳,融入深圳,扎根深圳,奉獻深圳,成就深圳……
深圳有今天,離不開黨和國家的英明決策,離不開千千萬萬深圳人的接力付出和不懈奮斗,深圳的歷史,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揮灑汗水、共同書寫;深圳的輝煌,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共同成就……
深圳的城市文化、特區精神,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像胎記一般,蘊藏在深圳辛苦打拼的每一位普通人身上,蘊藏在深圳飛速發展的產業和行業中。
……
深圳歷史,個人親歷;深圳經驗,個人評說。
深圳的四十年、深圳的經驗,將透過40期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走向山東,走向全國。
來源:大眾網發布時間:2020-10-12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張玉升 深圳報道
楊阡 簡介
1962年出生于天津,1984年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1994年來到深圳,現為自由藝術家、深圳大學建筑學院客座教授、深圳市胖鳥劇團藝術總監、深圳市蛇口社區基金會創會理事。
作品曾獲兩屆中國曹禺戲劇文學獎,創作與翻譯的劇本有:《故意傷害》《浮生自語》《畫須添龍》《每年一次擁有你》《我聞如是》《宇宙之眼》《曼陀羅》《茉莉戰爭》《香檳與蠔的浪漫史》《狐說/2017》以及《相逢尷尬時》等。
“生命的高貴不僅因為抗拒死亡的命運,也因為接受和承認死亡的偉大力量,這力量來自宇宙。她每一次的呼和吸都是創生,只是從一種形式轉變為另一種形式。所以出生、飛、入夢,化為宇宙的一部分,安住在下一次的轉化中,不必恐懼……”
這是2012年在深圳上演的科幻劇《曼陀羅》中“地球人”的最后一段臺詞,這段臺詞打動了很多觀眾,它的撰寫人正是這出戲的編。簵钰。
楊阡告訴我,《曼陀羅》這場戲特別契合深圳的城市精神。深圳,是一座年輕的城市,“你只有試錯、只有勇敢地接受錯誤,你才可能獲得新生的機會,這是深圳特別核心的一種價值觀……”
時針回撥26年,1994年,楊阡來到深圳時,心懷一個夢想,就是想做一個中國最好的地域性劇團,通過戲劇,講述一座城市獨特的故事、表達一座城市特有的精神。
楊阡其人,長得胖胖的,劇團名稱也因他而起,叫胖鳥劇團,作為胖鳥劇團的藝術總監,作為深圳市2017年戲劇邀請展的藝術總監,在邀請展海報上,他如是說:
在深圳買房子難,因為房子很多但好房子太貴。比這件事還難的是看戲。因為現在中國的每個大城市看戲都貴,可真正的好戲并不多。舉辦這次邀請展的目的,就一個標準:要看好戲。在此基礎上,建立深圳作為中國一線城市應該有的都市文化交流平臺。
戲劇是一個城市文明化程度的標志之一……
聽完楊阡分享胖鳥劇團多年來演出的幾部戲,我當場跟他約定,以后凡是胖鳥劇團出品的新劇,一定到場觀賞。
1.《曼陀羅》:批評成功學,尊嚴過一生
上文提到的《曼陀羅》是一部科幻戲,講述的是“最后一個地球人之死”的故事。
故事大意是地球被外星生命進犯,他們殺死人類然后占據人類的細胞繁殖自己。人類為了延續物種選擇了一批冬眠者送入太空。六百多年以后,最后一個冬眠的地球人返回地球,希望為人類找到重新在地球上繁衍生存的機會。
他發現外星生命和他最大的不同在于,他們永遠活著,是“永生者”。他自愿要求變成一個“永生者”,但這要他首先放棄自己的生命,死后才能轉化……他死后的大腦被發射進外太空,而他的身體被埋在地球上。
在宇宙的深處,一個更發達的宇宙智能遇到了這個漂流的大腦并根據它攜帶的信息復原出了地球人。這個再生的地球人擁有了比從前大得多的能力……他選擇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摧毀太陽系,報復那個曾經讓他倍感屈辱的世界,但是他最終發覺這對宇宙幾乎是微不足道的事……
在這部戲里,楊阡提出一個宏大而又發人深省的話題:作為地球的公民,我們有什么義務?對宇宙,我們是誰?宇宙創造了我們為什么?
“人類的偉大,不僅僅在于抗拒死亡的命運,更重要的是接受死亡帶來的轉化,接受死亡的命運,其實也是一種尊嚴、甚至是一種榮譽”,楊阡分享說,這出戲上演后,帶給觀眾們一個非常大的啟發,深圳這個城市特有的精神,正是體現于斯——
“如果你不敢于試錯、不敢付出錯誤,某種意義上講可能是一種致命的代價,你其實獲得不了新知!
楊阡由此感慨:這不正是深圳特別核心的一種價值觀嗎?!
之所以取名“曼陀羅”,楊阡在劇中給出了兩個含義中的一個:“曼陀羅”是一種花,有麻醉作用。
至于另一個含義,他在演出后的闡釋文章里如是說——了解佛教或印度教的觀眾一定會想到“冥想時腦中出現的觀想對象”這個概念,它經常以一個圓形的圖案符號來表示。
楊阡告訴我,這兩個方面結合在一起,其實就是希望通過這個戲,讓觀眾既能熏熏然陶醉在宇宙的縹緲里,也能從中得到一次窺視宇宙和生命奧秘的機會。
“我們每一個人究竟該如何面對自己的一生?即便一個人的一生是所謂失敗的,他也有自己特有的尊嚴,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對所謂的成功學是有一個批評,當下的中國教育氛圍都在強調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其實沒必要這么勢利……”
人且如此,城市亦是。
“這應該是一次開放的觀劇嘗試,許多觀眾看完后跟我交流說出自己的理解,有些讓我振聾發聵,有些讓我怦然心動……”楊阡后來在一篇文章里如此總結。
2、《2009 神農計劃》:反諷的結石 反諷的劇情
分享完《曼陀羅》,再跟大家分享胖鳥劇團在2009年演出的另一出戲。
2008年,國內發生“毒奶粉”事件,眾多食用三鹿奶粉的嬰兒被發現患有腎結石,隨后在奶粉中發現化工原料“三聚氰胺”……
目睹受害孩子和家長們的痛苦,深圳胖鳥劇團的成員們義憤填膺,氣憤之余,大家商量,“我們能不能做個作品宣泄一下……”
說做就做,立刻行動。說起來,胖鳥劇團的成員大都不是戲劇專職人員,多年來一直踐行“越界表演”理念,劇團成員有學者、詩人、音樂家、舞者、戲劇人、畫家以及建筑師等。
楊阡先是給出一個故事的梗概,迅速激起劇團成員們的創作熱情,很快,一出名為《FBI:2009 神農計劃》的公益戲劇出現在舞臺上——
戲劇從大家熟悉的古代神話故事“神農嘗百草”入手,在原來的故事里,“神農”發明農業之后,又跋山涉水、遍嘗百草,為民找尋治病解毒良藥,最終沉淀出一部《神農本草經》,“神農”被后人封為“藥神”、開創了中醫藥……
楊阡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演繹,改變了“神農”去嘗百草的初衷,“我認為他不是為了發明中醫藥,而是想一勞永逸地解決隨著地球人口的增長、糧食最終不夠吃該怎么辦的一個終極性困境……”
巧思涌出,腦洞大開,好戲上演。
嶄新的戲劇情節是這樣的:早在“神農”那個時代,地球上就已經存在一些特殊的人類(如“神農”和他的神秘弟子),他們不用吃東西就可以安然生活,但平時混居在人類中間,輕易沒有辦法把他們區分出來……
該如何辨別呢?
“三聚氰胺”就此出場,凡是喝過“三鹿奶粉”長結石的人,就是那些不吃東西就可以活下來的人……
你想檢查一下自己是否是不吃不喝就能活的人嗎?請喝“三鹿奶粉”……
“如果你喝了三鹿奶粉長出結石,那恭喜你,你是特殊的人,可以不靠吃喝活著;如果喝了三鹿奶粉不長結石,那沒關系,你繼續喝去吧……”
反諷的劇情,反諷的結石。
凡是看過這部戲的人,無不印象深刻、拍手叫好。
楊阡說,正是由這一出戲,一舉奠定了胖鳥劇團的藝術風格,那就是玩黑色幽默,不玩控訴。
3、《相逢尷尬時》:60年代一代人的精神自傳
連續分享完兩部楊阡編劇的戲劇之后,有必要回溯一下楊阡的藝術之路。
說起來,楊阡跟我們是正兒八經的同行,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從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畢業后,楊阡先是進入一家雜志做記者,但好景不長,雜志后來因故?。
楊阡就此“下崗”,那是在1987年,“我和雜志社的那些同事可能是那個年代最早下崗的知識分子”,回憶當年,楊阡頗有一番感慨,他們那一代知識分子都是抱著“振興中華”的集體目標而讀書,畢業之后包分配,“體制”是對人的價值和地位的一種確認方式,“下崗就像是被國家遺棄了一樣,沒有了工作,那是一件天大的事情……”
縱使難以接受,奈何也得承受。
下崗后的楊阡,在北京帽兒胡同口開了一家花店,花店起了一個特別洋氣的名字,叫“勿忘我鮮花店”,花店裝飾得很是別致,門口有花壇、墻上有鏡子。
“楊記者”變身“楊賣花”。
賣花之余,寫寫小說,拿給好友、作家張抗抗看,張抗抗點評說,故事寫得挺好,人物對話有點差,建議多看話劇、聽聽人物是怎樣對話的……
于是去看話劇,看了一出北京人藝的經典名劇《嘩變》,看得楊阡如靈魂出竅一般、大徹大悟。
第一個劇本《故意傷害》,就此出籠,巧合的是,劇本一出來,被導演吳曉江看中,首演在當時的中央實驗話劇院(國家話劇院前身),后來連續演了40多場,堪稱為當年的中國先鋒話劇樹立了某種標桿……
“這個起點實在太高了,第一個劇本就被國家話劇院相中”,楊阡笑稱,他再問張抗抗,這個水平回過頭再繼續寫小說,可還行?
張抗抗回復,干脆別寫小說了,寫小說的人太多了,能寫好劇本的還真不多,你就繼續寫劇本去吧。
“楊賣花”再變“楊編劇”。
中央實驗話劇院有意讓其做職業編劇,面對再次進入體制內的機會,楊阡選擇了放棄。
一路南下,來到深圳。
……
胖鳥劇團在2017年推出的《相逢尷尬時》,一個晚上,一個舞臺,六個故事,濃縮了一代人的青春歲月,濃縮了一個民族變化最為劇烈的四十年。
六個故事開始之前,楊阡在劇中都以“旁觀者”的角色出現,帶著觀眾把兩個天津人從北到南、又由南向北的漂泊人生和他們一生的愛恨情仇,里里外外琢磨個透。
半百人生,全部入戲。于楊阡來說,這出戲與其說像是他自己的個人自傳,更像是1960年代一代人的精神自傳。
有劇評指出:“編劇顯然是很有雄心的,他硬是讓共和國40年的歷史在這個舞臺上神奇地上演了。而且,這段歷史的每一個關節點都被他注意到并做了自己的思考和處理。民族和國家的歷史與個人命運的拐點總是能如此巧妙地發生關聯,這不是單純的戲劇式的巧合,而是一代人對歷史和命運的承擔和思考!
4、《香檳與蠔的浪漫史》:不要讓我們共同擁有的,變成我們共同失去的
時間來到2015年,胖鳥劇團又做了一部戲,叫《香檳與蠔的浪漫史》,這部戲是跟法國香檳區的艾維吉爾舞團合作的。
之所以做這部戲,源自楊阡和朋友去到法國香檳地區一個有400年歷史的酒窖,見到酒窖的現任傳承人,一位二十多歲的小伙子,小伙子特別喜歡中國文化,他給楊阡等人播放了一個類似酒品廣告的片子,這個片子讓中國人看著會覺得格外眼熟親切。
片子從頭到尾講述的是,中國普洱茶一整套的制作過程,從原料采選,到殺青揉曬,再到蒸壓成型……片子結尾告訴觀眾,“我們這里的香檳酒,跟普洱茶是一樣的工藝流程!
在法國看到這樣的片子,是不是很意外?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受此啟發,楊阡決定構思一部香檳酒與中國文化相關的戲劇。
“當時我們在法國就想,香檳酒開始于17世紀中葉,還來自一個偶然事件,而我們深圳的‘沙井蠔’,那可是從北宋的時候就有了!”
深圳沙井,有著“千年蠔鄉”的美譽,沙井人養蠔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北宋時期,失去生計的鹽戶利用瓦片、石頭開創了最早的人工養蠔方法,綿延千年,直到今天。
在楊阡看來,在“沙井蠔”身上,可以講透中國的環境史、中國的移民史、中國的農耕史以及中國的開發嶺南史……“相比香檳酒代表法國,沙井蠔更能代表中國的文化!”
但遺憾的是,等楊阡回到國內、回到深圳,去實地探訪“沙井蠔”的現狀時,真實的境況讓人唏噓,本應作為省市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沙井蠔”,已是物是人非,隨著城市的發展、環境的變化,沙井已經早已不再適合養殖“沙井蠔”,沙井的蠔民們早已選擇異地養殖。目前市面上打著“沙井蠔”商標的蠔,已全部是來自兩廣其他地方養殖的蠔。
“在沙井、在深圳,延續了一千多年的沙井蠔養殖產業,就這樣消失在我們的眼前”,楊阡感慨之余,徒喚奈何:“我們能否不讓我們共同擁有的,變成我們共同失去的?”
于是,便有了這部《香檳與蠔的浪漫史》,通過講述一艘法國船只在南中國海一個小島附近沉沒的傳奇故事,引出中法兩國獨特的物產在歷史的迷霧中,走過交相生輝而又尷尬異常的迥異命運……
由此進一步展開,楊阡感嘆,“深圳不是一夜之間變成國際大都市的,深圳之所以有今天,是這片歷史悠久的土地、生活這片土地上的居民以及來到這片土地上的人們默默貢獻、甚至做出了很多的犧牲……”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觀望深圳的現在和未來,“深圳呈現給世人的,也不應該只是傲人的經濟成就,深圳可不可能變成一個更有品位、更有追求的城市?”
在一篇主題為“人類之愛在深圳”的文章中,楊阡感性地寫道:
“我不是一個人類學家,但我愛上了一個人類學家,因為她不遠萬里來到一個她完全不了解的國度,而且最后竟留了下來。在一個經濟最發達、人均GDP最高的城市里,幫助剛來到這座城市的低收入移民的下一代,學會怎樣使用免費的文化設施,讓他們也愛上這個城市,因為它的慷慨;讓他們也能在這里扎根并成為這個城市的公民,因為它的多元;這座城市的名字叫:深圳!
楊阡文中的“她”,叫馬立安,沒錯,就是《深圳的腳步》第7期的受訪人,一位來自美國的人類學博士,1995年來到深圳,后來嫁給了楊阡,用她的話說,“來深圳,是為了研究;留下來,是因為愛情”。
相信看過馬立安那期訪談的朋友會有印象,馬立安把楊阡比喻成“一只從天津移到深圳來的小雞,還是一只回不去的小雞”,這對神仙眷侶,在深圳不買房不買車、不生孩子,一直租房住,一直過著極簡的生活……
兩人除了擁有藝術家的身份之外,還都是社會活動家。值得一提的是,在2016年前后,楊阡和馬立安,還有深圳的一幫規劃建筑界人士、藝術家、社會研究學者等,共同發起“湖貝古村120城市公共計劃”,為深圳特區里僅存的一個具有500年歷史的湖貝古村的保護與改造,持續地研討建言、出謀劃策。
在參觀湖貝古村之后,全國著名古城保護專家阮儀三先生曾感言:“湖貝村是深圳的縮影,這個縮影可以給后輩留下鄉愁的重要依據。哪兒來的鄉?哪兒來的愁?留下來了,就有鄉又有愁,然后可以告訴下一代,把中華民族傳統的文化傳承下去!
誠哉斯言,留住鄉愁。
楊阡和馬立安,結緣深圳、情定深圳,深圳是他們共同的幸運之所;
深圳,擁有楊阡和馬立安這樣的移民、這樣的守護者,何嘗不是一種幸運?
深圳的腳步,中國的腳步
2020年,是深圳特區正式成立四十周年。
四十年來,深圳做對了什么?中國做對了什么?
深圳的四十年,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多的經驗,值得總結和評說。
大眾網·海報新聞廣州新聞中心在2020年走進深圳,推出大型原創全媒體產品:《深圳的腳步——40位深圳人眼中的特區40年》,訪談40位在深圳打拼的行業精英,通過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呈現深圳的四十年。
2019年8月9日,中央公布《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從經濟特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深圳,在新時代被賦予新使命。
2018年,深圳GDP首次超過香港;2019年,深圳GDP突破2.6萬億元,位列上海、北京之后,排名全國第三。亮眼數字、輝煌成就的背后,是開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是千千萬萬的新深圳人,奔來深圳,融入深圳,扎根深圳,奉獻深圳,成就深圳……
深圳有今天,離不開黨和國家的英明決策,離不開千千萬萬深圳人的接力付出和不懈奮斗,深圳的歷史,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揮灑汗水、共同書寫;深圳的輝煌,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共同成就……
深圳的城市文化、特區精神,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像胎記一般,蘊藏在深圳辛苦打拼的每一位普通人身上,蘊藏在深圳飛速發展的產業和行業中。
……
深圳歷史,個人親歷;深圳經驗,個人評說。
深圳的四十年、深圳的經驗,將透過40期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走向山東,走向全國。
來源:大眾網發布時間:2020-10-22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玉升 深圳報道
程建 簡介
1962年出生,四川崇州人。1979年考入中山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1983年畢業于中山大學人類學系考古專業,分配到江蘇鎮江博物館工作,曾任鎮江革命歷史博物館副館長、鎮江市文管辦副主任。1999年來到深圳,受聘于寶安沙井鎮委(現為沙井街道)宣傳部,專門從事沙井古文物的考察與研究,發現深圳人文始祖黃舒墓,倡導設立金蠔節,讓沙井蠔成為深圳市的文化名片。
編寫出版《沙井歷史資料匯編》《沙井記憶》《閱讀寶安》《千年傳奇沙井蠔》《沙井旅游》《激蕩30年——我們的寶安》《深圳古詩拾遺》《沙井地名錄》《茅洲河邊的步涌村》《深圳風物志(家族記憶卷)》《深圳風物志(地名密碼卷)》《深圳風物志(村落往事卷)》等著作,其中《閱讀寶安》榮獲改革開放30年廣東省檔案編研成果一等獎。
深圳如今名揚天下,熟悉深圳歷史的人都知道,深圳的前身是寶安,寶安有沙井,沙井有特產,其名沙井蠔,色澤金黃,體大飽滿,狀如元寶,飄香千年之久,每年冬至前后,沙井金蠔節,食者如云。
鮮為人知的是,已經舉辦十五屆的沙井金蠔節,它的倡議人叫程建,畢業于中山大學考古專業的他,來到深圳,安居沙井,一直從事沙井古文物的考察與研究,默默在沙井耕耘了二十年……
在沙井,程建走街串巷,走過每一個村落,訪過每一處古跡,發現深港地區最早的歷史名人——晉朝孝子黃舒的墓地,填補了廣東歷史學界、考古學界的空白。
從地理位置上看,沙井地處珠江主要出?诨㈤T水道的東岸,是珠江三角洲的最南端,這里是深圳最早開發的地區,一直以來都是深港地區經濟文化社會最為發達的區域。
在程建看來,“深圳文化的根在寶安,沙井是一個切入口、是一個起點,有了沙井的基礎和積累,將來可以更好地研究深圳、研究珠三角、研究嶺南文化……”
1、念念在茲,偶然發現黃舒墓
首先分享程建發現黃舒墓的一段往事。
黃舒其人,晉朝人,有人說是東晉,有人說是西晉,清嘉慶《新安縣志》中曾記載:“晉孝子黃舒墓在大田鄉豬母岡”。歷代的地方志,無論是《東莞縣志》,還是《新安縣志》,都將他列為鄉賢首位,其孝道文化的影響深遠。
“黃舒是深港地區最早的歷史名人,他是一個坐標式的人物,有了他,就證明中原地區的儒家文化已經抵達這里,因此可以大膽地說,他就是深圳的人文之祖!
程建第一次讀到黃舒的名字,是在他剛來深圳不久。
有一天,程建的中山大學考古班班長彭全民,來到沙井看望老同學,帶來《康熙新安縣志》復印本和《嘉慶新安縣志》的復印本,正是從這些書上,程建首次知曉黃舒其人。
黃舒之葬是否存在?如果在的話,又在哪里?
念念在茲,程建開始有心尋找。此前多年,市、區、鎮文物工作者曾經多次實地尋訪,都沒有結果,許多人都認為黃舒墓或許早已湮沒……
經過考察,程建發現沙井步涌村有一個自然村叫大田村,應該就是志書中所說的大田鄉。
2001年5月,他和彭全民一起到步涌村走訪,快要離開時,再次向步涌村的老書記江炳球問起黃舒墓一事,以前很多次問村里人打聽,得到回復都說沒有聽說過。
這次江炳球略微思索一下回答說:村里倒是有個黃(王)公墓,是不是就不知道了……
粵語口音里,王黃不分,趕緊實地看看。
江炳球領他們來到一個工業區,到處是嶄新的廠房,就在大家毫無頭緒時,他指著路旁一堆荒草說:“就在那里!贝蠹遗d奮地拔開齊腰的雜草,一座古墓呈現在面前。
程建仔細辨讀墓碑上的碑文,盡管碑字跡有些模糊,仍清晰可見十六個字:“晉欽賜孝子鄉賢始祖考參里黃公之墓”。
真是意外之喜,黃舒墓找到了!
更令人慨嘆的是,附近周邊正在大興土木,墓地之所以能夠留存,是因為墓地上方有幾根粗粗的高壓電線,下面不準建工廠,要不是因為高壓線的存在,這座珍貴的文物早已不復存在……
留存與發現,是幸運也是必然。程建笑稱“我們是幸福的相遇……”
消息一經報出,引起的轟動可以想見,“有了它,就可以印證深圳本地的歷史、印證過去的縣志……”
2、扎根沙井,倡議設立金蠔節
來到沙井,發現黃舒墓,算是初戰告捷。
接下來,程建扎根沙井、扎實開展沙井鎮村文物的保護工作,在他的提議下,沙井鎮成立鎮文物管理委員會和辦公室,出臺《沙井鎮文物保護單位管理辦法》,在全國率先公布鎮級文物保護單位,建立起市、區、鎮、村四級文物單位組成的基層文物保護網絡,后來,沙井鎮多次被評為市級文物保護先進單位……
在文物維修方面,他也積極組織協調,先后完成多處古建筑的維修,比如曾氏大宗祠、江氏大宗祠以及古喬曾公祠等等……
程建告訴我,早在2000年,他就編撰出版《沙井鎮志》,這是深圳市有史以來第一部鎮級地方志,填補鎮級地方志空白。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網上出現一篇題為“蠔鄉千年”的文章,流傳甚廣,文章作者就是程建。
那時的沙井蠔,面臨衰落的局面,海水污染、蠔田被征用、蠔業異地轉移,程建就想用文化的力量振興蠔業,將這一地方特產打造成深圳文化的名片。他查閱檔案、走訪老蠔民、收集資料、撰寫文章發表在各類報刊上,提高了沙井蠔的知名度。
眾多網友正是通過這些文章,知道了沙井、知道深圳還有這樣一個寶貝特產——沙井蠔……
說到沙井蠔,每年冬至左右,沙井都會舉辦金蠔節,金蠔節的最初倡議人,不是別人,也是程建。倡議的提出時間,是在2004年。他的倡議得到區、市高度重視,于是便有了金蠔節。
金蠔節至今已舉辦了十五屆,舉辦好處,顯而易見。
“通過開展各種有關沙井蠔文化內涵的活動,不僅傳承了歷史文化,而且全面展現了沙井、寶安的獨特歷史文化魅力,促進了沙井、寶安旅游文化事業的全面發展!
即將出版的《沙井蠔業志》后記里,程建如是說:
“與沙井蠔結緣二十年,一直有為沙井蠔編志的愿望,希望將自己所收集到資料整理出來,為后人留下一部系統而翔實的地方歷史資料!
沙井蠔與程建,也算幸運相遇,彼此共同成就。
3、孤獨行走,身影悄然隱煙云
來到深圳之前,從中大畢業后,程建去往江蘇鎮江,先后在鎮江博物館、鎮江革命歷史博物館、鎮江市文管辦工作了16年,跑遍鎮江的老街老巷,參與全國文物普查、歷史文化名城申報、文物精華展晉京,挖掘和整理出吳文化的大量史料,提出京口文化的概念……
機緣之下,他被告知“深圳沙井要建一個博物館”,沙井在哪里?
他找來地圖,還真在珠江出?谡业搅松尘@個地方,于是,毅然南下,放棄了原來的體制內身份,來到沙井,做起了一名“臨時工”,誰也沒想到,這“臨時工”一做就是二十多年……
來到沙井,很快愛上這里的人、這里的文化。
在一篇題為“不積跬步 無以至千里——三十年的匯報”的文章里,程建跟中大的老同學們這樣說沙井:
與北方和內地相比,沙井保留古代的東西更多一些,也更傳統,如房屋、村落的建筑風格,村民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這里是以血緣為紐帶的宗法社會,形成單姓村落,或一村一姓或幾村一姓,大家聚居而住,和睦共處,世代相傳,根深葉茂。
另一方面,由于地處海邊,毗鄰香港、澳門等地,開放意識較其他城市也更為強烈。這里時常有人飄揚過海四處謀生,因此與外界接觸的機會最多,信息靈通,見多識廣,思想開放。
“總而言之,研究這里的文化其樂無窮!背探ㄈ缡钦f。
自然村落歷史人文普查、地名普查,都有他的身影,審查一遍遍、修訂一遍遍,盡量做到不出錯不遺漏,深圳的四萬多個地名和一萬多個自然村落的人文歷史,全部裝在他的心里。
去到鳳凰山森林公園、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尖崗山公園、沙井蠔鄉湖等地,你會見到許多的道路和景觀,它們的名字都出自程建之手……
在一個人人都在創新和創業的城市里,有一個人執意在村落里尋舊覓古,確實有些另類,也是逆行者。同事說他是老古董,程建說自己是拾荒人,將那些被世人丟棄的東西收集起來,再過四十年,這個城市的人們一定會來尋找這些東西……
“我相信城市越偉大,越需要歷史加持、越需要文化文脈!
大隱隱于朝,中隱隱于市,小隱隱于野。
這些年來,程建很少離開沙井,繁華的深圳特區近在咫尺,一年中卻難得進關幾次。從不參加學術會議,也從不撰寫嚴肅的考古論文。很少參加應酬,更與歌舞升平、燈紅酒綠保持絕緣……
“放下所有名利,偏居彈丸小鎮,只是希望有一處放心的地方!
程建由衷地感嘆,研究歷史早已成為他的生存方式,“對著那些看的見的文物和看不見的歷史的時候,我感到很快樂,能讓一件快樂的事成為自己的生存方式,是一種幸!。
在歷史中孤獨行走,悄然將自己的身影隱于這片煙云……
深圳的腳步,中國的腳步
2020年,是深圳特區正式成立四十周年。
四十年來,深圳做對了什么?中國做對了什么?
深圳的四十年,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多的經驗,值得總結和評說。
大眾網·海報新聞廣州新聞中心在2020年走進深圳,推出大型原創全媒體產品:《深圳的腳步——40位深圳人眼中的特區40年》,訪談40位在深圳打拼的行業精英,通過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呈現深圳的四十年。
2019年8月9日,中央公布《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從經濟特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深圳,在新時代被賦予新使命。
2018年,深圳GDP首次超過香港;2019年,深圳GDP突破2.6萬億元,位列上海、北京之后,排名全國第三。亮眼數字、輝煌成就的背后,是開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是千千萬萬的新深圳人,奔來深圳,融入深圳,扎根深圳,奉獻深圳,成就深圳……
深圳有今天,離不開黨和國家的英明決策,離不開千千萬萬深圳人的接力付出和不懈奮斗,深圳的歷史,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揮灑汗水、共同書寫;深圳的輝煌,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共同成就……
深圳的城市文化、特區精神,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像胎記一般,蘊藏在深圳辛苦打拼的每一位普通人身上,蘊藏在深圳飛速發展的產業和行業中。
……
深圳歷史,個人親歷;深圳經驗,個人評說。
深圳的四十年、深圳的經驗,將透過40期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走向山東,走向全國。
來源:大眾網發布時間:2020-11-06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玉升 深圳報道
陳難先 簡介
1943年出生,浙江紹興人。1967年畢業于北京大學西方語言文學系英語專業。1970年到黑龍江省尚志縣教中學,1980年在杭州電子工業學院任教。1982年10月調入招商局蛇口工業區,在深圳創辦育才學校四所中小學。2003年退休。2010年起投身公益。
“老校長!
這是陳難先在深圳蛇口獨享的一個稱呼,幾乎所有的蛇口人,一見到他,都會熱情走上前,主動跟他打招呼、問一聲好。
9月10日,教師節,“蛇口消息報”推出“特區四十年·追夢人”系列報道,發出的陳難先這一期,主題是:一輩子就做了“教育”這一件事。
深圳知名作家涂俏,在朋友圈轉發這一期報道時,如是說:
“老校長”的美譽稱呼,蛇口人只認他一人。育才創辦之初,他騎著自行車去接來自五湖四海的老師……一片荒灘上,他建起了四所學校。勤勉做人,踏實干活,虛懷如谷,儒雅謙和。蛇口教育,他是那個完美的打樁人。
涂俏接著寫道,他信奉的是:學生的利益高于一切。不僅如此,他還熱心助力諸多國際學校落戶蛇口,發展壯大。晚年,他傾情扶持辦學困難學校、幫助學困兒童……
“從某種意義上講,他,其實并未進入蛇口領導層內核,袁老風光無限時,他僅蝸居育才辛勤育人,后來,他成為袁庚精神的美好傳承者……”
有趣的是,在涂俏的轉帖下面,陳難先留言:有愧于如此這般的敬語!余生唯愿能夠活出一個自己,即使有人說我“難弄”,也無妨……
率真性情,可見一斑。
1、“深圳把他忘了,我很難過”
我第一次見到陳難先,是在今年6月份的《袁庚傳奇》新書發布會上,受邀出席活動的李津逵教授,特意引薦我們認識,稱《深圳的腳步》之特區四十年四十人訪談,陳老校長是一個不可錯過的人選。
當天的活動現場,陳難先上臺致辭,他的一番實在幽默的講話,讓現場的人聽后笑聲四起。
“我一再跟記者們講,我跟袁董真的不熟,我是等到他退休以后才跟他見了幾次面。當年我做育才學校校長的時候,至于如何辦學,袁庚一次也沒有給我指示過、干預過,他信奉,教育是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
說到這里,他話鋒一轉,像講段子一般,“問題是,我當時不僅沒有做過校長,連教導主任也沒有做過,我只會做老師,但他們偏偏非讓我做校長,實在沒有辦法,我只好硬著頭皮上……”
說到這里,臺下響起一片掌聲和笑聲。
創辦四所學校,篳路藍縷,玉汝于成。
對于那段經歷,訪談過程中,陳難先跟我達成默契,他不想多談,我也沒有多問,“創辦育才的那些事兒,網上到處都是,沒必要再說了”。
他重點跟我提到另外一個人,稱他有恩于深圳,深圳不該忘記他。
這個人叫呂型偉,著名教育思想家、教育改革家,退休前是上海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上海市教育學會名譽會長,老先生于2012年去世,享年94歲。陳難先強調,呂型偉的教育理念、教學理念,讓他佩服得五體投地。
陳難先回憶,他與呂老相識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當時呂老代表中國教育學會來抓深圳市實驗學校,這是他探索21世紀中小幼現代會教育的研究與實驗的一個點。
“當時他經常來深圳,一來便小住一段時間,除了在實驗學校蹲點以外,還到市內各校作調查研究。他多次來育才,了解育才的辦學思想和實踐,后來正式邀請育才參加他主持的國家級課題。在呂老的關懷下,年輕的育才學校得以進入這個名校濟濟的集體,辦學的方向更明確,教育實踐更科學了!
可以想見,有了呂型偉的牽線和引路,對于當時在閉塞的蛇口辦學的育才來說,真是如獲甘霖。
陳難先跟我分享了呂型偉關于素質教育的一個觀點:素質教育是一個偽命題,世界上的教育沒有素質教育這一說。
在呂老看來,凡是提出一個科學的論點,有正面,必然有負面,以此類推,提素質教育,一定得有非素質教育,找來找去,你能找到非素質教育嗎?找不到。
只要是教育,都是在提高人的素質。呂老舉了兩個簡單例子來說明。
一個是酒店里的服務生為客人倒紅酒,如何規范地倒酒,有一套標準的流程和禮儀,酒店對服務生進行培訓,提高他們的服務水平,是不是素質教育?
另一個場景發生在家里,常見的情形是,飯桌上奶奶總要告訴孫輩,吃飯不要吧唧嘴、不要弄出太大的聲響……你說奶奶們的教育,算不算素質教育?
曾幾何時,素質教育國內推出伊始,很多中小學校長們無所適從,什么是素質教育?我們現在做的是不是素質教育?
很多校長各顯神通,有相當一些人潛意識認為課堂教育是非素質教育,于是開始大搞課外活動,比方吹拉彈唱、體育舞蹈及繪畫書法等等,有一段時間叫第二課堂,認為第二課堂才是素質教育……
面對這些亂象,呂型偉老先生疾呼,要理直氣壯、公開地說,課堂教育就是素質教育的精華!
數學該怎么教?語文應該怎么學?這是我們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和專家凝練出來的,素質教育,必須要正本清源。
“但素質教育不能泛泛地提,要給它限定一個非常明確的含義”,呂型偉提出,一提素質教育,就是特指兩條,一個是創造性思維,一個動手能力,別的不要提。(這兩點曾經寫入某一年中國教育工作會議紀要)
在一篇標題為“為了未來的人”的懷念文章里,陳難先這樣寫道:《為了未來——我的教育觀》是老教育家呂型偉的一本論文集,書如其人,人如其書……呂老常對我們講:教育工作者,尤其教育研究人員和領導人,要做到“人云亦云不云,老生常談不談”。
陳難先感慨地說:“請記住呂型偉。深圳把他忘了,我很難過……”
2、每個人是一片不一樣的樹葉
訪談過程中,陳難先還跟我分享,最近他正在看一本書,《胡適口述自傳》,由唐德剛從英文翻譯成中文,在書里,唐德剛寫了幾百條注釋,其中提到胡適很出名的兩句話:做學問,要在不疑處有疑;做人,要在疑處不疑。
經考證,這兩句話其實來自胡適的前輩學者,不是胡適的原創。作為一個洋博士,胡適所學,學貫中西,但他骨子里仍然是很傳統的,他的為人處世、他的理性理念,都是中國傳統的東西。
“要在不疑處有疑”,由此聯想到我們的教育,不正是應該鼓勵老師和學生勇于在不疑處提出疑問嗎?
陳難先表示,我們的教育,就是要教會學生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無論文科、理科,都應該這樣才是……
遺憾的是,現在的教育不再提學生的興趣,只提目標。學生們的目標就是考上大學,要考上大學意味著必須全面,差一樣也不行……
“我們每一個人,其實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就像樹葉,每一片樹葉都是不一樣的,F在的教育,要求每一個人都要成為一片相同的樹葉,而且還給樹葉畫上了框框,必須是杰出的樹葉……”
陳難先以錢鐘書和華羅庚為例,你讓錢鐘書成為數學家,可能嗎?你讓華羅庚成為文學家,也不太可能。
在他看來,好的老師就是要善于發現每個學生在哪些地方突出,在他突出、長處的地方,老師去點撥他,讓他成為一個人才。
“假如一個人像錢鐘書一樣,他的數學就是不行,你老是去點他的數學、壓他的數學,最后可能讓他的文學也學不好……”
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長會找陳難先咨詢、請教關于孩子選學校、選專業的話題,他給出的建議是,選專業比選學校重要,選老師比選名校重要。
具體說來,報考大學時,與其選擇一個名校,讓孩子讀一個他不感興趣的專業,不如改選一個二本院校,挑一個更適合孩子的專業。
中學階段,與其選擇一個名校,不如選擇一個好的班主任,因為一位負責的好的班主任,對你孩子的三年、甚至六年會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
3、主動送上門,義務當“問顧”
如上文所述,退休后的陳難先,投身國際教育,同時不忘扶持民辦學校,特別是為打工子弟開設的學校,他主動送上門,笑稱義務給學校當“問顧”。
所謂“問顧”,就是先有問后有顧,學校有問題、有疑問了,自己過去“顧”一下。
陳難先告訴我,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香港一所學校,它的名字就叫Hong Kong International School香港國際學校,是一所私立學校,這所學校的校長告訴他,他們原來的小學校區在淺水灣,因為辦得好,教育質量好,香港各界的名流、達官貴人等,都愿意把孩子送到他們那里去。
請注意,接下來差別于內地的一個做法出現了。
香港政府經過考核,長時間的考核,綜合考慮香港各界的評價等,做出一個決定,以很低的價錢賣給學校一塊地,讓他們擴建學校面積,建設第二個校區,因此學校的中學部就去了大潭。
“他們兩個校區我都去看過,建設得都很漂亮”,陳難先感慨,這種做法放在內地絕對算是匪夷所思,哪一級教育主管部門,誰敢把地如此低價賣給私立學校?
在很多人的眼里,私立學校好像不是自己的,一定是公立學校,才是國家應該支持的……
陳難先告訴我,相比內地一些城市,深圳對于民辦學校的支持還算不錯,但支持的力度還是不夠大,跟香港不能比。
讓他念念在茲的深圳南山東灣小學,就是一所專為解決轄區內來深建設者子女入學難而設立的學校,學校一直堅守公益為本,不以營利為目的,不要求合理回報。
陳難先說,他主動送上門去,跟校長講,“我愿意給你們做服務”,充分運用積累的各種資源,助力學校更好發展。
“所以確切一點講,我是從2003年退休的,但我真正的退休生活是從2010年才開始的,中間這些年,我一直沒有離開教育,未來也不會離開……”
這就是陳難先,一位讓人尊敬的老校長。
從2010年開始,他又開始投身做起了公益,特別是踴躍參與蛇口社區基金會的日;顒,成為袁庚精神的美好傳承者。
涂俏告訴我,他們已經拍攝了一部青春版的“袁庚傳奇”,片中爺爺的扮演者,不是別人,正是陳難先。
以接近80歲的年紀為袁庚出鏡,這部青春版的“袁庚傳奇”,絕對值得期待。
(訪談時間:2020年10月29日 訪談地點:深圳)
深圳的腳步,中國的腳步
2020年,是深圳特區正式成立四十周年。
四十年來,深圳做對了什么?中國做對了什么?
深圳的四十年,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多的經驗,值得總結和評說。
大眾網·海報新聞廣州新聞中心在2020年走進深圳,推出大型原創全媒體產品:《深圳的腳步——40位深圳人眼中的特區40年》,訪談40位在深圳打拼的行業精英,通過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呈現深圳的四十年。
2019年8月9日,中央公布《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從經濟特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深圳,在新時代被賦予新使命。
2018年,深圳GDP首次超過香港;2019年,深圳GDP突破2.6萬億元,位列上海、北京之后,排名全國第三。亮眼數字、輝煌成就的背后,是開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是千千萬萬的新深圳人,奔來深圳,融入深圳,扎根深圳,奉獻深圳,成就深圳……
深圳有今天,離不開黨和國家的英明決策,離不開千千萬萬深圳人的接力付出和不懈奮斗,深圳的歷史,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揮灑汗水、共同書寫;深圳的輝煌,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共同成就……
深圳的城市文化、特區精神,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像胎記一般,蘊藏在深圳辛苦打拼的每一位普通人身上,蘊藏在深圳飛速發展的產業和行業中。
……
深圳歷史,個人親歷;深圳經驗,個人評說。
深圳的四十年、深圳的經驗,將透過40期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走向山東,走向全國。
來源:大眾網發布時間:2020-11-30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玉升 深圳報道
張一兵 簡介
1953年生于哈爾濱。1977年本科入讀黑龍江大學,1982年碩士入讀吉林大學,1999年博士入讀吉林大學。1992年初入職深圳博物館,先是研究深圳當代歷史,后介入客家文化,由此走上古建筑考察研究之路,足跡遍及深圳所有村落,再外擴廣東、東南五省、長江以北大部分省份,前后歷時超過二十年。
主要著作有:《深圳經濟特區創業史》、《深圳古代簡史》、《深圳通史》、《深圳炮樓調查與研究》、《深圳炮樓探秘》、《深圳風物志》以及《明堂制度研究》等書籍,并在《古建園林技術》、《書法叢刊》等刊物上發表論文數十篇。
退休后的張一兵,現擔任廣東省文物保護專家委員會成員。
“你做‘深圳的腳步’訪談,一定要去訪下張一兵,他是研究深圳歷史的專家!
今年7月份,李津逵教授向我推薦了多位訪談人選,其中提及張一兵時,特意強調張是《深圳通史》的作者,還是全國古建筑的研究專家。
專訪那天是周六的晚上,深圳“八卦一路”地鐵站,張一兵匆匆出站,手里拎著一份快餐盒飯,等他吃過盒飯,我們一口氣聊了近兩個小時,一直聊到晚上十一點,錯過最后一班地鐵,我們打車送他回家。
張一兵生于哈爾濱,大學本科主修先秦文學,碩士和博士主修先秦文獻,碩士畢業以后,選擇南下,來到深圳,入職深圳博物館,最后于考古所退休。
聽張一兵聊深圳的歷史、聊他自身的經歷、聊深圳的文物和遺產保護,尤其是他耗費二三十年時間,專注于古建筑的考察和研究,足跡遍及全國大部分省份,走過近2000個縣(市),留下超10萬張全國各地的老建筑(膠卷)照片,我真的贊嘆不已,深圳果然不乏“神奇之人”……
至今一口東北話的張一兵,說到當年龐大的古建考察計劃,風趣地稱“這活兒沒邊沒沿,一輩子做不完”;談及深圳的文物保護現狀,又憂心忡忡,“這里是一個文物特別容易被消滅光的地方……”
1、初到深圳:一年多寫出《深圳古代簡史》
初到深圳,入職深圳博物館,張一兵迎來的第一個課題,是協助研究部主任共同開展研究深圳經濟特區的創業史。
“這段歷史,就是從(上世紀)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十來年的歷史”,張一兵回憶,領受任務后,他很快找人采訪,很快寫出自己承擔部分的書稿,書名就叫《深圳經濟特區創業史》,“書稿基本上把那十來年的事兒說清楚了,不過現在回看的話,還不是很成熟,達不到史學上要求的高水平……”
接下來,由今入古,直接進入深圳的古代史。
時任深圳博物館館長黃崇岳主持,深圳博物館副館長楊耀林與張一兵分工,楊做深圳的近現代史,100年以內的歷史;張做深圳的古代史,100年以前的歷史。對于這個分工,張一兵笑稱“楊館長是老大哥,為人寬宏大量,把難活兒接了過去……”
對張一兵來說,做古代史恰是用上自己所學。
上文曾經提過,張在大學里學的是先秦文學和先秦文獻,乍聽這兩個專業,相信你會跟我一樣驚訝又好奇,大學里還有這兩個專業?也太晦澀難懂了吧?
張一兵用兩句話道出學習這兩個專業的好處。
第一句:“一旦讀熟了先秦之前的上古文獻,再看后世諸如唐、宋、元、明、清的那些文獻或者文學作品,大部分可以比較輕松地閱讀,理解起來也會很輕松”,為什么?因為秦之后的兩千多年,歷朝歷代的學者基本上都是在解釋先秦的那些著作、那些經典……
第二句:“那些學習秦之后文獻專業的,他們要去讀先秦文獻的話,都要重新學!
所學派上用場,進展自然飛快。
從開始收集深圳的古代史料,到做出《深圳古代簡史》,僅僅用了一年多,“那個時候真是夜以繼日、找盡所有原始資料……”
張一兵笑著告訴我,過了這么多年再回看那本書,至今還沒有發現什么致命的錯誤或硬傷,即使有一些小問題,一般人也看不出來,因為很少有人能比他研究得更深……
“當年在短時間內能做出《深圳古代簡史》,也算是小有成就,多虧那個時候自己年輕,精力充沛,做研究時沒有太多壓力,也沒有太多的條條框框限制……”
2、研究深圳:開始跑龍套,入行深似海
基礎筑牢,好戲開演。
屬于張一兵個人的“真正站起來”的研究開始了。
1995年前后,深圳市博物館啟動客家文化研究,因為“深圳百分之六七十的土地上,住著的是客家人,客家人的人口占深圳人口的60%”,廣東三大方言:廣府話、客家話和潮州話,“在地圖上看,這三種方言的交匯點,正好是在深圳”。
鑒于張一兵此前廣泛搜集過深圳的古代史料,經常跑廣東省圖書館、經常跑深圳的很多村落,他被臨時抽調進客家文化課題組,“那時候館長牽頭、親自上陣,我不是主力,頂多算是個跑龍套的”。
命運就是這般有趣,“跑龍套”的張一兵,最后竟跑出來一個“大角色”。
“深圳的鄉村文化里,主要是兩大塊,一個是客家,另一個是廣府,潮州文化最初是在深圳的邊緣。隨著研究的深入,發現潮州文化往客家文化中‘侵略’了很多,也往廣府文化里滲透了很多……”
對于“廣客潮”三種方言和文化的研究,讓張一兵打開了一扇窗,看出了更多的門道:“我發現在古代的一些房屋上,三種文化的融合特別明顯!
他去訪問一些老先生,詢問有關深圳地區古建筑的研究情況,被告知,此前沒有人做過相關研究,沒有任何的著作、論文以及研究成果,“你的問題誰也回答不了,你自己去琢磨、研究去吧!”
無意中發現一個空白,地域性古建筑原來無人研究。
對于做研究的人來說,發現研究空白,無疑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情,張一兵決定集中精力“攻讀”古建筑,但出乎他意料的是,這條攻堅之路,他一走就走了二十多年……
“一開始呢,我就想深圳不就是一千多個村莊嘛,我先跑遍這一千多個村莊再說……”
一跑就跑了整整十年,一千多個村莊足足跑遍了,規律也看出來一點,但看出來了也不敢說,為啥?
“因為你看到的只有這些,我只看了一個深圳,真的不敢說深圳,它的外圈呢……”
正應了那句:你知道越多,你就越恐懼,越不敢下結論。
由此,圍繞古建筑,張一兵開始了“畫圈”,一圈又一圈,越畫越大。
深圳——惠州、東莞——廣州——惠汕——博羅——清遠——肇慶——佛山——中山——番禺——潮汕……
廣東——東南五省——長江流域——黃河流域……
張一兵感慨:“就這樣一圈一圈地往大里畫,后來真的發現,不把全國的弄清楚,你想把深圳的弄清楚,幾乎是不可能的!
說到這里,張流露出東北人的幽默,“那個時候就覺得這活兒越干越大、沒邊沒沿了,這輩子是干不完了……”
3、專注古建:十年時間,跑遍全國
奇跡,就是這樣出來的。
看似一輩子干不完的活,愣是讓張一兵給干成了。他花了差不多十年的時間,真的跑遍了上面所畫的每一個圈。
全國范圍內,除西藏、新疆以及內蒙古等少數民族省區,他逐省研究,一個省畫個網格,點一堆點,用現在流行的話“打卡”一樣,由省會到特色縣市,一個省一個市一個縣地去跑……
哪里有古建筑,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全國的古建筑,二十多個省的,一千多個縣的,我留下十萬多張膠卷照片”,張一兵回憶,那個時候每次出發,他都會帶上1000個膠卷;那個時候,內地消費便宜,住一個晚上才十塊錢……
十年光陰,十年收獲。
看遍了全國的古建筑,重返深圳,再說深圳的古建筑,見多識廣之后,厚積薄發,文思泉涌。
一本一本地,張一兵開始出關于深圳的古建筑的書籍、調查報告等,諸如《深圳炮樓調查與研究》、《深圳東北地區圍屋建筑研究》以及《深圳炮樓探秘》等等,他自評撰寫的調查報告也進入比較深的專業水平……
在著書寫報告之外,張一兵還接受邀請,參與公益講座,與深圳市民分享深圳傳統建筑的歷史。
2018年6月,深圳圖書館,“喚起城市的記憶”第四講,主講嘉賓就是張一兵,他透過豐富的文字史料、鮮活生動的傳統民俗、各種各樣的歷史文物以及大量的傳統廟宇、祠堂、住宅建筑圖片等,系統呈現了深圳地區傳統建筑的今昔歷史和豐富多樣性。
“深圳現存的傳統建筑,有五個傳統的區域性文化來源,分別是本地傳統文化、廣府傳統文化、客家傳統文化、閩南潮汕傳統文化、西洋文化,其中,在這幾種文化來源中,本地的傳統文化來源最重要!
張一兵表示,作為我國南方古越族的一支及其先民的聚居地,深圳的歷史至少可以上溯到6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中期,千年古縣的基本范圍一直沒有變,區域性傳統文化的脈絡一直沒有斷。
因此他提出,在廣東省的傳統建筑中,以“番禺類型”(即廣州類型)為中心,可以分為寶安類型、新(會)江(門)類型、湛茂類型、徐雷類型、東江類型、北江類型、西江類型、西北少數民族類型、興寧類型、梅州類型、潮汕類型、揭陽類型以及海陸豐類型等等。
在張一兵看來,深圳的傳統建筑甚至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門類,區分開來。它既有廣府建筑、客家建筑、潮汕建筑的影子,甚至有中西合璧元素、多種文化交融,又讓自身建筑具有了混合色彩,“所以深圳的傳統建筑,在全國必然會有一席之地”。
4、深圳溯源:起家時是個貴族的封邑
訪談張一兵,聽他分享深圳的歷史、分享深圳的文物保護現狀,他個人還有非常鮮活的個人觀察。
很多深圳歷史的書籍中已有交代,當年,漢王朝在深圳南頭古城一帶的“東官鹽場”設置“番禺鹽官”來管理鹽業生產;三國時期社會動蕩,孫吳政權開始在嶺南僑立郡縣,切割南?ち|莞郡,旋即消亡;兩晉南朝時期關隴青徐貴族繼續棄土南遷,東晉成帝咸和六年(331年)分南?ち|官郡,設6個縣級單位。
《宋書州郡志》如是記載:“東官郡領縣六:寶安男相、安懷令、興寧令、海豐男相、海安男相、欣樂男相!
張一兵解釋說:“男相”是分封制度五等爵中最后一級的“采邑”主,是封邑。
東官郡郡治設在同時設立的寶安縣(寶安男相)城中;寶安縣唐代遷改為東莞縣;明代萬歷元年從“東莞縣”又分出“新安縣”……
在張一兵看來,“最初的寶安男相的駐地‘采邑’時期,可能是一個中等以上的縣,但是后來的‘寶安縣’也好、‘新安縣’也罷,其實一直是一個比較下等的縣”。
他進一步解釋說,按照古代分類,縣分上中下三等,明代以后的深圳(新安縣、寶安縣)肯定是一個很下等的縣,是幾個大城市或者大縣、強縣中間的三不管的地方。
“你看設立新安縣,就是從周邊幾個縣各自切了一個角,最窮的那幾個角,切過來人家不心疼,湊在一塊、湊齊了一個下等縣……”
所以回看深圳的歷史,經濟業態從最初的鹽業,到后來的采珠業、養珠業以及養蠔業,歷史大潮中的深圳,經濟活動一直很活躍,但政治地位一直并不高……
正是囿于下等縣的地位、貧困程度,又經過康熙遷海的荼毒摧殘,所以深圳廣府片區現存的古建筑相比周邊地區,品質規格一直比較低,總體數量也少很多,但是后來劃入的客家片區卻保留著大量優質的古建筑……
改革開放四十年,深圳特區一飛沖天,發展成就舉世矚目。
眼下的深圳,正在承擔新的使命與擔當,迎來高光時刻。
高光時刻的深圳,既要高速發展,也要文物保護。
訪談中,張一兵提出一個被太多人忽視的問題:
深圳在文化遺產的保存,尤其是文物的保存、物質文化遺產的保存方面,未來面臨的狀況將非常非常嚴峻和困難。
“未來,極有可能會碰到我們的文物比別人少得多、質量差得多的情況……到那個時候再后悔也來不及了,對不對?因為文物是不能再生的……”
但愿不是危言聳聽,而是醒世警言。
深圳的腳步,中國的腳步
2020年,是深圳特區正式成立四十周年。
四十年來,深圳做對了什么?中國做對了什么?
深圳的四十年,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多的經驗,值得總結和評說。
大眾網·海報新聞廣州新聞中心在2020年走進深圳,推出大型原創全媒體產品:《深圳的腳步——40位深圳人眼中的特區40年》,訪談40位在深圳打拼的行業精英,通過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呈現深圳的四十年。
2019年8月9日,中央公布《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從經濟特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深圳,在新時代被賦予新使命。
2018年,深圳GDP首次超過香港;2019年,深圳GDP突破2.6萬億元,位列上海、北京之后,排名全國第三。亮眼數字、輝煌成就的背后,是開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是千千萬萬的新深圳人,奔來深圳,融入深圳,扎根深圳,奉獻深圳,成就深圳……
深圳有今天,離不開黨和國家的英明決策,離不開千千萬萬深圳人的接力付出和不懈奮斗,深圳的歷史,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揮灑汗水、共同書寫;深圳的輝煌,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共同成就……
深圳的城市文化、特區精神,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像胎記一般,蘊藏在深圳辛苦打拼的每一位普通人身上,蘊藏在深圳飛速發展的產業和行業中。
……
深圳歷史,個人親歷;深圳經驗,個人評說。
深圳的四十年、深圳的經驗,將透過40期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走向山東,走向全國。
來源:大眾網發布時間:2020-12-05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玉升 深圳報道
馬樹華 簡介
1958年出生,云南大理人。1978年參軍,1983年隨部隊南下深圳,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隨部隊集體轉業到深圳的基建工程兵的一員,他不僅是深圳特區發展的建設者,同時也是這座城市騰飛的見證者和記錄者,近四十年來,他用相機拍攝了數萬張記錄深圳發展變化的精彩照片。
現為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出版《深圳輝煌歷程——馬樹華紀實攝影集》、《大美深圳》等。
進入2020年下半年,新冠肺炎疫情趨緩,馬樹華格外忙碌,一方面,他的關于深圳特區四十年新老對比的攝影展開始陸續展出,另一方面,他頻繁接受多家媒體采訪,暢談新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深圳特區走過四十年,從當年一座落后的邊陲小鎮,到今天國際知名的大都市,滄海桑田,變幻萬千,最直觀的感受從哪里來?馬樹華,就是這個拉直問號的人,凡是觀看過他拍攝的新老照片對比的人,無不驚嘆并感慨,三四十年前,深圳原來是那個樣子……
馬樹華,從一名普通的基建工程兵,到一位記錄深圳變遷的攝影師,用相機為深圳特區留住了四十年的光影,未來,他還會繼續拍下去……
1、拍了四十年:記錄下特區日新月異的變化
我第一次見到馬樹華的深圳新老照片,是在越眾產業園里的“越讀學園”,當時我在那里訪談羅亞君(詳見“深圳的腳步”第19期),旁邊擺放著十幾組放大的新老對比照片,全是在同一個地點同一個角度拍攝的,引起了我的興趣,一問,出自馬樹華之手,于是當場敲定要采訪他,請羅幫忙聯系。
“請問您是在什么機緣下拍下那么多的深圳老照片?”
見到馬樹華,我向他提出了第一個問題。
馬樹華給我的回答,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原來,當年拍下那些老照片,并不是他有意為之,很多時候,就是偶然的隨手之作,“我是到特區二十周年的時候,才意識到這些老照片的價值的……”
馬樹華來到深圳,是在1983年1月,當時他隨部隊從天津南下深圳,是基建工程部隊的一名軍人,來到深圳大半年后,部隊于當年9月15日集體轉業,轉業前夕,1983年“八一”建軍節,馬樹華走出軍營,留下一張單人身著軍裝的照片,這張照片是他來到深圳以后拍下的第一張軍人照,也是脫下軍裝之前的最后一張。
照片的拍攝地點,位于解放路口、工人文化宮廣場,照片的背景,遠處有幾棵樹……
三十七年過去,2020年,馬樹華返回原處,拍了一張對比照,當年的幾棵樹還在,愈加枝繁葉茂,樹的兩邊不復當年,早已高樓林立……
馬樹華感慨地說,最初來到深圳的時候,特區內最高的樓是正在建設中的愛華電子大廈,當時特區總人口不到6萬人,還包括兩萬多名基建工程兵。正是這兩萬多名基建工程兵,脫下軍裝換上工裝,扎根于深圳,為特區的基礎建設立下汗馬功勞,他們建起一棟棟高樓,創造了聞名中外的“三天一層樓”的深圳速度……
早在部隊服役時,在1981年左右,馬樹華就摸過相機,轉業就職于原深圳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以后,馬樹華在單位里經常寫寫文字,送到報社里發表,偶爾拍拍照片。
有一次,馬樹華寫了一篇報道某公司的稿子,公司領導雖然已經看過稿子,但需要秘書蓋過公章才可以發給報社,恰巧,那個秘書帶著公章出差去了外地,要是等他回來,新聞就變成舊聞,沒有了發表的價值,受此刺激,馬樹華索性不再寫稿子,改為挎著相機四處拍照,拍出來自己沖洗……
由此,在日常周轉于各個建筑工地之時,在周末休息的時候,馬樹華開始頻頻摁下手中的快門,工地上、生活區、公園等,深圳日新月異的變化,紛紛進入他的鏡頭……
馬樹華說,“一開始只是隨手拍,記錄一下施工進展以及工友們的生活狀態”,從1991年左右開始,他拍的照片多起來,現在做新老對比的一些老照片,很多是在那個時候拍下的。
時間來到2000年,深圳特區建立二十周年,看到本地媒體刊登的八十年代的老照片,馬樹華醒悟過來,“這些老照片,我也有拍過呀”,翻箱倒柜,找出當年的一些老底片。
說起來有些搞笑,有些底片,差點被他當廢品扔掉了,趕緊沖洗出來,全是寶貝……
就這樣化廢為寶,深圳三十多年前的很多珍貴瞬間,就這樣走進我們的視野。
2、捐出老照片:讓年輕人了解城市當年的模樣
2020年“七一”前夕,深圳市檔案館舉行《先行之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檔案文獻展》征集活動,馬樹華向深圳市檔案館捐贈了一萬三千多張記錄深圳發展的照片。
連同照片一起捐贈的,還有他使用了多年的攝影器材,其中一臺是日本富士的手動相機,很多深圳的老照片,就是用這臺相機拍下的;還有一臺“年紀”最大,是一臺1978年的上海海鷗雙鏡頭照相機,“那是我的第一臺屬于自己的照相機,最初我就是帶著它四處奔走,邁上了攝影之路……”
馬樹華表示,這些老相機其實都還能正常拍攝,但他現在已經不再使用,借由特區40歲“生日”之際,捐出這些老相機,希望它們能夠發揮最后的余熱,讓現在的年輕一代了解過去的深圳是什么樣子,了解過去的拓荒牛是在怎樣的條件下,讓這座城市拔節而起……
訪談過程中,馬樹華跟我分享了數組新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拿他所在的原深圳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來說,三十五年前,辦公樓是一座七層高的樓房,辦公和居住混用,是附近最高的一座建筑,如今這座樓房依然存在,但早已淹沒在周圍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中,毫不起眼……
如今的南山后海片區,高樓聳立,景觀無敵,回到三十多年前,在馬樹華的鏡頭下,望過去是一片灘區沼澤,幾十條廢棄小漁船靜靜地躺在其中,甚是荒涼……
三十多年前,關內關外沒有公交,住在關外的特區建設者,每天往返單位和家之間,乘坐的都是敞篷大卡車,上學的孩子們每天上下學,也是擠在大卡車車廂里,風里來雨里去……
珍貴的瞬間,就這樣被定格;珍貴的回憶,就這樣被留存。
時間走到2012年,在整理、翻看老照片時,馬樹華靈機一動:如果回到老照片的拍攝地,用同一個角度,再拍攝一張現在的場景,跟當年形成對比,豈不是很有意思?
說做就做,于是,便有了現在對比鮮明的一組組新老照片,每一組照片,或兩張,或三張,十年一個樣,對比大不同……
馬樹華感慨,放在四十年前,他自己怎么也想不到,四十年后,深圳到今天會發生如此天翻地覆的巨變,而且,這巨變還在繼續進行中——
“深圳有今天的精彩,不該忘記過去走過的路,當年的模樣,我想這就是老照片的最大價值吧……”
3、拍照片心得:不要怕吃苦,一定要堅持
除了拍攝、記錄深圳各個場景的歷史照片,三十多年來,馬樹華還拍下大量的新聞照片,先后發表在《解放軍報》、《中國建設報》以及《深圳特區報》等多家媒體上,參加過各種大小攝影比賽,并有近百幅作品入選、獲獎。
他鏡頭下的深圳,細節入微而又精彩紛呈,“拓荒者們”居住的竹棚板房、深圳民間的風俗文化、九二股市風波、迎接香港回歸、深南大道夜游迎接千禧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
在老家云南大理,他還花費近十年時間,詳細記錄黑惠江七個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
從事了三十多年的攝影工作,有哪些拍攝心得可以分享?
馬樹華緩緩地說,拍攝者有不同的喜好,關注的拍攝對象也不同,由此帶來的拍攝習慣、手法大不一樣,所以講攝影,因人而異,因事而異,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綜合考慮季節、天氣等很多因素,但有一個共同的心得可以分享,“既然喜歡攝影,一定不要怕吃苦,一定要堅持,持之以恒……”
他以自己拍過的一張深圳灣跨海大橋照片為例,為了拍到一張滿意的照片,他七上南山,每次守候幾個小時,只為在花燈初上的夜色闌珊中,拍下精彩的大橋夜景,最終如愿以償,照片里的深圳灣大橋,猶如一條絢麗的彩帶,連接著美輪美奐的深港兩地……
這就是馬樹華的深圳故事。
他眼中的深圳,像一個茁壯成長的孩子,一年一個樣子,十年大變模樣……
走過四十年,深圳特區闊步前行,繼續上演著精彩;
拍了四十年,馬樹華興趣盎然,將會繼續摁下手中的快門……
。ㄔL談時間:2020年11月24日,訪談地點:深圳)
深圳的腳步,中國的腳步
2020年,是深圳特區正式成立四十周年。
四十年來,深圳做對了什么?中國做對了什么?
深圳的四十年,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多的經驗,值得總結和評說。
大眾網·海報新聞廣州新聞中心在2020年走進深圳,推出大型原創全媒體產品:《深圳的腳步——40位深圳人眼中的特區40年》,訪談40位在深圳打拼的行業精英,通過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呈現深圳的四十年。
2019年8月9日,中央公布《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從經濟特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深圳,在新時代被賦予新使命。
2018年,深圳GDP首次超過香港;2019年,深圳GDP突破2.6萬億元,位列上海、北京之后,排名全國第三。亮眼數字、輝煌成就的背后,是開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是千千萬萬的新深圳人,奔來深圳,融入深圳,扎根深圳,奉獻深圳,成就深圳……
深圳有今天,離不開黨和國家的英明決策,離不開千千萬萬深圳人的接力付出和不懈奮斗,深圳的歷史,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揮灑汗水、共同書寫;深圳的輝煌,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共同成就……
深圳的城市文化、特區精神,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像胎記一般,蘊藏在深圳辛苦打拼的每一位普通人身上,蘊藏在深圳飛速發展的產業和行業中。
……
深圳歷史,個人親歷;深圳經驗,個人評說。
深圳的四十年、深圳的經驗,將透過40期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走向山東,走向全國。
來源:大眾網發布時間:2020-12-17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玉升 深圳報道
徐景安簡介
1941年生于上海,1964年畢業于復旦大學新聞系。1985年任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副所長,1987年調深圳任體改委主任、深圳證券交易所副理事長,推進股份制改革和股票市場,首創企業產權轉讓市場,主持設計深圳社會保險制度改革方案等。
2012年“幸福中國”的倡導者!21世紀幸福宣言》、《幸福企業宣言》、《共享深圳宣言》的執筆者。
2009年創辦深圳市市民情感護理中心,開通熱線電話,提供電話咨詢。同年被評為“第二屆鵬城慈善楷!。先后指導創建幸福城市、幸福企業、幸福養老。首創幸福人格培訓。2019年獲“百位深圳改革人物”稱號。
“你看我今年七十九歲了,身體很健康,血壓也不高,心情很愉悅,為什么?投身公益慈善,推進幸福事業,還能夠有所付出,自己感覺人生有價值,活得有意義……”
訪談徐景安,于我而言,深深被他的高屋建瓴又接地氣的思考和表達所打動,別看他近八十歲了,國際國內,時事大事,民生熱點,各種數據,他都脫口而出,邏輯嚴密,觀點新銳,讓人嘆服。
有一個細節可以佐證,我們訪談他的時候,是在一座大廈的一樓大廳,旁邊時常有人走過,會打斷我們的交流,讓人吃驚的是,每當旁人走過以后,每次他都能續上剛才的講話,絲毫不受影響……
“未來的四十年,深圳要轉向人民幸福為目標,要改善保障民生,要全覆蓋,要關心人的情感,打造民生幸福標桿城市!
作為深圳的改革老人,對于深圳的現在和未來,徐景安沒有停下思考的腳步,繼續有著精彩的表達。
1、六年五件事:參與多項改革,提出多個概念
“我為什么到深圳來呢?我有理想和目標啊!
時間拉回到1987年,徐景安在那一年從北京調任深圳,任深圳體改委主任,上任伊始就在深圳推動企業股份制改革。
“企業制度如何改革?當時是一個全國性的焦點問題,在北京有兩種聲音,一種主張搞承包,學習安徽小崗村承包經驗,認為一包就靈;另一種則是激進改革派,提出企業私有化……”
徐景安時任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副所長,對于上述兩種聲音他都持反對態度,“搞承包,要一家一家去談,全國那么多企業,怎么談得過來?搞私有化,注定走不通……”
他認為,股份制才是企業改革的方向,“股份制不僅能解決企業制度問題,還可以解決投資體制問題、金融體制改革問題……”
所以來到深圳,就任體改委主任,徐景安用“如魚得水”形容之,接下來,他發明了一系列新詞匯。
為了處理企業轉讓和破產,他又提出“強制產權轉讓”、“強制企業破產”的新概念,明確寫到相關文件里,“消滅企業虧損,消滅虧損企業”……
他專門成立了一個產權轉讓辦公室,后來在此基礎上,到1993年,轉為深圳市產權交易所。
“設立產權交易機構是我發明的,西方的企業是私人的,而我們國家當時大部分的企業是國有的,要賣掉,一定要通過產權轉讓機構審核……”
深圳體改委還提出,改革當時的深圳投資管理公司,實行國資委、集團公司和一線企業等三級管理,確立國企制度的管理改革……
在1992年的全國體制改革工作會議上,徐景安發言建議,改變過去企業按所有制劃分的做法,改成股份公司、有限責任公司、股份合作公司……這個概念發展開來,就是全國的現代企業制度改革。
根據深圳流動人口多的現狀,深圳成立社會保險改革工作小組,由此在全國率先建立了社會保障體系……
由股份制改革到企業破產、轉讓,再到產權交易、國企管理改革、社會保障體系,徐景安親身參與推進的深圳這一系列改革,現在聽來,猶如一聲聲春雷,震動著深圳,震動著全國……
時間走過三十多年,歷史已經證明,在深圳的改革史上,在中國的改革史上,徐景安注定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2、研究不停步:關注精神健康,聚焦情感護理
1993年,告別深圳體改委,徐景安一度下海創業,“沒有掙到什么錢,接下來的近十年時間,我什么也沒干,回歸自己的老本行,研讀中西方的歷史和哲學、研究中國的國情……”
他觀察到,伴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國內三大矛盾日益凸顯,那就是:人和自然的關系、人和人的關系以及人和自我的關系,“那個時候霧霾還沒有那么嚴重,但環境問題、資源短缺、道德問題、貧富差別等,已經開始顯現……”
徐景安查到一個數據,全國每年的自殺人數大大高于交通事故死亡、工傷事故死亡、刑事案件死亡、自然災害死亡人數,精神病患者也在逐年增加……
“這給我巨大的震撼,我開始反思為什么要改革,為什么要開放,為什么要發展,不是為了民眾的愉悅和幸福嗎?”
由此,他開始關注、研究中國人的精神健康,提出一個新概念:情感護理。在他看來,國人的精神健康保障應分為三個部分,一個是精神病治療;第二是心理咨詢;第三要情感護理。
“從數量上看,精神病患者是少數,心理有疾病的也有一部分,幾乎所有人是情感困惑……”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現實生活中,人人都有困惑,人人都有情緒,有了困惑沒地方講,時間一長,長期積壓,各種心理障礙、自殺、抑郁癥就隨之而來……
關注到這個現實問題以后,徐景安找到時任深圳市民政局局長劉潤華,在他的支持下,于2009年創辦深圳市市民情感護理中心,“情感護理的口號是:人人都有困惑,要關心、關注、關愛,人人都有責任來關注、關心周邊人的情緒!
中心面對低收入群體,無償提供服務,廣受好評,媒體紛紛介入報道,他首倡的情感護理模式被納入廣東省社會發展綱要。
隨后數年,徐景安先后指導金華市、秦皇島市、中山市成立情感護理中心;為了將此項目持續開展下去,他又成立精神關愛基金會,四處籌款,忙個不!
由當年叱咤風云的一位改革者,到退休后成為一名公益人,徐景安一直沒有停止思考的腳步,關注社會現實……
3、建言示范區:建設幸福深圳,探路幸福中國
對于深圳的未來,深圳被確立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該如何走好新的四十年,徐景安有著一番自己的思考和見解。
在他看來,歷經四十年的改革開放,深圳已由一座落后的邊陲小鎮發展成為今天的國際化大都市,成為名副其實的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完成了黨和國家交給它的任務,“當年的任務是殺出一條血路來,這個發展的任務已經圓滿完成了”。
徐景安強調,接下來,深圳要進行一次新的歷史性轉折,要從以發展為目標轉向以幸福為目標,在以人民幸福為目標的發展過程中,再次充當全國的標桿和示范,走出一條“幸福深圳”的路子,為建設“幸福中國”探路。
“這具有更偉大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可以提出‘幸福香港’、‘幸福臺灣’、‘幸福澳門’,消除意識形態的障礙,統一海峽兩岸。更是為以追求財富最大化的現代文明轉向幸福最大化的人類新文明做貢獻!
徐景安表示,坦率地說,現在抓發展,全國都有經驗,深圳的示范作用已經實現了;但怎么抓幸福,中國還沒有經驗,深圳就應該轉向:怎么使老百姓更幸福?
2019年8月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中明確指出,要求深圳“建成全覆蓋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實現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徐景安分析說,這是深圳問題的核心,也是中國問題的癥結。
他指出,深圳的GDP是戶籍與非戶籍共同創造的,深圳的財政收入也是戶籍與非戶籍共同貢獻的,“深圳的口號是‘來的都是深圳人’,社會保障卻做不到一視同仁……這種不公平、不合理的制度在中國所有的城市都一樣,但深圳更為突出、更為嚴重……”
如何建設幸福深圳?徐景安建議,要以“民生幸福標桿”為目標,制定民生五年規劃。用民生規劃“倒逼”產業優化、城市規劃以及政府職能轉變;尤其是要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壓縮行政不合理開支,實現向非戶籍傾斜、向困難群體傾斜、向社區基層傾斜。
他進一步指出,“制定民生長遠規劃是目標與方法的創新,深圳有條件、也有能力為全國做示范”。
2020年10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中明確指出:“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
徐景安表示,深圳2019年人均GDP超2.9萬美元,已經達到發達國家水平,“深圳作為全國最富有的城市,也最有條件朝著這個方向、目標努力,在全國城市中再次做出示范……”
改革老將,壯心不已,對深圳寄予厚望。
。ㄔL談時間:2020年12月2日 訪談地點:深圳)
深圳的腳步,中國的腳步
2020年,是深圳特區正式成立四十周年。
四十年來,深圳做對了什么?中國做對了什么?
深圳的四十年,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多的經驗,值得總結和評說。
大眾網·海報新聞廣州新聞中心在2020年走進深圳,推出大型原創全媒體產品:《深圳的腳步——40位深圳人眼中的特區40年》,訪談40位在深圳打拼的行業精英,通過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呈現深圳的四十年。
2019年8月9日,中央公布《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從經濟特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深圳,在新時代被賦予新使命。
2018年,深圳GDP首次超過香港;2019年,深圳GDP突破2.6萬億元,位列上海、北京之后,排名全國第三。亮眼數字、輝煌成就的背后,是開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是千千萬萬的新深圳人,奔來深圳,融入深圳,扎根深圳,奉獻深圳,成就深圳……
深圳有今天,離不開黨和國家的英明決策,離不開千千萬萬深圳人的接力付出和不懈奮斗,深圳的歷史,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揮灑汗水、共同書寫;深圳的輝煌,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共同成就……
深圳的城市文化、特區精神,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像胎記一般,蘊藏在深圳辛苦打拼的每一位普通人身上,蘊藏在深圳飛速發展的產業和行業中。
……
深圳歷史,個人親歷;深圳經驗,個人評說。
深圳的四十年、深圳的經驗,將透過40期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走向山東,走向全國。
來源:大眾網發布時間:2020-12-18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玉升 深圳報道
馮健梅簡介
廣東鶴山人,2000年畢業于廣東外語外貿大學。1998年到廣交會實習時首次接觸油畫貿易,大學畢業后來到深圳,進入大芬村,二十年來見證著名聞遐邇的“中國油畫第一村”的一路發展。
現為深圳TNT當代藝術空間創始人,深圳市龍崗區人大代表。
在深圳,有一個村的知名度是世界性的,“世界油畫中國大芬”,這個村就是大芬村,被譽為“中國油畫第一村”。
訪談深圳的四十年,大芬村不可錯過。在《深圳的腳步》第19期訪談嘉賓羅亞君的引薦下,我們結識了馮健梅,她在大芬村已經工作和生活了二十多年,笑稱自己是大芬村的村姑。
聽馮健梅分享大芬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別有一番見地。
1、輝煌這樣鑄就:一支畫筆,畫出中國驕傲
“我是從油畫貿易開始接觸這個行業的!
回顧自己與大芬村的結緣,馮健梅說,那是在1998年,正在讀大學的她到廣交會實習,給一位做油畫貿易的香港商人做翻譯,這位香港商人不是別人,正是大芬油畫村的創始人,黃江先生,是他于1989年來到大芬,招募當地居民、學生及畫工進行油畫創作、臨摹和批量銷售,將油畫帶進了大芬村。
認識黃江以后,馮健梅經常幫他們處理出口方面的一些事務,由此也認識了大芬村更多的繪畫人。大學畢業后,她來到深圳,先在一家進出口公司短暫工作過,后選擇大芬村,直到今天。
二十年來,一路見證著大芬村的發展,馮健梅對于大芬村的情況如數家珍,“大芬村現在有1100多家公司,整個產業涉及的畫家、畫工等人員有一萬多人”。
事實上,風云變幻,來來往往,在大芬村這個舞臺上留下痕跡的,還有更多人,“大芬村為那些用畫筆謀生的人提供了一個平臺,讓他們在這里實現了才華與財富的轉換……”
馮健梅特別提到一位叫蔡志城的聾啞人,“可以說我是看著他長大的吧,從一個18歲的青年,通過繪畫這一技之長,一步步發展,買了房子,成家立業,現在過上了比較好的生活……”
像蔡志城這樣的殘障人士,大芬村還有很多。正是這些默默無聞的畫師們,揮灑手中的一支畫筆,畫出了“油畫第一村”,畫出了深圳驕傲,畫出了中國驕傲:有數據顯示,全世界將近60%的油畫出自大芬;2015年最高峰時,大芬村全年總產值超過了40億元人民幣。
馮健梅欣慰地說,“世界油畫 中國大芬”,真的不是夸大,是名副其實。
在1995年后,隨著海外市場的不斷開拓,大芬村以臨摹歐洲名畫為主的廉價藝術產品廣為人知,并大量地與包括沃爾瑪、宜家等海外客戶進行合作。到1998年以后,大芬村在海外市場上的成功也引起了政府的濃厚興趣并對大芬村進行持續的軟硬件提升,大芬村于2004年成為首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的分會場,并成為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
得益于海外市場的青睞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大芬村的品牌廣為人知,其油畫產品的出口量在世紀之交前后達到頂峰,對外銷售成為大芬村藝術產業的主要部分。
馮健梅總結說,“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大芬村的油畫產品也從過去的復制大幅,正在轉向創作型產品,從畫框制造到原料、畫材等,大芬村已經形成了一套成熟且完善的產業模式”。
2、大芬村的喜與憂:名聲在外,普及藝術傳播
回看大芬村的發展,馮健梅稱,2005年到2008年是一個轉型期。
在這三年里,大芬村的產業結構在發生變化。先前的世界名畫復制品仍在繼續,但增加了設計師與畫師聯合生產的類型,這類新產品一般由設計師進行圖像的設計與整合,再交由畫師進行手工繪制……這些產品仍然以裝飾性功能為其基本的價值定位,其銷售面向依然是酒店、公司或商場等地方。
時間來到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大芬村的油畫市場迎來轉機,“國內市場開始蓬勃發展起來,突然之間,國內很多酒店紛紛冒出來,一下子把大芬村又帶旺了……”
伴隨著國內市場的興旺,在油畫產品之外,大芬村也出現許多像水墨山水、花鳥、人物等國畫產品!翱梢哉f大芬村讓藝術走進了千家萬戶”,馮健梅表示,在國內普及性藝術的傳播中,大芬村的油畫產品發揮著重要作用。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無疑沖擊到大芬村,再加上網絡新媒體的興起,大芬村再一次面臨新的挑戰。
馮健梅認為,現在的大芬村某種程度上已出現飽和狀態,像以前那種簡單的流水線式的加工、制作,那些個人化、小團隊式的接單模式,已經不適應新的形勢和要求……
面對挑戰,大芬村不會停步。
在馮健梅看來,現在的大芬村并不缺畫師,“缺的是既懂經營管理又懂藝術的高素質人才,尤其是國際化的人才非常缺乏!
3、未來轉型升級:國際社區,高端交易平臺
輝煌屬于過去,挑戰已經來臨。未來的大芬村,路在何方?
如今的大芬村,集油畫創作、生產、交易、觀光為一體,是深圳赫赫有名的特色文化旅游小鎮,它的知名度毋庸置疑,接下來,該如何發揮大芬村的資源特性,更好地打好“大芬品牌”?
當前,大芬村的產業模式十分成熟而且完善,在此基礎上,持續提升通俗藝術或商品畫的水準,持續提升普羅大眾的審美,持續推進國際化進程,“這三個持續,應是必由之路”。
馮健梅如此定位大芬村的未來:“我覺得它以后應該是一個國際化的社區,一個高端的文化藝術的國際交流和交易平臺!
談大芬村的發展,不能脫離深圳這座城市,正是有著深圳開放、包容的基因,生長在深圳這片開放的土地上,才有了大芬村的過去和現在,接下來的大芬村,無疑要敞開胸懷,擁抱世界。
馮健梅說,“大芬村要打造成為一個國際化社區,吸引國際化的人才,前來大芬,進行藝術創作和交流,發揮鯰魚效應,帶動本土人才,碰撞出新的創意……”
正是基于這樣的考慮,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里,她帶動一幫伙伴,啟動國際藝術家駐地計劃,已經成功邀請了24位來自中國、美國、德國、丹麥、瑞士、加拿大等多個國家的藝術家入駐,支持他們在大芬村進行創作、展示和傳播當代藝術……
“我相信通過打造這種國際化的藝術家社區,形成品牌聚集,未來一定可以沉淀、積累出更多的無形資產,助力大芬村真正走向國際化!
馮健梅滿懷信心地表示。
訪談過程中,馮健梅還跟我們分享了一件讓她感到痛心又暖心的事情。
前段時間,大芬村美術家協會主席謝非因病去世,他的追悼會上,大芬村去了三四百人,都是自發前往,發自內心地為他送行……
目睹那個場景,馮健梅很是感慨:
“你會發現其實在這條村子里面,原來大家已經不僅僅是工作的關系了,已經形成了情感的關系,你會感覺大家就像家人一樣,不是家人勝似家人的感覺……”
。ㄔL談時間:2020年11月30日 訪談地點:大芬村)
深圳的腳步,中國的腳步
2020年,是深圳特區正式成立四十周年。
四十年來,深圳做對了什么?中國做對了什么?
深圳的四十年,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多的經驗,值得總結和評說。
大眾網·海報新聞廣州新聞中心在2020年走進深圳,推出大型原創全媒體產品:《深圳的腳步——40位深圳人眼中的特區40年》,訪談40位在深圳打拼的行業精英,通過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呈現深圳的四十年。
2019年8月9日,中央公布《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從經濟特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深圳,在新時代被賦予新使命。
2018年,深圳GDP首次超過香港;2019年,深圳GDP突破2.6萬億元,位列上海、北京之后,排名全國第三。亮眼數字、輝煌成就的背后,是開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是千千萬萬的新深圳人,奔來深圳,融入深圳,扎根深圳,奉獻深圳,成就深圳……
深圳有今天,離不開黨和國家的英明決策,離不開千千萬萬深圳人的接力付出和不懈奮斗,深圳的歷史,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揮灑汗水、共同書寫;深圳的輝煌,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共同成就……
深圳的城市文化、特區精神,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像胎記一般,蘊藏在深圳辛苦打拼的每一位普通人身上,蘊藏在深圳飛速發展的產業和行業中。
……
深圳歷史,個人親歷;深圳經驗,個人評說。
深圳的四十年、深圳的經驗,將透過40期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走向山東,走向全國。
來源:大眾網發布時間:2020-12-20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玉升 深圳報道
蘇拉簡介
生長于貴州苗嶺,1989年畢業于上海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F任深圳外國語學校初中部語文教師,從事一線教育工作三十年,曾獲深圳市“十佳”青年教師榮譽,2020年獲深圳外國語學校建校三十周年立德樹人卓越獎。
著名詞作家,創作流行歌詞三百余首。曾獲中國流行音樂二十年特殊成就獎,嶺南新歌榜、上海東方風云榜最佳作詞獎。代表作有:《晚秋》《晚霞中的紅蜻蜓》《其實我已不在意》《傷心雨》《我在春天等你》《可遇》《祝福深圳》等。
“我很榮幸跟大家一起走過了中國流行音樂最輝煌的那段歲月,我覺得這是命運對我的一種恩賜吧!
訪談過程中,回憶起自己的作詞生涯,蘇拉感嘆道。
說到蘇拉這個名字,或許很多人會感到陌生,但提起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廣東流行音樂,提起毛寧演唱的《晚秋》,以及楊鈺瑩演唱的《晚霞中的紅蜻蜓》等多首歌曲,相信一定不會陌生,這些歌在KTV是常點曲目,不少人張口即來。
這些歌曲,詞作者都是蘇拉。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廣東樂壇最為繁盛的時候,蘇拉堪稱大神般的存在,十大金曲榜上,常常有三四首出自她的手筆,領獎領到手軟……
鮮為人知的是,寫了三百多首歌的蘇拉,其實不是一位專職音樂人,她的本職工作,是一名初中語文老師,先是在廣州廣雅中學,后轉到深圳外國語學校,在深外教書整整二十七年……
“對我來說,教書與作詞是相輔相成的,讓我對文字一直保持著比較純凈的一種感覺”,蘇拉如是說。
1、一次偶遇:“你的文筆太好了,一定要寫歌詞”
作為一名語文老師,為何會成為作詞人?
初見蘇拉,我忍不住向她提出了這個問題。
蘇拉笑著感嘆,這是冥冥之中命運的安排,她與音樂結緣來自一次神奇的偶遇。
那是在1990年,大學畢業以后,蘇拉先是來到廣州廣雅中學,做了一名老師。有一天,她到廣州火車站磁卡電話廳打電話,那個年代通訊不方便,與人聯系都要通過磁卡電話,磁卡電話廳外,往往都會排著長隊。
蘇拉回憶,那天輪到她打完電話正要離開,站在她身后的一位男生主動搭訕:“請問你是貴州人嗎?”蘇拉點頭稱是,反問他是怎么知道的,男生稱自己也是貴州人,剛剛聽她打電話的口音聽出來的。
這位男生問蘇拉,能否借用她的電話卡回一個電話,蘇拉一聽有些納悶,只見他腰里別著BB機,手里還拿著一部“大哥大”……男生解釋,原來是“大哥大”沒電了,他著急回一個傳呼號碼……
蘇拉同意,那位男生打完電話,遞了一張名片過來,上面寫著:朱德榮,太平洋影音公司,看著蘇拉無動于衷的神情,他著急地問:你不認識我嗎?蘇拉搖搖頭,實話實說:不好意思,真不認識……
男生接著問蘇拉,有沒有看過《海燈法師》?蘇拉回復看過,這時候他自報家門,“那個片尾曲就是我唱的呀……”
原來,這位朱德榮,是當時廣東樂壇的一位知名制作人,也是發現歌壇新人的一名高手,奈何此前蘇拉跟樂壇毫不接觸,怎么會認識他呢?
得知蘇拉大學里學的中文,朱德榮問她,有無寫過一些詩歌或散文什么的,蘇拉說寫過,朱就讓她回去找幾篇自己寫的詩歌交給他看看,兩人就此別過。
一周后,兩人再次見面,看過蘇拉的詩作,朱德榮當場表示,“你的文筆太好了,你一定要去寫歌詞,我保證一年以后廣州音樂圈的人都會知道你的名字……”
蘇拉聞聽,震驚不已。朱德榮告訴她,當時的廣東歌壇,作曲的人很多,作詞的人很少,“你要相信我的眼光”。
接下來,朱德榮寫了一首旋律,讓蘇拉嘗試填詞,結果兩人的第一次合作,一炮打響,大獲成功,入圍“十大金曲”,各個榜都上了榜……
蘇拉就此踏上作詞路,一邊聽著朱德榮送給她的眾多CD,研究歌詞的結構和寫法,一邊應約開始創作……她寫出來的歌詞,供不應求,“最多的時候一個月要寫十幾首,相當于兩天就要出一首……”
更出人意料的是,蘇拉寫的歌,又快又好,好到什么程度?“真是挺夸張的,有的時候十大金曲頒獎,常常有三四首都是我作的詞……”
蘇拉由衷感嘆,遇上朱德榮是她人生中的一大幸運。那個時候,朱德榮帶她認識了廣州一大幫優秀的音樂人,像李海鷹、許建強、畢曉世等等,“所以我作詞的起點非常非常高,特別幸運……”
2、兩種角色:最欣慰學生一直保留對文學的熱愛
走上作詞之路之后,蘇拉沒有辜負朱德榮的眼光,猶如開掛了一般,越寫越有感覺,迅速成為廣東音樂圈一位著名的詞作家,先后寫出了三百多首歌,不少是膾炙人口之作。
像是國語版的《晚秋》,是蘇拉聽一個朋友分享他刻骨銘心的一次情感經歷之后,有感而發的一首歌,在1993年由毛寧唱紅全國……
多年以來,蘇拉還為楊鈺瑩量身定制了多首歌曲,從最早的《晚霞中的紅蜻蜓》、《星星是我看你的眼》,到后來的《你看藍藍的天》、《我在春天等你》等等,她被譽為楊鈺瑩的“閨蜜&御用作詞人”,兩人情同姐妹,感情深厚……
日常生活中,除了是一位資深的作詞人,蘇拉還是一名初中語文老師,從教三十多年的她,是不折不扣的優秀老師,曾獲深圳市“十佳”青年教師榮譽。
這就是蘇拉,教師、作詞,兩種角色,切換自如。白天做語文老師,她在課堂上啟迪學生們熱愛文學;到晚上又變身為作詞人,在錄影棚里與音樂人交流切磋……
“這么多年以來,在學校的這個環境里,一直跟孩子們在一起,讓我的內心保持著純凈,可以說是對文字的一種純凈的感覺吧……
蘇拉感慨說,課堂內外,她一直在不斷地跟學生們表達自己對文學的熱愛,讓他們感受和體會中國語言文字的神奇魅力……
“蘇老師,我是聽著您的歌長大的”,許多學生見到蘇拉都會如此說?梢韵胍,有一位著名的詞作家做語文老師,蘇拉帶給一代又一代學生們言傳身教的影響是深遠的。
我問蘇拉,做老師時,如何考量考試與文學的關系?
蘇拉給出的答案是,這么多年以來,作為老師,她一直在努力做著平衡,一方面與學生們一起應對當前的考試制度,讓他們盡量考到比較好的分數;另一方面,她會引導學生更多地欣賞詩歌,每個人都嘗試寫詩,分享好看的電影和書籍,讓他們自己體會到,結緣文學是一輩子的事情,不是一兩次考試的事情。
“我們不能只教孩子會考試,我們更要讓孩子們知道,生活當中不止有考試,還有文學、詩歌,這種事情是可以愉悅身心的,這種事情是可以相伴終生的……”
蘇拉欣慰地告訴我,她的學生們現在從事著各種各樣的職業,有的已經為人父母,經常會有學生給她寫信,告訴她在自己的生活中還會保留一份對文學的熱愛、對詩歌的熱愛,時不時會寫一首詩抒發一下自己的情緒……
“每當我讀到這種信的時候,我就覺得特別幸!
3、祝福深圳:夢想在這里落地生根
接受我們訪談的當天,恰好是深圳外國語學校成立三十周年,蘇拉那段時間一直在為學校的晚會操心著各個細節。
聊起在深外的近三十年時光,蘇拉格外感慨,“我在深外經歷了學校的五周年、十周年、十五周年、二十周年、二十五周年、三十周年,每一次的大型紀念活動,我都參與策劃了整個的組織與實施……”
在深外多少年,也就是在深圳多少年。對于蘇拉而言,深圳這座城市,有著別樣的魅力。
早在1988年,蘇拉還在上海讀大四,第一次來到深圳以后,就一見鐘情地愛上了它,為了來深圳,她甚至放棄了讀研的機會……
不知不覺,在深圳已是二十七年,從一見鐘情到相看不厭,再到愈久彌深,深圳于她不亞于一位愛人的情感。
蘇拉說,在深圳,每一個人與這座城市之間都會看到彼此的成長,相互成就。每一個人的成長里,都包含著開放包容的深圳氣質;深圳的每一步變化里,又有著每一個人的無悔付出……
“所以我特別喜歡你們這個專題的主題——深圳的腳步,每一個人的腳步,就是這座城市的腳步!
2020年,深圳特區四十周年,蘇拉又寫了一首新歌《祝福深圳》:
天空依戀你的海灣天天天藍
春天承諾你的花朵四季相伴
候鳥渴望你的溫暖一路向南
追隨夢想我們為你而來
走過風雨見過彩虹兜兜轉轉
有時歡笑有時哭泣面朝大海
你的每個表情融進我的悲歡
我把青春付給你換美好未來
深深愛上深圳
生命的遷徙如此動人
總有一扇窗為我點亮一盞燈
夢想在這里落地生根
深深祝福深圳
你的明天絢麗繽紛
星光相約傳遞溫暖幸福的眼神
海上明月見證我的愛到永遠
……
。ㄔL談時間:2020年12月3日 訪談地點:深圳)
深圳的腳步,中國的腳步
2020年,是深圳特區正式成立四十周年。
四十年來,深圳做對了什么?中國做對了什么?
深圳的四十年,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多的經驗,值得總結和評說。
大眾網·海報新聞廣州新聞中心在2020年走進深圳,推出大型原創全媒體產品:《深圳的腳步——40位深圳人眼中的特區40年》,訪談40位在深圳打拼的行業精英,通過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呈現深圳的四十年。
2019年8月9日,中央公布《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從經濟特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深圳,在新時代被賦予新使命。
2018年,深圳GDP首次超過香港;2019年,深圳GDP突破2.6萬億元,位列上海、北京之后,排名全國第三。亮眼數字、輝煌成就的背后,是開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是千千萬萬的新深圳人,奔來深圳,融入深圳,扎根深圳,奉獻深圳,成就深圳……
深圳有今天,離不開黨和國家的英明決策,離不開千千萬萬深圳人的接力付出和不懈奮斗,深圳的歷史,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揮灑汗水、共同書寫;深圳的輝煌,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共同成就……
深圳的城市文化、特區精神,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像胎記一般,蘊藏在深圳辛苦打拼的每一位普通人身上,蘊藏在深圳飛速發展的產業和行業中。
……
深圳歷史,個人親歷;深圳經驗,個人評說。
深圳的四十年、深圳的經驗,將透過40期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走向山東,走向全國。
來源:大眾網發布時間:2020-12-30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玉升 深圳報道
韓耀根簡介
1940年出生,浙江寧波人。1969畢業于復旦大學新聞系。1981年調入上海市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后任《世界經濟導報》編委兼中國經濟部主任。1984年11月調入蛇口工業區《蛇口通訊》報任總編輯。1987年后,先后創辦廣東《亞太經濟時報》、《華商時報》《安達之路》及《蛇口港報》等,任總編輯。2003年退休。
四十余年新聞生涯中,獨家采寫的長篇人物通訊《有膽識的企業家袁庚》被國內眾多新聞媒體轉載。袁庚提出“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經他組織編發為報紙頭版頭條后,在全國廣為傳播。任職《蛇口通訊》報期間,組織編寫的新聞組稿《袁庚納諫》,被海內外數十家媒體轉載,被評為1985年度“全國好新聞”特等獎。
“玉升,報道深圳的四十年,推薦你們去訪一訪韓耀根!
制作《深圳的腳步》專題的過程中,先后有多人向我們推薦韓耀根,說他當年在蛇口做《蛇口通訊》報總編輯的時候,跟袁庚交往很多,一定要聽他講一講袁庚的故事,講一講蛇口的故事。
如今的韓耀根年過八旬,平時常居上海,偶爾會來深圳住一住,等他于2020年11月來到深圳的時候,《深圳的腳步》第9期訪談嘉賓周為民先生第一時間通知我,于是便有了這一期訪談。
說起來,韓耀根是復旦大學新聞專業出身,是不折不扣的新聞界前輩,訪談他還是有一定的挑戰,不過出人意料,我們倆聊了整整四個小時,是《深圳的腳步》四十期訪談里歷時最長的一期。
我和他聊了些什么?現擇精要分享之。
1、任仲夷點贊袁庚“解放牌”
“我第一次到深圳,是在1983年的3月份!
說起來深圳的緣起,韓耀根特意強調了具體時間,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那個時候他在上海辦報紙。1982年年末,剛剛成立不久的深圳經濟特區陷入爭議之中,那個時候的深圳遍地牛仔褲,年輕人留長發,穿西裝,時髦得很……有一種論調說“特區除了五星紅旗還是紅的,其他的都變顏色了”,特別是上海一家媒體刊登了《舊中國租界的由來》一文,讓深圳和廣東處于風口浪尖之上,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特區未來何去何從?特區真實的狀況到底是什么樣子?
在這樣的背景下,上海新聞界組織了一支由十一人組成的新聞采訪團,十一個人來自十一家媒體,韓耀根是其中一員。
“來深圳之前,我通過報社領導說服上海采訪團團長,同意我跟其他人不一樣,我個人有獨立的采訪權,我要以采訪人為主”,韓耀根說,現在回過頭看,那個獨立采訪權真是要對了,讓他到深圳后收獲了不一樣的成果。
上海采訪團來到深圳以后,其他成員聽匯報,到處走訪,參加發布會等,基本上以報道事為主,韓耀根則獨立行動,等著“釣大魚”,他第一個想見的人,沒有別人,就是袁庚。
說來很有意思,在見到袁庚之前,無意之中,韓耀根卻逮到了一條更大的魚。
袁庚當時人在香港,韓去到蛇口工業區,在辦公室案頭發現了一份剛剛整理出來的對話紀要,對話的雙方是時任國家領導人胡耀邦和袁庚,數天之前,胡耀邦來到深圳,袁庚與深圳市委書記兼市長梁湘都去接待,在接待的過程中,袁庚跟胡耀邦有過一番精彩的對話。
“我太驚喜了,我看到的那份對話紀要,正是胡耀邦與袁庚的那番對話!表n耀根回憶,他以最快的速度記錄下來,隨后,第一時間將對話整理成新聞稿,發回上海報社總部,次日,“胡耀邦在深圳”以頭版通欄標題的方式正式發表。
發表后的轟動效應,可以想見,但這種處理新聞的方式,無疑違反了相關規定,絕對不可以復制!拔液髞砜磮笊缈偩庉嫷幕貞涗,那個晚上他一直在猶豫是否發表,直到最后一刻才下了決心……”
特殊的年代,特殊的激情,大家想借由胡耀邦與袁庚的對話,為深圳特區正名的心思躍然紙上。
韓耀根分享,在那篇新聞稿里,袁庚向胡耀邦匯報了蛇口工業區的建設成就,提出蛇口工業區在推進改革開放的過程中,存在一些不適應的地方,胡耀邦回應,現在搞改革開放,有很多人不適應,不適應形勢,觀念比較陳舊,蛇口要大膽推進改革,改革用人觀念,吸引優秀人才……
胡耀邦講得盡興,袁庚聽得開心,當場回復要記錄下來,馬上在蛇口工業區貫徹落實。
這一篇助力深圳特區繼續改革開放的新聞,自然被時任廣東省委書記任仲夷看到。隨后,上海采訪團結束在深圳的采訪,去到廣州,任仲夷點名要見韓耀根,韓耀根與任仲夷有了一番愉快的交流。
交流中,任仲夷感謝上海媒體報道廣東、深圳,為改革開放發聲,韓耀根跟任匯報,稱自己打算離開上海到蛇口,跟著袁庚干……
“一說到袁庚,任仲夷當場豎起大拇指,告訴我,那個人可是‘解放牌’啊……”時至今日,韓耀根對于任仲夷之于袁庚的評價,仍是記憶猶新。
2、一見如故的第一次見面
說回當年韓耀根與袁庚的第一次見面。
在他拿到胡耀邦與袁庚的對話紀要,寫好稿子發回總部,新聞尚未發出之時,袁庚回到蛇口,提出單獨約見韓耀根。
這是韓耀根第一次見到袁庚本人。時至今日,韓對袁庚跟他打招呼的方式印象深刻,“一見面,袁庚親切地拍著我的肩膀,很熱情地說,韓老兄,你終于來啦……”
陌生人相見,第一印象很重要。韓耀根說,這就是袁庚特別有魅力的說話方式,當時他六十多歲了,見到四十出頭的韓耀根,開口就這么老兄老兄地喊著,兩個人一下子拉近了距離。
韓耀根分析,其實從見面這個細節也可以看出來,那個時候的袁庚,壓力也很大,迫不及待地希望多來幾個記者報道一下蛇口。
兩人就此開始交流起來,交流持續了三個多小時!澳侨齻多小時的交流,真是永生難忘”,韓耀根感慨道。
袁庚敞開心扉,跟韓耀根開始聊蛇口工業區當時的狀況,聊他在秦城監獄時,觀察一群螞蟻如何分工合作,聊他想在蛇口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等等,可謂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給我印象很深的,是他跟我說到猶太人,感嘆中國人一點也不差于猶太人,看人家猶太人發展得多好……他還以包玉剛為例,從大陸去到香港,最后變成亞洲船王……”
韓耀根回憶,在那個交流過程中,袁庚跟他分享、探討了很多哲學問題,“這也正是我愛聽的,我本身對哲學也感興趣”。
兩人聊得興高采烈,一見如故,正是如此。
值得一提的是,那個時候沒有錄音筆,韓耀根拿著一支筆,全程速記,記錄下袁庚的講話,回去一氣呵成,快速整理出一條新聞稿。
“那篇文章我是流著眼淚整理的,寫得那真叫一個酣暢淋漓,袁庚所說的話,都說到了我的心坎里……”
回憶當年,韓耀根感慨萬分。
與袁庚的初次見面,更加堅定了他心底的一個念頭,那就是離滬南下,加盟蛇口。
3、著名口號后面還有兩句
“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眾所周知,這兩句標語由袁庚提出,從蛇口傳遍全國,風靡全國,成為深圳特區貢獻給全國的最著名口號,深深影響了改革開放大潮中的幾代人。
說起這兩句口號,韓耀根告訴我,這兩句口號的后面,其實還有兩句,那就是:顧客就是上帝,安全就是法律。
“當年袁庚提出來的時候,一共是四句,后來大家討論的時候,有人對后面兩句提出異議,袁庚就沒再堅持,所以就剩下現在廣為人知的前兩句!
韓耀根表示,袁庚之所以那么重視顧客的感受,是因為當時商品經濟在國內開始發端,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要考慮市場銷路,都要重視顧客需求。
至于安全,則緣自袁庚在香港的觀察,香港高樓大廈林立,一旦發生火災,人、財、物付之一炬,后果不堪設想,所以在他看來,安全是生命線,有了安全才有一切……
韓耀根說,等到袁庚退休以后,跟他聊起后來國內頻發的安全事故,他很后悔沒有把“安全就是法律”這一條堅持下去,影響全國。
4、一個標題幫了袁庚大忙
訪談韓耀根,不得不提震動全國的蛇口新聞改革。
韓是當年《蛇口通訊》報的負責人,正是在他的組織和編輯下,《蛇口通訊》報同時發表“向袁庚同志進一言”以及由他撰寫的短評“恐懼,告別吧!”,一舉開啟同級媒體批評同級黨委負責人的先河。
很少人知道的一個細節是,“向袁庚同志進一言”一文的作者化名為“甄明妮”,這個化名是韓耀根給起的。
接下來,韓耀根又撰寫長文“‘進一言’發表的前前后后”等,連同“進一言”和“恐懼,告別吧”,一起組合形成“袁庚納諫”組稿,組稿被海內外媒體大量轉載,榮獲1985年度“全國好新聞”特等獎。
訪談過程中,韓耀根還分享了他與袁庚之間的另一段故事。
這個故事的主角,除了袁庚,還涉及另一個人,陳難先(《深圳的腳步》第18期訪談嘉賓),陳在蛇口創辦了育才中學等四所中小學。
有一年教師節,袁庚去到陳難先校長分管的蛇口培訓中心,講了一番話,大意是,批評有些人老是喜歡在躲在陰暗角落里說三道四,這種風氣很不好……
聞聽袁庚此言,陳難先有不同看法。陳投書《蛇口通訊》報,表示袁庚在講話中提出,要光明磊落地發表意見,這是對的,但也有兩點不同意見提出來商榷。
第一點,陳認為袁庚此言打擊了知識分子的情緒,與此前倡導的歡迎批評并不相符;第二點,他認為袁庚的講話也不符合邏輯,很多人的意見,往往始于三五成群,從說三道四開始,逐步形成正確的分析……
韓耀根看到這篇文章后,大筆一揮,迅速起了一個標題,叫:袁庚此說,一半可取。文章發出后,陳難先感嘆太過尖銳,韓安慰他,“沒事,我知道袁董的脾氣……”
結果如他所料,袁庚讀到此文后,不但沒有生氣,接下來反而活學活用起來,在講話結尾,他總會補上一句:“報紙上已經登過了啊,袁庚此說,一半可取,我的話你們不要全聽啊……”
這就是袁庚的可愛之處。
韓耀根由衷感嘆:“這一個標題,幫了袁董的大忙,后來在很多場合,他講話時必講此語,這為他一以貫之的魅力與威信,又增添了很多分數……”
時光荏苒,光陰似箭,改革先鋒,袁庚遠去。
世上再無袁庚,改革仍在進行。
回憶與袁庚交往的過往經歷,點點滴滴,涌上心頭,韓耀根有著說不完的話,一如當年袁庚第一次見他的時候,滔滔不絕,說個不!
在韓耀根看來,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上,袁庚是一個里程碑式的人物,深圳特區走過四十年,袁庚絕對值得懷念。未來,特區走到五十周年、六十周年、七十周年……袁庚仍然值得懷念。
“我很慶幸,此生遇到袁庚,可以說他改變了我的下半生!
。ㄔL談時間:2020年11月9日 訪談地點:深圳)
深圳的腳步,中國的腳步
2020年,是深圳特區正式成立四十周年。
四十年來,深圳做對了什么?中國做對了什么?
深圳的四十年,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多的經驗,值得總結和評說。
大眾網·海報新聞廣州新聞中心在2020年走進深圳,推出大型原創全媒體產品:《深圳的腳步——40位深圳人眼中的特區40年》,訪談40位在深圳打拼的行業精英,通過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呈現深圳的四十年。
2019年8月9日,中央公布《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從經濟特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深圳,在新時代被賦予新使命。
2018年,深圳GDP首次超過香港;2019年,深圳GDP突破2.6萬億元,位列上海、北京之后,排名全國第三。亮眼數字、輝煌成就的背后,是開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是千千萬萬的新深圳人,奔來深圳,融入深圳,扎根深圳,奉獻深圳,成就深圳……
深圳有今天,離不開黨和國家的英明決策,離不開千千萬萬深圳人的接力付出和不懈奮斗,深圳的歷史,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揮灑汗水、共同書寫;深圳的輝煌,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共同成就……
深圳的城市文化、特區精神,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像胎記一般,蘊藏在深圳辛苦打拼的每一位普通人身上,蘊藏在深圳飛速發展的產業和行業中。
……
深圳歷史,個人親歷;深圳經驗,個人評說。
深圳的四十年、深圳的經驗,將透過40期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走向山東,走向全國。
來源:大眾網發布時間:2020-12-25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玉升 深圳報道
牛子簡介
1962年出生、生長于寧夏銀川。深圳自由導演,攝影師。
1992年來到深圳,參與歷年來深圳市委宣傳部與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拍攝的《閱讀深圳》、《設計之都》、《鋼琴之城》、《歌聲中的深圳》( CCTV2009獻禮片)、2015-2018深圳市外宣片以及深圳大學生運動會宣傳片。曾榮獲深圳市第四屆青年影像節十年十佳導演。
執導、拍攝的抗戰題材長紀錄片《尋找少!,獲2008-2009年度中國電視紀錄片長片十佳作品獎、第三屆“紀錄·中國”銀牌節目獎、2010年中國·西安國際民間影像節最佳人氣作品獎等,曾在鳳凰衛視、cctv4頻道以及黃河(北美)上海紀實頻道播出,入選中國文化部對外交流影片,被譯成十種文字。
其紀錄片作品還有:《唐卡》《心象》《神貧的人民》等。
2020年12月5日,深圳,紀錄片《尋找少!酚^影會在越眾產業園越讀學園舉行,數十位到場觀眾一起重溫了這部多次獲獎的紀錄片,在觀影后的分享會上,攝影師牛子發言時十分感慨,稱他有七八年沒有看過這部影片了,距離片子的拍攝時間也已經過去了十五六年,“片子里出現的多位老兵已經歸隊,過去我們努力地尋找歷史,如今我們所做的事情也已經成為歷史……”
我們對牛子的訪談,在觀影會次日進行,他向我們分享了這部片子的拍攝經過,以及通過參與這部紀錄片,策展推出《國家記憶》影像展,讓更多的人關注抗戰歷史,參與關愛抗戰老兵公益行動……
多年來,牛子與眾多志愿者一道走訪看望了許多抗戰老兵,憶及去到老兵家里,看到他們的境遇,以及老兵們被告知“您是國家英雄”而哇哇大哭的情形時,爽朗剛毅的牛子,禁不住潸然淚下……
1、《尋找少!罚毫鳒I盲拍的最后一組鏡頭
“對于我來說,這部片子的每一個鏡頭都是讓我刻骨銘心的!
說起《尋找少!返呐臄z經過,距今已經過去十五六年的時間,但牛子還是記憶猶新。
《尋找少!分v述的是一個關于遺忘和尋找的故事。從一幅意外發現的美軍葬禮老照片開始,幾位研究中國遠征軍的中國民間學者耗時三年,沿著當年遠征軍的反攻路線穿過怒江和高黎貢山,遠赴美國國家檔案館,拜訪老兵家庭,終于找到美軍少校梅姆瑞在中國的埋骨之處,梅姆瑞少校于二戰期間來華與中國軍人攜手抗戰,于1944年5月犧牲于云南。他們還考證出遠征軍中一支代號“Y部隊”的美軍顧問團的前世今生……
紀錄片的結尾,是這樣一組鏡頭:
2005年夏天,在梅姆瑞少校犧牲61年后,梅姆瑞少校的兩個女兒以及當年為梅姆瑞少校主持葬禮的斯多德上校的女兒珊,她們三人來到中國,站在父親當年戰斗過的地方,舉行了一場簡單而隆重的祭奠儀式。一同參加祭奠的,除了攝制組一行人,還有許多當地的居民,每個人手中都捧著一束攝制組帶來的康乃馨。
在祭奠儀式上,珊穿著白T恤,哽咽著輕聲說道:“今天,孩子們來到這里,紀念埋葬在這里的父親,他曾為這個美麗的國家和她美麗的人民而戰。請求你從天堂注視我們,讓我們感受到你的愛,并將我們在這里結成的友誼,持續到永遠!
把她們三人送回國之后,攝制組一行人又來到騰沖國殤墓園,他們沿著長長的山道,走到山頂的遠征軍攻克騰沖陣亡將士紀念塔前,拿出自帶的白酒,往塔前倒了半瓶。隨后,每個人都跪下,在塔前恭敬地磕了個頭……
這一組鏡頭,拍攝得特別真實而打動人,觀眾們觀影至此紛紛落淚……
牛子告訴我們,作為一名記錄者,他當時不能參與紀錄片兩位主創人員章東磐和鄧康延兩位大哥的所作所為,他只能在旁邊拿著機器拍攝,拍攝下那些感人的情景,“在拍這組鏡頭的時候,我幾乎在盲拍,我的眼淚也止不住地往下流……”
讓牛子邊流淚邊拍攝的這一組鏡頭,是《尋找少!放臄z的最后一組鏡頭,最后剪輯時,也被放到了片尾。
除了片尾的這一組鏡頭,牛子還分享了另一組鏡頭幕后的故事。
梅姆瑞少校的女兒芭芭拉,在沒有被《尋找少!窋z制組找到之前,她在美國曾經做過一個夢,夢里神奇地出現過一頭東方水牛,有一位老人趕著它緩緩向她走過來……
牛子說,在芭芭拉來到中國以后,走在云南的土地上,竟然神奇地再現了夢中的那一幕……
2、《國家記憶》:開啟少為人知的一段抗戰歷史
牛子告訴我們,在2010年,他們在民間籌措到一筆資金,發起一個名為“把歷史帶回家”的行動,由他帶領一支小分隊,前往美國國家檔案館,歷時兩個多月,掃描帶回來23000多張珍貴的老照片,以及超過100多個小時的原始影像記錄……
這些老照片,由二戰期間美國通信兵團164照相兵連在中緬印戰區拍攝,這些老照片,打開了一段塵封了六十年的歷史。
以往,凡是提到抗戰歷史上的美國人,人們總會想起陳納德和他的飛虎隊,關于美國陸軍直接參與中國抗戰的歷史,在相關文件中幾乎沒有記載。
其實,在1945年,抗戰勝利前夕,在滇西戰場上,曾經有一支規模龐大的美國陸軍部隊來華助戰,這支美軍部隊有4000多人,代號為“Y”,由步兵、炮兵、工程技術人員和野戰醫院的醫護人員組成。他們被分配到中國軍隊的營一級編制,協助中國軍隊進行反攻。
滇西反攻一戰,“Y”部隊有14名將士把生命留在了中國的國土上……
在云南騰沖國殤墓園,這座由云南省政府在抗戰勝利后,為陣亡的遠征軍將士修建的國家公墓里,有一塊復制墓碑如此記載著14名犧牲的美軍將士:“在收復騰沖戰役中,美軍中尉夏伯爾等14名官兵壯烈犧牲,茲特立石以慰英靈”。
14名美軍將士只留下了夏伯爾一個名字,后來,他們的名字無人知曉,被歷史的長河沖刷得干干凈凈……
直到《尋找少!窋z制組的出現,由尋找梅姆瑞少校入手,最終引出了這一段在美國也少人問津的歷史。
“存放在美國國家檔案館里的那個文件夾,已經足足存放了60年,一直沒人動過,二戰時美國的主戰場在太平洋、在歐洲,誰會關心你東方戰場呢?”
牛子感慨地說,歷史畢竟是歷史,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軍民傷亡數千萬人,牽制了日本60%以上的兵力,最終打贏了東方主戰場,“這一場戰爭中的若干歷史細節,必須得讓更多的世人知道……”
2011年5月21日,一場以遠征軍為題材的“國家記憶——美國國家檔案館二戰中緬印戰場影像展”,在深圳華僑城創意園開幕。
之所以選擇5月21日,是因為這一天是美軍少校梅姆瑞忌辰67周年,“選擇這一天作為開幕日,既是紀念,也是祭奠”。
牛子是這次大型愛國主義展覽的策展人之一,在他看來,那次展覽頗具歷史意義,那是第一次公開展出國軍正面抗戰。展覽展出了大量的中國遠征軍及盟軍照片,全部由他們從美國國家檔案館帶回,其中絕大多數圖片為全球首次公開……
展覽帶來空前的轟動,前去觀展的人每天絡繹不絕。
隨后多年,他們還在騰沖、重慶、臺北、杭州、太原、廣州等城市陸續進行了展出。
2014年8月30日,展覽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正式展出。2016年,展覽永久落戶云南昆明陸軍講武堂歷史博物館。
3、潸然淚下:老兵得到尊嚴之后的那份榮耀
關注抗戰歷史,關愛抗戰老兵。
牛子表示,由《尋找少!芳o錄片開始,讓抗戰老兵這一群體進入更多國人的視野,繼紀錄片之后,深圳越眾控股又牽頭發起成立了老兵關愛基金,吸引更多的愛心人士和志愿者投身關愛抗戰老兵公益行動……
多年以來,牛子與關愛抗戰老兵基金的眾多志愿者,深入國內多個省份的農村,對抗戰老兵們進行走訪和探望,眾多老兵們都已經到了耄耋之年,走到了人生的最后一程……
老兵們大部分生活在偏遠的鄉村,晚年的境遇之難,超乎想象,“他們在村里低著頭過了大半生,當志愿者告訴他們,您是民族英雄的時候,老兵們往往會哇哇大哭,他會拉著志愿者的手,站在村口用最大的聲音跟志愿者告別……”
牛子特別提到,在今年9月份,他們去走訪老兵時,遇到一位102歲的老兵,老兵如今已經雙目失明,當年曾領受過抗日名將薛岳親筆簽下的嘉獎狀。
“北方那么冷的天,他在小屋里吃一碗不知道干了幾天的冷飯,他拿著一個空勺在碗里晃了一下,以為挖到飯了,放到嘴里,其實勺子里啥也沒有,他的嘴就這樣來回不停地舔著空勺……”
目睹這一幕,牛子感慨地說,其實在那一刻他已經沒有眼淚,此前他已經見識過太多太多的老兵,由于各種原因,在村里就這樣艱難地走過了一輩子。
不過,回憶起老兵們被告知“您是民族英雄”,各自顫巍巍地拍著胸口,得到尊嚴之后的那份驕傲和榮耀,牛子還是忍不住潸然淚下……
時間不等人,老兵們,在逐漸凋零。過去十余年來,已經有數千位老兵陸續歸隊。
牛子說,讓人欣慰的是,通過多年來的整理和走訪,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及志愿者沒有忘記他們,正在盡著綿薄之力,繼續關愛著健在的老兵……
存真存憶,敬往敬來。
就算他忘了他是誰,我們也要記住他是誰……
。ㄔL談時間:2020年12月6日 訪談地點:深圳)
深圳的腳步,中國的腳步
2020年,是深圳特區正式成立四十周年。
四十年來,深圳做對了什么?中國做對了什么?
深圳的四十年,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多的經驗,值得總結和評說。
大眾網·海報新聞廣州新聞中心在2020年走進深圳,推出大型原創全媒體產品:《深圳的腳步——40位深圳人眼中的特區40年》,訪談40位在深圳打拼的行業精英,通過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呈現深圳的四十年。
2019年8月9日,中央公布《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從經濟特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深圳,在新時代被賦予新使命。
2018年,深圳GDP首次超過香港;2019年,深圳GDP突破2.6萬億元,位列上海、北京之后,排名全國第三。亮眼數字、輝煌成就的背后,是開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是千千萬萬的新深圳人,奔來深圳,融入深圳,扎根深圳,奉獻深圳,成就深圳……
深圳有今天,離不開黨和國家的英明決策,離不開千千萬萬深圳人的接力付出和不懈奮斗,深圳的歷史,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揮灑汗水、共同書寫;深圳的輝煌,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共同成就……
深圳的城市文化、特區精神,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像胎記一般,蘊藏在深圳辛苦打拼的每一位普通人身上,蘊藏在深圳飛速發展的產業和行業中。
……
深圳歷史,個人親歷;深圳經驗,個人評說。
深圳的四十年、深圳的經驗,將透過40期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走向山東,走向全國。
人物:童雪松
職務:1962年出生,江蘇南京人。1981年入讀南京大學物理系,畢業后改讀管理專業,后出國拿下管理博士學位,1994年到新加坡國立大學從教三年,曾短暫就職于摩托羅拉、
摘要:訪談童雪松,是特別輕松且收獲頗豐的一次經歷,聽他侃侃而談對于好項目的認識,對于創業人的觀察,以及“想多幫幫年輕人”的個人情懷,都讓我由衷嘆服,創業者如能遇到這樣的投資人,實在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詳細]
童雪松 |
徐建 |
朱榮遠 |
李天馳 |
鄭小溪 |
蔡子芳 |
方宏 |
來源:大眾網發布時間:2020-11-21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玉升 深圳報道
童雪松 簡介
1962年出生,江蘇南京人。1981年入讀南京大學物理系,畢業后改讀管理專業,后出國拿下管理博士學位,1994年到新加坡國立大學從教三年,曾短暫就職于摩托羅拉、美的,曾任TCL集團戰略與投資管理中心總經理等。
現為TCL科技副總裁兼TCL創投總裁,是深圳投資界少有的海歸,熟悉國際規則的同時,認知中國,認可深圳。
“我想送給所有創業者一個最重要的信息,創業是創一個公司,所以你要想怎么樣把你的公司做大……”
“我們判斷一個創業者的時候,往往去看他的工作習慣,好的創業者,一定精力充沛,是個行動派……”
“做成一個公司需要很多要素,要講天時地利人和,不成并不代表你就不行,不以成敗論英雄,要以經歷論英雄……”
訪談童雪松,是特別輕松且收獲頗豐的一次經歷,聽他侃侃而談對于好項目的認識,對于創業人的觀察,以及“想多幫幫年輕人”的個人情懷,都讓我由衷嘆服,創業者如能遇到這樣的投資人,實在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于我而言,聽得精彩,剪得苦惱,剪輯訪談視頻時,老是覺得段段精彩,老是舍不得……
我相信,童雪松的這次分享,一定會帶給創業者朋友更多的啟發和思考。
1、送給創業人:創業是創一個公司
“什么樣的項目算是一個好項目?”
見到童雪松,我開宗明義,直入主題,提出了這個問題。
童不假思索,脫口而出:“投資人投的是一個公司,他是希望投下去的這個公司今后能夠長大!
他以很多人熟知的“好產品”、“好團隊”來說明,“你說好產品是不是值得投?那不一定,因為好產品不一定會變成一個好公司;好團隊是不是值得投?也不一定,因為有團隊沒有產品或者沒有好的模式,也不能投……”
由此,童雪松表示,他經常提醒自己的團隊同事和創業者:
要把一個項目當做一個公司來看。面對項目時,要去判斷它是否有機會成長為一個大的公司,如果有機會或者機會很大,那就是一個好項目,如果沒有,那就不是。
“一個好的公司,就像一個拼圖,它由很多模塊組成,比如商業模式、產品、技術以及團隊等等,都是一個一個具體的模塊,只有所有這些模塊齊全了,才可以組合成一個拼圖,也就是一個好的公司!
接下來,童雪松特別忠告那些技術型的創業者,此前,TCL創投投資過的眾多項目,大部分屬于硬科技項目,很多項目的帶頭人,都是技術型的創業者——
“這些有技術背景的人,往往非常熱愛自己的產品、熱愛自己的技術,對于這一類創業的朋友,我想說的是,技術本身不是一個好項目,產品本身也不能帶來一個好項目!
他補充提醒說,技術型創業者對自己的技術或產品不要太過執著,好技術不代表一切,有太多的原因會讓一個公司走向失敗……
回到日?疾祉椖,童雪松表示,他們絕不是簡簡單單去看一個技術或產品,而是要看很多東西,要看多個方面,比如商業模式、產品、團隊等等……
“我想送給所有創業者一個最重要的信息,就是你考慮創業時,要想是去創一個公司,不是簡單地創一個產品,也不是創一個服務,你要想著怎么樣把你的公司做大……”
童雪松如是總結。
2、從業觀察:創投喜歡什么樣的創業者?
“我們很喜歡投那些連續創業者!
說到創業者的素質和性格,童雪松告訴我,那些愿意創業做企業的人,是一類特別的人,他們身上有著不同于一般人的性格。
“那些愿意創業的人,他的身體不一定很好,但他一定精力充沛,就是停不下來,一直想著做事情……”
因此,真正好的創業者,一定是個行動派,他不會老是想左想右,想得差不多了他就開始干,甚至有的時候還沒想好他就干了……
“面對創業者,很多人經常會講,創業那么累何苦呢?其實對這些人而言,你不讓他干才苦呢!”
由此,童雪松感慨,作為投資人,有的時候也是挺殘酷的,大家特別喜歡這樣的創業人,因為從投資回報的角度講,投這樣的人,成功的概率會比較大……
“所以平常我們去接觸一個創業團隊,尤其是判斷團隊帶頭人的時候,我們往往會去看他的工作習慣……”
什么樣的人,做什么樣的事。
這也一語道盡創投業界的一個行規,那就是投資人往往更青睞那些連續創業者,原因就在于——
“連續創業者創了一個公司賣掉,然后再創業,有了這種經歷,至少證明他曾成功過,那么投他的風險就會小一些……”
童雪松還分享,前一段時間他在以色列碰到一位長者,這位長者剛剛把一個公司賣給了韓國三星,長者告訴他,這是他創立的第5家公司,前4家已經全部賣掉了……
“這也是一種創業文化,創業后基本上不選擇上市,創了就賣了,有的人就是喜歡創業,不一定喜歡把公司運營下去!
早在回國之前,童雪松曾在硅谷接觸過很多的創業者,硅谷有太多人持有這種創業觀,創業好比養豬,下了豬仔就賣掉……
在童看來,如今國內有這樣想法的人,并不是很多,“這個具體要看創業人的喜好和能力,有的人有很強的技術,不見得有很強的帶團隊能力,與其人多難帶,不如發揮所長……”
還有一類創業人,也是創投人特別認可的。
童雪松舉了一個上海的例子。投資人在投一些項目時,往往會簽對賭協議,項目做成了好說,一旦項目失敗,有的人不一定能履約。他們在上海投過一個項目,對賭失敗后,項目帶頭人主動跟他們要賬號,把現金打了過來……
“像這樣的創業者,他下次再創業,我一定會投他!
3、評說深圳:深圳為何很難學?
作為從硅谷走出來的投資人,童雪松說,在國內他時常聽到“再造一個硅谷”的說法,每次聽到這種豪言壯語,他都是心平氣和地告訴對方,硅谷是無法復制的。
不僅硅谷無法復制,就連深圳都很難學習。
緣何說深圳很難學習?
童雪松給出了自己的觀察和理由,聽來讓人耳目一新:
“你去看看深圳的機場、高鐵站還有長途汽車站,甚至以前那些圍著的二線關鐵絲網,它們都是什么?都是一個個過濾器,通過這些過濾器濾進來的人,都是些什么樣的人?都是敢于冒險、敢于創新、敢于放棄舊的包袱甚至利益的人……”
正是有了這些愿意嘗試新東西的人,一波又一波,一代又一代,深圳的創新才可以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
與此相對應,“那些守舊的人他是不會來深圳的,他早被那些過濾器給濾掉了”。
在童雪松看來,別說內地城市,即使去到北京和上海,兩地的年輕人跟深圳也是差異很大,在北京去到一個創業公司,他一般會忽悠你開始講故事;上海人則不跟你講這個,上海人一上來就講五險一金……
童雪松還特別提到,深圳有著特別開放的心態,從政府官員到居民個人,大家的心態都很開放,這也是許多城市所缺乏的……
4、個人情懷:做人要謙遜,多幫年輕人
從事了十多年的風險投資,見識過太多的創業項目,領略過各色人等的創業人生,再看成功與失敗,云淡風輕,淡然視之。
童雪松繼續以自己的投資經歷為例,“比如你讓我講一個公司,他們現在做得很好,但是如果回看當初,10個項目里至少有8個真的沒有那么偉大,沒有哪個投資人一眼就能看出它是谷歌,看出它的未來會了不起……”
所以說回風險投資,從業者一定要經歷失敗,失敗之后交過學費,個人和團隊才會有各方面的提升。
常常掛在童雪松嘴邊的一句話是,做人要humble(謙遜)一些——
“如果說你成功,有多少程度上是因為你自己了不起?個人因素當然有,但是真的沒有你想象得那么多,好多時候,也許是機會來了,也許有高人出手幫你……”
說到這里,童告誡所有的創業者,看成功與否,不妨平常心,成了固然值得欣喜,不成也不代表說你就不行、你的能力不夠……
由此說回自己這一代人,生于1960年代初的一代人,童雪松感慨,他們是特別幸運的,在成人階段,幸運地完整經歷了改革開放四十年,這四十年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波瀾壯闊的一段時期。
日常生活中,每每遇到與自己差不多大的同齡人批評年輕人或為年輕人著急時,童雪松經常如是講,“你有沒有想過,我們走過的年代,遇到過的那些機會,現在的年輕人其實是沒有的……”
理解的背后,更多的是幫助。
童雪松說,現在的他,很愿意幫助有緣的年輕人,尤其是那些處于創業起步期的年輕人,盡量多指點一些,盡量讓他們少走一些彎路……
“我同意這句話,不以失敗論英雄,那應該以什么呢?我覺得應該以經歷論英雄!
訪談末尾,童雪松繼續金句迭出,跟創業者分享他的人感悟,創業也好,打工也罷,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人生旅程,自己想清楚,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享受豐富多彩的人生……
“其實人活到最后,你能留下什么?能留下的就是一個經歷,你一輩子經歷過很多有意義的事情,這個才是有意義!
誠哉斯言,經歷即是財富。
近年來,童雪松一直在積極推動深圳與硅谷投資基金、以色列科技企業建立聯系,助力深圳加速國際化,參與國際大循環……
童雪松的工作和經歷,再一次論證:中國離不開世界,世界必須關聯中國……
。ㄔL談時間:2020年11月11日,訪談地點:深圳 )
深圳的腳步,中國的腳步
2020年,是深圳特區正式成立四十周年。
四十年來,深圳做對了什么?中國做對了什么?
深圳的四十年,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多的經驗,值得總結和評說。
大眾網·海報新聞廣州新聞中心在2020年走進深圳,推出大型原創全媒體產品:《深圳的腳步——40位深圳人眼中的特區40年》,訪談40位在深圳打拼的行業精英,通過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呈現深圳的四十年。
2019年8月9日,中央公布《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從經濟特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深圳,在新時代被賦予新使命。
2018年,深圳GDP首次超過香港;2019年,深圳GDP突破2.6萬億元,位列上海、北京之后,排名全國第三。亮眼數字、輝煌成就的背后,是開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是千千萬萬的新深圳人,奔來深圳,融入深圳,扎根深圳,奉獻深圳,成就深圳……
深圳有今天,離不開黨和國家的英明決策,離不開千千萬萬深圳人的接力付出和不懈奮斗,深圳的歷史,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揮灑汗水、共同書寫;深圳的輝煌,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共同成就……
深圳的城市文化、特區精神,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像胎記一般,蘊藏在深圳辛苦打拼的每一位普通人身上,蘊藏在深圳飛速發展的產業和行業中。
……
深圳歷史,個人親歷;深圳經驗,個人評說。
深圳的四十年、深圳的經驗,將透過40期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走向山東,走向全國。
來源:大眾網發布時間:2020-12-27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玉升 深圳報道
徐建簡介
1952年出生于江蘇徐州,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1983年來到深圳。1985年任深圳司法局副局長。1989年由司法部派駐香港中國法律服務有限公司任董事副經理。2003年7月19日當選為深圳市第四屆律師協會會長。
現為廣東融關律師事務所主任合伙人,深圳市律師協會榮譽會長,中國人民大學律師學院首任院長。
“你們應該去采訪徐建律師,他做深圳律師協會會長時推行的那一套制度,還是很不錯的!薄渡钲诘哪_步》第31期受訪嘉賓徐景安接受訪談時如是建議。
我們如約來到徐建創辦的廣東融關律師事務所,這是一所由前司法部部長蔡誠題名的律所。徐建認真觀看了《深圳的腳步》第1期李津逵的訪談視頻后,當場夸贊我們做得不錯。
對徐建的訪談,一直持續到晚上10點多,68歲的徐建神采奕奕,毫無疲態,聊起在深圳的近四十年經歷,以及對于深圳作為先行示范區的觀察,侃侃而談,興致盎然。
1、律所五幅字:引發爭議的“寧違法律,不違天理”
在廣東融關律師事務所,徐建首先領我們參觀了律所新近搬遷的辦公室,新辦公室坐擁中心區三大公園,景觀宜人。律所的宣傳視頻里,柳傳志出鏡,祝賀融關所成立二十周年。
在融關所的墻壁上,醒目地掛著五幅字,徐建向我們講解了五幅字的由來。
第一幅,是“仰俯無愧天地,褒貶自有春秋”,語出中國知識產權之父柳谷書先生,是柳傳志的父親,中國第二號律師證的持有者,從事知識產權事業近40年,是我國知識產權事業的創始人、先驅者和積極參與者。
“柳老是我的老領導,他的這句話體現我們做人做事的風格,一舉一動,一言一行,要做到無愧天無愧地,對得起良心,這句話作為我們所的座右銘,是非常合適的!毙旖ㄈ缡钦f。
第二幅,是中國民法之父佟柔老先生的一句名言:有法依法,無法依慣例,無慣例依法理。佟柔是中國第一屆民法學會會長,也是徐建的大學老師,當年徐建即將大學畢業時,佟柔告訴他們,“同學們馬上走向社會了,老師教你們的這點東西遠遠不夠用,怎么辦?我再送給你們三段論……”
第三幅字,是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那句著名的“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第四幅,是“法無禁止即可為,法無授權不可為”,來自法國的另一位思想家、法學家孟德斯鳩。徐建解釋說,“上一句是針對老百姓而言,后一句是針對政府而講的,這是行政法的一個基本原則,也是政府執政為民的一個基礎”。
最后第五幅,叫“寧違法律,不違天理”,出自英國19世紀著名法律史學家梅因!斑@一幅引起的爭議最大,我們所的好多律師都提出異議”,徐建說,反對的人稱,咱們律師是搞法律的,提倡“寧違法律,不違天理”怎么能行呢?
徐建跟他們商榷,法律是人制定的,從制定出來的那一天開始,它就已經滯后了。再加上人為的因素,立法經驗的不足,對客觀規律掌握的不足,不可能保證所有的法律都是正確的,有的法甚至可能是惡法……
“現實中,大部分的法當然是好法,我們必須遵守。不過一旦法律和天理發生了沖突,我們應該站到天理那一邊,為什么?因為天理代表著自然規律,它是社會發展的規律,也是經濟運行的規律”。
徐建告訴我們,上述五幅字雖然有一定的爭議,但他力排眾議,最后還是掛到了律所的墻上,“我們要懂得這些道理,要明白這些是非”。
2、首任民選會長:讓壞人進不來,好人變不壞
1983年,徐建從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管理司來到深圳以后,先干律師,后做深圳市司法局副局長,在1989年被司法部派駐香港中國法律服務有限公司任董事副經理,其上司正是柳谷書。
來到2000年,徐建辭職,做回自己一直向往的律師。此時恰逢深圳市律師協會迎來換屆,深圳100多名律師聯名寫報告,邀請徐建出任會長。
“我當時挺感動的,畢竟離開深圳快十年了,大家還想著你”,徐建回憶,根據大家的推薦,深圳市司法局把他作為會長的候選人,也是唯一的候選人,此時他卻提出了反對意見。
徐建提出,律師作為一個有法治觀念的群體,大家都有遵守規則的意識,“律師協會應該成為一個改革的試驗田,實現科學公正選人!
在他的堅持下,最后舉行了多人競選。他提出十項改革演說,高票當選深圳市律師協會第四屆會長,也是第一任民選會長,“那一次選舉引起了很大的轟動,人民日報等多家媒體都給予了報道……”
當選會長后,徐建做的第一件事,是牽頭為律師協會購買辦公樓,他們拍板在國際金融中心買下了一層樓,如今看來,帶來的收益顯而易見的,但回到當年,這個決定讓他引火燒身,有61名律師一年后聯名提出罷免,要求罷免他的會長,罷免最終沒有如愿,由此激發了協會章程和制度的修改與完善。
“我們把律師協會的章程從4000字改到了1萬字,把能夠設想到的問題都設想進去,還成立了監事會……這也算是壞事變好事吧”,徐建如是說。
如今17年過去,深圳律協已經更換了六屆會長,沒有一個會長出事,理事會一直實行差額選舉,沒有出現以權謀私的情形。
“像我們處分律師,都行使陪審團制度,充分聽取意見,由陪審團來表決,這樣就可以做到口服心服!
徐建感慨地說,“時間證明我們當年的改革是成功的,在這個章程和制度下,壞人進不來,好人變不壞,退一步講,壞人也只能干好事,好人干不了壞事……”
3、十項踐言:修改《立法法》讓特區特起來
2020年11月,作為全國律界的開荒牛和改革踐行者,徐建聯系特區實際,經過深思熟慮,整理撰寫了十項踐言,公開提交深圳有關方面。
這十項踐言分別是:
第一,落實《憲法》規定的25項公民權利。要求各級政府對照《憲法》,先易后難,循序漸進,樹立“法無規定不可為。法無禁止皆可為”的法治觀念。把權力真正裝進籠子,把公民權利一條條逐步兌現,提高特區人民的幸福感。
第二,修改《立法法》。設立“特區法規”專章,位階僅次于人大所立法律,高于國務院法規,廢除現行立法法中將特區立法歸于地方法規的舊章,真正實現全國人大授權特區立法的初心和權柄,打好深圳法治示范的根基,從法律上保證特區真正能特起來。
第三,設立特區判例法。針對成文立法的先天滯后性,以及特區法律關系日新月異來不及立法的實際,允許法官變通法律,運用上位法律原則進行創法性裁判,最終由最高院第一巡回法庭公布在特區內執行,也為國家立法先行先試。
第四,建立大陪審員制度。取消常設陪審員,由被告從選民名單中直接選擇陪審員,以解決陪審員難找、陪而不審的難題。審判中由一個法官帶五個、十個甚至二十個陪審員,專審社會關注的敏感的涉眾的案件,提高人民對法律的參與和當陪審員的神圣感,避免腐敗。也使被告感到程序公正,避免尋仇法官,樹立“人民”法院形象。
第五,將法院的人、財、物劃歸司法局管理。避免法院因編制、撥款等有求于政府部門,也避免法院與各種社會主體簽合同當被告,以保障法院的獨立性和公信力,也使司法行政機關名至實歸。
第六,將法院執行局劃歸司法局。從本質上講,法院專屬的是審判權,執行權屬于行政權。負責刑事執行的監獄早己劃歸司法局,如果將民事執行也劃歸司法局,就實現了審判與執行的分離,實現公、檢、法、司各行其責的法律體系。也避免了法院因執行不能打白條,影響其權威。
第七,建立民營企業家的法律風險援助基金。該基金可由具有公信力的深圳律師協會設立,由民營企業家自愿捐助。一但民營企業家遇到法律風險人被抓、賬戶被封,基金會將為其聘請最好的律師維權,還可派遣律師為其托管企業,避免損失及破產。
第八,聘百名行業協會會長任政協特邀委員。政協是黨的統一戰線的重要組織,在新形勢下,可將深圳前100名行業協會作為政協的團體代表或特邀代表,其會長代表該協會參政議政。
第九,給政府官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配備法律助理。深圳作為法治示范區,首要任務是迅速提高政府官員法律意識,增強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依法參政議政的能力。鑒于深圳目前已有一萬五千多名律師,完全可以采取雙向選擇的方式,為每一位處級以上的政府官員和區、市兩級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免費配備一名律師助理,幫助他們依法行政,聽取民意,準備議案。
第十,加強對騰訊微信的監管。騰訊是深圳的企業,微信是全國最大的自媒體平臺。有關部門應把握言論自由與刪帖投訴機制的度,幫助微信建立公開透明的管理處罰規范,否則不僅影響深圳的法治形象,微信也會經不起《反壟斷法》挑戰而導致分拆。
訪談的最后,徐建表示,將深圳特區建成法治示范區是前無古人的事業,也是中央對深圳的信任關懷,尤其是最高法院要把全國性改革都放到深圳先試,作為一名在深圳工作近四十年的老律師,深受鼓舞,深感要有一番新的作為。
“就在上個周,我剛剛辭去了律所主任,為什么辭呢?是接了一個新任務!
徐建說,深圳市司法局和律師協會日前都找到他,讓他牽頭成立一個深圳法律服務援助基金,他一開始是推辭的,讓他們另找別人,“結果他們說,找別人都有爭議,唯獨你是全票,非你莫屬。這句話呢捧得我又有點小感動……”
這個法律援助基金,也就是徐建提交給深圳的十項踐言里的第七條內容。
最新的進展是,深圳已組織全市50個比較大的律師事務所,每家出資10萬元,現已籌集到500萬發起資金,開了第一次理事會,徐建當選為理事長。
“接下來,我要投入更多精力放到這個基金上,做好這個事情,我想對于全國的民營企業,對我們律師來說,都是大有好處……”
。ㄔL談時間:2020年12月3日 訪談地點:深圳)
深圳的腳步,中國的腳步
2020年,是深圳特區正式成立四十周年。
四十年來,深圳做對了什么?中國做對了什么?
深圳的四十年,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多的經驗,值得總結和評說。
大眾網·海報新聞廣州新聞中心在2020年走進深圳,推出大型原創全媒體產品:《深圳的腳步——40位深圳人眼中的特區40年》,訪談40位在深圳打拼的行業精英,通過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呈現深圳的四十年。
2019年8月9日,中央公布《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從經濟特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深圳,在新時代被賦予新使命。
2018年,深圳GDP首次超過香港;2019年,深圳GDP突破2.6萬億元,位列上海、北京之后,排名全國第三。亮眼數字、輝煌成就的背后,是開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是千千萬萬的新深圳人,奔來深圳,融入深圳,扎根深圳,奉獻深圳,成就深圳……
深圳有今天,離不開黨和國家的英明決策,離不開千千萬萬深圳人的接力付出和不懈奮斗,深圳的歷史,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揮灑汗水、共同書寫;深圳的輝煌,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共同成就……
深圳的城市文化、特區精神,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像胎記一般,蘊藏在深圳辛苦打拼的每一位普通人身上,蘊藏在深圳飛速發展的產業和行業中。
……
深圳歷史,個人親歷;深圳經驗,個人評說。
深圳的四十年、深圳的經驗,將透過40期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走向山東,走向全國。
來源:大眾網發布時間:2020-12-11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玉升 深圳報道
朱榮遠 簡介
1962年出生,重慶人,畢業于重慶建筑工程學院城市規劃專業,現為教授級高級規劃師,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規劃師,深圳市工程勘察設計大師。
1991年來到深圳工作至今。1999年獲評建設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002年度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擔任全國城市設計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市影像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深圳市城市規劃委員會-建筑與環境專業委員會委員,深圳—香港城市與建筑雙年展學術委員(2007-2019)。
相關業績有:深圳市城市總體規劃(建設部一等獎)、深圳羅湖舊城規劃(東門商業步行街環境設計)(建設部一等獎)、新會市城市新城區中心詳細規劃(建設部二等獎)、深圳羅湖口岸及火車站地區綜合規劃設計、深圳中英街保護與發展規劃、深圳華僑城地區保護與發展規劃、深圳市光明新區中心區城市設計(建設部二等獎)、深圳灣填海區概念規劃、東莞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城市設計、深圳福田區城中村綜合調研及空間規劃等等。
“深圳,是中國現代化的開窗和點燈的這么一個現象級的存在!
“深圳這座城市,某種程度上是中國現代化的一個先行者,我把它比喻為中國現代化的‘深圳皮試’,這個皮試有很多種……”
“聯通就是深圳對于中國的價值,我們比喻前海是多制式的接線板,深圳未來將會繼續嘗試和探路中國與世界的對接和聯通……”
“開窗和點燈”、“現代化的先行者”、“深圳皮試”、“多制式接線板”……訪談朱榮遠,聽他闡述深圳過去和未來的定位和價值,資深規劃師出身的他,可謂妙語金句迭出,聽來甚是貼切。
“今年習總書記來到深圳,又給予深圳一個特別任務,相信深圳未來還會不斷創造出新的改變,承擔這個國家價值觀的一個風向標!
朱榮遠如是看好深圳的未來。
1、深圳新使命:由經濟特區到社會特區
從1991年至今,朱榮遠在深圳工作和生活了近三十年,他首先跟我感嘆:“很幸運,從年輕時大學畢業到現在,在我職業生涯的最重要的時間,包括我人生的最重要的時間,一直跟深圳這座城市和珠三角這個地區發生著緊密的關系!
在他看來,從四十年前改革開放之初,從袁庚創辦蛇口工業區開始,深圳一直在以某種方式打通中國和世界的聯系,“四十年來的深圳,一直是中國現代化的開窗和點燈的一個現象級的存在,正是通過深圳,讓我們知道外邊是怎么回事、中國是怎么回事……”
還記得,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袁庚曾把蛇口工業區比喻成“改革試管”,四十年后,朱榮遠則把深圳比喻成中國現代化的“深圳皮試”。
“這個皮試有很多種,一個是外面的東西到深圳這里來,還有一個是我們內地的東西也到這里來,所以當年有一個觀念叫‘內引外聯”……”
回看四十年前,深圳去掉各種主義,用經濟的話題達成共識,國家用經濟特區來做事,就這樣聯通了世界。四十年過去,“如今深圳的現代化程度,整個社會的整體性,在中國市場上應該是最好的,可能局部比不過廣州、北京、上海,但是整個社會的總體氛圍,包括可塑性都是最好的!
對于深圳的過去四十年,朱榮遠給予高度評價。另一方面,他又提出,后經濟特區時代,深圳于國家的價值和使命,應該是社會特區,要在社會這個層面上多做一些工作。
“經濟好講,社會這個話題寬泛得不得了,我們可以把社會聚焦到文明和國際化。中國和世界怎么去對話?在制度層面,如何找到一種能夠握手、能夠對接的東西出來?”
朱榮遠自問自答。在他看來,深圳在某些方面可以比經濟再往前走一步,比如生活在這座城市的老百姓享受的公共服務、全民文明程度的提升,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新關系,都可以有別的解釋方式……
“深圳有著自己獨立的立法權,相比內地城市,深圳在法治建設這一塊,應該要多一些嘗試和創新!
他以深圳僑城東路和濱海大道交接處的斷頭橋為例,那里本來是要繼續填海往海里延伸的,后來因為不再填海,就此留下。
“深圳是中國第一個劃定生態保護線的城市,用法律的方式,對城市建設地區和生態保護體系進行了界定。原來在深圳,填海能獲得土地,但是深圳灣由于有紅樹林保護區,由于海洋比較脆弱的生態,后來在濱海大道就不再填!
朱榮遠說,他曾建議深圳在那里做一個紀念碑,正式昭告世人:深圳不再填海。
“其實那里就代表著深圳的生態觀!
2、深圳新任務:繼續做多制式的接線板
關于深圳的作用和價值,朱榮遠還有兩句精彩的表達。
第一句是,“深圳是一個種子地,就是育種的地方,它不是一個簡單的高產田,即便它是高產的,那也只是證明種子是對的!
在他看來,在新的歷史時期,深圳仍然在為國家執行很多特別的一些任務,不斷改變或者重新定義人們習慣的那些名詞,不斷創造出新的改變,“這就是這座城市特別的地方,它什么時候不干這事了,跟珠三角其他城市一樣,就普通化了”。
第二句是,“我們曾經研究過前海,我們把前海比喻成多制式的接線板,每個插口代表著一種主義或一種制度,無論你是歐洲的插頭,還是英國的插頭,還是中國的插頭,還有別處的插頭,沒有關系,來到深圳這個接線板上都能找到對應的插口,這就體現出深圳獨一無二的包容性……”
由此出發,朱榮遠說,他曾經用色譜解釋過中國多個城市,“我說北京叫中華紅,上海叫遠東灰,香港是國際灰,廣州是嶺南灰,深圳則是代表現在中國的中國灰,灰色是介于各種顏色之間的一個包容性顏色……”
如此妙論,讓人耳目一新。
朱榮遠還分享,在接受我們訪談的前幾天,他在線出席了一個由香港發起的粵港澳大灣區城市論壇,論壇上,他有一段二十分鐘的發言,主題是山高人為峰,分享了他個人關于城市規劃或者城市設計的社會學思考。
他提出,城市的發展,到底以什么為權重?深圳對于中國其他城市而言,還有什么價值?
“比方說在城市里,存在人、空間、產業、經濟、文化、政治等等很多要素,你的排序是什么樣的?你排序的權重就決定了你的價值取向,你的價值取向就決定了你的空間為誰服務,是為經濟服務還是為人服務,還是為形象服務……”
朱榮遠感慨:“接下來,深圳還將繼續進行嘗試,一邊發展,一邊應對與世界的對接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為國內城市作出示范!
3、深圳的柱礎:城中村是城市豐富性的收納倉
“深圳的每一個現象的背后,其實都有它的社會價值,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城中村!
朱榮遠表示,早在2005年,他們曾經對城中村做過一次非常深刻的研究,2006年,他先后發表過兩篇論文,一篇是“中國城中村觀察——2006年中國城市發展報告”,一篇是“表情復雜的中國城市化附生物——城中村——有關深圳市城中村調查研究的啟示”。
“那次研究,應該說是把城中村解剖透了,把它的好與壞、對與錯或者歷史的價值,我們都做了一次非常深的分析!
朱榮遠回憶,當年去調研的時候,大家都在說握手樓沒有光照、治安差等等,都以負面的信息為主,等到真正調研下來,他們發現負面的東西依然存在,但是讓人看到更多積極方面的價值,“我們分析下來,還是正面的作用大,城中村的多樣性反而給深圳帶來一種特別的社會現象”。
再進一步深入研究,朱榮遠他們又得出一個新的結論,那就是:城中村其實是鄉村文明在城市當中的最后堅持,鄉村文明并不是說碰到城市它就消滅了,它也有生存和發展的機會,“可以說,鄉村文明披上了城中村的外衣,在以這種方式延續著……”
朱榮遠總結說,“我們最后得出的結論很簡單,城中村在相當長的時間里,都是深圳這一棟大樓的柱礎,所謂柱礎是中國建筑構件的一種,是承受屋柱壓力的墊基石”。
時至今日,深圳人口已過兩千萬,不可否認的一個事實是,至少有一半人曾經有過城中村的生活經歷,城中村支撐了深圳的輝煌,它是中國城市化快速進程中的一個特色存在。
說到這里,朱榮遠又打了一個比方,“城中村有點像深圳灣的濕地一樣,它是一個潮間帶,有著豐富的生物多樣,因此它也成為城市豐富性的一個天然收納倉”。
朱榮遠強調指出,城中村是深圳的一個特殊的空間現象、文化現象和社會現象,當然也包含了政治現象在里面,“廣東的城中村不是貧民窟,它背后的經濟實力太強大了,而且有宗族、有血緣,還有原來鄉村文明的那一套組織系統,和內地的是不一樣的”。
對于城中村的未來,朱表示,“未來有一天也許它會消失,但是那個時間會非常非常長,而且要找到它的替代品,如果找不到替代品,它會永遠存在下去……”
訪談最后,朱榮遠繼續冒出金句,“我們在為生活在一座城市里的所有人服務,我們是合法的變革者”。
他形象地解釋說:“我們規劃專業的一個特點是設計未來,因為我們做未來,所以我們就要反思歷史和當下,城市缺什么?有哪些做得不好?那我們要用對未來的設計來改變當下……”
朱榮遠進一步表示,“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為了城市中的人,不是為我們自己,這不是我們有多高尚,而是這個職業的一個基本倫理”。
為所有人服務,如此職業,善莫大焉,任重而道遠。
。ㄔL談時間:2020年11月26日 訪談地點:深圳)
深圳的腳步,中國的腳步
2020年,是深圳特區正式成立四十周年。
四十年來,深圳做對了什么?中國做對了什么?
深圳的四十年,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多的經驗,值得總結和評說。
大眾網·海報新聞廣州新聞中心在2020年走進深圳,推出大型原創全媒體產品:《深圳的腳步——40位深圳人眼中的特區40年》,訪談40位在深圳打拼的行業精英,通過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呈現深圳的四十年。
2019年8月9日,中央公布《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從經濟特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深圳,在新時代被賦予新使命。
2018年,深圳GDP首次超過香港;2019年,深圳GDP突破2.6萬億元,位列上海、北京之后,排名全國第三。亮眼數字、輝煌成就的背后,是開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是千千萬萬的新深圳人,奔來深圳,融入深圳,扎根深圳,奉獻深圳,成就深圳……
深圳有今天,離不開黨和國家的英明決策,離不開千千萬萬深圳人的接力付出和不懈奮斗,深圳的歷史,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揮灑汗水、共同書寫;深圳的輝煌,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共同成就……
深圳的城市文化、特區精神,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像胎記一般,蘊藏在深圳辛苦打拼的每一位普通人身上,蘊藏在深圳飛速發展的產業和行業中。
……
深圳歷史,個人親歷;深圳經驗,個人評說。
深圳的四十年、深圳的經驗,將透過40期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走向山東,走向全國。
來源:大眾網發布時間:2020-09-09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玉升 深圳報道
李天馳 簡介
1990年出生,廣東茂名人。2009年級山東大學軟件學院本科生,2013年赴巴黎讀碩士,2015年中斷學業回國創業,創辦編程貓,4年內獲得527項專利、1500多項著作權,76項軟件著作權和KOKOA芬蘭認證;2017年入選福布斯中國“30位30歲以下精英榜”,2018年入選《財富》雜志“40位40歲以下商界精英榜”。
李天馳,又一位正在深圳創業的山大人,1990年出生的他,儼然是近幾年國內互聯網行業的“行寵”,編程貓已經融資多輪,正籌劃上市。
在2018年的山大本科生畢業典禮上,山大校長樊麗明分享了四位山大人的奮斗故事,分別是山大光學系1980級校友薛其坤院士“追求極致”的故事、齊魯醫院張茂宏教授“堅持不懈”的故事、軟件學院2009級年輕校友李天馳“自主創新”的故事以及物理學院1960級校友魏世杰“勇于擔當”的故事。
李天馳,是上述四位山大人里最年輕的一位,也是唯一的90后。樊校長勉勵即將告別山大的學子們:“年輕校友李天馳的故事啟示我們:奮斗需要敢為人先的魄力!
百年山大,英才輩出;青年天馳,有為有位。
訪談李天馳,是一件特別輕松的事兒,我提出幾個問題,隨后就是聽的份兒,天馳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表達清晰,邏輯嚴密,我笑稱他長得像李彥宏,口才像馬云……
能有今天,遠不只是口才好那么簡單。
他的當機立斷,他的山大歷練,他的深圳情結,他的事業抱負……
有趣的是,天馳告訴我們,他的口才,都是到濟南、到山大后練出來的。
創業抉擇:所有人眼睛里充滿的,不是對硅谷的渴望
“我是從歐洲輟學回來創業的,本來是可以去美國再讀一個博士的!
天馳告訴我們,2013年山大畢業后,從濟南去了巴黎讀碩士,從小學習編程的他,到歐洲后繼續從事這方面的研究,研究的領域是圖形化編程,“那個時候,圖形化編程在生產方面應用非常少,但是在教育領域,特別是兒童教育領域前景廣闊!
當時,美國、歐洲、新加坡等很多地方,已經把兒童編程提上普及日程,天馳和幾個小伙伴一起琢磨:我們能不能把兒童編程教育帶回國內,在國內會不會有很好的發展?
靈光乍現,商機到來。
原本法國讀完碩士,再去美國攻讀博士,深思之下,選擇放棄。
“讀博士,其實是很苦的,花五六年的心血研究一個方向,出來一些論文,但實際上,一篇博士論文對于社會的幫助,很大概率上沒有那么大……”
與其學術上更專更深,不如回國做點實事。
天馳表示,“當時我就想,哪怕讓我教10個孩子,只教10個孩子,我能讓這10個孩子的未來不一樣……”
回國之前,還有個插曲。
2015年3月,天馳和伙伴還去美國硅谷考察了一圈,硅谷那邊有個YC孵化器,全球知名,邀請他們過去看看,是否落地硅谷。
“說實話,我們當時還是蠻動心的,對于海外的學子來說,能到硅谷創業,還是很高大上的一件事情,還是很酷的……”
到硅谷只考察了三天,即告結束。
“原計劃是考察一個月的,三天過后,一起交流,我發現所有人的眼睛里,充滿著對中國的渴望,而不是對硅谷的渴望!
天馳他們敏銳地認識到,彼時,中國的飛速發展,國內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2015年之于他們,有著絕對不容錯過的一個時間窗口。
跟國內的很多人交流,包括投資圈的人、企業界的人,所有人意見一致:國內團隊的戰斗力,要遠超國外團隊。
另外,國內市場的增長,也遠超國外市場。立足國內,就扎根了國內尤其大的一個市場……
當機立斷,飛返歐洲。
回歐洲,干什么?拿行李。當時他們還未畢業,行李還在巴黎,“在歐洲只待了幾個小時,男生簡單,不要的東西一扔,一個箱子搞定……”
回歐洲前,天馳一度還犯愁:自己養了一只兔子,咋辦呢?“結果回去一看,讓我那個室友給養死了……”
深圳魅力:年輕人有著獨立的選擇
回到國內,首選北京。
“說來蠻有意思,我們是漂流型的一個企業”,天馳告訴我們,最初到北京注冊公司的時候,是在2015年1月份,恰逢北京霧霾特別嚴重。
但離開北京的隱性原因,也是真正的原因,是北京的用工成本。
天馳他們對比發現,北京的用工成本,其實高過柏林。在柏林,一個大學畢業生,碩士畢業生也就1000多歐一個月,而北京當時正趕上國內OTO大戰,互聯網概念非;,人才非常的貴……
于是另換城市,去哪里呢?
天馳笑稱開始“全國巡游”:先去杭州,又去廈門,一路南下,來到廣州,“我自己是廣東人嘛,家人也都在廣州!
既然到了廣州,何不去深圳看看?
說到這里,天馳強調,自己雖然是廣東人,但此前對深圳并不是很熟悉。
為什么?“我在廣州讀書,大學去了濟南,從濟南又去了國外……”
回到廣州,看似隨意的一個決定,“到深圳看看”,成就一次必然的結緣。
一到深圳,天馳一下子就喜歡上這座城市。
“對于從國外回來的人來說,深圳是個尤其宜居的城市,整個城市的道路設計非常新,整個城市的市政規劃非常好,整個城市的市政設施也非常新,跟我們在國外一樣,非常方便……”
說起對深圳的初始印象,天馳贊不絕口,一連用了四個“非!。
不止看到城市的表象,還從細微處體察到城市的精髓。
一天,天馳路過一家銀行門口,隨手接過一張傳單,上寫“教你幾天之內三步注冊一個公司”云云,小小傳單瞬間打動了他,“一個城市能這么干,說明很多政策簡化了……”
天馳表示,深圳的空氣、城市配套、交通等,對于海外人才的吸引力,顯而易見,但更深層次的競爭力在于,深圳是整個政策思路非常新的一個城市,身處其中的年輕人,朝氣蓬勃,有著獨立的選擇的自由。
在深圳,天馳有不少山大的大學同學,相比其他城市,在深圳工作的同學都特別有激情,自己住在租來的地方,非常獨立。
獨立的生活,帶來獨立的思考,獨立的選擇。
“他們都不靠家里,也不靠其他東西,自己去闖去拼;每一個人可以自由地想做任何想做的事情。我覺得這跟這個城市的格調是一致的!
喜歡深圳,喜歡得不得了,來了就不想走了。
真是應了那句話:來了,就是深圳人。
深圳之于天馳,還有另外一個考慮,“除了市場之外,騰訊也是一個極大的優勢,騰訊無疑是優秀人才的一個培訓基地,會源源不斷地釋放出來產業人才……”
有趣的是,做決定前,天馳打電話問投資人:我們這個事能不能在深圳干呀?
電話那邊,來了一句“很深圳”的回復:我怎么會管你在哪里干?干成就行!
選擇濟南:我希望去更有底蘊的地方
訪談天馳,自然要提到山大,我好奇又習慣性地問:當年為什么選擇報考山大?
一聽這個問題,天馳忍不住笑起來,“我被問過太多這個問題了,廣東人為什么跑到山東讀書?到美國的時候,很多人又問我,為什么跑去歐洲讀書?”
笑過之后,天馳分享了他別具一格的大學選校路徑。
“填報志愿時,我給自己設定的的專業是固定的,只填兩個專業,一個是軟件工程,另一個是計算機!
為什么?
“我從8歲開始學習編程,對編程一直情有獨鐘,一直想從事這方面的研究!
專業已定,剩下的就是學校。
天馳表示,任何一所高校,只要是好學校,底蘊都非常深厚,自己都能從中學到很多很多,收獲成長。
接下來,選學校,就是選城市,“我希望去更有底蘊的一些地方!
天馳表示,齊魯大地,孔孟之鄉,從商朝開始,從孔孟開始,一直是歷史風云凝聚的一個地方。再說中學課本里,還有膾炙人口的《濟南的冬天》……
泉城濟南,早已入心;選擇山大,成為必然。
……
時光荏苒,轉瞬之間,離開濟南,已是七年。
天馳感慨地說,回看自己在濟南的四年,還是做了很多事情,收獲了很多回憶,“在山大這幾年,對我影響特別大!
其中印象最深的,是為山大軟件學院組建了一支女子籃球隊,帶領這支球隊,如愿取得不錯成績。
有關組建學院女籃的經歷,暫不展開,下文詳述。
先分享天馳初到濟南時,從酒桌上得來的有趣感受。
南方靚仔,天馳上桌,第一次與同學喝酒,就被灌了十幾瓶啤酒,暈暈乎乎之間,由衷嘆服:這些人太能說了,太能總結了……
羨慕之余,心思暗下:
“以后我也得多準備準備幾個故事,多總結總結……”
山大印記:從0到1的第一次創業
繼續山大時光,續上女籃故事。
天馳本人,看上去有些瘦弱,卻是籃球場上的后衛好手,四年下來,從替補,到主力,再到隊長。
打男籃的他,為何去成立一支女籃隊伍?
天馳告訴我們,那是在他上大二的時候,學院剛好有幾個女生喜歡打籃球,打得還不錯,她們希望能有一些展示的機會……
熱心天馳,張羅起來。
從選人,到訓練,到比賽,事無巨細,親力親為,既當領隊,又當教練,忙得不亦樂乎……
畢竟不是專業隊伍,女隊員里,有的人要做科研,有的人要去實驗室,有的人要交作業,還有的人要談戀愛……
如何把大家集中到一起?什么時候訓練?不來怎么辦?遲到怎么辦?
眾多問號,化為一個:如何讓大家信服?
這要說回天馳自己的打球心得,“在球場上,我有一個習慣,每次打完一個球,不管進與不進,不管是誰投的,我一定會跑過去跟隊友拍一下手!
為什么?
天馳自問自答:一個簡單的拍手,建立一種情感的傳遞。
如何鼓勵女隊員更愿意、更積極地參加訓練?
天馳開玩笑講,他開始給她們“講故事”:我們一旦打出好成績,是不是會為下一屆或者以后的學妹們開個好頭?給那些喜歡籃球的女生們,帶去一些信仰和信心?
尋常不過的鼓勁,從天馳嘴里說出,上升到信仰的地步。
看來,當初的十幾瓶啤酒沒有白喝,暗中學來的“講故事”能力,已然派上用場。
……
功夫不負有心人。天馳帶領這支學院女籃,在山大全校比賽里,一路成功打進八強……
成績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天馳感慨,“我覺得大家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凝聚在一起,做成了一件事情,這個本身非常重要!
這次經歷,被天馳稱之為“自己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創業”——從0到1,創造了一個原來沒有的東西出來。
運動啟示:怎么做運動,怎么看輸贏
天馳繼續分享,無論自己打球,還是帶領女生打球,有一個理念貫穿始終:未打球先做人。
從球場上,從各種運動里,他總結出兩點個人心得。
首先,是競爭。怎么看待競爭?
“競爭,實際上是0和1的關系,要么輸,要么贏!
在競爭的過程中,你選用什么樣的方法達成目標?
眾所周知,無論籃球、足球,還是其他運動,球場上會有各種小動作,那問題來了:為了達到一個目標,要不要使用一些小手段?還是選擇非常干凈地去做這項運動?
兩種思路,帶來兩種結果。
天馳告訴我們,在他自己打球以及組建學院女籃的過程中,他一直謹記并踐行這樣一句話:做一個讓人尊敬的對手,比做一個贏的對手更重要。
他進一步闡述,這其中還關聯到短線思維還是長線思維的問題。
還是以球場小動作為例,假如在球場上使用小動作,短期來看,或許能幫到球隊,但一旦如此去做,失去的將是難以彌補的尊重和信譽。
“你代表一個學院,你就丟了學院的臉;你代表一個學校,你就讓學校不被尊重……”
反過來,你是非常磊落的一個團隊,你的行為都非常高尚,不管怎么樣,你都會贏得所有人的尊重,即使輸了比賽,也會贏得尊重。
“輸贏,其實是非常短期的行為;而尊重,一旦被留存,將是一個團隊最寶貴的財富!
由此,天馳感慨,體育運動帶給他的第一點啟示,就是怎么做運動,怎么看輸贏。
其次,戰略比天賦更重要,戰略和勤奮比天賦更重要。
繼續以籃球為例,在籃球場上,比如在NBA和CBA,經常會看到有很多好的球員,天賦非常出色,卻偏偏打不出來,為什么?
天馳的分析是:核心在于,他用了一個不正確的戰略,或者有了好的戰略后,他沒有付出相應的努力。
事業抱負:公司的愿景比發展更重要
從打球,到創業;從球場,到商場。
變化的是實踐,不變的是信念。做人做事,皆同此理。
天馳告訴我們,他們所處的行業,競爭非常激烈,他們給自己立了一個規矩:絕不說任何競爭對手的壞話。
“我覺得你要贏得所有人的尊重,一定是長期的;即便在短期內用一些手段,類似球場上的小動作,提升了你的轉化率,但從長期看,一定會損害你的品牌!
說到做到,成績斐然。
經過五年的發展,編程貓,致力用“好工具、好老師”培養未來創造者,讓更多的孩子以有趣的方式玩轉少兒編程,目前已入駐海內外公立學校11500多所,吸納一線教研師資800余人,全球有超過3100萬的孩子在學在用。
“當你看到孩子們在編程貓上的作品時,你會非常驚喜,你會想,這真的是孩子們獨立創作的游戲和應用程序嗎?然后你會堅信,未來是充滿希望的……”
天馳進一步分享說,他們公司的文化價值觀里還有這樣一句話:
我之存在皆因有你。
“對于我們自己來說,我覺得影響周邊的人非常重要,包括我們的文化價值觀,包括我們想要做的一些事情,要一遍一遍地說出來,去影響周邊的每一個人!
回歸初心,心存夢想;胸懷大志,志存高遠。
如何讓每一個孩子,成長為匠心獨運的發明家?
如何帶給每一個孩子不一樣的未來?
如何更好地把科技教育帶給每一個孩子?
天馳表情認真,緩緩說出了他的抱負:
“我覺得我們給世界帶來的貢獻,就是我們的愿景比我們的發展更重要,我們創造出來的給世界的價值,比我們自身的商業價值要更重要!
。ㄔL談時間:2020年6月3日,訪談地點:深圳)
深圳的腳步,中國的腳步
2020年,是深圳特區正式成立四十周年。
四十年來,深圳做對了什么?中國做對了什么?
深圳的四十年,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多的經驗,值得總結和評說。
大眾網·海報新聞廣州新聞中心在2020年走進深圳,推出大型原創全媒體產品:《深圳的腳步——40位深圳人眼中的特區40年》,訪談40位在深圳打拼的行業精英,通過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呈現深圳的四十年。
2019年8月9日,中央公布《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從經濟特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深圳,在新時代被賦予新使命。
2018年,深圳GDP首次超過香港;2019年,深圳GDP突破2.6萬億元,位列上海、北京之后,排名全國第三。亮眼數字、輝煌成就的背后,是開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是千千萬萬的新深圳人,奔來深圳,融入深圳,扎根深圳,奉獻深圳,成就深圳……
深圳有今天,離不開黨和國家的英明決策,離不開千千萬萬深圳人的接力付出和不懈奮斗,深圳的歷史,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揮灑汗水、共同書寫;深圳的輝煌,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共同成就……
深圳的城市文化、特區精神,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像胎記一般,蘊藏在深圳辛苦打拼的每一位普通人身上,蘊藏在深圳飛速發展的產業和行業中。
……
深圳歷史,個人親歷;深圳經驗,個人評說。
深圳的四十年、深圳的經驗,將透過40期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走向山東,走向全國。
來源:大眾網發布時間:2020-11-16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玉升 深圳報道
鄭小溪 簡介
1972年出生,湖北十堰人。2000年來到深圳,進入服裝行業,創立女裝聞道服飾ORIGIN品牌,其設計風格廣受都市時尚女性喜愛,還得到眾多藝術工作者、節目主持人、演藝界人士等群體追捧。最多時在國內一二線城市開設門店200多家。
現為深圳市聞道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與在桑蠶絲綢行業浸染三十多年的專家伙伴合作,在云南投資建設30萬畝的桑蠶養殖基地,深耕真絲面料,專注絲綢故事。
“假如您的太太參加一場活動或晚會,要想與眾不同,既有時尚范兒又有底蘊,在挑選衣服的時候,一定要選擇我們!
訪談臨結束,在我的一再鼓勵下,鄭小溪最終為自己的服裝品牌打了一個口頭廣告,他說得有些不好意思,一再擔心會有廣告嫌疑。
我則大大方方地告訴他,過去二十年來,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女裝行業創立并打響一個國產品牌,是非常值得肯定和驕傲的一件事情,我們堂堂正正地推薦本土原創品牌,也是應盡之責。
一說起深圳產業,好多人想到的就是互聯網、金融,其實深圳工業占GDP比重近四成,“創新之城”并沒有“脫實向虛”,而是扎實地堅持“制造強市”,讓傳統產業也不斷創新發展。
有言道,中國女裝看深圳。在葉中平先生的引薦下,我訪談了鄭小溪,透過他與服裝業這個切口,可以一窺深圳優勢產業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1、創業深圳:敢為天下先,要做就做最好
鄭小溪是在2000年來到深圳的,來到深圳之初,他就一頭扎進了服裝行業,而且是女裝行業,從代理國際品牌做起,做著做著,水到渠成,自己做一個女裝國產品牌的念頭,越來越濃……
說做就做,開始行動。
彼時的國內服裝界,正是國際大品牌當道,國際大牌設計師可謂一手遮天,國產品牌起步艱難,怎么辦?
一不做二不休,迎難而上,先從“滅神”做起。
鄭小溪和同事們先達成一個共識,對于那些國際大牌設計師,心理上要去除迷信,要敢于找出他們并不擅長的……
“我們永遠不認為別人做得有多好,我們永遠也不認為自己做得有多好!
這樣一句聽起來有些拗口的話,就是他們當時的一個信念。
換句話說,就是知其短、揚己長。
在與國際品牌合作的過程中,鄭小溪他們發現,對于中國東方文化的理解,對于國內增長迅速、日新月異的多樣需求,國外的品牌和設計師明顯是滯后的,他們遠遠不如國內設計師理解得更到位、更深刻。
比如他們的自創品牌聞道服飾ORIGIN品牌,一直強調“意境、空靈、大氣”的調性,何為意境?何為空靈?很多時候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交由外國設計師去做,根本做不了……
既然不可言傳,那就少說多做,用產品表達出來。
“產品是人做出來的,品牌更是人做出來的!
鄭小溪和同事們堅信,只要老老實實做好自己的產品,等到自己的研發、自己的出品,比傳統國際大牌好上10倍的時候,超越的機會也就來了……”
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也留給一直堅持的人。
……
如今回看當年的創業,決定走上自創品牌之路,鄭小溪特別感謝深圳,感謝深圳這片創業的熱土——
“在深圳創業,尤其是最初的那幾年,你會由衷感受到那種‘敢為天下先’的精神,要么不做,要做一定做到最好……”
鄭小溪說,凡在深圳創業的人,要干一個品牌,考慮的根本不是為了在深圳領先或中國領先,而是奔著全球最好去的。
“在深圳,我相信太多的人跟我會有共鳴……”
2、深耕真絲面料,講好絲綢故事
正因為從一開始就樹立了較高的志向和目標,再加上深圳別具一格的國際化視野,匯聚了國內相當一批專業人才以及一部分國際人才,鄭小溪的新創品牌一經推出,幾乎沒有走什么彎路,很快駛上了快車道……
在全國的一二線城市,在眾多城市的黃金位置,聞道服飾ORIGIN品牌店一度超過200家……
時過境遷,伴隨著互聯網電商的興起,眾多線下實體店受到沖擊,尤其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深刻影響,鄭小溪的聞道服飾,也只有忍痛割愛,調整發展戰略,減少店面數量……
好不容易累積到一定高度的自創品牌,未來路在何方?
痛定思痛,繼續揚己所長,轉型發展。
鄭小溪告訴我,除了繼續維持在設計研發、創意方面的核心競爭力之外,公司將戰略重點放到真絲面料的原材料上,“因為真絲是我們聞道服飾ORIGIN品牌整個品牌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環,可以說占有最重要的風格、位置”。
由此出發,繼續主攻真絲,顯然是抓住了深化品牌發展的牛鼻子。
整合資源,深耕上游。鄭小溪與在桑蠶絲綢行業浸染三十多年的專家伙伴合作,在云南德宏投資建設了一個桑蠶養殖基地,基地占地30萬畝之多,堪稱目前全球單體最大的桑蠶養殖基地。
之所以選擇云南,是因為那個地方的氣候非常適合種桑養蠶,一年下來,養蠶時間足足有10個月之多,另外,更為關鍵的是,這里的蠶繭拉絲,一個可以達到1200米。
有了這樣的長度,蠶絲很容易達到行業的6A最高標準……
更為值得一提的是,鄭小溪他們建設的30萬畝桑蠶基地,已經惠及云南當地三萬戶農戶,給農戶帶去的收益是實實在在的,農戶收入每畝增加5000元左右……
“做桑蠶基地顯然是資金密集投入,但這個錢必須要花,必須要把品牌的基礎筑牢”,鄭小溪表示,接下來,他們將會在此基礎上發力,繼續講好中國絲綢的故事,講好中國文化的故事,。
“創業與發展,猶如跳遠,蹲下來才可以跳得更遠”,鄭小溪如是說。
3、深圳服裝進行時:機會與挑戰并存
“中國女裝看深圳!敝袊b產業流傳的這句話顯示了深圳服裝行業的積淀和品牌。
眾所周知,服裝業是深圳的優勢產業之一,一項來自深圳市服裝行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
深圳服裝產業近年來包攬了四個全國第一:品牌數量第一、上市企業數量第一、經濟總量第一、市場占有率第一。
據統計,2019年,深圳服裝行業實現銷售總額2600多億元,占全國銷售總額的10%。截至目前,深圳擁有品牌服裝企業2500多家,共有10家品牌上市企業,在全國大中城市一線高端市場占有率超過60%。
還有一個數據少為人知,全國已經注冊的服裝品牌超過40萬個,深圳的女裝品牌,在市場的占有率超過七成……
或許有人會問,深圳為何會有那么多的服裝品牌,為何會有那么多的女裝品牌?
鄭小溪給出的答案是,這跟深圳毗鄰香港的區位優勢、獨一無二的創業沃土以及政府傾力打造的市場環境等,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我經常跟大家講,深圳有一批高效、專業、廉潔的公務員,對于深圳的市場、對于企業,一是管得少,二是還做出了非常合適的引導和管理……”,鄭如是總結。
奈何這世界變化快,近五六年以來,隨著互聯網電商的興起與發展,深圳的服裝行業、所有的服裝品牌無一例外,都面臨著巨大的沖擊,需要應對同樣的問題:如何更好適應當前和未來的市場與變化?
“我認為機會與挑戰并存,就看大家在后續的發展中如何持續地走出差異化……”
鄭小溪進一步分析,作為創意產業,中國的服裝行業,目前還存在一個突出問題,那就是缺乏天才型的、旗幟性的人物去推動……
實際上,天才人物可遇不可求,現實面前,扎扎實實做好產品,做好研發,布局上游,深耕真絲,也不失為不錯的選擇。
“我是在特區剛好二十周年的時候來到深圳的!
二十年時間,彈指一揮間。在深圳特區建立四十周年的年份,機緣巧合之下,鄭小溪接受了我們的訪談,回顧在深圳的二十年。
二十,于他而言是一個有緣而幸運的數字,在我們《深圳的腳步》專題中,他也是排在第二十位。
過去已去,未來已來,與時光握手,與歲月言和。
展望新的二十年,鄭小溪充滿信心,滿懷憧憬——
“我們的初心和夢想一直沒有變,我們要做一個全球最好的絲綢類真絲品牌,做一個讓國人認可和喜愛的先鋒品牌……”
。ㄔL談時間:2020年11月4日,訪談地點:深圳)
深圳的腳步,中國的腳步
2020年,是深圳特區正式成立四十周年。
四十年來,深圳做對了什么?中國做對了什么?
深圳的四十年,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多的經驗,值得總結和評說。
大眾網·海報新聞廣州新聞中心在2020年走進深圳,推出大型原創全媒體產品:《深圳的腳步——40位深圳人眼中的特區40年》,訪談40位在深圳打拼的行業精英,通過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呈現深圳的四十年。
2019年8月9日,中央公布《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從經濟特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深圳,在新時代被賦予新使命。
2018年,深圳GDP首次超過香港;2019年,深圳GDP突破2.6萬億元,位列上海、北京之后,排名全國第三。亮眼數字、輝煌成就的背后,是開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是千千萬萬的新深圳人,奔來深圳,融入深圳,扎根深圳,奉獻深圳,成就深圳……
深圳有今天,離不開黨和國家的英明決策,離不開千千萬萬深圳人的接力付出和不懈奮斗,深圳的歷史,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揮灑汗水、共同書寫;深圳的輝煌,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共同成就……
深圳的城市文化、特區精神,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像胎記一般,蘊藏在深圳辛苦打拼的每一位普通人身上,蘊藏在深圳飛速發展的產業和行業中。
……
深圳歷史,個人親歷;深圳經驗,個人評說。
深圳的四十年、深圳的經驗,將透過40期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走向山東,走向全國。
來源:大眾網發布時間:2020-11-19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玉升 深圳報道
蔡子芳 簡介
1961年出生,福建晉江人。1984年移居香港,1989年創辦模具廠,1991年模具廠搬遷至深圳,1993年轉型為集模具制造、壓鑄、精密CNC深加工及產品制造的制品廠,躋身為多家世界五百強的供應商。
個人擁有多項突破性技術專利并發表論文。其創辦的順景公司于2005年率先引入職業經理人,對企業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沖破企業發展的管理瓶頸,自稱“拓荒者”,撰寫出版《拓荒者之歌》一書,真實再現珠三角一個中小企業的曲折發展歷程。
現為順景園精密鑄造(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長,香港鑄造業總會會長,香港中小企經貿促進會常務副會長,中國鑄造學會委員,香港工業專業評審局院士。
“像這樣的人,是中國制造業的脊梁!
2020年11月9日,澎湃新聞刊發一篇報道,報道專訪了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理事、資深研究員李津逵,李在論述“城市不要忽視從1到n的創新”觀點時,舉了以下這個例子:
深圳有個企業,老板來自香港,是鑄造協會會長、模具大王。他最初從事最簡單的原材料加工,就是把材料帶到地租便宜的大陸,組裝后再進行出口。他剛來深圳時,是四個人合伙創業,F在,從他那兒,已經走出了一百多個能工巧匠——經過他們的手,一個個技術門檻被擺平,中國制造的成本就這樣降低了。當然,這樣的老板,自己沒有受益那么大。經過三十年創業,他的總資產沒怎么驚天動地。但是,像這樣的人,是中國制造業的脊梁。
李津逵所說的這個來自香港、在深圳開廠近三十年的模具大王,就是蔡子芳。
于我而言,訪談完蔡子芳,又花費整整兩天時間,讀完他寫的《蛻變、生存與發展:拓荒者之歌》一書,才動筆寫下此文。
蔡子芳在《拓荒者之歌》一書的自序中如是說:“談不上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份白如開水的簡歷,一幅真實刻畫生命軌跡的畫卷!
這本書之真實出人意料,可謂毫不掩飾,不加任何修飾,蔡在書里完整講述了一位香港新移民歷經艱辛而闖出一片天地的“香港故事”。
書籍出版于2012年,八年過去,如今讀來,仍是讓人感悟良多,蔡子芳付出高昂代價而換來的企業變革與轉型的經驗,對于當下的許多中小企業,都有著極強的現實意義。
1、堅守深圳:只要企業優秀,自然就會生存
我跟蔡子芳的交流,從是否搬離深圳的話題說起。
在很多人看來,他手里的這家工廠以模具制造為主,是一家典型的制造業企業,更是一家典型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如此類型的企業,近年來紛紛搬離深圳,要么去往臨近城市,要么去往相鄰省份,“順景園”緣何選擇堅守深圳?
蔡子芳給出的答復是:“我不會離開深圳這個地方,如果是被迫離開的話,說明我們的成本控制還不到位,我們的品牌還不夠好……”
他進一步闡釋,跟他一起打拼多年的公司同事,早已在深圳生活多年,每一個人在企業里打的不僅僅是一份工,更重要的是在深圳擁有一份體面又有尊嚴的城市生活。
生活在深圳,大家的業余生活、子女教育,生活配套等等,好處顯而易見……
“我曾經問過公司同事,特別是管理層,有誰愿意搬離深圳,去到山里面上班?結果是沒有一個人愿意!
蔡子芳以此激勵公司所有同事,要想不離開深圳,前路只有一條,那就是足夠優秀,個人足夠優秀,企業足夠優秀,如此一來,大家才可以一起留在深圳,跟深圳同行,跟企業同行……
在他看來,只要把企業優秀起來,自然就會在深圳生存下來,“一旦我做到最優秀的時候,誰都會歡迎你;反過來講,你不夠優秀的話,搬到哪里都沒人歡迎你!
誠哉斯言,做好自己,方為正道。
蔡子芳立志讓自己的企業優秀起來,成為標桿。
標桿,體現在多個方面,拿“順景園”來說,除了一直遙遙領先于業界的模具技術、創新設計之外,蔡對企業安全生產的認識與重視,更是提到了空前的高度。
在公司進門不遠處的墻壁上,有一段蔡子芳的“安全文化宣言”:
“沒有企業文化,企業的發展將舉步維艱;沒有安全的企業文化,則猶如空中樓閣毫無著地,脆弱而空洞;只有讓安全文化占據企業文化的主導地位,才能讓企業文化充滿活力并永葆青春;順景園追求盈利,但絕不以犧牲大家庭里兄弟姐妹的安危做代價!”
蔡子芳表示,近年來,在成為省里安全標桿企業以后,他經常受邀去給企業做分享,分享企業與安監的關系。
一提到安監,很多企業往往認為是挑刺或刁難,但在順景園看來,安監的作用其實是保駕護航,“這好比公司的品檢和計件員工的關系,計件員工對品檢的態度也是從之前的抵觸甚至沖突,歷經磨合到后來的理解和融洽,因此我們公司的計件員工現在都喜歡品檢的人員過來,為什么?他們來是幫我們找問題呢,否則一旦查出問題返工的話,個人不僅沒有工錢收,對企業也是一種浪費,對不對?”
觀念一變,和諧頓生,安全不再是口號。
蔡子芳進一步強調,其實從更深層次上講,“現在的客戶在找供應商時,都是在找一份安全感,假如你的企業老是不安全,誰敢跟你長期合作……”
2、艱難變革:連換四任總經理,一路曲折一路歌
來到深圳之初,蔡子芳從事的是最簡單的原材料加工,組裝后再進行出口。換句話說,順景園是一家地地道道的“三來一補”港資企業。
時間拉回到1991年,彼時的深圳,地方政府與百姓萬眾一心,在百廢待興的土地上,用近乎“放任自流”的優惠政策,敞開胸懷擁抱捷足先登的港資企業,港資企業則以幾倍于香港的速度快速發展,嘗到了前所未有的甜頭……
彼時的順景園,也迎來一段難得的高速發展期,憑借著傲視業界的技術,深受客戶推崇,一路高歌猛進,訂單長單紛至沓來……
然而,高速發展掩蓋不了潛在的隱患,來自日資企業的一次三方評審,讓順景園的缺點徹底暴露——
世界級客戶松下公司詳細考察順景園各部門后,給出的評審結論是:技術95分,管理60分,一語道破企業的畸形格局……
“那個時候的順景園,就像一個虛胖的孩子,外在的虛胖難掩內部管理的嚴重滯后,再不變革,生存都是問題!
必須變革,迫在眉睫。然而變革說易行難,過程超出蔡子芳自己的想象。
這場變革,最終演變成300頁的一本書,即是《拓荒者之歌》。
鑒于“拓荒”代表著開辟、創新、不落俗套、勤奮以及承擔等,蔡子芳對這兩個字情有獨鐘,自封為“拓荒者”。
在書中,蔡詳述了創業之后歷經三次經營合作失敗的來龍去脈,更是花費大量篇幅,詳細回顧和呈現了連換四位總經理的詳細經過……
順景園的變革,始于2005年,那個時候,企業訂單不缺、市場大好,卻出現了效益下降甚至虧損的反,F象,此時,作為技術專家出身的蔡子芳有些束手無策,只有外聘管理精英……
由此迎來走馬燈式的四任總經理,幾乎一年換一個,作為董事長的蔡子芳歷經完全放手——激烈沖突——撥亂反正——重整旗鼓,個中艱難,外人無法體會。
可以想見,連換四任總經理,給順景園帶來的折騰和陣痛,當然還有成長,都是空前的,無論企業還是個人,蔡子芳甘苦自知,收獲滿滿。
他在書中總結出了10條經驗,諸如“將打破常規的技術優勢發揚光大”、“長期堅持篩選和優化業務,堅持走高端路線策略”、“逐漸走向本土化、完全擺脫家族式的經營模式”、“變革歷程中不斷汲取經驗,成立建立企業文化”……
2008年11月,在與西安劉琛教授的一封電郵中,蔡子芳還對自身的缺點進行了總結:
“技術出身的老板,最致命的缺點是固執(這也是過于有主見、主觀、獨排眾議的領袖特質的負面延伸),雖不懂管理卻又事事插手,這樣做,一方面累死了自己,另一方面也閑置、打壓了管理層,無形中把企業帶進惡性循環卻又無法自拔的深淵。這是技術型老板要面對的一道坎,也是企業‘上’與‘下’的分水嶺……”
3、個人觀察:對于港資企業的三條忠告
2009年9月,蔡子芳受邀參加了深圳CEO俱樂部的一次互動沙龍座談會,那次座談會上精彩而放松的互動和交流,給他帶來深深的觸動。
“香港無論是在文學底蘊、人文素養、學術層次、藝術領域、創意、前瞻、觸角、哲學等等,統統落后于內地新一代精英,而且差距越拉越大……”
如上所述,蔡子芳從小長在新中國的紅旗下,成年后移居香港,從打工到創業,長泡于資本主義的商海大潮中,一路目睹和見證著太多的港資企業、臺資企業,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前往內地發展,所以他的觀察與思考,不同于一般人。
在他看來,部分港資企業,在史無前例的“金融海嘯”面前,在日新月異的信息化時代面前,正在陷入舉步維艱的狀況,而要改變,需要在以下三個方面做出變革:
第一,本土化;第二,擺脫家族經營模式,實現團隊精英化;第三實現勞資關系協作和諧化。
“其中,本土化體現了對國內人才的尊重和重視以及平等相處,這是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伴隨著國內人才的突飛猛進的進步,港臺精英已不知不覺地被拋到了后面,尤其是在創新創意、與時俱進的思維和先進的管理系統的導入能力方面,雙方的差距在拉大…… ”
2008年6月,蔡子芳應中華壓鑄網邀請,首次在公開場合以“中國壓鑄件供應商的生存與發展空間”為題,在全國性的上海采購大會上發表演講,演講的內容隨后刊登于《中國鑄造雜志》上,被譽為“對中國中小企業深具指導意義”。
多年以來,蔡子芳一直堅持踴躍分享,活躍參與多個商會組織,多次接受《香港鑄造》雜志的專訪,分享自己的創業經歷和行業觀察,并多次撰文,先后以“山窮水盡尋出路”、“柳暗花明尋一村”為題,積極建言,為中小企業奔波吶喊……
十載揚帆了無岸,一足留痕復坦蕩。
六年磨劍沐秋雨,八面落葉霜刃寒。
三波三折別泥坑,七擒七縱屹觀瀾。
九牛二虎驚濤后,五湖四海吾逸然。
繁忙的工作之余,蔡子芳堅持每天寫日記,已堅持了三十年之久,愛好文學的他,經常撰寫一些詩歌,記錄下自己的所思所感,上面的這首七律詩,就掛在他的辦公室里。
“一切以家庭為軸心!
蔡子芳自己還總結出在家庭、健康、事業、財富以及朋友方面的五大平衡理論,熟悉他的人的知道,幾個孩子的上下學及寄宿從來都是他親自接送,他的周末時間也都是屬于孩子的,“我認為工作的目的是為了家庭,犧牲家庭成就事業是典型的本末倒置!
。ㄔL談時間:2020年11月4日 訪談地點:深圳)
深圳的腳步,中國的腳步
2020年,是深圳特區正式成立四十周年。
四十年來,深圳做對了什么?中國做對了什么?
深圳的四十年,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多的經驗,值得總結和評說。
大眾網·海報新聞廣州新聞中心在2020年走進深圳,推出大型原創全媒體產品:《深圳的腳步——40位深圳人眼中的特區40年》,訪談40位在深圳打拼的行業精英,通過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呈現深圳的四十年。
2019年8月9日,中央公布《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從經濟特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深圳,在新時代被賦予新使命。
2018年,深圳GDP首次超過香港;2019年,深圳GDP突破2.6萬億元,位列上海、北京之后,排名全國第三。亮眼數字、輝煌成就的背后,是開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是千千萬萬的新深圳人,奔來深圳,融入深圳,扎根深圳,奉獻深圳,成就深圳……
深圳有今天,離不開黨和國家的英明決策,離不開千千萬萬深圳人的接力付出和不懈奮斗,深圳的歷史,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揮灑汗水、共同書寫;深圳的輝煌,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共同成就……
深圳的城市文化、特區精神,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像胎記一般,蘊藏在深圳辛苦打拼的每一位普通人身上,蘊藏在深圳飛速發展的產業和行業中。
……
深圳歷史,個人親歷;深圳經驗,個人評說。
深圳的四十年、深圳的經驗,將透過40期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走向山東,走向全國。
來源:大眾網發布時間:2020-12-12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玉升 深圳報道
方宏 簡介
1962年出生,上海人,1984年本科畢業于華東政法學院經濟法專業。曾在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經濟檢察處任職,之后到深圳從事進出口業務,而后又創辦企業,從三來一補到海外投資,再到連鎖經營。曾擔任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商業專業委員會委員,參與創辦深圳市商業聯合會、深圳老字號、深圳市福田企業家協會等社會組織并擔任副會長、首席法律顧問、監事等,擔任深圳市慈善會、福田慈善會理事、法律顧問,馬洪基金會智庫百人會成員,深圳市人大常委法律助理等職務。2008年,獲評深圳首屆十大刑事辯護律師。
2005年創辦上海市錦天城(深圳)律師事務所,現為上海市錦天城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
訪談方宏律師這一期,與別期不一樣,我們兩人線上見面,通過視頻連線完成訪談。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方宏滯留香港已接近一整年,他處理日常工作包括與深圳律所同事們的聯系,也都是通過視頻進行。
這一期是我們制作《深圳的腳步》專題以來最具有2020年印記的一期。
回想整個訪談過程,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方宏一直侃侃而談,很少談及自己,而是更多分享他對于法律人、對于深圳在新時期應該承擔的責任與使命。
他說,所有法律人在新時期承擔的重要責任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市場經濟秩序。
他對深圳提出更高的期待,“深圳作為創新示范區,應該探路司法保障先行,讓法律成為企業創新的保護傘”。
1、做檢察官:兩起投機倒把案皆不定罪
先將時間拉回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方宏大學畢業后的第一個角色,是上海市檢察院的一名檢察官,一干就是四年——
“在那四年里,我經手處理了從1984年到1988年之間,上海幾乎所有的經濟大案!
當時的方宏,在上海市檢察院主要負責審查指導區縣院各種經濟類疑難案件,“我當時詳細參與了每一起大案有爭議的部分,整理審查意見提交上海市檢察院檢委會”。
讓他至今記憶猶新的一起案件,是當時上海市紀委定的一起要打擊的電纜倒賣犯罪,方宏審閱案情后提出,不應該給予定罪。
方宏回憶,當年他考慮的出發點是,當時市場經濟在全國剛剛開始,“我們市場的發展需要電纜,電纜倒賣人在進行異地貿易時,只是加了適當的利潤,并沒有倒賣虛假貨物,他的行為的結果是滿足了市場需要,為什么要把它作為犯罪打擊?”
最后,他提交的意見得到檢委會支持。
由此出發,方宏后來參與了“投機倒把罪”的修訂,“在修訂的過程中,我一直在思考,相關法律條款對于經濟發展應該起到什么樣的作用?”
無獨有偶,做檢察官時的方宏,還處理過另外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先生涉嫌投機倒把罪,他調查后發現其家族是上海最早的煙草商,解放后沒有隨世交包玉剛家族離開上海,參與祖國建設,盡管經歷多次運動,遭受不公平的對待,但當國家改革開放,依然利用和港澳和海外的關系再次為地方經濟出錢出力,不宜追究刑事責任,院領導尊重方宏提出的審查意見,最終撤銷了該案。
多年以后,當年的那位煙草商年過八旬且已定居香港,只要路過深圳都會拄著拐杖來看望方宏,讓人感慨的是,當年那個秉公執法的年輕人,如今已變身成為一位資深的老律師……
歷史不會忘記,“投機倒把”一詞產生于計劃經濟色彩濃重的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改革開放后,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我國于1997年取消了“投機倒把罪”,廣受詬病的“投機倒把行政處罰暫行條例”也于2008年1月撤銷。
回看自己的檢察官歲月,方宏說,當時他一直秉承的觀點和理念是,不應該簡單去看某一種行為特征是否符合現有法律的犯罪要件,而是應該綜合考量相關行為對于社會整體的影響,是否侵犯了社會和大眾的利益?“如果沒有侵犯,反而給社會大眾帶來積極的東西,那我們就應該去支持和保護……”
2、律師觀察:司法機關應做好吹哨人
回到現在已經從事多年的律師角色,方宏本色不改,公心依舊,他始終將自己定位于一個主要與經濟活動相關的商業律師,為企業的發展出謀劃策、規避風險、保駕護航。
方宏告訴我,近年來,他經常協助企業處理一些法律上的問題,有些是經營上的,有些不是簡單的經營上的問題,有時候會遇到一些法律困境,又引發他的新的思考:
“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怎么做才能讓國家、社會和企業付出更小的代價?法律人在其中應該承擔什么樣的角色?”
多年的商業律師經歷,讓方宏接觸了大量的民營企業,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民營企業無疑是我們國家市場經濟的最重要的力量,尤其在廣東、江浙等經濟發達地區,不僅為國家繳納巨額稅收,還解決了大量的就業,更是行業發展和科技創新的主力軍。
方宏感慨地說:“一個民營企業,背后往往是一個或多個民營企業家,他們在某一個行業能夠堅持下來,是很不容易的,能夠有所成就更不容易……我們的司法機關,在面對這些民營企業的時候,在法律層面應該如何更好地發揮應有的管理和引導?”
他以足球比賽為例,闡述自己的思考。
“在一場足球比賽中,運動員因為激烈的對抗往往會產生各種犯規行為,面對這些犯規行為時,場上的主裁判,第一時間會吹哨,要么言語警告,要么出黃牌,要么出紅牌,不能等到比賽結束了,最后再論誰犯規與否……”
由此引申開來,在經濟運行過程中,我們的司法機關,猶如球場上的主裁判,應該如何做好吹哨人?
方宏表示,一個好的主裁判,在比賽開始前,會讓雙方遠動員明晰比賽規則;比賽過程中,會及時鳴哨,警告或制止相關違規行為,“這個鳴哨行為本身,是很重要的,鳴哨的時機和處理,往往凸顯一個主裁判的水平,進而左右一場比賽的精彩程度……”
他進一步表示,我們的法律規范的是大家的行為,具體到面對某一起違法行為時,我們首先要做到的是,要及時鳴哨,阻止違法行為的繼續,進而在處理和制裁相關行為時,我們要處罰的是違法行為本身,而不是針對具體的個人。
方宏總結說:“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維護市場的經濟秩序,是所有法律人的重要責任!
3、寄望深圳:讓法律成為企業創新的保護傘
眾所周知,11月1日是深圳企業家日,今年已是第二屆。深圳是全國首個設立企業家日的大城市。之所以選取11月1日,是因為在2018年11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極大地提振了民營企業家的發展信心,對民營經濟發展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深圳此舉也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舉措。
在方宏看來,深圳接下來,應該進一步大張旗鼓地宣傳和利用好企業家日,保護和引導好深圳老一批已經成功的企業家,這些企業家是凸顯深圳成就的一個最好證明,“我們要讓這些人繼續保持創業和創新的精神,放心大膽地繼續發展,或者說再次創業……”
方宏表示,深圳在新時期擔當新使命,作為創新示范區,必須司法保障先行,探路建立起一套符合市場經濟的法律制度,真正落實法律對于民營企業家人身權和財產權保護的各項規定,讓法律成為企業創新的保護傘。
方宏說,在他此前參與處理的多起涉及民營企業家的經濟案件中,曾經不止一次地出現“重刑事介入忽視行政引導”等問題,更存在司法機關直接將行政違法作為認定被告人構成刑事違法的依據,從而不當擴大了刑法的處置范圍,破壞了刑法最基本的公平正義要求。
針對司法實踐中的這一適用缺陷,方宏建議,“希望在未來的經濟犯罪案件中可以引入行政處罰前置的程序,這樣可以最大程度地挽救企業及企業家,保障企業不至于因還未定性的犯罪偵查而破產,讓企業家的心血付之一炬”。
對于經濟犯罪的行政權前置,他進一步提出,不妨通過“建立違紀審查制度”、“建立執法聽證制度”、“建立聽證宣誓制度”以及“設置完善檔案制度”等四個方面予以完善落實……
從檢察官到下海經商,再到律師,過去三十多年來,方宏在上海、深圳親歷了中國經濟的一路高速發展,也見證了我國相關法律順應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整和更新。
“中國的每個企業家都是企業的靈魂,一旦民營企業被定罪,企業家也就面臨著被繩之以法;一旦民營企業家被抓,很多企業往往會走上破產……這是多年來民營企業家最為痛心的事情!
訪談末尾,方宏表示,讓人欣慰的是,近年來,黨中央和國務院高度評價民營企業的地位和企業家對社會的貢獻,接連做出一系列關于保護民營企業及民營企業家的重大舉措,司法部、最高院及最高檢等部門也積極相應,提出對民營企業及民營企業家依法進行保護,避免將經濟糾紛當成刑事犯罪、避免公權力插手經濟糾紛等。
“這足以說明國家對民營企業的態度發生巨大轉變,我個人期待并相信,未來加大落實力度,依法平等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ㄔL談時間:2020年12月2日 訪談地點:深圳)
深圳的腳步,中國的腳步
2020年,是深圳特區正式成立四十周年。
四十年來,深圳做對了什么?中國做對了什么?
深圳的四十年,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多的經驗,值得總結和評說。
大眾網·海報新聞廣州新聞中心在2020年走進深圳,推出大型原創全媒體產品:《深圳的腳步——40位深圳人眼中的特區40年》,訪談40位在深圳打拼的行業精英,通過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呈現深圳的四十年。
2019年8月9日,中央公布《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從經濟特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深圳,在新時代被賦予新使命。
2018年,深圳GDP首次超過香港;2019年,深圳GDP突破2.6萬億元,位列上海、北京之后,排名全國第三。亮眼數字、輝煌成就的背后,是開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是千千萬萬的新深圳人,奔來深圳,融入深圳,扎根深圳,奉獻深圳,成就深圳……
深圳有今天,離不開黨和國家的英明決策,離不開千千萬萬深圳人的接力付出和不懈奮斗,深圳的歷史,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揮灑汗水、共同書寫;深圳的輝煌,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共同成就……
深圳的城市文化、特區精神,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像胎記一般,蘊藏在深圳辛苦打拼的每一位普通人身上,蘊藏在深圳飛速發展的產業和行業中。
……
深圳歷史,個人親歷;深圳經驗,個人評說。
深圳的四十年、深圳的經驗,將透過40期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走向山東,走向全國。
人物:郭曉冰
職務:現為金融培訓師,心理咨詢師,知名公益人,深圳益加益學院創始人,廣東人文學會理事。
摘要:郭曉冰,這樣評說自己的跨界:明明喜歡文學,奈何進入銀行跟數字打了二十多年交道;明明從事了近二十年的金融,偏又跳出銀行轉身為培訓師;明明在商業領域越做越順,又樂此不疲地投身公益培訓,為公益人士賦能;明明自己的名字是郭曉冰,卻更享受學員們喊她“小一老師”……[詳細]
郭曉冰 |
陳偉峰 |
劉天華 |
沈曉鳴 |
羅亞君 |
房濤 |
范志明 |
范軍 |
楊志敏 |
來源:大眾網發布時間:2020-09-11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玉升 深圳報道
郭曉冰 簡介
祖籍河北,1965年出生于山東濟寧。2002年底來到深圳,由公益融入深圳,策劃過深圳“日行一善”等大型公益活動,編有《楚楚動人——深圳善行志》。
現為金融培訓師,心理咨詢師,知名公益人,深圳益加益學院創始人,廣東人文學會理事。在山東微山縣微山島楊村運營社會企業創客平臺,致力于中國鄉村建設和教育,探究用商業思維解決社會問題。
“我整個的人生,一直在跨界!
郭曉冰,這樣評說自己的跨界:明明喜歡文學,奈何進入銀行跟數字打了二十多年交道;明明從事了近二十年的金融,偏又跳出銀行轉身為培訓師;明明在商業領域越做越順,又樂此不疲地投身公益培訓,為公益人士賦能;明明自己的名字是郭曉冰,卻更享受學員們喊她“小一老師”……
一年365天,郭曉冰有200多天奔波在全國各地,一個常見的情形是,白天,面對銀行人員侃侃而談;晚上,又對公益人士傾囊相授……
做商業培訓的時候,她是一名經驗豐富的金融培訓師;做公益培訓的時候,她又是一名風趣幽默的公益培訓師,兩種身份,切換自如,互不影響,互有裨益。
金融培訓,賺該賺的錢;公益培訓,助該助的人。
她牽頭組建起一支公益團隊,踏踏實實地踐行他們的理念:用商業的思維做公益,用公益的情懷做商業,力圖推動中國公益與商業的結合……
這就是郭曉冰,以公益融入深圳,以公益走向全國。
1、融入深圳:“進門的那一瞬,就是一路人”
“我是從公益開始融入深圳的!
郭曉冰告訴我們,至今她仍清晰記得與深圳公益界的第一次相遇。
2002年底抵達深圳后,“有一天,我從報紙上看到,云南那邊有50個孩子,深圳一幫愛心人士整理出每一個孩子的情況,公開征集捐助人”,她萌發資助一個孩子的念頭。
去到賽格培訓中心,見到那次公益活動的發起人,禮周老師和徐斌老師,聽取她們介紹云南孩子的具體情況后,毫不猶豫,當場認捐……
那天,除了認捐,還有結交,結交到一幫深圳公益界的朋友。
時至今日,已過去近二十年,有一次,禮周老師回憶起當年的初次相識,這樣描述:“曉冰,從你進門的那一瞬間,我就知道我們是一路人!
一路人,攜手行,多年來,郭曉冰與禮周、徐斌兩位老師早已成為好友。
就此踏上公益路,但多年來,郭曉冰一直不是專職的公益人,她有著自己的主業。
來深圳之前,她在山東成長、生活多年,結婚后又去江蘇工作多年,一直在銀行工作。來到深圳以后,最初從圖書起步,寫作和銷售有關銀行管理類的書籍,專注銀行培訓。
說到這里,要說回郭曉冰的第一本書。
從小對文學特別感興趣的她,大學里學的是中文,畢業后“被迫”進入銀行工作,讓她一直覺得“那些數字毀了我的人生……”
“強迫”她的,不是別人,是她的母親,母親早年一直從事財政工作,她覺得從事經濟工作特別好。
“于是我們家有很多孩子都被‘逼’到銀行里面,最高峰的時候,我們家有8個人是做銀行的,但沒有一個人喜歡……”
郭曉冰笑稱,縱使不喜歡,但也沒辦法。
用現在的話講,“銀行白領”小郭,妥妥一個文學青年,心中的文學火焰,一直熊熊燃燒……
她一直在執著地寫作,寫詩歌、寫散文,筆耕不輟;曾經,拿過全國一個詩歌大賽的一等獎,去西柏坡領獎,現場作詩,又拿個特等獎……
有一天,郭曉冰突然醒悟:一個人如果不把職業跟你的興趣愛好結合起來,這是何等痛苦的事,不能等到退休以后,再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及時醒悟,迅速上路。
她嘗試在報紙上發表一些關于如何理財的小文章,其時,有關家庭理財、個人理財的話題,剛剛起步,少有人寫。
寫著寫著,興趣漸濃,如何寫得跟生活更貼近?如何把難懂的專業知識寫得通俗化?
她開始了第一次“跨界”。
特別喜歡《紅樓夢》的她,靈機一動,何不把《紅樓夢》跟理財結合在一塊?
于是,就有了一本新穎又巧思的講理財的書——《夢想成真》,活用《紅樓夢》里的人物來講個人理財——
“比如說劉姥姥,是非常保守型的一個理財人士,該給她配什么產品?不妨給她推薦存款、國債;假如是王熙鳳,是一個風險承受能力比較強的人,那就給她配基金、信托……”
2.深圳印象:殘酷的背后,更多的溫情
帶著《夢想成真》,來到追夢的城市。
在深圳待得越久,越適應這座城市的生活,越感受到這座城市的多面。
郭曉冰感慨地說,“深圳這個地方,殘酷的一面特別殘酷,每一個深圳人來到深圳以后,都有一段特別艱苦的歷史,都有一段熬不下去的辛酸……”
她也不例外。
到深圳伊始,棲身城中村,住在握手樓,“那個時候每天下班回家,我都不敢穿西裝,要換上牛仔褲,裝作非常休閑地回去……”
但深圳又有特別溫情的一面。
在深圳,大家一見面,都會互相詢問:你是從哪里來的?
在郭曉冰看來,這一句尋常不過的問候,瞬間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因為對于絕大多數的深圳人而言,大家都是客居啊……
你是客居,我也是客居,你經歷過焦慮,我也沒少受煎熬。
“所以深圳不同于其他城市,在深圳時間越長,你越會希望后來的人盡量少走彎路!
城市如人,氣質彰顯。
殘酷的表象背后,是更多的溫情、更多的柔和、更多的包容。
2006年4月,深圳公益界發生了一件觸動全國的事件,知名公益人、“感動中國2005年度人物”叢飛去世,他留下的令人唏噓的結局和背影,沖擊到全國的公益圈。
郭曉冰也是感慨萬千,痛心之余,開始思考:
我們究竟該如何更好地做公益?深圳是一個創新的城市,真正的公益之路,路在何方?
因緣際會,機會到來。
深圳市委宣傳部文明辦,想出一本反映深圳公益組織的書籍,想找一位既懂公益又擅寫作的人選,徐斌老師推薦了郭曉冰。
采寫的過程,是感動的過程。
郭曉冰和同伴,一次性訪談了深圳的整個公益圈,一次又一次的被打動。
“一般人想象不到,在深圳如此商業化的一個城市里面,還有那么多人,那么執著地堅守做公益,默默地做了那么多善事,默默地探索出那么多創新的做法……”
新書定名:楚楚動人·深圳善行志。
緣何選定“楚楚動人”?
“楚楚動人,本意形容女子姿容美好,動人心神。深圳這些充滿愛的善行,令深圳這座城市賞心悅目,溫婉如玉。結冊記之,讓善行傳播,讓生活更加美好!
書籍簡介里如是解釋,郭曉冰補充道,你慢慢去品味,于深圳恰如其分。
3.公益探索:傳統獻愛心到跨界“益加益”
繼續說回郭曉冰個人的公益之路。
自從認識禮周老師、徐斌老師等人之后,郭曉冰與大家經常帶著深圳的一些特級教師到貴州畢節、到深圳對口支持的一些地方,做支教、獻愛心……
這些行為,現在看來,歸屬比較傳統的公益范疇,真正給郭曉冰帶來嶄新的現代公益理念的,是一次于黃埔軍校舉辦的“公益領導力”培訓班。
那個培訓班,由當時任教于中山大學的朱健剛教授牽頭組織。郭曉冰之所以參與其中,得益于禮周老師的推薦。
彼時,朱健剛他們一共組織了三期,郭曉冰是其中的“黃埔二期”。
“我個人特別喜歡那種氛圍,第一跟黃埔軍校的大環境有關;第二是培訓班上講授的那些課程,讓我們感覺很新穎、很觸動……”
從培訓中,郭曉冰深切體悟到,做公益,不是說有一顆善心就可以,也要講究專業的手法,才有可能做好。
什么是專業的公益手法?如何更好地理解商業與公益?
學習歸來,一邊繼續忙著金融培訓的主業,一邊繼續做著公益,堅持學習。
后來郭曉冰專程去到美國哈佛,參加一個慈善研修班,參觀波特教授創辦的社會企業等等,眼界大開,公益理念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和更新。
回看自己正在從事和擅長的金融培訓,是否也可以跟公益相結合?
一念即生,即刻行動。她開始啟發、帶動身邊的一幫商業培訓師,開始涉足公益領域。
到公益領域做培訓,培訓什么呢?
眾所周知,中國的公益行業,起步較晚,發展迅速,即使在深圳,也存在著生存難、籌款難等諸多問題……
郭曉冰和伙伴們,發揮所長,瞄準痛點,設計課程,開心上路。
于是,便有了“益加益”團隊,團隊的愿景和使命日漸清晰,那就是:培養公益講師,助力公益伙伴,傳播公益理念。
何為“益加益”?
郭曉冰解釋,所謂“益加益”,一開始說的是“1+1”,是說每個人有兩個身份,一個商業身份,再加一個公益身份;后來引申為做公益,個人先受益,去幫助別人,讓別人也受益。
這也是公益界所熟知的“助人助己”。
值得一提的是,多年來,郭曉冰和伙伴們開發出特別適用公益行業的一系列培訓課程,其中有一套是針對青少年的財商課程,課堂氣氛熱烈,師生樂在其中。
又是經禮周老師介紹,郭曉冰結識了“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的創始人潘江雪和吳沖,雙方一見如故,一拍即合,她把這套課程放在真愛夢想的平臺上,進入全國數千所中小學校,受到數以千萬計的孩子們的追捧和喜愛。
4.團隊文化:好的團隊,就像一個燜燒鍋
上文曾經提到過,中國的公益行業,起步較晚,發展迅速,優點與缺點并存,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種問題,其中困擾太多人的問題便是:公益與商業,如何理清界定?如何讓二者實現完美結合?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個情形是,有人經常會說“我們這是公益的”,言下之意,公益即是免費,公益與免費,劃等號;更有甚者,太多的組織或個人,濫用公益,打著“公益”的旗號,做的事與公益無關……
類似案例,不勝枚舉。
我問郭曉冰,“益加益”團隊有沒有遭遇類似的困擾?
她給出的答復是,他們很幸運,還沒遇到過,更確切地說,其實不是幸運,而是他們長期為之而形成的一個結果,用一句話來概括:我們分得很清。
對此,郭曉冰給出了三點闡釋:
第一,他們從不面向大眾籌款,團隊所需的經費,來自團隊商業上的回捐,團隊的老師們早已達成共識,不管誰出去做商業培訓,要回捐一定比例給團隊,用來做公益;
第二,團隊所有的花費,包括公益方面的支出,全部透明,每一分錢花到哪里,人人透明,人人清楚;
第三,“益加益”涉足的兩個領域,間隔比較遠。做金融培訓,面對的客戶是銀行,相對非常固定;培訓的對象,也非常固定;培訓內容相比公益培訓,也不是一回事。
“我們一直在講,我們是跨界的,我們的理念是,讓商業的人具有公益的元素、公益的思想,讓公益的人具有商業的思維、商業的邏輯……”
誠哉斯言,說易行難。
要想真正做到,首先必須明確,讓商業的歸商業,讓公益的歸公益。
郭曉冰坦陳,關于這一點,團隊一開始也遇到過不同的聲音,因為有的人從純粹商業上一路走過來,沒有做過公益;也有的人一路從事公益,沒有做過商業……
如何化解這個難題?
她又給出了兩條路徑;
第一條,團隊價值觀的倡導,團隊所有成員都要堅守一條底線,那就是內心的善良,“只需要按照這個底線,把同頻的人聚集到一起,剩下的工作就好做了”;
第二條,大家在合作的過程中,在利益分配上做到非常清晰,“我們在團隊內部一直講,做公益,不是不講利益,不是鼓勵無償付出,我們倡導非犧牲精神”。
商業上,談好做什么,談好報酬,一旦做好,應得收入,心安理得;
公益上,談好怎么做,合理分工,一旦做好,助人助己,實現價值。
說到這里,郭曉冰分享了一個“燜燒鍋”的理念。
這個理念,是她從一位臺灣老師那里聽來的,聽后感受頗深,受益匪淺。
“一個好的團隊,就像一個燜燒鍋!
郭曉冰進一步跟我們分享,燜燒鍋下料前,比如有白蘿卜、胡蘿卜等,顏色本來是不一樣的,一起下鍋后,燜著燜著,燜到最后,就燜成了一個味道,這時再看顏色,白蘿卜還是原來的白顏色,胡蘿卜還是原來的紅顏色……
“這就是一個好的團隊,共性里面還有個性。一個好的公益團隊,如果能做到‘燜燒鍋’這樣,那就太棒了”。
說回本文開頭,熟悉郭曉冰的人,都樂于喊她“小一老師”。
何為“小一”?
“小一”,原本是郭曉冰的網名,寓意“小小的一個公民,也要負起責任”。
在參加黃埔軍校那個培訓班的時候,朱健剛、賈蔚兩位老師率先以“小一”稱呼她,叫著叫著,大家都叫起來,同去的團隊成員姚菲提議:我們要不順著“一”往下排吧……
由此,“益加益”團隊的成員們,各人都有了公益路上的一個新“益名”:小一、不二、木三、利四、初五、順六、瑞七、洪八、長九、美十、鈴鐺……
好玩又好記的“益名”,越叫越開,越叫越響,多年以來,伴隨著“益加益”團隊的發展和壯大,又被異地的伙伴們玩出新花樣……
郭曉冰,在路上;“益加益”,在路上……
。ㄔL談時間:2020年7月1日,訪談地點:深圳大鵬半島)
深圳的腳步,中國的腳步
2020年,是深圳特區正式成立四十周年。
四十年來,深圳做對了什么?中國做對了什么?
深圳的四十年,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多的經驗,值得總結和評說。
大眾網·海報新聞廣州新聞中心在2020年走進深圳,推出大型原創全媒體產品:《深圳的腳步——40位深圳人眼中的特區40年》,訪談40位在深圳打拼的行業精英,通過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呈現深圳的四十年。
2019年8月9日,中央公布《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從經濟特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深圳,在新時代被賦予新使命。
2018年,深圳GDP首次超過香港;2019年,深圳GDP突破2.6萬億元,位列上海、北京之后,排名全國第三。亮眼數字、輝煌成就的背后,是開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是千千萬萬的新深圳人,奔來深圳,融入深圳,扎根深圳,奉獻深圳,成就深圳……
深圳有今天,離不開黨和國家的英明決策,離不開千千萬萬深圳人的接力付出和不懈奮斗,深圳的歷史,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揮灑汗水、共同書寫;深圳的輝煌,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共同成就……
深圳的城市文化、特區精神,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像胎記一般,蘊藏在深圳辛苦打拼的每一位普通人身上,蘊藏在深圳飛速發展的產業和行業中。
……
深圳歷史,個人親歷;深圳經驗,個人評說。
深圳的四十年、深圳的經驗,將透過40期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走向山東,走向全國。
來源:大眾網發布時間:2020-09-26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玉升 深圳報道
陳偉峰 簡介
1971年出生,浙江臺州人。1996年來到深圳,做軟件工程師11年,發起創辦深圳磨房網。2001年開始的“深圳百公里”徒步,就是由磨房網的驢友們自發組織的非盈利大型徒步活動,即將迎來第20屆,參與人員從首屆幾十人,到最多一次接近10萬人,現已被全國的徒步愛好者熟知,成為深圳城市品牌。
走得瀟灑,痛得暢快,若非深愛,怎得長情。
今年是“磨房深圳百公里”的第二十個年頭,因為疫情原因,原定的上半年舉辦,一延再延,延到現在,尚存變數。
對于陳偉峰和他的伙伴們來說,該做的準備工作,一刻也沒有拖延,等待之中,一直積極應對不斷變化的新情況。
延后的這幾個月,無意間,給了他們一段難得的深度思考時間,走到20周歲的“深圳百公里”徒步,未來何去何從?
對于深圳而言,對于深圳市民而言,“百公里”徒步,早已不再是一場尋常的戶外徒步活動,它已經成為這座城市一年一度的戶外嘉年華,成為這座城市的一個符號,陪伴著太多深圳人走過風雨,走進記憶……
對于我們而言,持續行走100公里,耗時兩天一夜,想想都讓人望而卻步,這樣一場由驢友發起和組織的“挑戰自我”的個人徒步活動,在深圳,如何成為一座城市的大型公眾活動?如何一走,就走了二十年……
1、“百公里”首次:不經意的提議,不可思議的距離
要說“磨房深圳百公里”,必須先說“磨房”。
在“磨房”官方網站,有一段“我們是誰 磨房是什么”的文字介紹:
磨房網站建立于2000年6月,雛形是一群深圳驢友在樂趣園開設的名為“深圳磨房”的討論版……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磨房從一個簡單的討論版,現已發展成為一個提供論壇、圈子、活動約伴、相冊、二手裝備交易等服務的社區。
陳偉峰告訴我,磨房這個名字,最早是他起的。
之所以起這個名,原因很簡單,喜歡戶外運動的人,都互稱“驢友”,“驢子拉磨的地方,不就是磨房嘛”。
回到上世紀90年代末,戶外運動、互聯網,在國內幾乎同時興起,后者成為前者的加速器,全國多個城市的“驢友”隊伍,互聯互通,日益壯大,背包客、登山族、徒步者,成為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
彼時,人在深圳的陳偉峰,是一名軟件工程師,工作之余,尤其是周末,總要放松一下,做什么呢?
去爬山,去露營。
“深圳資源還是很好的,有山有!,陳偉峰說,那個時候去西沖海邊露營,沙灘上一片荒蕪,不像現在有那么多人,幾個人見面吃個飯,說去就去了……
最初十幾個人,論壇先聊,線下約見,慢慢的,同路人,越來越多。
年輕的城市,年輕的人,總有著年輕的沖勁和激情。
2001年的一天,網友“行云流水”在論壇發了一個帖子:
“我想徒步100公里,24小時不間斷地行走,從海上世界一直走到東涌,有沒有伙伴一起走啊……”
原來,“行云流水”想去參加香港的“毅行者”(香港規模最大的遠足籌款活動),去之前,總要拉練一下,于是誠邀深圳的同行伙伴。
他還提出一個很吸引人的口號:用腳步丈量深圳。
“徒步100公里?這怎么可能?”
看似不經意的提議,猶如油條下熱鍋,一下子激起熱烈的討論。
也難怪,平時大家徒步,一次走個十來公里,最多二十多公里也就罷了,太多人覺得連續走100公里,絕對是不可思議的一個距離。
陳偉峰回憶,當年看到那個帖子,他的第一反應也是驚訝,這怎么可能完成?明顯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但深圳就是一個創造奇跡的地方。
說干就干,說走就走。很快,有人報名想嘗試,有人報名做后勤……
“我記得真正開走那一天,是個周六!碑斕,陳偉峰還要加班,忙完下班后,開車去到大鵬半島,見證了深圳歷史上第一次的“百公里。
“一席”的節目現場,陳偉峰分享了那個具有歷史意義的第一次,“最后‘行云流水’完成了全程103公里的徒步,他的太太‘如風’在72.5公里的時候下撤,他們走到大概60公里的時候,達到人體的極限……”
“如風”下撤以后,“行云流水”一個人繼續前行,一路還有很多的朋友,跑步也好,騎著自行車也好,陪著他一起完成后面的30多公里……
2、“百公里”精神:堅持是一種美,放棄也是一種美
講述當年情形,陳偉峰很是感慨。
當年的第一屆百公里,共有52個人出發,最后有6個人走完全程。
估計連“行云流水”自己也想不到,他不經意的一個“希望挑戰自我”的倡議,猶如一顆種子,種進了深圳,后來在深圳生根、發芽,生長了整整二十年……
從2001年的第一屆52人,到2016年的8萬人,“磨房深圳百公里”,越走人越多,越走路越寬。
陳偉峰告訴我,二十年走下來,其實他沒有一次走完全程,最多一次走過二三十公里,就不走了,因為每年的他,不是一個單純的行走者,而是一個組織者和志愿者,更多承擔的是做后勤的角色,做收尾工作。
說到做后勤,做組織,陳偉峰跟我們分享說,“深圳百公里”還有一個特色,即每一年都有一個主題口號,一年一換,很有意思。
第一年,是“用腳步丈量深圳”,后面的N多年,年年不同。
讓他印象尤其深刻的年度口號,有一年叫“享受戶外 學會放棄”。
確定這個主題的那一年,戶外運動在國內風起云涌,如火如荼,卻接連發生多起意外事件,包括深圳在內的一些“驢友”,出去徒步時,非要挑戰一些高難度的線路,結果可想而知……
陳偉峰表示,很多戶外運動項目都具有相當高的風險性,而自助旅行也并不總是一帆風順,“享受戶外 學會放棄”,即出在那樣一個背景之下。
先不說別的戶外項目,就拿“深圳百公里”徒步來說,“如果一個人平時不怎么運動,我們建議他量力而行,不贊成他走太遠,更不鼓勵他走完全程”。
多年來,很多人報名參加百公里之前,都想聽聽陳偉峰的建議。
對此,在很多不同的場合,他不止一次地講,這要看個人平時的運動情況。
“如果平時不怎么運動,建議走20公里左右,不妨選擇下撤;如果平時經常運動,建議走到40公里左右,也就差不多了”。
陳偉峰強調,超過50公里的距離,對于絕大多數人而言,既不可行也不提倡。
在上文提到過的“一席”分享中,他就舉了第一屆的例子,網友“行云流水”的女友“如風”第一次走百公里,走到72.5公里的時候,她的大腿、小腿、腳底板,已經很痛很痛,因為長距離的徒步,重復地使用同一塊肌肉,肌肉之痛,超人想象,“如風”哭了四次,最后無奈下撤,不再堅持……
所以,每年的百公里途中,尤其是走到六七十公里時,常見的情形是,“每一個人,腳上都起滿了泡,整個人都是拖著腳走,一個通宵之后,沾地就能睡著,不是一般的辛苦……”
辛苦,倒是其次,更關鍵的是,長時間的徒步,會對個人身體產生傷害,而且這種傷害是不可逆的,特別是對膝蓋的磨損。
陳偉峰表示,百公里之所以被太多人喜愛,還在于,一個人平常很難有機會“虐一把自己”,把自己推到一種極限上,體會那種身體上和精神上的雙重折磨和刺激……
刺激上癮,但要有度。
每一年,陳偉峰和伙伴們,都要費盡口舌地告誡所有的參與者,在行走的過程中,每一個人,要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態,關注自己的精神狀態,要去聆聽自己的身體,留心身體反饋的信息,及時做出正確判斷,該放棄的時候就放棄,“放棄也是很勇敢的一種行為”。
由此,這也帶出“深圳百公里”很重要的一個精神或內涵,那就是:堅持是一種美,放棄也是一種美。
“今年沒有走完,沒有關系,明年或者后年,再來……”
3、“百公里”理念:不把志愿者當保姆,自己搞定自己
陳偉峰告訴我,參加“百公里”的人,總結來講,有兩種心態。
一種是,很多人把“百公里”當作一個Party,比如一對情侶,幾個好哥們、好姐們,一個公司團隊,甚至是一家人,大人背著孩子等等,一起來走一走,玩一玩,非常興奮和Happy,重在參與,樂在其中;終點處,常常變身求婚處……
另一種是,重度的參與者,視“百公里”為自己的精神家園,去體驗自己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極限,去體驗有無可能突破這樣一種極限……
網友“井崗翠竹”,本職工作是物流公司的一位員工,作為一個非;钴S的戶外愛好者,他創造了“深圳百公里”歷史上少有的一項壯舉,從2004年到2013年,他走了整整十年的“百公里”,而且每一次都是走完全程;在完成十年“百公里”心愿之后,他變換身份,成為一名志愿者,帶領他的小伙伴,二三十人,承包了一個簽到點,為大家服務……
類似“井崗翠竹”這樣的重度參與者,還有很多很多……
不過,話又說回來,上文曾經講過,參加“百公里”是一項非常非常辛苦的事情,辛苦程度超乎想象,像“井崗翠竹”這樣能夠連續走完十年全程者,絕對算是大神級,少之又少。
更多的人,行走在“百公里”途中,在感受到辛苦和痛苦之余,渴望得到別人更多的照顧,渴望得到沿途志愿者更多的幫助……
渴望之心,人之常情,但很多時候,往往會異化為想當然,理所當然。
每一年的“百公里”,或多或少,都會出現這樣一些人,視志愿者為“保姆”,經常提出一些看似合理卻額外的要求,諸如沿途的供水補給、食物補給、疏散用車等等……
陳偉峰說,每年開走之前,他和伙伴們也會不厭其煩地分享戶外運動的基本理念,那就是:首先保證自己的安全,在此基礎之上,再去幫助你身邊的人……
“我們一直跟大家強調,自己一定要先搞定自己,不能過多依賴領隊,不能過多依賴志愿者!
為此,“百公里”有一年的年度口號,特意確定為:團隊合作 回歸自助。
就是說,倡導所有的參與者,每一個人,所有的露營裝備,所有的食物和供水,你要自己來背,在確保自己安全的同時,鼓勵有余力者奉獻團隊,幫助他人……
由此延伸開來,回歸日常生活,回歸工作狀態,何嘗不是如此?
4、深圳人的“百公里”:既是徒步者的,也是志愿者的
參與“百公里”,走,一種方式;另一種方式,是做志愿者。
陳偉峰感慨地說,每一屆“百公里”,不只屬于徒步者,也屬于志愿者。
可以想見,組織一年一度的“百公里”,最初幾年,上萬人參加,到后面近十萬人參加,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和人員,組織之難,組織之累,超乎想象。
2017年那一屆,在“百公里”的起點,陳偉峰和伙伴們,特意制作了一面志愿者榮譽墻,參與服務的所有志愿者的名字,都登記上墻。
猜猜墻上有多少人?
差不多接近兩千人!
由此可見,深圳“百公里”的魅力,深圳人的魅力,深圳的魅力。
陳偉峰說,每一年的志愿者團隊,會分成很多組,比如前期線路組、簽到組、紀念品組、后勤物資組、通訊組,還有應急救援組、醫療組等等……
組織紛繁復雜,需要得力統籌。
每年的“百公里”,都會有一個總協調人,總協調人的產生,也很有意思。
過往十多年來,每年三月份的第三個周末,是“深圳百公里”的舉辦時間,每年的四月份,志愿者團隊的骨干們,都會一起吃個飯,飯局上,總結剛剛結束的“百公里”,也確定第二年的總協調人。
“可能某個老的志愿者,有這個意向,大家就開始起哄——你來干,你來干,沒問題沒問題……”
半推半就,伴著忽悠,這個人就接了。
陳偉峰笑稱,這么多年下來,其實沒有約定俗成的規矩,一個人做了一年的總協調人,次年不可以繼續,但實際的情況是,沒有哪一個總協調人干完一年后,會主動提出再干一年……
為什么?
原因無他,三個字:太累了。
每年四月份敲定,八九月份,開始籌備,距離下一年的三月份,差不多有半年時間,特別是開走前兩個月左右,總協調人基本上會變成全職……
做總協調人,除了承擔大量的協調工作,承擔一定的責任之外,還要承擔意料之外的苦衷,或者說非議。
比如有一年的總協調人,恰好在那一年成了家,他把“家”的概念塞進主題口號里,還說服大家,一改過去走過很多年的“從西到東”路線,來一回“從東到西”,從郊區走向市區,寓意奔著家的方向……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原本以為,走向市區,可以解決困擾多年的人員疏散難題,但實際效果,著實打臉——
徒步隊伍,正式出發以后,很多人走到三四十公里的時候,需要下撤,但那個時候,恰逢半夜,荒郊野嶺,沒有公共交通,被吐槽得一塌糊涂……
事與愿違,心有不甘,熱心依舊。
除了這些總協調人,每一屆“百公里”現場,還有數以千計的一線志愿者,有守在指揮中心的,有守在起點的,有沿途簽到點的,還環保志愿者,提醒徒步者沿途不要亂丟垃圾;還有專業的醫護人員志愿者……
年年徒步現場,年年還會上演一幕幕讓人感動的場景,很多深圳市民自發參與進來,有的自組樂隊,現場演奏,為徒步者加油;有的煲好粥,煮好茶葉蛋,洗好黃瓜……
徒步之路,蔓延幾十公里,幾十公里,處處溫情處處歌。
百公里徒步,從一開始就打上了公益的烙印,每年除了上文提到的數量龐大的志愿者參與外,近年來還鏈接了多個公益項目和公益籌款進來,比如支持“手作步道”項目,主張以手工的方式維護步道,減少對環境生態的干擾;比如推出“拾點公益創綠行”,“讓大家在徒步的同時參加公益,讓百公里的挑戰富有社會意義,市民可以通過徒步行動影響身邊的親朋好友,為他們關注的公益項目捐款……”
5、深圳的“百公里”:它像一塊磁鐵,它是一粒種子
時至今日,“深圳百公里”活動,早已不再是一場簡單的戶外徒步,它像一塊磁鐵,一年啟動一次神奇的吸力,吸引著生活在這座城市里的人們,吸引著這座年輕的城市……
暢快地走一回,暢快地樂一回。
陳偉峰還分享了一個鮮為人知的幕后故事,那就是“百公里”舉辦了20年,前面的十幾年,一直像野草一樣在野蠻地生長,報備是近幾年才去做的,“此前很多年,我們一直沒有去報備,中間也沒有人跟我們提報備的事!
雖然沒有報備,但政府相關部門并沒有閑著,“每一年,交警、公安的人,都會通宵達旦地陪著我們在百公里的路上,還有城管的衛生清潔人員,沿途一直在默默做著工作”。
陳偉峰感嘆,“深圳百公里”連續舉辦這么多年,一直很安全,沒有出過什么太大的問題,固然離不開徒步者、志愿者們的配合與合作,也離不開交警、城管等部門的理解和支持,是這座城市方方面面給予了非常非常大的寬容和支持。
有人問:“百公里”為什么會發端于深圳?“百公里”跟現在的馬拉松有什么區別?
陳偉峰給出的回答是:馬拉松,更像是現代化工業社會出來的一個產品,它是一個產品,它是可以復制的,而“百公里”其實是一粒種子,把這個種子丟到山里面,有陽光、雨露的時候,它自己會發芽,自己會長出來……
深圳在2000年的時候,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城市,天南地北的年輕人,年輕的移民,涌來深圳,在“磨房”這個平臺上,不講究先來后到,不在意社會身份,實現了彼此的平等。
在參與“百公里”的24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段里,每一個人的角色界定清晰:我就是單純來走路的,我就是來做志愿者的,非常簡單的一個念頭或想法。
……
“深圳百公里”,當年一個提議,猶如一粒種子,種進深圳這片土地,這片土地的開放和包容,這片土地的進取和團結,讓這粒種子歷經二十年的風風雨雨,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成長為代表城市精神的一個符號。
陳偉峰欣慰地說,“百公里”這棵大樹,早已經結出新的種子,比如開展戶外運動課程的培訓,比如社會應急救援的探索,深圳是全國最早成立山地救援隊的地方,而做這些工作的人員,都是深圳“磨房”的驢友們……
這就是陳偉峰與“深圳百公里”的故事,也是“百公里”與深圳的故事。
“深圳百公里”輝煌的過去,值得品評;“百公里”更美好的未來,值得期待。
祝!吧钲诎俟铩,祝福深圳。
深圳的腳步,中國的腳步
2020年,是深圳特區正式成立四十周年。
四十年來,深圳做對了什么?中國做對了什么?
深圳的四十年,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多的經驗,值得總結和評說。
大眾網·海報新聞廣州新聞中心在2020年走進深圳,推出大型原創全媒體產品:《深圳的腳步——40位深圳人眼中的特區40年》,訪談40位在深圳打拼的行業精英,通過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呈現深圳的四十年。
2019年8月9日,中央公布《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從經濟特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深圳,在新時代被賦予新使命。
2018年,深圳GDP首次超過香港;2019年,深圳GDP突破2.6萬億元,位列上海、北京之后,排名全國第三。亮眼數字、輝煌成就的背后,是開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是千千萬萬的新深圳人,奔來深圳,融入深圳,扎根深圳,奉獻深圳,成就深圳……
深圳有今天,離不開黨和國家的英明決策,離不開千千萬萬深圳人的接力付出和不懈奮斗,深圳的歷史,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揮灑汗水、共同書寫;深圳的輝煌,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共同成就……
深圳的城市文化、特區精神,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像胎記一般,蘊藏在深圳辛苦打拼的每一位普通人身上,蘊藏在深圳飛速發展的產業和行業中。
……
深圳歷史,個人親歷;深圳經驗,個人評說。
深圳的四十年、深圳的經驗,將透過40期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走向山東,走向全國。
來源:大眾網發布時間:2020-10-26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玉升 深圳報道
劉天華 簡介
1973年出生,黑龍江哈爾濱人,1997年畢業于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學院。3歲時發高燒引發青光眼,小學、初中及高中一直上特殊學校,大學畢業那年徹底失明。1997年初來到深圳,先在羅湖做了12年的盲人按摩師,后結識起源于德國的社會企業項目“黑暗中對話”,放棄按摩師,轉做導賞員,一做就是8年,2016年在深圳開設“黑暗中對話”體驗館,任館長,同時開展企業培訓服務。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開業四年的體驗館關閉,目前正在尋找新的開設場地。
跟劉天華的第一次交流是在微信上,他的快速回復,讓我又吃驚又納悶。
我采用語音留言,以為方便他收聽,結果天華回復飛快,全是打字秒回,偏偏不聊語音,我忍不住問將天華引薦給我的郭曉冰:
“郭老師,他不是盲人嘛,微信回復怎么那么快?”
郭笑著告訴我,劉天華特別有意思、特別陽光有正能量,“他是一個盲人,但你感覺不到他是一個殘疾人,很多事情他都呈現出特別正常的一個狀態,他炒股票,也會理財,甚至還要考CFP(金融理財師)……”
如此好的訪談人選,當場敲定。
見到天華本人,在其小區門口,他搭著妻子的胳膊快步趕來,順暢地返回、上樓、進家、交流。天華無意中提及妻子是一位弱視人士,雙眼視力只有0.1,他倆2001年結婚,育有一女,正在讀小學。
我再一次被驚到,剛剛的我,才是真的弱視呢。
天華家的客廳沙發上,堆放著女兒幾十個毛絨玩具;電視柜上,擺有數張女兒俏皮可愛的藝術照,溫馨幸福的一家,撲面而來……
劉天華已在深圳工作、生活了二十多年,未來還會繼續下去。
跟看不見深圳的天華聊深圳,是一種別樣的感受,其“觀察”之獨到之深刻,讓我頻頻點頭之余,徒增一絲汗顏。
1、深圳還可以更好:包容窮人,應該留存
“我印象特別深的一個晚上,是迎接千禧年的那個晚上!
劉天華告訴我,1999年12月31日的晚上,他和成千上萬的年輕人一道,從四面八方涌到深南大道上,一起迎接倒數時刻的到來……
他記得很清楚,當晚自己順著深南東路一直往西走,沿途身邊全是迎接狂歡的年輕人,“那個時候自己很年輕,也沒覺得自己是一個殘疾人”,走著走著,與一幫陌不相識的青年男女相遇,大家一起來到深南大道上,喊著叫著、跳著唱著、釋放著青春的活力與激情……
彼時,是青春燃燒的歲月,也是激情燃燒的歲月。
深圳正青春,深圳人也正青春。
天華感慨,那個時候的深圳,全是年輕人,特別有激情,每一個年輕人來到深圳,心潮澎湃,充滿憧憬,都覺得自己一定要做點事情、一定要有一番作為,“其實,每一個人都很窮,但每一個人都很快樂……”
回想初到深圳之時,家人心存憂慮,天華告訴遠在東北的爸媽,深圳之所以好,不是因為它看上去像北京、上海一樣,到處都很漂亮,而是在深圳可以看到露宿者……
“一個城市有露宿者,說明最窮的人也能在這座城市里生活下來!
想想看,一個露宿者,隨便找一處橋洞,隨便找幾張紙皮,他就可以過上一晚上;一個拾荒者,在山上或犄角旮旯,隨便搭一個窩棚,他就可以撿垃圾維生……
在劉天華看來,深圳在高速發展、取得經濟奇跡的同時,還能容得下非主流人士,比如露宿者和拾荒者,這體現了深圳的包容,也體現了深圳可愛的一面。
但遺憾的是,近幾年來,上述狀況已然發生改變,一些東西也正在漸漸消失,“打個比方,拿城中村來說,是存在臟亂差,你可以好好管一管的,沒必要一下子全部拆掉……”
言及城中村,天華認為它的價值和作用被遠遠低估,城中村的便宜與便捷,為太多初來深圳的人,提供了一個落腳的地方,也是一個緩沖的地方,“不是每一人來到深圳都能立刻發財的,你不給他緩沖的機會,就是生生把他逼走……”
深圳,正在越來越好,但實際上完全可以更好。
天華表示,每一座城市都有很多的發展路徑,好多城市犧牲了很多好的東西,建起來很多的高樓大廈,讓自己看上去更光鮮……
“像深圳完全有機會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不一定要全部干掉原來好的東西,也可以發展得更好……”
2、羅湖的按摩師們:錢雖賺到,親情丟了
聽天華分享他對于深圳的“觀察”與思考,讓我大開耳界,由衷贊嘆。
深圳之于他,雖然看不見,但深圳的大事小情,都裝進了他的腦子里、裝進了他的心里。
接下來,天華分享了一個鮮為人知的群體的故事,讓人更是感慨。
這要從他最初來到深圳從事的職業說起。
1996年大學畢業前夕,劉天華申請到美國費城一所針對盲人的大學offer,還幸運地得到香港匯豐銀行每年30萬元的獎學金,孰料去美使館辦理簽證,遭遇拒簽。
拒簽的理由很是荒唐:你一個盲人,到了美國以后,一定會想辦法留下來,不會再回國……
拜托,去美國是去工作,好不好……
拒簽就拒簽,轉頭來南方。
劉天華先去福州工作了幾個月,然后就來到了深圳。
來深圳,做什么?做盲人按摩。
“那個時候,在羅湖做按摩還是很掙錢的,客人全是過關而來的香港人”,與他一道做按摩師的,既有盲人,也有視力正常者,足足有四五百人之多。
天華回憶,做按摩師,就是家和按摩店,兩點一線,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很多按摩師一年的假期,你猜是多少?”
未等我回答,他自問自答,“就是春節回老家過年的那半個月”。
雖然掙到了一些錢,但長年累月的辛苦,超乎想象。
更超乎想象的是,在羅湖打拼的數百按摩師,無論是否盲人,成家生子之后,無一例外,都把孩子送回老家,交由家人撫養,自己則繼續留在深圳,定期寄錢回去,一年只在春節回去一趟……
轉眼,二十多年過去了,羅湖的按摩師們仍在羅湖,老家的“留守兒童”卻不在老家。
近些年來,讓劉天華震驚而又嘆息的一幕幕情形不時上演,那就是:羅湖的按摩師父母們,錢雖賺到了,卻丟失了與孩子的親情,那親情無法彌補無法挽回……
遠離父母、遠在老家的孩子,少有學習成績好的,長大成人之后,紛紛進城,成為新一輪的底層打工者……
“今年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是這么多年以來,那些按摩師朋友們得到的一個難得的長假,他們中的很多人,都選擇回了老家,好好休息一回……”
天華如是感慨。
3、“黑暗中對話”:沒有奢望,唯有做久
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波及到方方面面,不僅給羅湖的按摩師們帶來了一個長假,也讓劉天華深受影響,開了4年的“黑暗中對話”深圳體驗館,于今年3月份被迫關門。
“黑暗中對話”體驗館起源于德國,是通過營造一個全黑的環境,為企業提供團隊共融及領導力訓練,很多個人也愿意入內體驗一回看不見的感受……
過去的三十多年里,“黑暗中對話”已在全球180余座城市,為超過1000萬人開展黑暗體驗,作為企業創新性團建解決方案的提供方,長期服務178家世界500強企業。
劉天華的深圳體驗館,位于車公廟地鐵站附近,每天上下班,劉天華都是選擇坐地鐵,一個人手執盲杖,獨來獨往。近期疫情趨緩,他時常外出,去給一些合作企業上培訓課程,其余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待在家里。
香港的“黑暗中對話”體驗館,我曾體驗過兩次,所以與天華聊起“黑暗中對話”,格外親切,共同語言格外多。
“從中,我收獲了太多太多,其中最重要的,是讓我體會到‘施助者更快樂’,是那種幫助到別人之后的成就感……”
劉天華與“黑暗中對話”的第一次相遇,發生在香港,當時還在羅湖做按摩師的他,由于手藝出色,香港的老客戶們索性邀請他和妻子去到香港,在香港做了四年多的按摩師。
在香港,接觸上“黑暗中對話”,從工作坊的導賞員干起,一步一步,做到觀察員(教練)級,2016年,深圳的“黑暗中對話”體驗館正式開業,這是華南區的首家體驗館。
疫情襲來,舊館關門,新館待開。
今年被迫居家辦公的這一段日子,劉天華也反思了舊館在運營模式上存在的一些問題,其中主要是應對突發公共事件預案不足,再一個就是舊館此前的租金成本太高。
“希望接下來能找到一個新的地方,控制好成本,每月達到5萬元這樣一個收支平衡點,還是可以做到的……”
天華表示,新館設在哪里,尚未可知。接下來,他們不指望能做大做強,只希望能做得長久一些,讓一幫老朋友在這個平臺上經常見見面、聊聊天,除了養活一幫人,還能為社會創造一點價值,那就很不錯了。
訪談過程中,天華正兒八經、脫口而出一句話:“在深圳,我是可以給人指路的!
聽得我簡直要懷疑自己的耳朵,這哪里是一個盲人說的話呢?
天華,不是開玩笑,也不是在吹牛,他真的可以做到。
曾經,他一個人,深夜從深圳去到香港,再從香港乘機去維也納,妻子只是把他送到深圳的地鐵口,接下來,他一個人搞定全程,安全地去、安全地回……
所以深圳于他而言,簡直是小菜一碟。深圳的東西南北、四面八方、都裝進了他的腦子里,他腦中有一個特別清楚的深圳地圖……
天華一臉嚴肅、認真地說:“我對深圳是特別有感情的,我的青春都是在深圳度過的;這座城市正在越來越好,它還可以更好……”
墨鏡,擋住了他的眼睛,我仿佛看到,他的眼睛里,閃爍著光芒……
。ㄔL談時間:2020年10月20日 訪談地點:深圳)
深圳的腳步,中國的腳步
2020年,是深圳特區正式成立四十周年。
四十年來,深圳做對了什么?中國做對了什么?
深圳的四十年,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多的經驗,值得總結和評說。
大眾網·海報新聞廣州新聞中心在2020年走進深圳,推出大型原創全媒體產品:《深圳的腳步——40位深圳人眼中的特區40年》,訪談40位在深圳打拼的行業精英,通過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呈現深圳的四十年。
2019年8月9日,中央公布《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從經濟特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深圳,在新時代被賦予新使命。
2018年,深圳GDP首次超過香港;2019年,深圳GDP突破2.6萬億元,位列上海、北京之后,排名全國第三。亮眼數字、輝煌成就的背后,是開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是千千萬萬的新深圳人,奔來深圳,融入深圳,扎根深圳,奉獻深圳,成就深圳……
深圳有今天,離不開黨和國家的英明決策,離不開千千萬萬深圳人的接力付出和不懈奮斗,深圳的歷史,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揮灑汗水、共同書寫;深圳的輝煌,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共同成就……
深圳的城市文化、特區精神,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像胎記一般,蘊藏在深圳辛苦打拼的每一位普通人身上,蘊藏在深圳飛速發展的產業和行業中。
……
深圳歷史,個人親歷;深圳經驗,個人評說。
深圳的四十年、深圳的經驗,將透過40期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走向山東,走向全國。
來源:大眾網發布時間:2020-11-02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玉升 深圳報道
沈曉鳴 簡介
1974年出生,浙江紹興人,大學畢業于北京服裝學院,1997年來到深圳,做過網頁設計師,寫過報紙專欄,后入深圳晶報做文化編輯,業余時間做攝影師,拍攝深圳的城中村,拍過上百個縣級市的政府大樓。2011年開始潛水,牽頭成立“潛愛大鵬”,深入深圳的海底世界,組織眾多潛水愛好者在海底種植珊瑚。
現任深圳大鵬海洋圖書館館長,“潛愛大鵬”理事長,PADI潛水長。
“深圳的陸地上是歐洲,海底下是荒漠,像是非洲!
聽沈曉鳴聊深圳海底的生態現狀,對于有過潛水體驗的我來說,是非常驚訝的,我此前認知的海底世界繽紛多彩,更多來自于印尼美娜多的潛水經歷,真的想不到,深圳的海底狀況,讓人如此堪憂……
沈曉鳴,放下此前的媒體工作,舉家搬遷到大鵬半島,住到海邊,從心理上、身體上、物理上,跟海洋發生深刻的鏈接——
他牽頭成立“潛愛大鵬”,呼吁和培訓更多的潛水員,去到海底清理垃圾、種植珊瑚,保育深圳海洋生態……
他成立海洋圖書館,收集全球珍藏版各類海洋主題圖書,組織各種類型的講座,向社會普及海洋環保知識……
他撰寫萬字長文,列舉國際案例,從歷史、規劃、經濟及文化等多個角度,瞽言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認識沈曉鳴的人都知道,他還有一個更為人熟知的名字:白小刺。
訪談臨結束,我問他,訪談刊出時出“沈曉鳴”還是出“白小刺”?他笑著回復,“還是出沈曉鳴吧,既然爹媽給起了一個好名字,不用可惜了……”
1、“深圳陸地上是歐洲,海底下是非洲”
跟沈曉鳴聊起他在深圳的前半段經歷,我們倆頗有共同語言。
本世紀的最初十年,我和他在深圳都有過媒體人的身份,我做記者的時候,他正在做著網頁設計師,閑暇時給報紙寫寫專欄,后來正是憑借那些專欄文章,他敲開了深圳本地一家媒體的大門……
之所以與海洋結緣,緣自2011年,當時的他,從媒體離職,開始做自己的公司,自由時間多起來,去學了潛水,結果一發不可收拾,就此愛上了潛水。
“剛剛學會潛水的人都知道,一旦看過海底的世界,是會上癮的”,接下來的幾年時間里,沈曉鳴的身影出沒于斯里蘭卡、印尼等東南亞各個國家……
體驗過幾乎所有的熱門潛點、把所有的假期都花在潛水上。
2014年,他開始在深圳潛水,畢竟有的時候,時間不允許,那就在深圳潛一下,下到深圳海域,水下的景象讓他十分震驚。
沈曉鳴跟我分享了三個對比:
一個是跟其他國家比,特別是東南亞那些海島國家,看看人家的海底海洋世界,再看看深圳自己的,“那對比太鮮明了、太不一樣了……”
另一個是自己跟自己比,就是看深圳的水下跟深圳的陸上,“我們深圳的陸地上建設得特別漂亮,人均綠化面積接近20平方米,我們的pm2.5、我們的藍天指數,一樣一樣領先全國,但是海底下面呢,特別荒涼、堪稱荒漠化……”
說到這里,沈曉鳴特意強調,稱“我們的陸地上是歐洲,海底下則是非洲,那場景就像剛剛打過一場戰爭……”
最后一個對比,來自深圳的古今對比,時間上的縱向對比。
他翻看深圳的新安縣志,無論是乾隆版,還是嘉慶版,上面清楚記錄著深圳當時的海洋情況,那個時候的深圳海洋物種非常豐富,大的有座頭鯨、有雙髻鯊(又稱錘頭鯊)、有十幾米寬的前口蝠鲼(俗稱魔鬼魚)……
“這些珍稀物種,如今只有在BBC的紀錄片里才可以看到。但是在兩三百年之前,深圳都有……”沈曉鳴感慨道。
他提到深圳海域曾經出產一種“石首魚”(又叫黃花魚),“石首魚”是一個大的類別,我們平常所吃的黃魚,就屬于石首魚。在深圳曾經的海里面,大的石首魚可以長到什么程度?
“可以長到100多斤!
沈曉鳴告訴我,大家熟悉的深圳大鵬所城里面,原來駐扎過海防水師,水師使用的弓箭上的弓弦,要用一種膠粘在木柄上,那個膠就是用這種魚的魚泡熬出來的……
“你想想,那么多水師,那么多弓箭,都要用到這種膠,可見在當時,這種魚有多少……”
時光荏苒,徒剩嘆息。
100多斤的野生“石首魚”,別說深圳沒有,全球都很少見。
2、“救活受傷珊瑚,是絕對的增量”
嘆息之余,出于媒體人的天性,總要做點事情。
能不能把深圳的海底恢復到300年前?既不可能也不現實;能不能恢復到50年前或30年前?或許還有機會。
沈曉鳴表示,要做好深圳海洋的保育工作,在減少人為破壞的同時,還要利用好大自然自身的修復力量。
在他看來,深圳有一個特別好的地方,在于跟香港接壤,香港與深圳接壤的那部分海域,是歷來生態保護得最好的海域;再加上陸地上兩地接壤的米埔濕地等自然保護區,這些都是深圳的有利因素。
“香港海底的珊瑚受精卵,在海水里孵化成浮浪幼蟲后,會隨著海流進入到深圳的海岸范圍內,著陸生長。珊瑚它們是不需要有簽注的,順著海流就漂過來了……”
沈曉鳴笑稱:“香港一直不斷地給我們輸送,我們總不能老是辜負大自然的這種自然的流動、自然的饋贈,它一輸送過來,我們就給它滅掉……”
由此,他和伙伴們找到保育海底生態的一個重要支點,那就是種植珊瑚。
珊瑚礁群,猶如陸地上的森林一般,在海底,它為眾多的海底生物提供一個休養生息的場所,同時還有凈化空氣、固碳防風等作用……
珊瑚益處,不勝枚舉;擴容珊瑚,當務之急。
沈曉鳴說,在種植珊瑚模式上,他們先后嘗試過兩種路徑,一種是跟相關科研院所合作,發揮珊瑚可以無性生殖的特點,從野外健康的珊瑚苗那里剪苗,取回來固定到一個托盤上,再投放到海底一個大的礁石上……
用這種方式做了三四年,他們又改用新的模式,這種模式就是:棄采改救。
原因何在?原來他們在實施剪苗的過程中發現,一方面,深圳海底好的珊瑚苗遠遠不夠采,真正好的珊瑚苗基本上都在菲律賓、印尼一帶,采摘、培育成本高昂;
另一方面,深圳海底本身存在很多珊瑚的斷肢,這些斷肢珊瑚,要么被船錨打斷,要么被漁網勾掉,要么被人為蹬斷,原因不一而足,有些珊瑚救一救,還是可以活過來的……
“一旦去把這些快要死的珊瑚救活過來,毫無疑問,那是絕對的一個增量!
“潛愛大鵬”志愿者前往菲律賓海域考察當地的珊瑚保育。
于是,從2016年起,沈曉鳴和伙伴們在海底開始搭建珊瑚床,床離海底大約有一米高,他們將撿來的仍然活著的珊瑚斷肢,固定在珊瑚床上……
他們將這種“種珊瑚”的方式比作稻田里的插秧,假以時日,等到受傷珊瑚恢復健康,再把它們移植到大的自然礁石上面,這過程,像極了稻農的插秧……
值得一提的是,在香港的多處海峽灣底,香港大學海洋學院也是采用這種方式。
在海底如此操作,還有另外一個好處。
可以從公眾層面,吸引和調動眾多潛水愛好者的興趣和參與,每一個休閑潛水員,經過一定的專業培訓,都可以變成一個珊瑚潛水員……
沈曉鳴欣慰地說:“如此一來,就降低了參與的門檻,也喚醒更多的人自發參與進來,所以我們的隊伍正越來越壯大……”
3、“瞽言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為了更多地將休閑潛水員培養成為珊瑚潛水員,沈曉鳴和伙伴們還設置了一套課程,拍攝了一組教學視頻,放到網上多個視頻平臺……
除此之外,他們目前正在著手實施深圳的珊瑚調查,看一看深圳海底到底生長著多少種珊瑚,此前的數據有多種說法,有的說60多種,有的說80多種……
在開展珊瑚調查的過程中,他們將會登記超大尺寸的珊瑚,或者叫巨型珊瑚,這有點像陸地上的古樹登記一樣……
“我們跟國內一家基因檢測機構正在商談,一起合作去做珊瑚的基因庫,我們負責采樣,他們負責檢測,先做深圳的珊瑚基因庫,再做大灣區的……”
沈曉鳴告訴我,未來一旦把珊瑚的基因庫建立起來,將會明晰我們國家的珊瑚的種源,來自哪里,未來還可以培養我們獨有的‘超級珊瑚’……
9月7日,一則標題為“瞽言深圳海洋中心城市”的文章在很多深圳人的朋友圈轉發,這則文章的撰寫人,正是沈曉鳴,文章署名用的是白小刺。
這篇文章寫得像一篇論文,洋洋灑灑13000字,從歷史、規劃、經濟等角度來思考深圳如何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列舉了一些國際案例,提出大鵬半島應以建立海洋保護區為突破口,循序漸進地推進深圳市規劃與自然委員會(現更名為深圳市規劃和自然局)提出的“十個一”工程,最終實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目標。
在文章中,沈曉鳴引用CDI資深研究員李津逵的分析和展望,“深圳在未來的城市發展中,不再是姓社姓資的問題,而是姓海還是姓陸的問題”,深圳應該利用好建設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契機,一舉改變多年來的深圳西強東弱格局,讓深圳東邊的那一條腿站立起來。
在沈曉鳴看來,為了達成這個長遠目標,除了筑巢引鳳之外,深圳還應該扶植本地的海洋文化力量,善用社會力量,助力他們成長為主流的城市海洋文化共同體,城市管理者與社會組織協同并進……
“海面上海鳥翔集,海底下珊瑚幽茂,人類在其間憑海臨風,成為我們對未來海洋城市的集體想象!
長文末尾,沈曉鳴總結陳述,深圳人對海洋城市的期待由來已久,坐船上遙望自己城市的天際線,這股沖動從未消失……
這就是沈曉鳴的深圳故事,他與深圳海洋之間的故事。
作為昔日的媒體人,沈曉鳴成功演繹了傳統媒體人成功轉型的一個案例。
興趣——愛好——專業——專家……
作為曾經的同行,我由衷為他感到高興,并祝福他的海洋生態保育者之路,越走越扎實、越走越寬廣……
(訪談時間:2020年10月26日 訪談地點:深圳大鵬)
深圳的腳步,中國的腳步
2020年,是深圳特區正式成立四十周年。
四十年來,深圳做對了什么?中國做對了什么?
深圳的四十年,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多的經驗,值得總結和評說。
大眾網·海報新聞廣州新聞中心在2020年走進深圳,推出大型原創全媒體產品:《深圳的腳步——40位深圳人眼中的特區40年》,訪談40位在深圳打拼的行業精英,通過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呈現深圳的四十年。
2019年8月9日,中央公布《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從經濟特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深圳,在新時代被賦予新使命。
2018年,深圳GDP首次超過香港;2019年,深圳GDP突破2.6萬億元,位列上海、北京之后,排名全國第三。亮眼數字、輝煌成就的背后,是開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是千千萬萬的新深圳人,奔來深圳,融入深圳,扎根深圳,奉獻深圳,成就深圳……
深圳有今天,離不開黨和國家的英明決策,離不開千千萬萬深圳人的接力付出和不懈奮斗,深圳的歷史,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揮灑汗水、共同書寫;深圳的輝煌,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共同成就……
深圳的城市文化、特區精神,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像胎記一般,蘊藏在深圳辛苦打拼的每一位普通人身上,蘊藏在深圳飛速發展的產業和行業中。
……
深圳歷史,個人親歷;深圳經驗,個人評說。
深圳的四十年、深圳的經驗,將透過40期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走向山東,走向全國。
來源:大眾網發布時間:2020-11-09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玉升 深圳報道
羅亞君 簡介
1986年出生,湖南永州人。2009年畢業于中國傳媒大學新聞系。2011年來到深圳,先做雜志編輯,后加入越眾出資拍攝的關愛抗戰老兵主題記錄片,變身為一名公益人,擔任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忠魂公益基金秘書長。2013年和2014年兩次到美國國家檔案館,一次是為《國家記憶:美國國家檔案館館藏二戰中美友好合作影像》補充資料,一次是搜集朝鮮戰爭資料。
現任深圳市越眾文化集團總經理,越讀文化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兼任越眾公益基金會、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深圳市拓荒史研究會秘書長。
昨天是11月8日,記者節。
今天分享給大家的,是一位媒體人的故事,只不過她現在的身份,不再是一名媒體人,而是一名公益人,更確切地講是一名企業高管,畢業于中國傳媒大學的她,在深圳得遇好的機會,得遇好的平臺,在成就平臺的同時,也成就了自己。
她的名字,叫羅亞君。
說起來,羅亞君原本不是我的訪談目標,我去到深圳越眾控股公司,見到董事長應憲,他臨時建議更換訪談對象,改由羅亞君出面接受訪談,他給出的理由是“我們這些年做的很多項目,她都參與了,她說得比我好……”
他的提議讓陪在一旁的羅亞君也有些始料不及,我則恭敬不如從命,于是便有了這次臨時換人的訪談。
與羅亞君開始交流,聊公益、聊事業、聊發展,我們兩個人越聊越投入,訪談時間遠遠超過預計時間。
從羅亞君身上,我看到了一個年輕人遵從內心、轉換角色、成就事業的個人成長故事。
她,雖然不再是媒體人的身份,我相信并祝福她,繼續保留和發揮媒體人的敏銳和所長,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1、 身份轉換:“受助人的體驗最優先”
“我第一次認識越眾,是在2011年的5月21號,我去報道在深圳開幕的一次大型展覽!
羅亞君提到的那次展覽,就是由越眾推出的《國家記憶——美國國家檔案館收藏中緬印戰場影像》,“展覽讓我感到很震撼,因為展出的知識遠遠超過了我在上學的時候從歷史課本上學到的一些知識……”
五位抗戰老兵,受邀出席展覽,他們也顛覆了羅亞君以往的認知。展覽現場,她還結識了一幫關愛老兵的志愿者,當即萌發“我要加入他們”的念頭。
一念既起,反求諸己;叵胱约菏菍W新聞出身,此前為什么沒有從更多的維度了解歷史?
羅亞君告訴我,那次采訪帶給她深刻的觸動,“讓我對自己的世界觀產生了一定的懷疑”。
隨后,她去深圳廣電錄一檔節目,主題是“緬甸老兵回家”,聽著老兵們的講述,現場所有人很受感動,都流下了熱淚,她注意到,坐在她旁邊小板凳上的一個人,也在默默流淚……
這個人,正是應憲,流淚的應憲,讓羅覺得“這個企業家跟別人不一樣”。
接下來,羅亞君加入越眾組織的“關愛抗戰老兵”紀錄片的拍攝,從志愿者的視角,去走訪、看望那些抗戰老兵,項目持續進行了一年多。
“在那個過程中,除了按照既定的主題進行拍攝,我們也有充分的自由度,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去做一些嘗試,那是非常愉快的一次拍攝過程!
羅亞君記得特別清晰,2012年的10月10日,她正式加入越眾。
隨后,“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成立。
時光飛逝,時間來到今年,在接受訪談前夕,羅亞君剛剛統計出來一個數字:
截至2020年9月底,“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累計向社會籌款1億零468萬。
她特別指出,“這筆款項全額用來服務抗戰老兵”,項目的運營費用直到去年才開始列支,此前多年,所有參與項目的工作人員的工資等,一直都由越眾公司承擔。
“我這幾年來出去交流分享越眾的文化版塊,講到公益籌款時,我都會說,負責項目執行的四五個人很厲害,一直很認真很敬業,不過更厲害的,是越眾搭建了這樣一個平臺,公司多年來對這個平臺持續不斷地投入,全公司上下傾注大量心血……”
羅亞君舉例說,2015年和2016年,“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連續舉辦了兩場非常重要的慈善晚宴,幫助老兵基金走向更寬廣的舞臺,得到更高層面的官方認可和民間認可,“外界不知道的是,這兩場慈善晚宴的花費,全部由越眾公司承擔……”
不止如此,公益基金的項目工作人員,多年來還有一個難得的底氣——
“每當一筆捐贈來的時候,假如我們的判斷是,他們的要求會讓我們的老兵們感受到不舒適,我們是可以拒絕的,管理層從來沒有給我們壓力,一直給我們這樣的自主權……”
因此帶出越眾眾多公益項目的一個執行理念:受助人的體驗最優先。
“我們做什么,取決于受助人需要什么;我們怎么做,取決于什么樣的方式會讓受助人最大程度感受到尊重……”
我問羅亞君,一般會出現哪些讓他們拒絕捐款的要求或情形?
她告訴我,比如有的捐贈人曾提出,讓老兵按照捐贈方要求拿現金或物品拍照……
2、 助養老兵:“讓他們碗中有飯、胸前有章、心中有光”
訪談過程中,我和羅亞君還就上面提到的公益項目的運營費用進行了交流。
羅亞君告訴我,此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包括她在內,越眾公益項目的所有工作人員,都是拿著越眾公司的工資,募捐而來的資金,全部用于相關公益項目的實施,越眾連一張可以抵稅的捐贈發票都不開……
我和她達成的共識是,越眾此前如此操作,無意之中拉高了公益項目的參與門檻,并不值得提倡,“也是在去年,我們說服公司領導,還是遵從國家對于公益事業的一些政策,把運營費用統籌放進公益項目的運營成本”, 羅亞君如是說。
多年來,在分享“關愛抗戰老兵”項目的過程中,羅還會時常遇到這樣的問題:
你們的公益成果是什么?你們究竟給老兵們帶去什么樣的改變?
羅亞君告訴我,對于這個問題,她認真進行了總結和思考,選擇實話實說——
越眾資助抗戰老兵,是從2009年開始的,一直持續到現在,已經超過十年,假如去到一些老兵的家里,非要說他的家里有多么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是沒有的;
很多老兵生活在貧困縣里,他們居住的生活環境,就是那樣的環境,他們也習慣了那樣的環境……
經過大量的實地回訪,大家會發現,老兵基金多年來的努力和堅持,給老兵們帶來的一個結果是實實在在看得見的,那就是提升了每一位老兵在他所在的那個村或者街道的社會地位……
羅亞君感慨:“我們認為這就是最大的成功!
老兵基金發放的資金,被很多孤寡老兵稱之為“棺材本”,正是有了這樣一筆錢,像一份工資一樣,帶給他一份安全感,讓他在老家多了一份底氣……
“我們很欣慰地說,我們就想讓老兵們做到:碗中有飯、胸前有章、心中有光……”
與此同時,在項目推進過程中,還有一個重要的觀念一直被強調。
羅亞君說,他們跟每一位老兵的親屬或后輩,都會做很多的溝通和交流,“我們始終強調,我們是助養,而不是大包大攬,老兵是大家的老兵,同時他也是某一個家庭的一位長輩,這個界限一定要理清楚……”
話又說過來,當年保家衛國的英雄們,如今的要求并不多,除了生活上的尊嚴,他們最希望得到的,還是對他們的認可……
老兵們已是風燭殘年,有心人在跟時間賽跑。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抗戰老兵,開始加入到捐贈、關心、緬懷祭奠的隊伍當中來,給予這些昔日的英雄以溫暖與尊重,這是我們樂見的一個局面……”
3,成長自己:“并不只是服務于公司,也服務于自己”
眾所周知,深圳越眾是一家由深圳原基建工程兵303團集體改編的企業,多年以來,呈現了民營企業少有的社會擔當和文化追求。
以《國家記憶》展為標志,近來以來,越眾先后出品《盜火者》、《民間深圳》、《尋找少!、《重返野人山》、《緬甸醫生》、《勛章》以及《中國在二戰中》等一系列相關題材紀錄片,還投巨資籌建了在國內有一定影響力及學術地位的“越眾歷史影像館”,以中國歷史題材的影像資料為收藏及研究方向,深度挖掘那些深藏在海外和散落民間的中國記憶。
我前去訪談時,“越眾歷史影像館”正在展出“北美華人家居環境展覽(1970s—1990s)”展出的眾多珍貴的景象和歷史瞬間,讓人見所未見……
對于越眾文化多年來的探索和堅持,羅亞君用四個字來概括之。
這四個字是:家國情懷,家是深圳,國是中華民族。
“我們希望把深圳這座城市的記憶,以及中國近現代以來在歷史人文方面的一些歷史影像,用我們的方式挖掘、整理、留存下去……”
不知不覺,加入越眾,已有八年。
從當年投身公益的一名工作人員,到今天負責文化版塊的一位公司高管,八年以來,羅亞君的成長和進步,是顯而易見的。
做公益,關愛抗戰老兵,讓她體會到,助人之余,更多的是助己。
走訪那些可愛可敬的老兵,每一次都是一次心靈凈化之旅……
跟眾多并不相識的捐贈人交流、溝通,練就自己的換位思考……
可以隨時公布的公益賬目報表,勇敢說不的底氣來自公司……
對于自己所處的平臺和正在從事的工作,羅亞君由衷地說,越眾的工作環境是非常少見的,整個公司的工作氛圍,讓她如魚得水。
“最重要的不是公司想要做什么,最重要的是在公司搭建的這個平臺上,你自己想要做什么?你想怎么做?所以我們并不只是服務于公司,也服務于我們自己……”
羅亞君進一步解釋說,團隊成員,想做什么事情,公司會給予選擇的自由,包括在尋找合作伙伴時,“我們考慮更多的,是你認不認可我們所做的事情,你有沒有匹配的能力……”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加入越眾之后,羅亞君一直深受這兩句話的影響,讓她念念在茲。
做人做事,知行合一。
分享自己的公益心得時,羅亞君經常會告誡公益同行們,一個公益機構最核心的還是項目,在推進具體項目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不是你救助了多少人,而是你傳遞了什么樣的價值觀,影響到什么人,共同促成一個社會問題的解決……
這就是羅亞君,一位歲數不大、成長迅速的前媒體人。
看好她,祝福她。
。ㄔL談時間:2020年10月30日,訪談地點:深圳)
深圳的腳步,中國的腳步
2020年,是深圳特區正式成立四十周年。
四十年來,深圳做對了什么?中國做對了什么?
深圳的四十年,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多的經驗,值得總結和評說。
大眾網·海報新聞廣州新聞中心在2020年走進深圳,推出大型原創全媒體產品:《深圳的腳步——40位深圳人眼中的特區40年》,訪談40位在深圳打拼的行業精英,通過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呈現深圳的四十年。
2019年8月9日,中央公布《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從經濟特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深圳,在新時代被賦予新使命。
2018年,深圳GDP首次超過香港;2019年,深圳GDP突破2.6萬億元,位列上海、北京之后,排名全國第三。亮眼數字、輝煌成就的背后,是開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是千千萬萬的新深圳人,奔來深圳,融入深圳,扎根深圳,奉獻深圳,成就深圳……
深圳有今天,離不開黨和國家的英明決策,離不開千千萬萬深圳人的接力付出和不懈奮斗,深圳的歷史,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揮灑汗水、共同書寫;深圳的輝煌,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共同成就……
深圳的城市文化、特區精神,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像胎記一般,蘊藏在深圳辛苦打拼的每一位普通人身上,蘊藏在深圳飛速發展的產業和行業中。
……
深圳歷史,個人親歷;深圳經驗,個人評說。
深圳的四十年、深圳的經驗,將透過40期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走向山東,走向全國。
來源:大眾網發布時間:2020-12-07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玉升 深圳報道
房濤 簡介
出生于南京,2007年進入深圳市慈善會工作,是現代慈善和公益的倡導者和踐行者,曾兩獲“中國慈善百人”、“責任中國慈善公益人物”以及“鵬城慈善推動者”等榮譽。
現任深圳市慈善會執行副會長,深圳市政協常委。
“在中國任何一個地方發生災害的時候,深圳作為移民城市,都會感同身受……”
訪談過程中,房濤脫口而出的這句肺腑之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為中國公益界的知名人物和領軍人物,房濤在深圳慈善會工作了近十五年,正是在這十五年的時間里,她見證著中國公益慈善行業,一步一步,茁壯生長……
深圳,緣何成為大愛之城?愛心GDP為啥越來越高?
中國的公益慈善之路,未來路在何方?
公益與商業,如何相得益彰?
且聽房濤的精彩分享。
1、談深圳抗疫:提早確定“馳援湖北 守護廣東 保障深圳”
與房濤的交流,首先從2020年這場影響深遠的新冠肺炎疫情談起。
房濤說,早在1月20日鐘南山院士發出“新冠肺炎存在人傳人”信息的三天后,1月23日,深圳市就迎來了首筆大額捐贈,捐贈方是騰訊,緊接著是萬科,市慈善會發布全市戰疫倡議書,機構全員緊急復崗,慈善勸募和物資運輸進入戰斗狀態。
深圳慈善會緊急組織、調配了多種醫療物資,如口罩、消毒水、防護服以及護目鏡等,第一時間送去湖北,“我們支持了武漢和湖北其他地區30多家醫院,還有一些福利院……”
4月8日,武漢重啟,四個月后,房濤在8月份踏上武漢的土地,與她一起前去的還有深圳捐贈方的代表。那次武漢之行讓房濤期待已久,“在飛機上我心情激動,非常想看看重啟后的武漢是什么樣子……”
當出租車司機告訴房濤,“武漢已經是車水馬龍,飯店、商圈、酒吧如火如荼”,房濤說:“我開心得不得了,我覺得真的是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使得武漢人民走出陰霾,恢復了正常生活……”
在武漢,房濤與深圳的捐贈方代表走訪了多個地方,與當地的政府官員、醫院院長、省市慈善會等見面,詳細詢問當地面臨的困難、資金的用途以及采購清單等,“大家問得很詳細,介入得很深,這充分體現了我們對于捐贈資金透明有效的承諾……”
回看疫情爆發之初,房濤欣慰地說,當時深圳一方面組織各方資源緊急援助武漢、湖北,一方面未雨綢繆,預判形勢,做出了正確的抗疫戰略部署,那就是:馳援湖北,守護廣東,保障深圳。
為什么那么早地考慮深圳?
房濤解釋說,“之所以提早考慮深圳,是因為我們預判到,馬上就要過春節了,各地大量家屬和旅游的人來深,同時大年初五開始就陸續有企業開工,回深務工人員將大增”,正是基于這種預判,深圳在整個的資金、物資、人力的調配上,已經提前做了一定的準備……
果不其然,臨近春節,深圳啟動所有小區的聯防聯控,可以想見,全市642個小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資,正是提早做了準備,市防疫指揮部和市民政局領導下的深圳防疫工作開展得有條不紊……
房濤總結說,“面對疫情,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調動起全社會的力量積極參與,我想這對深圳本土疫情的零發生率,無疑起到了相當積極的作用!
2、談深圳大愛:深圳人都有著樸素的感同身受
從3月下旬開始,深圳馳援武漢的多支醫療隊開始陸續返回,房濤記得特別清楚,就在第一支援鄂醫療隊回來的那一天,深圳慈善會來了一位捐贈人,“他姓鐘,穿著拖鞋來到我們這里,說我要捐100萬給援鄂的護士、醫生,我們問他為什么要捐贈,是否需要記者采訪?”
鐘姓捐贈人當場回復不需要,他說:“如果不是醫護人員在最危險的時候頂在第一線的話,我怎么有可能在深圳還能掙錢呢?”說完,悄然離去……
早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生后,有一個深圳的企業家捐贈人,當時有一個分公司在四川,他告訴房濤他們,“我四川分公司的員工得到什么樣的救助,我恨不得所有的四川人都得到這樣的救助……”
這就是淳樸可愛的深圳捐贈人。在慈善會工作多年,房濤遇到太多太多這樣的捐贈人、愛心人士……
過去十余年來,無論是汶川地震,還是玉樹地震,深圳市的捐贈額在全國眾多城市中都是排名首位,深圳緣何成為大愛之城?
房濤分析說,首先,這跟深圳作為移民城市的基因是分不開的,深圳人來自全國各個省市、各個地方,“中國任何一個地方發生災害的時候,深圳人都會感同身受,這種樸素的感同身受是非常深刻的……”
其次,多年以來,深圳政府一直在進行“慈善之城、志愿者之城、關愛之城”的倡導,堅持不懈地打造一個健康的公益生態,營造全民向上向善的社會氛圍,在相當程度上提升了深圳全民的公益素養以及整座城市的文明底線。
“深圳是最早開始有志愿者市長英雄獎的一個城市,像我們的‘鵬城慈善獎’,像我們的中國慈展會,多年來一直在持續,不斷創新迭代!
在房濤看來,一年一度的中國慈展會,早已成為深圳的三大展會之一,打上了深深的深圳烙印。
“深圳有高交會,助力了深圳科技GDP的打造;有文博會,助力了深圳文化教育整個板塊的提升;那么慈展會就是提升了深圳的愛心GDP,充分凸顯這座城市的美好和溫度……”
房濤表示,慈展會帶給深圳以及全國的影響是深遠的,它為全國的公益慈善同行提供了一個交流和碰撞的平臺,既是展示自己,更多的是開放包容、創新思想、借鑒學習,取長補短,資源對接……
3、談公益心得:更欣賞用有效率的方式解決社會問題
從事了近十五年的慈善會工作,房濤在深圳親歷和見證了中國公益行業的一路發展,作為現代慈善和公益的倡導者和踐行者,有哪些心得與思考可以分享?
房濤繼續以深圳為例,從2012年左右,他們開始積極倡導企業的社會責任,從傳統慈善上溯到企業社會責任,倡導慈善一定要跟企業的核心優勢產生關聯,產生正向的作用力。
“我們一直宣講左手支持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支持企業掙錢,要好好活著;右手則支持企業去解決社會問題,鼓勵企業成為社會的一個法人公民,有強烈的意愿去投資于一個社會未來的公正和美好……”
2014年開始,深圳領先全國,又率先推進公益金融人才的培育計劃,“因為我們覺得,慈善公益的捐贈,對于社會問題的解決,它永遠是不夠滿足的,即使每年都有增長,也還是一個線性的增長,但如果借助金融,讓慈善插上金融的翅膀,讓金融注入慈善的血脈,如此一來,將會獲得指數型的增長,大大助力到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的提升……”
好一個“讓慈善插上金融的翅膀,讓金融注入慈善的血脈”!
針對近年來廣為關注的“商業與公益”話題,在房濤看來,以商業去推動公益的有效性,以公益去幫助商業向善,“在這一點上我本人是非常清晰的,我是更欣賞用有效率的方式去解決公平的問題”。
她進一步闡述說,人類面臨的最終問題是人與環境的問題,“我所說的環境是一個大環境概念,不僅是生態環境、地球承載力,也包括人力資源、歷史變革、科技發展、社會信用、心靈成長等整個的社會資源,都是一個大環境問題”,顯而易見,整個的社會資源遠遠是不足以去解決全部的社會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不能因為所謂愛心的潔癖,而讓投入的資源低效或過度耗損……”
改革開放走過四十年,深圳特區走過四十年。
2020年10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給予深圳高度評價,認為深圳是世界發展史上的一個奇跡,賦予深圳新的歷史使命。
“很榮幸有這么高的評價,接下來的深圳更將任重道遠,特別是在慈善公益領域,我相信深圳一定會繼往開來,砥礪前行……”
訪談最后,房濤如是說。
。ㄔL談時間:2020年11月23日 訪談地點:深圳)
深圳的腳步,中國的腳步
2020年,是深圳特區正式成立四十周年。
四十年來,深圳做對了什么?中國做對了什么?
深圳的四十年,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多的經驗,值得總結和評說。
大眾網·海報新聞廣州新聞中心在2020年走進深圳,推出大型原創全媒體產品:《深圳的腳步——40位深圳人眼中的特區40年》,訪談40位在深圳打拼的行業精英,通過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呈現深圳的四十年。
2019年8月9日,中央公布《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從經濟特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深圳,在新時代被賦予新使命。
2018年,深圳GDP首次超過香港;2019年,深圳GDP突破2.6萬億元,位列上海、北京之后,排名全國第三。亮眼數字、輝煌成就的背后,是開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是千千萬萬的新深圳人,奔來深圳,融入深圳,扎根深圳,奉獻深圳,成就深圳……
深圳有今天,離不開黨和國家的英明決策,離不開千千萬萬深圳人的接力付出和不懈奮斗,深圳的歷史,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揮灑汗水、共同書寫;深圳的輝煌,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共同成就……
深圳的城市文化、特區精神,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像胎記一般,蘊藏在深圳辛苦打拼的每一位普通人身上,蘊藏在深圳飛速發展的產業和行業中。
……
深圳歷史,個人親歷;深圳經驗,個人評說。
深圳的四十年、深圳的經驗,將透過40期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走向山東,走向全國。
來源:大眾網發布時間:2020-12-14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玉升 深圳報道
范志明 簡介
1973年出生,山西人。1996年來到深圳,曾任過職業經理人、合伙人以及合資公司總經理,2007年全職從事公益至今,曾當選深圳十大慈善人物。
現任深圳市好人好事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簡稱“好人好事TFC”)董事長,深圳市龍華區好青年公益文化交流促進中心(簡稱好青年 KIDO)理事長。
擔任的社會職務有:2019年OYCF(海外中國青年論壇)年會社會創新大賽顧問委員會首屆成員,深圳市春風應激干預服務中心副理事長;深圳市羅湖區慈善會理事;深圳市幸福家庭研究會理事;馬洪基金會智庫百人會成員;深圳信息無障礙研究會顧問;深圳市傳承愛心基金會顧問;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客座教師;深圳職業技術學院青年訓練營特聘講師等。
“范志明是一個非常特殊的人物,他所做的所有事情都不是大規模高檔次,他是一個一個、幾個幾個地影響著人,改變著一個個活生生的生命,他是一片云推動一片云……”
《深圳的腳步》第一期受訪嘉賓李津逵教授在推薦訪談范志明時,跟我如是說。
數年前,范志明曾受邀去順德,做過順德公益創新大賽的評委,他在評審過程中的精彩點評和分享,給我留下深刻印象,著實體現出“一片云”的價值……
“中國的公益組織還不夠豐富,還不夠多元,甚至還不夠有力量,還有很多的提升空間”,訪談中,范志明如是評價自己的定位和使命——
“我們這一代公益人,其實是負責撒種子,就是讓大家看到,昨天我關心鄉村教育、今天關注環保、明天關注兒童性侵……我們在各個領域里去推動……”
1、探路業委會:改了一個詞,小區大變樣
訪談范志明,地點定在深圳的新世界山月居,他曾經做過這個小區的業委會主任。訪談開始之前,他先帶著我在小區走訪了一圈,讓我對小區現狀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說到小區,說到業委會,多年以來,小區業委會一直是一個尷尬的存在,要么難以成立,要么成立以后很難有效開展工作,有的形同虛設,有的還成為新的矛盾爆發點……
在新世界山月居的地下停車場,我們看到,四個顏色的垃圾桶依次擺開,每一個垃圾桶外表都是干干凈凈的,沒有常見的異味和雜亂,“我們小區的‘垃圾分類”早于政府,早在數年前我們就開始倡導業主在家里把垃圾干濕分開,廚余垃圾單獨一個桶”。
說到這里,范志明指著垃圾桶旁邊的靠墻位置,稱那里是一個約定俗成的場所,專門用來存放廢紙箱、空瓶子等廢品舊物,“方便社區里的低收入者拿走賣掉……”
在小區主樓的二樓,還有一處幾十平方米的公共空間,現已被改造成多種用途:最里面安靜處,放上幾個書架,就是一個社區小圖書館,書籍來自業主捐贈;外邊放上幾張桌椅,供長者們閑坐聊天,另一旁則是一個簡易的兒童游樂場……
接下來,范志明提醒我格外留意物業公司的名稱,原來,物業公司門口清晰標著“物業服務中心”字樣,由“物業管理中心”到“物業服務中心”,“這是我們小區的一個亮點所在,改了一個詞,讓業主與物業的關系發生質的改變……”
范志明總結說,他們小區自從有了業委會以后,主要做了三個方面的事情,一個是法治意識,一個是契約精神,第三個是推動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具體說來,首先,界定清楚業主和物業之間是一種什么關系,就是一方付費,另一方提供服務而已;其次,大家要在簽訂合同的前提下去做事,“沒有誰高誰低,就是合同說話”;第三,在小區推行一系列措施后,切實改善了鄰里之間、業主與物業之間的關系,比如物業公司人員出現生病時,業主們會踴躍捐款;比如逢年過節時,業主們會給保安、保潔人員發放紅包;比如今年疫情期間,有業主主動捐贈日常防護用品……
“我們小區能有今天的狀況,也是經歷了重重困難,總體還算不錯,但是遠遠沒有達到理想的樣子”,范志明清醒地表示,每一個社區情況錯綜復雜,業主們的觀念千差萬別,如何做好業委會和社區治理,還有很多很多的工作要做,可謂任重而道遠。
2、勸人做公益:能讓你跟最優秀的人同行
說到自己的公益之路,范志明首先提到一個人,那就是王石,“每次遇到王石先生的時候,我都會向他表達敬意,謝謝他在公益方面給我的指引……”
原來,王石是他最早的公益引路人。那是在他來到深圳發展第十個年頭的時候,他決意離開商界,轉換人生跑道,做什么好呢?就在他迷茫之際,王石的一句話點醒了他,“那你去做公益啊,公益在美國是一個巨大的產業,也是社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范志明回憶,那個時候,恰逢王石剛剛從美國學習歸來,跟大家分享了美國的很多公益理念和實踐,讓他就此踏上公益之路,一直走到今天。
除了王石,在深圳,他還結識到一大幫良師益友,像李津逵、徐景安、竇瑞剛以及房濤等等,“他們的精神狀態、精神追求是不同的,他們超越了很多東西,比如金錢、名利……”
由此,他在北京大學、深圳大學給大學生們上課時,經常問出一個問題:做公益有什么好處?
大學生們的回答五花八門,范志明給出的答案是:“做公益,能讓你跟這個世界上最頂尖的人在一起,能讓你跟最優秀的人同行!”
進一步延伸開來,他常常提示年輕人,“來深圳,在掙錢發展的同時,一定要參與公益,不做公益才是最大的損失……”
說到這里,范志明特別感謝香港的公益組織和公益同行,在王石給予公益啟蒙之后,“真正的公益實操,其實來自香港,香港同行們早期帶給我的影響是非常深刻的”。
過去十余年來,在汶川大地震、在社區治理、在城中村等多個領域,他與來自香港的公益組織和公益同行一起合作,交流多多,受益匪淺,大家亦師亦友,分享各自的項目實踐,彼此啟發,共同成長……
3、負責撒種子:一步一步推動改變的發生
熟悉范志明的人都知道,日常生活中,他是一個大忙人,也是一個大雜家,正如本文開頭其個人簡介里所描述的那樣,他擔任著很多的社會職務,他的關注視野涉及很多領域。
我好奇地問:“為什么不專注于某一個領域,持續做出一個大的公益機構或品牌?”
他給出的答復是,此前他跟公益界的很多人交流過,最終做出了這樣的選擇:
“我們這一代公益人,其實更多的是承擔‘撒種子’的角色,既要去解決歷史的遺留問題,又要引導大家關注當前的現實問題,在各個領域去推動……”
范志明分享說,他非常認同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執行秘書長竇瑞剛說過的一句話,“一個地方讓你不爽了,那個地方就是問題的點……”
他進一步表示,好的公益組織,應該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同時還要有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源源不斷地給政府部門包括法律部門、立法部門等,也包括給企業,源源不斷地提供解決方案,推動解決一個一個的社會問題……
“遺憾的是,當前中國的公益組織,整體還不夠豐富,還不夠多元,甚至還缺少能力和力量,我覺得未來在這一方面還有很多的提升空間!
所以觀望范志明正在做的事情,諸如好人好事、環保問題、鄉村教育、兒童性侵以及蛋殼公寓等,涵蓋面極廣,看似很雜,于他而言,正是常態,他習慣并享受于這種小切口介入,身體力行,一步一步推動著改變的發生……
最后,分享我們在深圳跟范志明相處過程中的一個細節。
到餐廳就餐時,他不僅自帶餐巾紙,還不使用包裝好的碗筷,要來一雙筷子,等大家即將吃完一道菜,那道菜碟便成為他的菜碟……
更為值得一提的是,有他在場,必定光盤……他的環保觀念,由此可見一斑。
這便是范志明,堅持踐行:知行合一,行勝于言。
。ㄔL談時間:2020年11月25日 訪談地點:深圳)
深圳的腳步,中國的腳步
2020年,是深圳特區正式成立四十周年。
四十年來,深圳做對了什么?中國做對了什么?
深圳的四十年,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多的經驗,值得總結和評說。
大眾網·海報新聞廣州新聞中心在2020年走進深圳,推出大型原創全媒體產品:《深圳的腳步——40位深圳人眼中的特區40年》,訪談40位在深圳打拼的行業精英,通過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呈現深圳的四十年。
2019年8月9日,中央公布《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從經濟特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深圳,在新時代被賦予新使命。
2018年,深圳GDP首次超過香港;2019年,深圳GDP突破2.6萬億元,位列上海、北京之后,排名全國第三。亮眼數字、輝煌成就的背后,是開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是千千萬萬的新深圳人,奔來深圳,融入深圳,扎根深圳,奉獻深圳,成就深圳……
深圳有今天,離不開黨和國家的英明決策,離不開千千萬萬深圳人的接力付出和不懈奮斗,深圳的歷史,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揮灑汗水、共同書寫;深圳的輝煌,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共同成就……
深圳的城市文化、特區精神,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像胎記一般,蘊藏在深圳辛苦打拼的每一位普通人身上,蘊藏在深圳飛速發展的產業和行業中。
……
深圳歷史,個人親歷;深圳經驗,個人評說。
深圳的四十年、深圳的經驗,將透過40期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走向山東,走向全國。
來源:大眾網發布時間:2020-12-22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玉升 深圳報道
范軍簡介
1971年出生,湖北荊州人。1992年來到深圳。長期從事參與式城市規劃、第三方公共政策評價和社會治理跨界研究,2014年獲深港生活大獎年度公民獎。
現為深圳先行示范區(社會組)專家、深圳社會組織研究院副院長、深圳經濟特區社工學院理事、公眾力公益發展中心理事長。
范軍,是深圳在社會創新領域的知名從業者。2020年11月16日,深圳市先行示范區專家庫和深圳智庫聯盟正式成立,專業組專家有277人,分12個組,范軍作為社會組專家,名列其中。
從1992年來深至今,范軍在深圳工作和生活已近三十年。作為第三方公共政策評價和社會治理的跨界研究者,多年來,他調研和觀察了深圳眾多的社區和社會組織,對于深圳的現在、過去和未來,有著獨到的觀察和思考。
訪談過程中,他感嘆說:“深圳的社區,從來不缺資源,只是缺少資源的發現和利用,社區資源就像一座礦山,就看怎么去挖……”
在他看來,社會治理沒有難題,最難的是我們想不想去解決,最難的就是我們覺得它很難,其實它一點都不難……
1、深圳不仇富:不把自己的不成功歸因于別人
“研究深圳,必須要研究這座城市的變化和城市里的人!
范軍說,在過去四十年時間里,深圳經歷了三個階段,表現出三個特點。
在改革開放初期,深圳處于一個野蠻生長的階段。
彼時的深圳,沒有城市,到處是村落和工地,很有烏托邦精神,很多事情堪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四面八方的人來到深圳以后,每一個人都想表達自己的話語,每一個人都想實現自己的夢想,于是產生了各種碰撞,然后就形成了一定的市場規則和社會規則……
伴隨著城市的一路發展,深圳漸漸由一個草根社會進化成為一個雨林生態系統,范軍特意強調,“是雨林生態,不是叢林生態,在深圳人與人之間是包容的,互相之間是一種共生關系”。
他進一步表示,“所以你看深圳人基本上是不仇富的”,不管有錢沒錢,大家的心態相對平和,不會把自己的不成功歸因于別人,更多的是反思自己努力不夠,或是資源不夠好……
在這個過程中,深圳表現出極強的學習力,也有著超強的創造力,譬如華強北,原來是備受爭議的山寨中心,后來誕生了多少優秀公司……
“深圳改革開放的最初的老師就是香港”,從模仿到創造,從山寨到重視知識產權,現在的深圳,早已變成一個創新高地,在很多方面超越了香港。
“在深圳,只要你有想法,一定會有人愿意幫你謀劃、投些資金給你,助你實現夢想……”
范軍感慨,這是深圳很重要的一個城市特點。研究深圳,一定要研究深圳人身上的這種特質,進而總結出這座城市的創新活力的源泉。
在他看來,深圳的未來投資,一定要投到人身上,“有人說人才是第一資源,這句話放到深圳,應該在人和才之間加一個逗號,變成:人,才是第一資源……”
2、民間有活力:應繼續高揚這種城市價值
正是由于來到深圳的人,有著想表達自己話語的獨特氣質,正是由于深圳社會蘊藏著巨大的創新基因,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里,在深圳,政府和社會、政府與民間,有著很好的溝通機制和做法。
“深圳以前搞開門決策、開門規劃等等,深圳民間有什么好的想法,政府馬上就會感知到,很快就會做出判斷,做出選擇!
范軍認為,“在這一點上,深圳的政府是做得非常好的”,深圳的很多事情就是依靠民間推動,政府積極吸納民間的智慧,然后形成各種各樣的成果。
由此,深圳過去曾誕生過一大批來自民間、踴躍發聲的社會機構和組織,政府也一直不斷提高鑒別與吸納能力,廣泛吸納民間的力量和智慧……
“這是深圳這座城市具有的鮮明的城市價值!
放眼深圳的未來,在范軍看來,深圳應該繼續高揚這種城市價值,繼續釋放和吸納民間的活力和力量,避免走向過度的精英化治理。
“這個其實是我們比較擔憂的一點,就是政府一旦過度的精英化之后,它會忽略深圳社會以及深圳人身上的創造力和凝聚力……”
3、社區有資源:就看我們怎么去挖礦
近年來,范軍將相當多的時間和精力,投身于深圳的一線社區和社會組織,積極為它們出謀劃策、成長賦能。
在他看來,深圳的社區從來不缺資源,只是缺少資源的發現和利用。
“我們有個感覺,社會治理沒有難題……最難的是我們想不想去解決,最難的是我們覺得它很難,其實它一點都不難!
范軍說,“你看深圳的原住民,每家每戶那么有錢,深圳也是典型的藏富于民”,怎么引導和利用好這些社區資源,值得認真思考和長期探索。
那么,對于社區資源,究竟該如何進行有效整合?
他以一家醫院與社區的關系為例進行分析說明。作為社區里的一個重要資源,醫院對于社區的價值毋庸諱言,社區和醫院之間可以發生哪些互動?
——醫院需要志愿者去做導醫導診,需要志愿者去關愛醫院里的病患人員等,那么在組織社區志愿者培訓時,就可以把健康教育跟志愿者教育相結合……
——反過來,醫院在提供日常醫療專業服務的同時,還可以派出醫護人員深入社區,為社區的醫養結合、慢性病管理等,提供專業意見……
——醫院的停車場和社區的停車場之間也可以實現共享,白天到醫院看病的人可以把車停到社區……
由此展開來,范軍認為,每一個社區的資源,就像一座礦山,就看我們怎么去挖……
“未來的社會治理,其實不缺理念,我們缺的是一系列的解決方案,就是藥方!
范軍坦陳,作為先進示范區,深圳接下來有一個義不容辭的任務,那就是為中國快速發展的城市社區提供一整套的藥方和解決方案。
2020年10月21日,范軍在個人朋友圈如是說:
下棋看三步,公益不孤獨。
深圳西麗街道11個社區社會組織與深圳市關愛行動基金進行社區公益項目對接,把從土里長出來的本地力量與全市優勢公益資源進行有機匹配,形成西麗公益大轉盤 ,然后不停地轉呀轉,轉出無限精彩和可能……
2020年9月23日,在深圳市智庫聯盟成立預備會議上,范軍如是感嘆:
“深圳人從來不缺乏獨立精神的思想,缺少的是持續思想大解放的號角;深圳人從來不缺乏對社會現實的思考,缺少的是長期開門做公共決策的氣魄;深圳人從來不缺乏解決問題的思路,缺少的是行政吸納社會民智的格局!
四十年后再出發,期待思想再解放;
四十年后再出發,深圳任重而道遠。
。ㄔL談時間:2020年12月2日 訪談地點:深圳)
深圳的腳步,中國的腳步
2020年,是深圳特區正式成立四十周年。
四十年來,深圳做對了什么?中國做對了什么?
深圳的四十年,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多的經驗,值得總結和評說。
大眾網·海報新聞廣州新聞中心在2020年走進深圳,推出大型原創全媒體產品:《深圳的腳步——40位深圳人眼中的特區40年》,訪談40位在深圳打拼的行業精英,通過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呈現深圳的四十年。
2019年8月9日,中央公布《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從經濟特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深圳,在新時代被賦予新使命。
2018年,深圳GDP首次超過香港;2019年,深圳GDP突破2.6萬億元,位列上海、北京之后,排名全國第三。亮眼數字、輝煌成就的背后,是開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是千千萬萬的新深圳人,奔來深圳,融入深圳,扎根深圳,奉獻深圳,成就深圳……
深圳有今天,離不開黨和國家的英明決策,離不開千千萬萬深圳人的接力付出和不懈奮斗,深圳的歷史,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揮灑汗水、共同書寫;深圳的輝煌,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共同成就……
深圳的城市文化、特區精神,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像胎記一般,蘊藏在深圳辛苦打拼的每一位普通人身上,蘊藏在深圳飛速發展的產業和行業中。
……
深圳歷史,個人親歷;深圳經驗,個人評說。
深圳的四十年、深圳的經驗,將透過40期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走向山東,走向全國。
來源:大眾網發布時間:2020-12-31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玉升 深圳報道
楊志敏簡介
1977年出生,山西陽城人。中共黨員,北京大學法學學士、碩士。深圳市天然居業委會主任,深圳市輕松業科技公司總經理,武漢市武昌區透明和諧社區促進中心理事長,武昌區民政局業委會孵化中心運營負責人。
曾任深圳報業集團《晶報》民生新聞部主任、總編室副主任。廣東省委宣傳部首批、深圳市委組織部第二批掛職鍛煉干部。深圳市住建局特區物管條例修法小組成員,深圳市法制辦特區物管條例修法評審專家,中國物管協會大會演講首位業主代表。
這一期,跟大家探討交流一個關于小區治理的話題,看看在深圳這個領全國風氣之先的地方,在小區治理領域的新實踐、新做法、新理念。
訪談的嘉賓,楊志敏,原來跟我們是同行,在深圳報業集團《晶報》工作了十五年,算是一位資深媒體人。近年來,他告別媒體人身份,轉型為社會組織培育專家,專注于小區治理,對業委會在小區如何實現良性運作,頗有一番見識與心得。
難得的是,楊志敏還參與了深圳特區物管條例的修法,對于深圳在小區治理方面如何發揮探路先鋒作用,他有著自己的觀察與思考。
1、裸辭原單位:從專欄作者走向小區專家
見到楊志敏,聽他分享業委會運作心得之前,我好奇地問他,原本是一名媒體人,緣何會走上這樣一條轉型道路?
楊志敏回復我,這緣自于他在《晶報》時寫過的一個專欄。數年前,《晶報》開設了一個叫“獨唱團”的報紙整版專欄,每一期交由一名作者撰寫,基于楊志敏在所住小區參與業委會的實踐,由他主筆撰寫的專欄叫“敏感小區”,專欄名稱來自報社的總編輯。
“寫專欄的時候,我還承擔著日常繁重的采編內容管理工作”,楊志敏說,他的每一期專欄寫得很痛苦,痛苦歸痛苦,這為他帶來了一片新的天地,也收獲了不同于以往的成就和滿足。
本想好好做一個專欄作者,奈何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伴隨著新媒體的興起,報社撤銷了相關專欄版面,楊志敏的專欄陣地不復存在,怎么辦?
不想繼續原來的采編工作,楊志敏的選擇是:放棄事業單位處級崗位,裸辭。
離開報社后,楊輕車熟路,駛向他寫了幾年專欄的小區。
早在2010年,楊志敏就開始參與所住小區的業委會工作,多年來在小區治理領域積累了大量的資源,對于這個行業的發展有著深刻的理解。他推動成立了深圳首家專注于小區治理的專職社工式的社會機構,轉換人生跑道。
2、回到商業化:讓甲乙方關系進小區
說到這里,就回到楊志敏所在的天然居小區。
跟很多小區一樣,天然居業委會的工作,一度也是舉步維艱,物業公司一度很自大,根本不把業委會放在眼里。
沒辦法,硬著頭皮上。楊志敏他們通過召開業主大會,重新擬定物業服務合同,與物業公司展開一輪又一輪的談判……
“在那個過程中,我們業主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建了一個網站,專屬小區的網站,小區所有的事務都在網站上全部公開!
楊志敏說,正是通過這個網站,消除了業委會的信息特權,讓小區所有業主跟業委會一樣,知曉所有的信息,也讓物業公司的所有行為和信息不再遮遮掩掩,公開給所有的業主們。
公開、透明是最好的防腐劑,也是最好的溝通方式。大家打開天窗說亮話,小區存在什么問題,業委會該擔當什么角色,物業公司有什么難處,全部讓業主們認知了解,由此就化解了很多小區常見的信息鴻溝,讓小區存在的矛盾、質疑及猜忌等,全部敞開在太陽下……
說易行難,過程甚是艱難。一路走過來,今天的天然居小區,還是達到了預期較為理想的一個狀況:“業主們與物業公司之間,回歸到市場化,就是商業上的甲方和乙方關系!
怎么做甲方?怎么做乙方?大家再也熟悉不過。
做回甲方的業主們,參與小區事務的積極性,就不再是問題。
一個簡單的例子是,天然居每月有一個月度聯席會議,雷打不動,定時定點召開,定在每月第一個周二晚的八點開始,這個會議已經持續了八年多……
在楊志敏看來,中國的物業管理行業發展了三十年,一直存在一個顯著的問題:有企業化,沒市場化,幾乎所有的小區難題,核心癥結都是如此。
癥結如何化解?唯有一條路,那就是真正的市場化!罢嬲氖袌龌,取決于一個正常的甲乙方關系!睏钪久艨偨Y道。
3、解讀舊模式:“帶頭大哥”緣何持續難
聽楊志敏分享他們天然居小區的情況,我接著問出第二個問題:
在過往多年的諸多小區實踐中,成立和開展小區業委會工作,往往都靠著小區里一兩個或三五個熱心人士,俗稱“帶頭大哥”,這種模式存在什么問題?
熟悉深圳小區業委會歷史的人都知道,在過去的二三十年時間里,深圳的小區業委會實踐,基本上是靠一群“帶頭大哥”的帶動,他們人品好,風氣正,有熱情,在一些小區“星星點火”,但遺憾的是,星星之火,并沒有帶來燎原之勢。
時間逝去,大哥老去。大哥傷痕累累,小區依然故我。
楊志敏告訴我,他跟深圳的很多小區“帶頭大哥”都很熟悉,也很熟知他們當前的境遇和尷尬,對于他們的付出和貢獻,有目共睹。
“回到改革開放,解決的主要是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市場的思維和模式如何形成建立?在小區如何落地實施?很顯然,‘帶頭大哥’的模式,與現代契約精神是不符合的!睏钪久粢徽Z道破舊模式的弊端。
在他看來,一個小區,從制度建設的角度講,是不應該有帶頭大哥思維的,“你是大家選出來辦事的,你個人選擇不辭辛苦的付出,積極影響小區其他業主,但是你個人不能代替大家做決定”。
但現實的情況是,“帶頭大哥”們憑借強大的個人魅力,雖然一段時間內能獲得大部分業主的信任,但業委會其他成員對“帶頭大哥”一面是“有您干我才干”,另一面是“全靠您干”,整體缺乏嚴謹的制度化溝通和制衡,讓“帶頭大哥”不知不覺獨木難支甚至自行其是,難以長期持續獲得業主支持……
以小區開會為例,會議怎么開,議什么,結果如何公布等,“帶頭大哥”往往只能說個大概,缺乏信息的公開透明……
人和人之間,正常的分歧永遠存在。業主之間,挑刺也罷,唱對臺戲也罷,這都是常態,問題是用什么樣的機制去解決?
答案就是遵照制度。
既然業委會和業主大會施行的制度,都是少數服從多數,那么各個小區就應該根據小區實際,制定出一套科學合理的制度,遵照執行,細節的過程,隨時保持開放性監督。
楊志敏強調:“在每一個小區中,業主大會的作用至關重要,一定要讓業主大會有效地發揮作用!
4、離不開“三化”:深圳繼續做探路先鋒
上文曾提到過,在天然居小區,楊志敏他們建了一個小區網站,實現小區事務的公開透明與溝通,小區網站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僅有網站還不夠,在日常實際操作中,還需要一系列的技術手段,充分實現小區的信息化。
比如,物業公司應該公開什么,業委會應該公開什么,小區的月度聯席會議,業委會主任有什么權力,成員有什么權力,業主們如何便捷地參與并進行監督等等,這些都需要通過技術手段來解決……
除此之外,還必須走法治化,任何一個小區的所有制度和措施,都必須建立在不違反法律的基礎之上。
“在小區中,市場化是核心,法治化是保障,信息化是支撐。一旦把這三方面做好了,基本上就能實現:小區各方,各安其位!
楊志敏總結說,在“三化”之外,還要有一個必要的政府兜底。
“有的小區情況格外復雜,更換物業公司時鬧得不可開交,這種情況下,政府相關部門就要去啃硬骨頭,負起政府兜底的底線責任”。
回到深圳,在小區治理領域,未來何去何從?
楊志敏認為,在過去,全國物業管理方面的基本制度,始于深圳;毫無疑問,接下來,深圳仍會承擔探路先鋒的角色,為實現和諧有序的小區治理,繼續趟出新路,輸出經驗。
路漫漫其修遠兮,改革之城,責無旁貸。
。ㄔL談時間:2020年12月20日 訪談地點:深圳)
深圳的腳步,中國的腳步
2020年,是深圳特區正式成立四十周年。
四十年來,深圳做對了什么?中國做對了什么?
深圳的四十年,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多的經驗,值得總結和評說。
大眾網·海報新聞廣州新聞中心在2020年走進深圳,推出大型原創全媒體產品:《深圳的腳步——40位深圳人眼中的特區40年》,訪談40位在深圳打拼的行業精英,通過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呈現深圳的四十年。
2019年8月9日,中央公布《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從經濟特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深圳,在新時代被賦予新使命。
2018年,深圳GDP首次超過香港;2019年,深圳GDP突破2.6萬億元,位列上海、北京之后,排名全國第三。亮眼數字、輝煌成就的背后,是開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是千千萬萬的新深圳人,奔來深圳,融入深圳,扎根深圳,奉獻深圳,成就深圳……
深圳有今天,離不開黨和國家的英明決策,離不開千千萬萬深圳人的接力付出和不懈奮斗,深圳的歷史,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揮灑汗水、共同書寫;深圳的輝煌,由千千萬萬的深圳人共同成就……
深圳的城市文化、特區精神,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像胎記一般,蘊藏在深圳辛苦打拼的每一位普通人身上,蘊藏在深圳飛速發展的產業和行業中。
……
深圳歷史,個人親歷;深圳經驗,個人評說。
深圳的四十年、深圳的經驗,將透過40期鮮活的個人講述、個人評說,走向山東,走向全國。
為了更好地體驗,請將手機橫過來。